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海軍退役軍艦鞍山號驅逐艦的動力機械是鍋爐,它還是用煤燒蒸汽的原理來驅動嗎?

荃灣碼頭


在軍艦的動力裝置中有一種型號的效率是最高的,這就是蒸汽輪機,蒸汽輪機是隨著航空發動機的研製而來,蒸汽輪機與渦扇發動機一樣擁有眾多的各種渦輪葉片。使用蒸汽輪機作為動力就需要配備相應的鍋爐,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導彈驅逐艦是使用蒸汽鍋爐和蒸汽輪機作為動力裝置的。

我國從俄羅斯引進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使用蒸汽鍋爐,另外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使用的也是蒸汽鍋爐,所以說鍋爐和蒸汽輪機不是動力系統先進不先進的一個標誌。美國海軍裝備的10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就是採用蒸汽輪機的方式進行驅動和發電,不過產生蒸汽的是核反應堆而已。

驅逐艦使用的鍋爐一般都是採用燃燒重油的方式,所謂重油就是石油工業提煉過程中的一種燃料,這個重油是相對於輕質的汽油和柴油而言。軍艦用的鍋爐不是傳統印象中使用煤炭的鍋爐系統,鞍山號使用的是三臺24000馬力的鍋爐帶動蒸汽輪機。

軍艦上安裝的鍋爐產生的蒸汽通過管路被輸送到存儲機構,鍋爐產生的蒸汽都是高溫高壓的,在這些蒸汽的壓力之下可以讓蒸汽輪機轉動起來,之後不僅僅可以帶動螺旋槳的旋轉,也可以帶動發電機給艦船提供電能。當然早起的軍艦使用的鍋爐的確是可以通過燒煤的方式,另外但是使用的是往復式的蒸汽機,與鞍山號使用的蒸汽輪機不是一回事。往復式的蒸汽機與早期的火車動力類似,如今已經很少了。


航空視界


答案是不是用煤燒蒸汽的原理來驅動。

舷號101,鞍山號驅逐艦,屬於海軍6601型驅逐艦首艦,該型艦是50年代初從蘇聯海軍中引進的,共總有4艘,即除了101鞍山艦以外,另有102扶順艦、103長春艦和104太原艦。

4艘鞍山級驅逐艦,是國家花了17噸寶貴的黃金換來的,都裝備在北海艦隊,成了當時拱衛京畿的重要海上力量,算是國產051型驅逐艦未成軍時,人民海軍的門面艦,因此,享有“四大金剛”之美譽。

▲我海軍101號鞍山號驅逐艦

所謂的“四大金剛”,然而終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北海艦隊軍港內,成了海軍歷次海戰的觀望者,直到退役都缺乏實戰來證明自身的價值。

1992年4月24日,101號鞍山號驅逐艦退役,算上在蘇聯海軍中的時間,服役期長達56年,即便在全球也是高齡的驅逐艦了,現陳列於青島海軍博物館,供軍迷和遊客瞻仰。

▲我海軍第一代國產053H型衛

101鞍山艦,為蘇聯07型自豪級驅逐艦,但以當代人的眼光來看,僅從噸位體量等方面,也就一型護衛艦而已,比如艦長112.80米,寬10.20米,標排1425噸,滿載1661噸,與我海軍第一代國產053H型衛艦相當。

武器裝備也僅停留在三十年代的水平,有4座130毫米單管艦炮、4座37毫米雙管高炮、2座432 毫米深彈發射裝置、2條水雷投放軌道,以及2座533毫米3聯裝魚雷發射管。

70年代初,軍工將魚雷發射管拆了,改裝成2座雙聯裝上游-1反艦導彈,由此,101鞍山艦就從火炮魚雷驅逐艦,一躍而升格為導彈驅逐艦。

至於101鞍山艦的動力系統,為3臺燃油鍋爐,2臺蒸汽輪機功率總共有4.8萬馬力,採用雙軸螺旋槳推進,最高航速超過39節,經濟航速19節,最大續航力2800海里/19節,但實際是隻能達到1700海里/16節。

