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太平洋海戰之37:鋼刀寸斷

作為後起的準工業國,日本帝國極力發展軍事,“好鋼用在刀刃上”,其海軍在太平洋海戰中的表現可形容為鋼刀:鋒利,但缺乏底蘊易於折斷。日艦隊在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及荷屬東印度的攻擊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盟軍沒有絲毫還手之力,可見鋼刀之鋒利。

作為老牌的工業國,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海戰中的表現可形容為鐵砧:厚重,鋒芒不露但承受能力無法估算。儘管在南洋各種失利,自己的第一艘航母蘭利號也被擊沉,甚至蘭利號的救援艦都被擊沉造成慘重傷亡,但那只是在鐵砧表面留下了一道道傷痕,鐵砧內部之堅實,無人能比。

當日本人全力一揮,將鋼刀斬向鐵砧的時候,結果可想而知:鋼刀寸斷。

這一斬,就是1942年6月4日的中途島海戰。

太平洋海戰之37:鋼刀寸斷

因為這海戰無數人看了N遍,本想略過此戰的具體的過程,直接聊聊得失原因後果及飛龍、三隈號的戰俘,不過,想想珊瑚海戰那麼複雜的過程都交代了,這裡也按時間線陳述一下吧,怎麼說這也是最關鍵的戰役。

早在5月23日0點,中途島美機就開始了24小時不間斷的搜索行動,搜索範圍為中途島以西,距離約1000公里的半圓。話說,這時日軍尚未出發,山本知道這個的話,肯定就會算了,呵呵。

美軍發現日艦,是在6月3日早上。這時的中途島,有野貓/無畏/B17等各類戰機126架,其中31架是卡特琳娜水上飛機(又是這飛機),這東西不幹別的,專職搜索。

當天清晨,Jack Reid的卡特琳娜向西偏南搜索,方位262。飛了1000公里之後,他看著油量還有那麼一點可剩,便決定在往前看看,於是就看到了日艦:一大群驅逐艦、巡洋艦、運輸船。

時間0900,Jack Reid電告中途島“發現日軍主力,距離580英里(930公里)”。

但其實這不是主力,是登陸部隊,但作為下級軍官,Jack Reid當然不可能瞭解很多細節,這輩子都沒見過那麼多日艦,甚至沒見過那麼多軍艦,所以當然就是主力了。

這一發現給尼米茲帶來了一定的困惑,因為根據解碼,日軍出現的方位是西北,而不是西偏南。略作考慮之後,他決定相信解碼得到的情報,電告弗萊徹/斯普魯恩斯“那不是,重複,不是日軍主力”。

這道理其實很簡單:解碼是N個小組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努力,是經過了交互印證的,一架偵察機的報告沒有任何印證,飛行員眼花不是沒可能,而且究竟什麼才是“主力”,他們不知道。

但既然有了發現,總得乾點啥。

時間1230,中途島起飛B17等戰機前往攻擊

時間1530,戰機在中途島西部1060公里處發現日登陸艦隊,扔了炸彈不過什麼也沒砸到,這算是中途島戰役的第一槍。

太平洋海戰之37:鋼刀寸斷

6月4日。

時間0100,一架卡特琳娜看到了日軍油船Akebono Maru,便扔了顆魚雷,擊中油船之後,那魚雷居然真的爆了。俺覺得很意外,原因麼,可看第24節。 其實上面說的也不準確,這飛機在專職搜索之外,有時也兼職扔魚雷。

0430,日軍放出108架戰機攻擊中途島,同時放出的還有護衛戰機及7架偵察機,本來計劃是8架,但利根號重巡洋艦那邊出了點小故障,只放了一架,另一架未能按時起飛。

0430,約克城號放出10架偵察機。

0430,中途島放出11架卡特琳娜偵察機。

0500,利根號那邊的故障解決後,放出一架E13A水上偵察機。

0534,一架卡特琳娜發現日艦隊的兩航母,而且,甲板上空蕩蕩的一架飛機也沒有,於是電告中途島備戰。

0544,另一架卡特琳娜看到了奔襲中途島的機群。

中途島上立刻行動,轟炸機帶彈起飛,戰鬥機留守。

0620,日機開始攻擊中途島。26架留守的戰鬥機與36架零式纏鬥,幾分鐘內被打掉15架,其餘重傷,之後清點時,只2架可繼續使用。美軍戰績,是擊落3架零戰4架轟炸機。

