10.17 乌兰察布人的“雅号”

大概生活在内蒙中西部的人都知道乌兰察布人有几个很“美好”的“雅号”,那就是“澳门人”“台湾人”这样的“恭称”。

乌兰察布人的“雅号”


我最初听到外界对我们乌兰察布老乡如此的“恭称”是在十好几年前,那时我还在老家的学校里教书,在一次开学的大会上,校长不知是因为什么,猛然间大发雷霆,说起了我们学校学生素质的低下,说到激动处,随口说到“难怪包头、呼市人叫我们‘澳门人’‘台湾人’。”他怕我们老师听不懂,顺便解释道,“不但要拗人家的门,还要把人家的东西抬完。”

刚听到时我真还有点迷惑不解,在校长的解释下,我才知道,这是人家在骂我们乌兰察布人品行恶劣道德败坏啊。

乌兰察布人的“雅号”


后来因工作的需要,我从地处内蒙中部的乌兰察布地区迁入西部,在一段时间里,我真还体会到了西部人对我们的戒备和鄙视,后来相处的时间长了,同事渐渐感觉到我们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澳门人”“台湾人”,才逐渐和我们接近,当私下里我问及我们“雅号”的来历时,他们才不太好意思地和我说了,同时也说我们的到来,改变了他们对我们乌兰察布人的看法。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很夸张的笑话。说在包头有一段时间夜里盗窃案成风,居民们防不胜防,因为乌兰察布人在那里打工的很多,人们就怀疑是乌兰察布人作案,后来破了几起案件,果然乌兰察布人作案居多,于是当地人非常害怕和防范乌兰察布人,给乌兰察布人送了两个“雅号”--------“澳门人”“台湾人”。表示了当地居民对出现在我们乌兰察布人中间这些窃贼的痛恨。说有一户居民也是由乌兰察布迁移过去的,在一段时间里他和他的邻居经常夜里被盗,他就在自己家的外面,用一块木板作了醒目的标记,上面写着“我也是澳门人”,第二天果然邻居被盗,他家安然无恙。上面就是乌兰察布人雅号的由来和人们以讹传讹嘲讽乌兰察布人的谣言。


乌兰察布人的“雅号”


同事告诉我这些的时候,他一再叮嘱我别生气,我知道他是怕有伤我的自尊。听完后,令我同事没想到的是我哈哈大笑,我开玩笑说:“这是在抬举我们啊!我们乌兰察布人可以出名了。”我话是这样说的,但说实际的心里也在隐隐作痛,这难道就是我们广大在外谋生的乌兰察布人留给外界的印象?尽管我知道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片面的揶揄之词,但也的确说明了我们乌兰察布个别人在外面曾经干过一些不光彩的事。

但我们应该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因为我们乌兰察布人口多,又一直靠天吃饭,年景是十年九旱,所以给外部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穷”,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在村里无法生存的人或单独外出,或挈妇将雏全家外出,渐渐地背井离乡的越来越多,这部分人除一部分向南到了山西大同地区外,剩余的大部分开向内蒙西部,主要集中在呼市、包头和乌海地区,他们在茫茫人海的城市里干着各种各样的重体力活,经过多年的拼搏,大部分靠自己的辛劳和汗水,过的生活超过了以往的农村生活,有的甚至达到了小康富裕,但也有一些平时就好吃懒坐不想卖苦力者,干别的一无知识二无本钱,最后走向盗窃甚至抢劫,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事,但瑕不掩瑜,在内蒙中西部的开发建设中,什么地方没有我们乌兰察布人民洒下的汗水,我们乌兰察布人民就是“世界的犹太人”,“内蒙的温州人”。

本人村里的一些村民就有在外地发展成了千万富翁,进而把他的整个家族全部迁往外地,但同时有个别人走了十多年杳无音信,据说早不知死到了哪里。

乌兰察布人的“雅号”


近几年由于教育上的需要,我们乌兰察布的教师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流动,内蒙西部的许多学校都有这些辛勤人民教师的身影,其它各行各业也有乌兰察布人的足迹,有的乌兰察布人足迹甚至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世界的角角落落,在各方面创下了赫赫战绩。乌兰察布人民的外出漂泊打工证明了我们对世俗命运的不服,对贫困的挑战,等于我们向外界宣布了一个一定要改变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信念,我们的精神是可贵的,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我们的行为是勇敢的,我深信有朝一日,我们定会用实际行动洗刷掉外界扣在我们头上的不白之冤,我也深信我们在外漂泊打工的乌兰察布父老乡亲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最后,祝打拼在外的乌兰察布人永远幸福安康。

【作者介绍】王成海,男,网名一笼莜面,内蒙古察右后旗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一贯喜欢文学、历史,曾在各级各类报刊发文数十篇。近几年来由于身患重病,为打发难捱之时日,创办一原创文学平台(微信公众号)“老事旧人”,时至今日平台已经发文近一千期,有家乡乡土文章两千余篇,欢迎大家在微信上搜索“老事旧人”,予以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