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日本年號與中國有何關係?新年號“令和”也是來自中國嗎?

4月1日這天,日本宣佈,5月1日開始改元,年號從平成改為令和。這是個不大不小的新聞,年號這東西,已經好久沒進入大家的視線,如今又重新被提起,似乎有點熟悉又陌生。

日本是世界上最後一個還使用年號紀年的國家,日本哪裡來的年號呢?當然是受中國影響。不光日本,古代東南亞的越南、朝鮮、高麗、蒙古國等國家都由於中國影響而使用年號,隨著君主制廢除,現在當然也廢止了。

年號是中國首創,在漢武帝時期首次被起用。漢武帝十九年,立年號為“元狩”,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年號,從此年號紀年的方式就流傳下來,直到清朝滅亡,歷經2000多年,中國最後一個年號是溥儀的年號“宣統”。

年號當然不是亂起的,每一個年號都有著特定的含義,包含著許多意義。除了用來紀年,一般都表示祈福,歌頌,和改朝換代的意思。

日本年號與中國有何關係?新年號“令和”也是來自中國嗎?

日本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年號的?

這個其實很容易猜到,中國盛唐時期,日本非常仰慕,當時日本還是個未全部開化的島國,日本的遣唐使和東渡日本的高僧鑑真大家都應該在歷史課本里學過,唐文化傳播到日本後,日本從645年開始使用第一個年號“大化”,記得“大化改新”也是歷史課的內容之一,而中國的645年這一年,是唐僧也就是玄奘取經歸來,名將李世勣攻滅令楊廣抱憾的高句麗這一年,當時唐朝是貞觀十九年,李世民已到了晚年。

日本受中國影響很大,大化這個年號也是來自中國古籍,《尚書》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

從大化開始,年號就在日本天皇中傳了下來。古代日本,許多人並不怎麼熟悉,只有文祿、慶長、明治等幾個年號,因為萬曆三大徵中的朝鮮之役和著名的明治維新,為大家所知。

日本年號與中國有何關係?新年號“令和”也是來自中國嗎?

日本年號由於基本出自中國古籍,難免會與中國皇帝的年號重複,比如日本中御門天皇的年號之一正德,跟明武宗朱厚照的年號重複,後奈良天皇的年號弘治跟明孝宗朱祐樘的年號弘治重複,二條天皇的年號永曆,又跟南明朱由榔的年號永曆重複。日本的天皇們還有一些我們看來奇葩的年號,比如白雉、朱鳥、靈龜、神龜、寶龜等以動物作為年號,甚至還有四個字的年號,如天平感寶、天平勝寶、神護景雲等。

到了近代,最著名的日本天航就是裕仁,他的年號是昭和,這個換號也是出自中國《尚書·堯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這個在中國古籍中翻年號的日本天皇卻支持發動了侵華戰爭,其心可誅。裕仁也是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天皇,執政長達62年零13天,超過了清朝的康熙。

日本年號與中國有何關係?新年號“令和”也是來自中國嗎?

裕仁死後,明仁繼位,改元平成,就是現在的日本年號,平成這個年號,也是出自中國的《史記》和《書經》兩部古籍。明仁天皇於1989年繼位,到現在已執政30年,他在2016年8月8日就正式宣佈自己將在2019年4月30日退位,由皇太子德仁繼位,新天皇登基,自然也要改元,新年號定為“令和”。

日本年號與中國有何關係?新年號“令和”也是來自中國嗎?

“令和”這個年號,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第五卷《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中的“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這個年號也是首次出自日本古籍的年號,不過其實它歸根結底也與中國有著關係,“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這句話,化用的是東漢張衡《歸田賦》中的一句:“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

日本年號與中國有何關係?新年號“令和”也是來自中國嗎?

2019年4月1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宣佈,“令和”被選為日本新年號。

2019年5月1日零時,日本將開始啟用“令和”為年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