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陝西榆林綏德縣----取“綏靖德化”之意

陝西榆林綏德縣----取“綏靖德化”之意

綏德縣隸屬於陝西省榆林市,總面積1878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素有“天下名州”、“秦漢名邦”、陝北“旱碼頭”之美譽。

一、歷史沿革

1、西魏於今址設上縣,尋廢;又置安寧郡及安寧縣;廢帝元年(552年)於縣兼置綏州。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安寧郡。大業元年(605年)改綏州為上州,置上縣為州治;三年改上州為雕陰郡,廢安寧縣。

2、唐天寶元年(742年)上縣改名龍泉縣,兼為上郡治,乾元元年(758年)改郡為綏州治。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改置綏德城,元符二年(1099年)改設綏德軍。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升設綏德州。

3、1913年罷州設綏德縣。1914年屬榆林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1940年設陝甘寧邊區綏德分區。

4、1950年為綏德專區駐地。1956年撤銷綏德專區,屬榆林專區。1958年省子洲、吳堡、清澗三縣併入,1961年析出復設。1969年屬榆林地區,1999年屬榆林市。

二、地名來歷

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設綏德城。取“綏靖德化”之意。

三、旅遊景點

陝西榆林綏德縣----取“綏靖德化”之意

1、天下名州石牌樓。位於綏德縣城南五里的學子大道與210國道丁字交匯處,石牌樓為五門六柱十九樓,雙面單式結構,長36.9米,高16.9米,由一千一百六十八塊雕石、六十六幅人物典故浮雕。石牌樓的五門取意中興之門。天下名州石牌樓正上方,有書法名家鍾明善的雅題“天下名州”四個大字。

陝西榆林綏德縣----取“綏靖德化”之意

2、疏屬山文化旅遊景區。位於綏德縣城,海拔893m。秦代,上郡為邊塞防禦匈奴的軍事要地,故派秦皇子扶蘇在此監軍並設府於疏屬山,扶蘇含冤自刎後埋葬於此,解放戰爭時期,綏德警備區司令部設置於疏屬山上,成為指揮作戰的戰略中心,山上有秦皇子扶蘇墓及扶蘇祠、漢畫像石館、綏德警備區司令部舊址等。

陝西榆林綏德縣----取“綏靖德化”之意

3、綏德摩崖石刻。綏德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引得歷代騷人墨客在此留下墨寶。而綏德的石雕藝術更是源遠流長,代代相傳。歷經秦漢唐宋,於明清時期,綏德古城內遺留的人文景觀、摩崖石刻以及民間廣泛流傳的石雕藝術品不勝枚舉。

陝西榆林綏德縣----取“綏靖德化”之意

4、合龍山。位於縣城西2.5公里處的五里灣村,據碑文記載,祖師廟建於明萬曆年前後,清代曾維修擴建。合龍山古廟系本縣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有祖師廟、北極玄武廟、三聖母廟、釋迦牟尼佛廟、關帝廟、天王廟等18座廟宇,還有明萬曆年間修建的磚塔1座。

陝西榆林綏德縣----取“綏靖德化”之意

5、綏德黨氏莊園。坐落在綏德縣白家礆鄉賀家石村從明朝晚期至民國年間黨氏家族在這裡先後修築了七十二院以窯洞為主要建築的宅院,因屬黨氏大家族,七十二院相互連通成為黨氏莊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