一氣幹掉24架美機,零戰確實厲害。

中途島上的防空火炮也厲害: 擊落3架,重傷14架輕傷29架。108架攻擊中途島的日機,總共被擊落/棄機11架,其他的幾十架得修,基本是損失了三成戰機。

看到空襲效果不理想,日機致電南雲,建議發起第二波攻擊,否則7日的登陸無法按計劃進行。

0710,中途島出發的6復仇者、4架B26開始對日艦隊展開攻擊,徒勞無功,復仇者被擊落5架,B26被擊落2。其間,一架重傷的B26試圖撞向(或者失控?)南雲的坐艦赤城號,從艦橋邊上擦過墜入海中。大約就是這因素,促使南雲做出了展開第二波攻擊的決定。算下來,B26翼展22米空重都有11噸,真撞上的話,南雲掛掉的可能性蠻大的。

0715,沒掛的南雲下令展開第二波空襲,這決定,直接違背了山本的命令:山本要求留一半做預備隊,以對付可能出現的美國航母。

當時的預備隊已經裝彈完畢隨時出發,因為預期對手是敵艦,所以裝的當然是穿甲彈跟魚雷這類攻擊艦艇的彈藥,如今目標改變,這些戰機只好開始換裝對地攻擊的高爆彈。

0740,利根號的那架E13A報告說發現“好大一支美軍艦隊”。

0755,中途島的16架俯衝轟炸機開始攻擊日艦,沒任何效果,被擊落8架。

0800,各種低效率轉手之後,南雲終於知道了有“好大一支美軍艦隊”的存在,於是命令剛裝上炸彈的戰機馬上改回去,裝魚雷。同時命令那E13A再看看清楚,美軍艦隊的構成究竟如何。

0810,陸航的17架B17對日艦展開攻擊,沒任何效果。但估計是飛得高的緣故,也沒被擊落。

0820,中途島的11架俯衝轟炸機對日艦攻擊,沒任何效果,被擊落兩架。截至此時,美軍參與攻擊的52架戰機被擊落15架。日軍方面,只損失2架零戰。

0840,那E13A看清楚了,有航母。山口多聞的意見是立刻出擊,自己的飛龍、蒼龍兩艦有36架俯衝轟炸機可用。但這時候,空襲中途島的戰機要著艦,擔任艦隊護衛的零戰油量也不夠。沒有戰鬥機護航即發起攻擊,結果就會跟剛才的美機一樣,落葉般飄入大海,南雲當然不願那樣。

他決定穩妥一點,回收戰機之後,再一舉出擊。

美軍這邊

0534發現日艦之後,弗萊徹通過尼米茲命令斯普魯恩斯在第一可行的時間展開攻擊。但估計是經驗不足的緣故,斯普魯恩斯6點下令起飛,直到7點,第一架飛機才離艦,接近8點,116架各種戰機才起飛完畢。這都是企業跟大黃蜂號上的,弗萊徹的約克城號做暫時的預備隊,用來對付可能的新發現。

0906,最後一批,35架戰機從約克城號上起飛完畢。

0920,美艦載機開始攻擊日艦,之後一小時內,參與攻擊的41架魚雷機被擊落35架,這是一場一邊倒的屠殺,而且美機沒對日艦造成任何損傷。大黃蜂號的VT8魚雷機中隊最慘,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15架戰機被全部擊落,30人中,只蓋伊(George H. Gay, Jr.)一人倖存。

0955,沒找到目標的企業號俯衝轟炸中隊油量預警,天可憐見偶遇落單的嵐號驅逐艦,美機做最後努力,咬牙朝著嵐艦的航向搜索。

1020,這俯衝轟炸中隊終於發現日軍航母。

此時的日艦已將出擊中途島的日機回收,且根據不同的搜索情報反覆換裝彈藥完畢,在甲板上迎風待發的不僅是戰機,還有縱橫交錯的油管;因為之前的各種換裝彈藥,機庫裡是換下來沒按規定存放的彈藥。而此時,空中幾乎沒有擔任護衛的零式:在之前的空中屠殺中耗油過多,下去加油了。