其實,101鞍山艦,並非燃燒煤炭的活塞往復式蒸汽機,而是燃燒重油的蒸汽輪機;當然,艦上也攜帶有數噸柴油,柴油是用來啟動鍋爐時用的,待鍋爐點燃以後,才用重油來維持燃燒,產生蒸汽,推動艦艇動力系統運轉,賦予101鞍山艦高航速。

蒸汽輪機,輸出功率大,航速極高,101鞍山艦,最高航速高達39節以上,這個速度即便是今天燃氣輪機都跑不到的速度;因此,蒸汽輪機實際上也不是一無是處,燃燒重油最起碼燃料費用成本低。

但在當下艦艇動力大都採用燃氣輪機、柴油機乃至全電驅動的背景下,老舊的蒸汽輪機確實是落後了,最主要的是燃燒重油汙染環境。


鐵桿軍迷


鞍山號源自蘇聯07型驅逐艦,設計工作是意大利完成的,作為二戰後的艦艇已經不燒煤了。在甲午海戰時期的鐵甲艦就是蒸汽鍋爐為動力,那時候還是使用煤炭為動力。20世紀20年代美國所有軍艦都使用燃油了,在一戰主流國家海軍部分軍艦已經燒油了,到二戰時期主要國家都是使用燃油為動力,當然這其中也有區別,有使用重油、柴油,甚至還有使用航空煤油的。

艦鞍山號驅逐艦原為前蘇聯07型驅逐艦憤怒級,於1954年10月13日開抵青島交付交付兩艦,被命名為“鞍山”和“撫順”號,另外兩艘1955年6月28日開抵青島交付,7月6日被重新命名為“長春”、“太原”, 該級四艦舷號為101~104。

關於鞍山艦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每艘艦艇價格高達17噸黃金,在購買過程中,羅舜初電告周恩來和蕭勁光,陳述蘇聯不但出售的都是“廢銅爛鐵”而且要價奇高。3月16日蕭勁光回電:“廢銅爛鐵也要!”

在50年代因為朝鮮戰爭的爆發,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軍事封鎖,原本通過香港購買48艘英國拆除武器的退役艦船,其中包括護衛艦、登陸艦及運輸艦等進行檢修、改裝,並與之談妥了以優惠價格和條件定造2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及10艘掃雷艦的計劃隨之告吹。中國本身沒有建造千噸以上大型作戰艦艇的能力,只有通過蘇聯購買,儘管蘇聯百般刁難,但是那時候要先解決有和沒有的問題,所以流傳下來這麼一個故事,也是時刻警醒大家,落後就會捱打,國際政治沒有朋友,只有實力是唯一標準。

其實鞍山艦在賣給我軍的時候已經是退役狀態,大部分是建造於1935之後的幾年間,已經服役20年左右,而且07型驅逐艦本身問題也很大,由於動力太過於強大,導致在航行中經常由於震動對艦體的穩定性造成干擾。不過雖然這型驅逐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好歹組成中國第一支驅逐艦支隊,也被稱為“四大金剛”,從此可以更加牢固的守護國門,不過這時候的驅逐艦是真的已經不燒煤了。

在甲午海戰期間,一艘2000噸的鐵甲艦需要攜帶350噸煤作戰,嚴重影響了作戰效能,而且燒煤以後能量轉換效率比較低,也就極大的限制了航速。1902年,壓力噴射法在軍艦中得以驗證,美國"威那斯"號首次採用了燃油動力,並在實戰中得到出色的發揮,由此燒燃油在軍艦中流行開來。

一戰結束以後,歐洲開始廣泛發展以燒燃油為主的蒸汽輪機。到了二戰時期,世界主要列強國家已經有8成以上的軍艦用上了燃油技術

雖然大部分水面艦艇都是燒燃油,但是燃油的種類也有很多種。有燒柴油的也有燒重油的,還有的軍艦燒的是航空煤油。德國大部分的軍艦以及潛艇燒的都是柴油,英國用重油,也用柴油。

而07型驅逐艦實際上是由意大利設計的,在20世紀20年代,蘇聯為了打破資本主義陣營的經濟與技術封鎖,開始與德國和意大利進行接觸,尋求技術援助。在這個時期,意大利也飽受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的影響,於是兩者一拍即合,所以毫無疑問鞍山號的動力系統也是使用的重油的。

