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从马云过去3年的经济研判中,我们看到了韧性最强的中国人

从马云过去3年的经济研判中,我们看到了韧性最强的中国人

编 辑:正风

来 源:正和岛


无论你经历了什么,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过去的三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开始和演变,兴与衰的进程,在这三年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沉与浮的转变,在这三年里以出乎意料的结局呈现。

我们有过焦虑和彷徨,也经历过心酸与无奈,但更多的时候却还是擦干了泪与汗,依旧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奋然前行着,即便前方是布满荆棘的峡谷亦或是险恶无比的深渊,我们伤痕累累却从未轻易言败。

我们为什么如此执着或许连自己都无法说清,但我们从未动摇的是,我们想知道而且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究竟在发生着什么,我们在探索而且一定要探索出,希望的曙光到底在何方。

而今天,我们不做对未来的展望,因为说实话,没有谁能保证自己的预测完全准确,我们要做的是回顾,是看看一年、两年、三年之前的预言,后来都发生了吗?

我们选的第一个人物是马云,其身份应该不用过多的介绍了,但其历年来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却真的值得我们再回顾一番,有时候,历史即是未来。


01.

2016: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是大家都不好

(摘编自马云在 “2016 浙商经济形势分析研判会”中的演讲)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有自己的知觉,企业家需要根据感性和理性做深刻的分析。我先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今年的经济形势很不好,而且会持久的不好;但也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是大家都不好。

经济形势好与不好其实跟你没什么关系,好形势下烂企业有,坏形势下好企业也多得是,中国最好的企业绝大部分都不是在好形势下出来的。

我对企业失败的案例尤其感兴趣,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你会发现,80%~90%的好企业都会经历过三到四次非常残酷的时代。一家企业没有经历过残酷时代,没有经历过内痛,没有经历过外斗,是经不起风浪的。

为什么我说现在的经济形势不好呢?现在看起来有一系列的因素在影响,美国加息、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股市震荡、出口负增长、投资乏力、产能过剩、实体不振、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企业家信心不足,雾霾越来越重,反正没一个人说自己日子好过的。

但大家要记住,改革是不可能在好的时候进行的,改革是被逼出来的,创新也是被逼出来的,

到今天这么不好的情况下,改革是到非改不可的时候,可企业家不要希望改革的具体措施会出现在中央政府的下一轮文件中。

阿里巴巴并不是等到中央政府出个允许做电子商务的文件才发展起来的,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好公司都不是因为出了份文件才起来的。甚至于,等到文件发布指明方向的时候,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

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大家切记冷静。


02.

2017:

未来三五年经济形势会超乎想象的艰难

(摘编自马云在2017年浙商总会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怎么看今天中国的经济?我对中国经济讲过很多次,三年到五年以内,我并不看好,而且我认为经济形势会超过大家想象的艰难。

这个很正常,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不可能再持续。我以前讲过一个例子,人的个子的增长,在二十岁之前,有可能不断长个子,每年有个8%和9%的增长,但是到二十岁以后,每年长十几公分就不可能了,长的一定是脑袋、质量,而不是长的是数量。

中国经济增速在这个时候有适当的放缓, 7%左右,但我的看法依旧速度过快。这么大体量,有个4%、5%的增长也挺吓人了。

所以保持品质的增长是中国经济走向健康的一个标志。不要觉得6%放缓了,今天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在这么大的第二大经济体能够保持6%以上的增长,我认为还是相当的了不起。

中国经历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我们必须升级制造业。今天早上我提到,大家不断在讲中国制造业相当厉害,其实,我客观来讲,还是距离非常之遥远。

我这二十多天去了瑞士、日本、还有德国,大家去看一下瑞士手表精致的制造水平,德国奔驰的制造业水平。我在瑞士见了一个航空公司做公务机里面整个的装修,木板包括线路,看得我目瞪口呆,我本来以为飞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但现场看到里面所有材料的精致,磨光打亮的工艺水平,我是叹为观止。

