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教師評職稱,一個不“必須”卻很“重要”要求

關於教師的職稱問題,近年來問題越發凸顯,一些沒有評上職稱的老師怨聲載道,甚至有地方發生過為了評職稱,教師和校長公然互懟的現象。

關於職稱政策,目的是對職業技術水平高、能力強、成就大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褒獎,而現在,隨著時代發的發展,竟然成為了備受教師詬病的癥結。

下面,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教師評職稱,一個不“必須”卻很“重要”要求


教師為什麼會在乎職稱?

1.職稱,對於大多數教師來說,是專業發展的一個終極追求。

2.教師的收入狀況,普遍不高,而職稱,會導致每個月幾百元的差距。

你也許想說,作為教一名人民教師,豈能在乎那一點利益?話是沒錯,但教師也是活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中,老人生病需要錢,孩子上學需要錢,如果就是因為自己是個老師,就要天天過捉襟見肘的日子,那麼生活何來幸福?

想評職稱,但是現實中為何有很多教師就是評不上職稱呢?

1.自身原因,因為評職稱需要的要求很多,一條要求不過,那麼久能評職稱。

2.職稱評定的條件嚴格,比如對計算機和外語水平的要求等等,教師對自己專業內的內容比較瞭解,但是專業外的可能瞭解的就不是那麼深入了。

3.職稱評定的名額限制,有名額可能就會被年紀大、資歷深的教師搶走了。


教師評職稱,一個不“必須”卻很“重要”要求


如何提高教師職稱申請的成功率?

其實論文是教師能力的體現,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寫論文,成果不行你可以在榮譽方面做努力,只要工作優秀獲得榮譽還是比寫論文容易的。教師的論文是教師通過教育科研、教學活動的經驗或總結的研究成果,真實的教科研一旦取得成果,把教科研項目記錄成文,加以充分的論點、論證,向外推廣,就會對教育、教學改革起著很大的握動作用,況且對自己的小課題的撰寫也很有好處。

教師評職稱不需要論文,這是對評職稱的要求的簡化,但雖然不需要論文,小課題還是需要的,其實小編在晉升高級的時候,小課題還需要兩個,一個是教學,一個是班務,兩個小課題就夠人吃一壺了,其實工作量不比寫論文小,小課題裡面的要求甚至遠遠超過了寫論文,小課題最後的總結其實就是論文。

寫論文技巧:中教數據庫收錄了上千萬篇國內外文獻,你可以去看一看學習一下,畢竟這些都是已經在刊物上發表了優秀論文,還是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的。

發表論文渠道:中教數據庫研發了“智能投稿系統”,可以幫助教師精準的選擇所投刊物,真正的實現“一鍵投稿”,而且投稿選刊可以同時選擇三本合適的刊物,如果第一本刊物沒有審核通過,那麼系統會自動給你投到下一本期刊裡,這樣可以節省教師投稿的轉投期刊時間。


教師評職稱,一個不“必須”卻很“重要”要求


職稱設置比例的本來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競爭,雖然不強制要求教師評職稱要發表論文,但是論文仍然是一個教師專業程度的表現,不是嗎?這是教師評職稱,一個不“必須”卻很“重要”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