而且重油其實就是供船舶內燃機、鍋爐使用的殘渣型燃料油,船用重油有180#、250#、380#等,“遼寧”號航母用的也是這種,主要優點是價格便宜、燃燒性能好,不易揮發儲存安全等等。

通過鞍山艦的歷史,其實更多的還是應該看到中國海軍從誕生到發展,每一步都是很不容易的,未來海軍將擁有更多的先進裝備,但是永遠不可忘記的是這種逆境求生,從無到有,頑強發展的勇氣。


遊戲解說阿瓜


鞍山號的確有蒸汽鍋爐,也是由蒸汽產生動力,但它不是燒煤的,而是燒重油的,而且用的也不是瓦特發明的那種往復式蒸汽機,而是蒸汽輪機。

人民海軍四代金剛之首鞍山艦,當年從蘇聯購買的07型驅逐艦

鞍山號採用了3臺鍋爐,可攜帶540噸重油和6噸柴油,也就是說它的燃料是油不是燃煤。產生的蒸汽用於驅動2臺蒸汽輪機,驅動2個螺旋槳產生動力,每臺可輸出24000馬力的動力。這種鍋爐和輪機和19世紀蒸汽鐵甲艦時代所使用的蒸汽機已經有本質區別了。19世紀活塞往復式蒸汽機上艦,人類的艦船首次擁有了非人力的主動動力。到了1897年,英國人帕森斯首次將2000馬力 (1.5兆瓦)多級反動式汽輪機裝於44.5噸的小艇“透平尼亞”號上,蒸汽初壓為 1.4兆帕。小艇試航航速達34.5節,超過了當時採用往復式蒸汽機推進的驅逐艦航速,顯示了汽輪機在艦船上應用的優越性,此後船用汽輪機就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到了20世紀,軍艦和民用艦隻都開始普遍使用蒸汽輪機了。

瓦特發明的往復式蒸汽機原理

艦載蒸汽輪機

蒸汽輪機的原理和往復式蒸汽機有很大差別。它是通過高溫高壓蒸汽,推動渦輪葉片旋轉,將蒸汽的動能和內能轉化為渦輪主軸的轉動動能。這個工作過程可以大致等效成一個絕熱膨脹做功的過程。蒸汽輪機採用的是多級透平,由可以旋轉的渦輪和汽缸體組成。同時在每級透平中間還設置了靜葉柵。靜葉柵是設置在兩級轉子之間的一個不可旋轉缸體,有多個葉片,也叫噴嘴。蒸汽流過變截面的噴嘴氣道後,溫度壓力降低,同時流速增加,推動後級轉子旋轉做工。經過了多級透平後,溫度和壓力大幅降低,重新凝結成水,返回鍋爐。

蒸汽經過各級透平,溫度降低、壓力降低,速度則是降低-升高-降低

蒸汽輪機工作過程

核電站的蒸汽輪機

我國在80年末年代引入美國的LM2500燃氣輪機以前,大型軍艦用的都是這種蒸汽輪機。雖然蒸汽輪機的動力非常充沛,比如採用了蒸汽輪機的051型驅逐艦就曾在試航時跑出過36節的高速。但和燃氣輪機相比,效率太低,蒸汽輪機熱效率只有25%左右。而且啟動速度慢,燃氣輪機2分鐘就能啟動,蒸汽輪機還得等把水燒開;加速性也不足,顯得比較“肉”。同樣任務剖面的燃氣輪機艦船,更省油,需要攜帶的燃料也更少,可以把生出來的空間裝別的設備。所以優勢就不是一點半點了。因此我國在進入21世紀後,堅決要將新一代的驅逐艦全部換成燃氣輪機動力。

不過蒸汽輪機目前仍未退出歷史舞臺。在核動力潛艇和軍艦上,蒸汽輪機目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因為核燃料目前唯一能實現的能量轉化途徑仍然是核能-內能-動能,說白了就是隻能用來燒開水。那蒸汽輪機自然還是要用的。


宣仔


海軍艦艇的動力系統大致上有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蒸汽動力

蒸汽動力是海軍艦艇中曾經最為普遍的動力系統,從十九世紀中後期開始一直延續到今天,在當前部分海軍艦艇中仍有使用蒸汽動力的情況。不過就是蒸汽動力也有不同的技術水平,一般分成兩種類型:

燃煤鍋爐——二戰之前通常使用燃煤鍋爐居多,主要使用無煙煤進行燃燒,燒水產生高溫高壓水蒸氣,隨之驅動活塞,產生機械能驅動螺旋槳工作。

重油鍋爐——二戰時期,重油取代了燃煤進行鍋爐燃燒,工作原理大體一致。

燃煤鍋爐需要配置額外的燃煤,這種物質的能量密度比重油小,所以佔據的體積和重量都比燃油大,不適合現代軍艦;況且燃煤鍋爐煙霧較重(重油鍋爐也有煙),不利於艦隊航行安全性。

第三、柴油機

柴油機和蒸汽鍋爐就不太一樣了,並不需要再燒水產生蒸汽了,而是直接在燃燒室進行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成旋轉機械能。不過柴油機整體功率輸出相對偏低,並不適合大型艦船,高速航行的適配性也不是很好。因此,柴油機現在主要用來做護衛艦或者中小艦艇、潛艇的動力源,或者作為大型水面艦艇的輔助動力。

第三、燃氣輪機

將噴氣式飛機上的渦噴發動機改造成了現在的燃氣輪機,在燃油效率、功率輸出、體積、震動等方面都比傳統鍋爐要強得多,正因為如此,這種動力方式成為當今世界現代艦艇的主流動力方式,最經典型號如美國LM-25000。

第四、核動力

這種方式主要應用於航空母艦和核潛艇,就不多說了,標準的無煙動力。

鞍山號驅逐艦是我國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從蘇聯購買的四艘07型火炮驅逐艦(憤怒級)之一,但是購買的價格也是奇高,算是被蘇聯人宰了一刀。這種火炮驅逐艦是蘇聯海軍在1942年前設計和建造的,說實在的都是已經算是比較落後的驅逐艦了。配置的蒸汽鍋爐就是重油鍋爐,通過燃燒重油的方式來進行燒水作業。不過也算是填補了我國海軍的空白,畢竟也算是有了驅逐艦了。


1969年我國自行將其改裝作業,配置了反艦導彈,使之從火炮驅逐艦變成了導彈驅逐艦,之後將其舷號變成了今天的101,這就是人民海軍第一艦。

鞍山號驅逐艦服役近五十年,於1992年退役,停泊於青島海軍博物館。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如想了解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發現必舉報。


老鷹航空


舷號101,鞍山號驅逐艦,屬於海軍6601型驅逐艦首艦,該型艦是50年代初從蘇聯海軍中引進的,共總有4艘,即除了101鞍山艦以外,另有102扶順艦、103長春艦和104太原艦。

4艘鞍山級驅逐艦,是國家花了17噸寶貴的黃金換來的,都裝備在北海艦隊,成了當時拱衛京畿的重要海上力量,算是國產051型驅逐艦未成軍時,人民海軍的門面艦,因此,享有“四大金剛”之美譽。

所謂的“四大金剛”,然而終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北海艦隊軍港內,成了海軍歷次海戰的觀望者,直到退役都缺乏實戰來證明自身的價值。

1992年4月24日,101號鞍山號驅逐艦退役,算上在蘇聯海軍中的時間,服役期長達56年,即便在全球也是高齡的驅逐艦了,現陳列於青島海軍博物館,供軍迷和遊客瞻仰。

101鞍山艦,為蘇聯07型自豪級驅逐艦,但以當代人的眼光來看,僅從噸位體量等方面,也就一型護衛艦而已,比如艦長112.80米,寬10.20米,標排1425噸,滿載1661噸,與我海軍第一代國產053H型衛艦相當。

武器裝備也僅停留在三十年代的水平,有4座130毫米單管艦炮、4座37毫米雙管高炮、2座432 毫米深彈發射裝置、2條水雷投放軌道,以及2座533毫米3聯裝魚雷發射管。

70年代初,軍工將魚雷發射管拆了,改裝成2座雙聯裝上游-1反艦導彈,由此,101鞍山艦就從火炮魚雷驅逐艦,一躍而升格為導彈驅逐艦。

至於101鞍山艦的動力系統,為3臺燃油鍋爐,2臺蒸汽輪機功率總共有4.8萬馬力,採用雙軸螺旋槳推進,最高航速超過39節,經濟航速19節,最大續航力2800海里/19節,但實際是隻能達到1700海里/16節。