瑞士手表的工艺,包括日本的制造业,所谓工匠精神,很重要的是热爱、投入,只要你真正提高制造业,你的数量一定要下降的。低端制造业是靠量取胜,高端制造业则一定不是靠量取胜,是靠品质取胜。

我们如果不进行产业升级,一方面我们希望中国经济好起来,希望我们的环境好起来,但是我们又不愿意付出代价,转型升级是要付出代价的,就像拔牙,拔牙的时候是要疼的,是要流血的,要请假,要付医药费,你这些代价不愿意付出,你还在说转型升级,那肯定是一句空话。

现在我们国家必须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就相当于在转弯道的时候,转弯的速度一定要慢,我自己觉得转型升级必须要放慢速度。


03.

2018:

做企业,经济形势永远困难

(摘编自2018年马云在天津达沃斯期间谈到对经济形势发表的看法)

做企业,经济形势永远困难。你去看看在过去二十年,中国政府所有的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这个字永远不会少,我们所有的企业都明白,都是这样。

这是一个常态。经济形势好了,竞争就恶劣起来了。你们发现没有?经济形势不好了,竞争没有了。所以,好有好的做法,坏有坏的做法。坏的时候是容易诞生了不起的企业的时刻,好时候只是诞生普通企业。

顺风的时候谁都跑得快,逆风的时候依然能跑,这才是好。在座的所有企业家,你们今天已经有规模了,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如果没有经历过经济周期性的打击、天灾人祸的打击,你这个企业是没有经过抗击的,是不值钱的。

经历过抗争的企业才会建立起强大的文化、组织和人才,一个企业很重要的是抗击打能力,就像一个拳击运动员一样,抗击打能力强是非常之关键的。像我们这种企业真的是19年来,别人看你们很幸运,其实我们所受到的打击比一般普通企业40年还要多。真的是这个样子。

所以,我是觉得经济形势现在确实不好,而且这个不好的时间会比大家想象的要长,我们永远要把不好的时间想的长一点,想的远一点,想的更糟糕一点,这才叫自信。

自信不是说“明天就会好”,自信是“明天不好我也得活下去。”

各个企业今天所面临的各种各样内部增长的挑战和外部竞争的压力,包括现在全世界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形势会不好,但不好也会有好企业。形势好,也有很多烂企业。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这个不好。

做企业一定是这么思考,好有好的做法,坏有坏的做法,关键是我们怎么把握自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活。

所以,我自己觉得每个人想好自己你就不会那么多烦躁。你困难,你的对手比你更困难,想明白这些就会冷静下来。你资金困难,别人资金也困难,这是我的建议,收拾好企业,少做点事、做好事、做对的事情,这就会有机会。


04.

结语

回顾马云这三年对经济形势的研判,似乎一个词就足以概括了,那就是困难,而且是年年困难,对于企业家而言,可能也真的是这样,很多时候他们耗费了全身的力气,却仅仅也只能维持活下去。

在别人眼中,他们是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可更多的时候他们拼命工作到凌晨,为的只是能熬到黎明前的那一刻;

在别人眼中,他们朋友众多无话不谈,可不被理解时的孤独和遭到背叛时的痛苦又有几个人能倾诉;

他们是别人眼中的企业家,他们也是自己眼中那个“孤独的无家者”。

你可能会问,他们为何还不放弃呢?为何要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折磨自己呢?

捷克首位民选总统哈维尔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想来,每位企业家又何尝不是呢?他们坚持做企业,因为他们创业之初寻求的就是创造而不是安稳,他们坚持做企业,因为他们背后是成百上千甚至数万家庭的幸福与安康,他们坚持做企业,因为他们身上承载着国家昌盛的责任和民族复兴的使命,他们无路可退,他们也不能后退。

所以,如果说马云对经济形势的预判年年应验的话,那与之对应的则是中国企业家们的韧性一年比一年提升,他们已经把困难当作常态,他们在努力实现逆境中的增长,他们成为了中国韧性最强的那群人。

感谢那些在各个领域中默默付出的中国企业家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