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順市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見成效

十月,一個收穫的季節。

記者穿行在位於平壩區天龍鎮高田村的安順高標準蔬菜示範基地,十幾名農民正在採收豌豆尖,他們有說有笑,暢談著豐收的喜悅。在機耕道的另一邊,幾十名農民在剛採收完豇豆的地裡,移栽新一季的萵筍,眼前一片繁忙的勞作景象。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順市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見成效

平壩高標準蔬菜示範基地

25歲的王家賢是高田村村民,作為安順高標準蔬菜示範基地的專業農機手,這幾天,王家賢和村裡的十多個農機手甚是忙碌,剛收完豇豆,他馬上開動機器翻地為基地接著種植大蒜、萵筍做好準備。

安順高標準蔬菜示範基地,一到豐收的季節,每天從基地銷往沿海地區的蔬菜就多達50噸以上,多的時候甚至超過100噸,而前幾年,王家賢一家利用幾畝田地種土豆、烤煙和蔬菜,卻苦於不懂技術和對接不了市場,均以失敗告終。如今的王家賢,已經成為了蔬菜基地農機手和高田村的新型職業農民。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順市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見成效

蔬菜豐收

王家賢變身新型職業農民緣自壩區產業的崛起。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我省提出要加快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全省坡度小於6度、面積500畝以上的種植土地培育成農業現代化的“樣板田、科技田、效益田”,並將其作為振興農村經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去年以來,我市迅速行動,500畝以上壩區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紮實有序推進,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高田村的蔬菜基地作為我市樣板壩區之一,成為一片希望的田野,讓田地一邊豐收,百姓一邊增收。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順市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見成效

高田村蔬菜基地

用好資源 推進建設

安順多山地少平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區,這樣的地形制約著我市農業向規模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所以鑲嵌在黔中大地的一個個壩區顯得彌足珍貴。

如何利用好壩區資源,推動產業革命向縱深發展?我市首先積極開展500畝以上壩區調查。為全面瞭解500畝以上壩區的情況,市農業農村局與市自然資源局、市統計局聯合開展了500畝以上壩區初步調查工作,以及全面核查工作,對壩區的面積、涉及的村、農戶數以及壩區的社會經濟情況、基礎條件等進行全面調查。同時,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市縣兩級農業農村局壩區建設專班;制定了《安順市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下發了《安順市2019年500畝以上壩區創建任務分解》;組織召開壩區專題研究會、調度會6次,開展專題調研11次,強力推進壩區創建工作。

圍繞“選擇產業、培訓農民、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產銷對接、組織方式、利益聯結、基層黨建”,我市各縣區立即行動,用好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充分利用安順立體氣候、地理區位等自然資源稟賦,綜合氣溫、季節、雨水、節本增效等因素,重點發展了優質糧油、蔬菜、辣椒、食用菌、中藥材、生態漁業等特色產業,實現了韭黃、山藥、大蔥、辣椒等產業“無中生有、從有到優、轉優變強”,全市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得到較快發展。同時,通過採取政府投入、整合資金及融資等方式,加大項目資金支持,加快完善溝渠、田間道路、設施大棚、冷庫等基礎設施建設,並開展土地整治,壩區土地生產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據瞭解,目前,我市樣板壩區12個,達標壩區54個,一般壩區省還未下達確認。2018年底土地流轉(入股)面積151053.3畝,今年1至9月底流轉(入股)面積188183.49畝,到年底預計流轉(入股)面積221897.27畝;複種指數達到1.71。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順市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見成效

扁擔村蔬菜種植基地

選準產業 壩區豐收

在鎮寧自治縣扁擔山鎮扁擔村蔬菜種植基地,記者看見1000多畝的壩區集中連片,農戶分佈在壩區各個角落,忙著採摘蔬菜。

“農戶正在採收的是茄子、西紅柿、黃瓜等。目前廣州、長沙、海口等地的公司陸續來基地進行收購,車輛來來往往,一天有幾十噸的蔬菜往外運。”惠農康達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秀標說。

我市以500畝以上壩區為主戰場的產業結構調整,經過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和夏秋決戰,收穫累累碩果,西秀區15萬畝優質稻喜獲豐收,普定10萬畝韭黃為百姓鋪就了金色致富路,安順高標準蔬菜示範基地讓農村變了樣,農民變工人……一塊塊壩區,一片片田野,為農村產業革命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2018年底我市壩區平均畝產值5279.3元,2019年前三季度平均畝產值6205.15元;2018年壩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3元,2019年前三季度壩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60元,預計到年底可達到11560元。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順市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見成效

普定縣化處鎮水母河流域高效農業產業示範園區

產業興旺 農民增收

為培育經營主體,助推壩區增效農戶增收,我市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聯結緊密的利益聯結模式,大力示範“塘約經驗”,穩步推進“三權”促“三變”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全面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同時,發展訂單式生產,推進“農校”“農超”“農批”對接,全市壩區內多家重點農產品企業、合作社與近400所學校簽訂營養餐供貨銷售合同,推進產銷對接,增強企業效益。

據瞭解,我市壩區內縣級以上龍頭企業2018年底有107家,到2019年9月發展到131家;發揮作用的合作社2018年有553家,到2019年9月底達620家,帶動農民258223人,其中貧困人口65278人;分紅總金額3593.01萬元,涉及農村人口37389人。農業保險的參保目標價格指數保險41193.44畝,自然損失保險306542.85畝,氣象指數保險2219.3畝,總保費1178.33萬元。理賠面積44778.01畝,金額177.63萬元,保障了壩區內農業產業的發展和農民穩定增收。

“我家種植了40畝水稻,今天拉走了2萬斤左右,家裡還有3車,去年靠水稻收入五六萬元,今年收成好,應該也能掙6萬元左右。”西秀區黃臘鄉嘉惠村村民肖龍文難掩豐收的喜悅,向記者算起了經濟賬。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順市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見成效

韭黃豐收

“韭黃產業發展好了,大家有了穩定的收入,就想在勞作中找點樂趣,於是想到了在務工時拍視頻,在田間地頭拍好了隨手就發。我在快手上註冊賬號兩個月,拍的視頻點擊量有1000多萬人次,粉絲有4萬多了,讓很多外省的朋友認識了韭黃,還有人通過我的視頻要來買韭黃呢。”普定縣化處鎮焦家村村民陳開江高興地說。

……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豐收的喜悅訴不完,增收的快樂道不盡。(安順日報社大數據智慧全媒體記者 伍水清 陳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