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決心不造車的華為要藉助5G等技術優勢,成為智能網聯超級供應商

華為打造的智能電動平臺將開放給所有車企。

踏入智能駕駛領域的華為又有了新的動作。

在10月22日開幕的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高峰論壇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強調了“不造車”的決心之後,又公佈了深入到智能汽車“腹地”的新想法和具體計劃。他表示,隨著汽車和信息通訊技術的融合,智能網聯電動車正成為人類社會新的革命性發展引擎,其影響遠遠超出了兩個行業本身。

其中最核心的是,繼高精地圖之後,徐直軍提到,為打造MDC智能駕駛平臺,華為將造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智能汽車核心傳感器。此外,華為還將打造CDC智能座艙平臺、VDC智能電動平臺。在一系列動作的基礎上,華為將發揮在通信領域的優勢,通過4G、5G和V2X技術,打造智能網聯解決方案,完成車相關的所有連接。

決心不造車的華為要藉助5G等技術優勢,成為智能網聯超級供應商

這也是華為表露出,即便不造車,也要成為超級供應商的姿態。在商業模式上,MDC智能駕駛平臺對整個產業開發,華為想要聚集整個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參與。從整個行業格局來看,華為要搶佔的是自動駕駛公司、互聯網巨頭、零部件廠商都紛紛瞄準佈局的市場。

決心不造車的華為要藉助5G等技術優勢,成為智能網聯超級供應商

同一天,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也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表示,北汽在智能產品的規模化應用方面有了全面提升,尤其是與華為聯合開發達到L2.5級的ARCFOX旗艦車型正在有序開發。

以下是徐直軍演講的核心信息點:

1、華為的智能網聯汽車解決方案包括五個方面,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電動和雲服務。

2、華為將通過MDC智能駕駛平臺建立生態,其中傳感器生態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華為將利用自己的5G技術開發一個毫米波雷達,實現全天候的成效。另外華為開發的激光雷達,將解決其最大的成本問題和性能問題。另外三個生態分別是算法和應用生態、執行部件生態以及標準行業組織生態。

3、基於智能手機的麒麟芯片加上鴻蒙操作系統,華為將打造一個CDC智能座艙平臺。未來要把智能終端的硬件生態和應用生態都引入到整個智能座艙,期望基於這個平臺最終構建起智能座艙生態。

4、打造一個VDC智能電動平臺,其中將打造一個操作系統,並開放給所有汽車開發企業。利用華為在能源產業的規模效應,希望把整個電動化這一塊成本做下來,解決電驅、充電和電池管理這一塊性能和成本問題。

5、華為將通過4G、5G和V2X技術,把車連接起來,把車與路連接起來,把車與車連接起來,同時通過華為的雲的連接平臺雲服務,最終實現對所有連接。


決心不造車的華為要藉助5G等技術優勢,成為智能網聯超級供應商


決心不造車的華為要藉助5G等技術優勢,成為智能網聯超級供應商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來參加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我在本次大會想分享一下華為公司如何聚焦ICT技術,賦能企業好造車,造好車。

我在4月17日的上海汽車展上講過,隨著汽車和信息通信技術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成為人類社會新的革命發展新引擎,影響遠遠超出兩個行業。智能網聯汽車將給人類社會,給汽車整個產業,給人的出行帶來巨大的改變,包括汽車產業也帶來巨大改變,主要講了五點:

一、智能網聯汽車將成為一個持續價值創造的平臺,我講了一下傳統手機走向智能手機以後,智能手機成為為整個產業界持續創造價值的平臺,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一旦我們的汽車從一個傳統汽車走向智能網聯汽車以後,也將成為一個在整個汽車生命週期內為產業界持續創造價值、持續為消費者提升體驗的平臺。

二、未來整個社會應該是擁有車和出行相結合,很多人不簡單以擁有車為目標。

三、所有有車的人都知道,我們最討厭的就是車內的娛樂系統幾十年不變,汽車裡面的智能座艙也好,智能娛樂系統也好,應該跟現在蓬勃發展的智能終端產業鏈和生態有機融合起來,把我們手機上的體驗帶到車上,把手機的硬件生態和應用生態帶入到車裡面。

四、傳統的汽車大家都講EE架構,是總線+分散控制,走向智能網聯汽車應該是一種分佈式網絡+域控制器架構。

五、由於車連接起來了,由於車不再是一個機件了,自然而然地面臨網絡安全問題,面臨信息安全問題。

華為公司在過去4年多、接近5年時間裡,一直在探索ICT行業怎麼跟汽車產業融合起來,怎麼發揮華為在ICT產業技術優勢,促進汽車產業走向智能網聯汽車。經過幾年探索以後,我們清晰了自己的戰略選擇,華為公司不造車,這也是當時產業界傳得很多的。我們不造車,我們聚焦ICT技術,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增量部件提供商,幫助車企造好車。

