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龍海石碼:親近“五腳居”

(作者:海迪)我小時候石碼的冬天很冷。

那是一種真正的寒風剌骨的冷,不象我們現在的暖冬。特別是夜裡。我們家那時就住在一個騎樓裡。本地話叫“五腳居”。這個名字不知怎麼來的,據說這最早的一個外來的度量衡名詞。我就出生在一個“五腳居”樓上。因為天冷我夜裡賴著不睡。我特別想吃個點心。石碼有許多點心,白天更多:五香、滷麵、蚵仔煎、生燙、沙茶麵、豆花、貓仔粥。我嚷著要吃點心,可那時已經夜深人靜。這時候就有一個吆喝聲,從街盡頭那邊遠遠地、清亮而又充滿暖意地傳來。

“肉棕啊!燒肉棕啊!……”

這時我母親就用一條小繩索,系一個小提籃,裡面放一點零錢。等那賣肉棕的走近了,從臨街的窗子裡放下去。因為我們家樓上房間就在馬路上面。那是個空間感概念很強的方位,也就是我們家樓房下面就是馬路。那賣肉棕的就站在街旁,把一個熱氣騰騰的肉棕放在提籃裡,讓母親提了上來。

我們家那時夜裡買點心都不用下樓了。

可惜我母親已經去世多年。我覺得那種買肉棕的方式特別親近。從樓上垂下一個小提籃,然後把肉棕買上樓。錢錯不了,肉棕是熱的。特別是那賣肉棕的知道樓上住家是誰,我們也知道那賣肉棕的是什麼人。我至今還記得那肉棕的香味。那是一種混雜著板栗、肥肉和糯米的、帶有竹葉煮熟了的味道的香味。我把那個肉棕吃了,才在被窩裡睡著了。

石碼騎樓道,也就是“五腳居”,就是沿著街兩旁的樓房,修建的一種人行長廊。那樓房臨街是兩根紅磚柱子,柱子裡面是那條兩米來寬的走廊。那條走廊是大街的一部分,也是人家住房的一部分。走廊再往裡是商家店面,樓上是居家住房。石碼的騎樓特別的規整。每家店面通常三至四米,呈長方形。樓上臨街一律三個窗門。

騎樓的意思據說是指“騎在公共人行道上的房屋”。騎樓這種“商住合一”的居所即方便了居家住行,而更重大的意義在於商業利益。

石碼完全是因為商業貿易的需要出現的一個近代意義的城市,因為石碼地處九龍江口。九龍江上游的西溪和北溪有大量的物產需要運出。石碼出了海口就是廈門,而沿海各地商埠,遠至香港、上海、南洋各地的貨物均可運至石碼,然後流往內陸腹地。石碼後來就出現騎樓了。

據說騎樓是從廣東引進的,最早出現在歐洲及後來的南洋。廣東軍閥陳炯明1918年進軍福建,在漳州成立護法行政區,對漳州進行舊城改造,其中主要設計人和實施者是周醒南。周醒南將這種帶有殖民色彩的歐洲建築風格,特別是紅磚建築,結合本地特色,修建了漳州騎樓道。應該說,在閩南各地出現的這種騎樓風格均出於這個樣本。

但石碼出現了最完整、最全城規模化的騎樓,卻是因為石碼的商業需要和氣候條件。

騎樓樣式的樓房大都是前店後廠,或者前店後倉。騎樓可以給行人防曬避雨,這完全有利於通行和商業貿易。因為你即使是炎陽酷暑和陰雨連綿的季節,也不影響人們的出行和進行買賣。我父親那時開的是一家香燭店。就是那種敬神用的香燭。那個店本身就是個作坊,可也是交易場所。他雖然不識幾個字,也給店起了個商號叫“成全”。

閩南是個多雨和空氣溼潤的地區。

特別是春節後黴雨季節,有時一連下一二十天的雨。這時候出門是個大麻煩。可是有了那條騎樓道,黴雨根本不影響你出行。我記得小時候即使是連綿雨季,也阻攔不了我們在街上撒野奔跑。那時我們常常沿著騎樓道,從大港乾穿過圓圈,又從打石街跑到公園。

“你跑不贏我了!你跑不羸我了!”那時我們的那些孩子喊。

“我怎麼跑不贏你了?”

“因為你下消!”

“你才下消了!”

“你下消了,你就娶不了某了!”

石碼的騎樓在整個閩南地區可能是最完整和最具全城規模的。人們在90多年前,就很有規劃、很有見地、很全局觀念地把石碼的大街建成“二橫二縱”的規模。

新洲尾、大港乾、打石街,福壽街和西湖路、后街、外市、新行路,這是二縱。

大碼頭、甘裳街和炮仔街這是二橫。

而這“二橫二縱”全由騎樓道構成。在近一百年前,人們能對一個城市進行這麼大規模的改造,很難想象這需要多大的魄力?這裡可能要提到一個近一個世紀前的人。在歷史上人們對這個人評價不一。他叫藍汝漢,本地人叫藍番薯。有人說他是個奸商,有人說他是個士紳。因為他家道富有,擁有大量的地產和多種產業,當了石碼商會的會長。也正是此人用強權和鐵腕發起舊城改造,才有了石碼現有的規模。現在石碼舊城區還使用他的下水道系統。

石碼是個文化融匯貫通的地方。這你從所有的騎樓的那些門窗可以看出。那窗門有的是方形窗,有的是拱形窗。那窗楣的裝飾方式也多種多樣,有西洋樣式的、中國古典樣式的;有基督教色彩很濃的形式,也有儒教和道教色彩的形式;有裝了彩色玻璃的,也有鏤刻了雲彩圖案的。

不騙你說,我現在還天天在那些“五腳居”下走來走去。夏天穿著雙人字拖鞋,冬天穿雙白色皮鞋。在那“五腳居”下走路,你完全以可以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可以十分的閒散和十分的淡定。因為在“五腳居”下走,肯定沒有你煩心的事。

現在你無論怎麼解說、闡釋石碼騎樓都是不夠的。你可以從商住意義上去說,可以從方便人們通行的角度去解釋,可這隻能說明了它的淺層的意思。它的更深刻的意義是,那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構造。它完全是為人的需要建造的。那裡充滿了人性的涼暖,充滿對人性的撫慰和關懷。 一條條騎樓道把整個石碼連起來,這不更映襯出了中國的宗法制傳統與和諧。因為一個城市的人們,可以用一些“五腳居”互相聯繫,互相走動,這不就象是一個大家庭裡的人們了嗎?

此文發於2011年《臺海》雜誌

備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歡迎在漳州微信矩陣、今日頭條上做品牌宣傳,開業廣告,產品推廣,各種活動直播等,聯繫電話:18359614989(+微信同號,請備註“推廣”)

龍海石碼:親近“五腳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