1022,同時到達的約克城號一箇中隊與企業號兩個中隊同時展開俯衝轟炸。6分鐘內,赤城、加賀及蒼龍號航母分別被擊中一~四枚1000/500磅大小不一的航彈,三艦瞬間癱瘓。這時侯,中途島海戰勝負已定。

太平洋海戰之37:鋼刀寸斷

1054,唯一沒有受傷的飛龍號放出24架戰機復仇。

1330,飛龍號放出第二波16架戰機前往攻擊美艦。

1359,約克城號雷達發現來襲日艦,於是立即停止給護衛機加油,油管抽空後充入二氧化碳,30000升的副油箱(這個,WIKI說是3000,但MIL站說是30000,按說MIL是官網更權威,但俺覺得大的有點誇張,所以俺真不知道究竟應該是多少,麻煩知道的指點一下)直接推下海,戰機全部升空前往30公里外截擊。同時,艦內防水門全關。

正是這些步驟,使得約克城號受損之後得以迅速恢復。

1430,在美軍截擊下,只有7架日機對約克城號展開俯衝,擊中三彈,不過,那三架飛機也沒跑掉:兩架投彈之後被防空火炮擊落,第三架投彈之後沒拉起來,直接撞到了艦尾升降機旁的甲板上,炸出個大洞。

約克城號最嚴重的傷情是在動力艙,一顆航彈將6個鍋爐滅了5個,速度頓時降至6節,10分鐘後全部鍋爐停擺。

1600,約克城號火勢已完全控制,速度也恢復到了20節,神奇。

1620,飛龍號的第二波戰機來了,攻擊的還是約克城號,兩枚魚雷得手,擊中左舷。這一次,約克城號是當場喪失動力,畢竟搶修所做的是臨時措施,不經打。

說實話,這魚雷打到另外兩艦上對美軍更有利,如此約克城號就能夠活下來,而大黃蜂號在10月的時候是2魚雷加4航彈才沉的,所以這三姊妹艦承受2魚雷應該沒問題。瞎想而已,呵呵。

1701,唯一倖存的飛龍號航母被大黃蜂及企業號的二次攻擊波(含約克城號上的機組)打擊,而且跟前三艘不一樣,砸到飛龍號上面的,是4顆清一色1000磅/450公斤航彈。

至6月5日上午,日軍四艘航母全部沉沒,其實有兩艘4日就沉了,熬到5日的是飛龍跟另一艘啥忘了。(飛龍號具體的沉沒地點,即船骸的位置,似乎至今沒有找到)

4日晚,日艦三隈號巡洋艦轉向錯誤,被同級的最上號撞擊,雙艦受傷後離隊;6日,兩艦被來自美軍兩航母的近百架俯衝轟炸機追殺,三隈被擊沉。

約克城號棄艦之後仍然沒有沉沒,直到6日美軍回去再次搶救時,才被日潛艇發射的魚雷擊沉。一同被擊沉的,是驅逐艦USS Hammann (DD-412)。

太平洋海戰之37:鋼刀寸斷

這決定性的戰役中,美軍獲得4:1的大勝;護衛艦艇中,美國只損失了1500噸的驅逐艦,日方損失的是萬噸巡洋艦;人員損失方面,美方陣亡305人,日軍陣亡3057人,整整十倍。

太平洋海戰持續了將近四年時間,相對這漫長的四年,鋼刀崩斷,只用了6分鐘。

關於這一戰的錯漏得失,下一節再聊,這節已經太長了。

注:關於美軍戰機放飛時間及約克城號被攻擊時間,WIKI跟MIL站的正式報告不一樣,在時間上有出入。有點累,弄明白之後再說吧

前文

-----------------------

《越南戰爭》新的一節應該是南越的土地改革,內容比較枯燥但那是越戰的關鍵。資料極其有限只一份五角大樓報告可以參考,但那報告超長,希望10日之內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