其實,101鞍山艦,並非燃燒煤炭的活塞往復式蒸汽機,而是燃燒重油的蒸汽輪機;當然,艦上也攜帶有數噸柴油,柴油是用來啟動鍋爐時用的,待鍋爐點燃以後,才用重油來維持燃燒,產生蒸汽,推動艦艇動力系統運轉,賦予101鞍山艦高航速。

蒸汽輪機,輸出功率大,航速極高,101鞍山艦,最高航速高達39節以上,這個速度即便是今天燃氣輪機都跑不到的速度;因此,蒸汽輪機實際上也不是一無是處,燃燒重油最起碼燃料費用成本低。

但在當下艦艇動力大都採用燃氣輪機、柴油機乃至全電驅動的背景下,老舊的蒸汽輪機確實是落後了,最主要的是燃燒重油汙染環境。


國平軍史


看到這個問題愣了一下,仔細又讀了幾遍題目發現唯一敘述正確的部分就是“退役軍艦鞍山號”,恩沒錯,“鞍山”艦確實已經退役了,然而其他敘述都是存在問題的。先說下結論吧,鞍山艦燒的是重油而不是煤,用的是蒸汽輪機驅動而不是鍋爐驅動。純燒煤可真是老黃曆了,20世紀20年以後建造的新軍艦基本都是純燃油了,中間還有段時間是燃煤燃油混合。下圖為101“鞍山”艦,此時已經加裝反艦導彈。

先介紹下“鞍山”艦的動力情況吧,“鞍山”艦、“撫順”艦、“長春”艦和“太原”艦是中國海軍初期的“四大金剛”,同屬於蘇聯7型驅逐艦,完工時間都在1941年,1954年-1955年相繼交付中國海軍,滿載排水量2502噸。3臺燃油鍋爐,2臺GTZA-24型齒輪減速蒸汽輪機,輸出功率4.8萬馬力,最高航速38.1節。其中2臺主鍋爐蒸汽產量為每臺90噸/小時,副鍋爐蒸汽產量為每臺74噸/小時,蒸汽壓力26-27kgf/cm^2,溫度350度。這就是鞍山艦及其他3艘同型艦的大概情況。

除了燒煤這個錯誤之外,“鞍山”艦的驅動裝置也不是鍋爐而是蒸汽輪機(不是蒸汽機)。鍋爐本身是不帶動螺旋槳的,說白了鍋爐就是個蒸汽產生裝置,靠燃燒產生的熱量把水變成高溫高壓蒸汽,然後蒸汽推動蒸汽輪機運轉。然而,產生蒸汽的方式並不一定非要靠燒鍋爐,只要能把水變成高溫高壓蒸汽你用打火機都可以。美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各國的核動力潛艇就不是燒鍋爐,而是核反應堆+蒸汽輪機,靠核裂變產生的熱量來生成蒸汽,最終還是靠蒸汽輪機帶動主軸推動軍艦前進。下圖“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被吊出來的壞鍋爐

所以說:1.鞍山艦不是燒煤而是燒油。2.鞍山艦是靠蒸汽輪機來驅動,鍋爐只是產生蒸汽的來源。

還有,不要一看到“蒸汽”這個詞就想到燒煤、蒸汽機,一看到“蒸汽”就聯想到落後。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軍艦確靠燃煤鍋爐+蒸汽機,但是20世紀20年代以後就被效率更高燃油鍋爐+蒸汽輪機逐步替代。蒸汽輪機到現在仍然運用在現代艦船上,美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就是蒸汽輪機驅動,中國俄羅斯的常規動力航母也是蒸汽輪機。高性能大功率的蒸汽輪機也不是一般國家說搞就能搞出來的。


雛菊西瓜Peterpan


你可以百度下蒸汽輪機的定義,蒸汽輪機不是你所理解的早期蒸汽機,就算是核動力航母,也是核反應堆燒鍋爐推動蒸汽輪機


虹攝紅星


聽過蒸汽輪機沒有?…聽過重油鍋爐沒有?…


方包2


軍艦出海時拉上幾百噸煤?你想想可能嗎?驅逐艦上的動力,都是外燃機,是燒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