為了執行這個戰略,5月27號,華為公司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執行整個面向智能網聯汽車戰略,同時我們也進一步規劃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解決方案,包括五個方面:

一,最傳統的怎麼把車連起來,把車跟車連起來,把車和路連起來,車和周邊連起來。

二,智能駕駛。

三,智能座艙。

四,智能電動。

五,為車企研發車提供一系列幫助,去支持出行服務以及雲服務。

主要在這五個方向幫助車企把車造好。

第一個方向,從傳統車走向智能網聯汽車,首先必須進行架構改變。傳統的EE架構是總線+分散式控制架構,我經常跟車企講,一個車上幾百個處理器,但是我們認為走向智能網聯汽車以後應該充分融合ICT技術這幾十年發展和取得的成果,應該是讓車走向成分佈式以太網絡+三個域控制器的架構,實現軟件定義汽車,實現在汽車生命週期裡面持續創造價值,可以通過軟件升級,也可以通過硬件升級,也可以通過硬件的替換。摩爾定律以後電子行業是快速進步的,成本也是快速降低的。

第二個方向上,我們希望打造一個MDC的智能駕駛平臺,通過這個駕駛平臺建立廣泛的生態,最終通過開放合作來促進整個汽車產業走向智能化發展。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AI的能力和雲的能力,發揮雲和AI的優勢,希望打造一個以鯤鵬芯片為基礎的,加上智能駕駛操作系統的MDC智能駕駛平臺,通過這個智能駕駛平臺開放API,跟廣大的車企和合作夥伴合作,在這裡面打造三個生態。

一個生態是傳感器生態,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讓這些傳感器方便地跟MDC結合在一起。華為利用自己的5G技術開發一個毫米波雷達,這個毫米波雷達希望把5G技術充分發揮起來,實行一個全天候的成效。

另一個方面是開發一個激光雷達,解決激光雷達最大的成本問題和性能問題。因為得華為公司光電子技術在全球是領先的,通過把光電子技術充分發揮起來打造激光雷達,真正解決激光雷達面臨性能和成本問題。

第二個生態希望打造的是基於MDC上的算法和應用的生態,希望我們廣大的合作伙伴基於MDC來開發各種智能駕駛應用和智能駕駛算法,支持整個車不斷實現智能駕駛。

第三個(生態)方面還要把MDC跟廣泛的部件結合起來,把接口打造起來。MDC可以跟所有執行部件有機地結合起來,這裡面臨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我們希望通過建立廣泛的生態和聯盟來推動標準的建立,標準的共識,以及最終推動整個汽車產業走向自動化,最終實現完全的自動駕駛。

第三個領域是要打造一個智能座艙平臺。這個智能座艙平臺,我們的核心理念是將整個智能終端生態緊密地結合起來。我們在中國和在全球都擁有大量的智能手機,整個產業界建立了一個廣泛的智能終端生態,在這個廣泛的智能生態裡面真正實現規模化和低成本。智能座艙一直是在車上不變的,我們認為未來要把智能終端的硬件生態和應用生態引入到整個智能座艙,華為公司基於智能手機的麒麟芯片加上鴻蒙操作系統,打造一個智能座艙平臺,期望基於這個平臺最終構建起智能座艙生態,希望未來智能座艙硬件也是可以更換的,不僅硬件可以更新,軟件也可以不斷升級。

第四個方面是要打造一個智能電動平臺,使得車企在電動化上形成差異化的體驗。我們開發一款MCU,基於MCU打造VDC操作系統,基於這個操作系統開放給所有的汽車開發企業,不斷提升用戶差異化的體驗。所有車企基於VDC就能做好差異化整車控制。我們在能源產業有50億規模,充分利用能源產業規模化和共性化和器件的一致性,希望把整個電動化這一塊成本做下來,解決電驅、充電和電池管理的性能和成本問題。

(最後)另外一塊就是大家熟悉的連接這一塊,我們希望通過4G、5G和V2X技術,把車連接起來,把車與路連接起來,把車與車連接起來,同時通過我們的雲的連接平臺雲服務,最終實現對所有連接,對車和連接的其他東西進行有效管理,實現把所有車連接起來的生態。

希望把我們這些年積累的整個ICT技術真正來面向智能汽車這個場景,面向智能汽車這個產業,最終圍繞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還有智能網聯、智能電動及相關的雲服務來幫助車企,快速造出智能網聯汽車,成為真正面向這些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的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合作伙伴造好車,謝謝大家。

作者 | 王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