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易門縣第一中學:紅色搖籃星火相傳

紅色記憶看變化 | 易門縣第一中學:紅色搖籃星火相傳

0

1

红色记忆看变化 | 易门县第一中学:红色摇篮星火相传走進易門縣第一中學,雖已入秋,依然花紅葉綠,校舍儼然。在這優美寧靜的校園環境背後,掩藏著一段光榮的革命歷史。
红色记忆看变化 | 易门县第一中学:红色摇篮星火相传

該校創辦於抗日救亡運動時期,在解放戰爭的硝煙中成長,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展壯大。辦學至今,易門縣第一中學三遷校址,五易其名。

1909年,易門創辦縣立高等小學堂,1939年,為了解決學生小學畢業後要步行到省城讀初中的困難,在縣立高等小學堂內設立易門縣立初級中學,易門縣第一中學由此誕生。

易門縣第一中學是一所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是1926年易門旅省學生第一屆寒假義務學校第四分校舊址,也是易門縣立初級中學秘密革命活動地。浸潤著光榮的革命史實,易門縣第一中學撫育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

红色记忆看变化 | 易门县第一中学:红色摇篮星火相传

易門縣

红色记忆看变化 | 易门县第一中学:红色摇篮星火相传

培育紅色基因

1926年,易門旅省學生會成立,受“五四”運動科學、民主、愛國思想的薰陶,學生會主席劉惠之等邀約共青團員黃洛峰,進步青年學生王旦東、吳稻民、艾蕪、吳和生、王詠蘭、王浩蘭等10餘人,利用寒假回鄉義務辦學。在縣立高等小學堂成立了“旅省學生第一屆寒假義務學校總校”,下設縣城、小龍泉(今易門一中就在小龍泉)、上江口、小街四個分校。班級設置有高級輔導班,小學高初級班和婦女夜校識字班。到義校讀書的學生總計1500多人,年齡最小的7歲,最大的40多歲,相當一部分是30到40歲的家庭婦女。課程除國語、算術、歷史、繪畫、體育外,主要開設以反對“忠孝節義”為內容的文化教育課及提倡愛國、民主、男女平等新思想的時政教育。講述“五四”運動的意義及青年的責任,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反帝反封建意識。義務學校還通過教唱愛國歌曲、創作和演出進步戲劇、發表演講、散發傳單等形式抨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傳播科學、民主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為先進科學文化在易門傳播打開了窗口,為

中國共產黨在易門開展工作創造了條件。

1926年至1928年,旅省學生在易門開設兩期寒假義校及師訓班,馬列主義、共產主義被渴望翻身的易門人民所接受。黃洛峰等秘密發展易門黨的組織,在滇中地區建立第一個黨支部和開展革命活動,成為全省最早建立黨支部的縣之一,也是全省革命老區縣之一。

1945年7月,雲南省工委決定,由何志遠(何功楷)同志派民青成員馮廷望、許蘭英、魏臻媛組成民青小組,馮廷望任組長。他們以教書為掩護,在易門縣立初級中學和乾元鎮中心小學開展革命工作,在學生中組織讀書會,學習馬列著作,教唱革命歌曲,宣傳革命道理。

1948年9月中旬,中共滇中地委派孫蘭英到易門縣立初級中學以教書為掩護,統一領導中共易門地下黨的革命鬥爭。孫蘭英曾到小街和舊縣指導地下黨工作,親自主持蘇佔臣的入黨儀式,領導了上定鄉武裝起義和游擊隊鬥爭,直至獻出年輕的生命。1949年3月,易門縣立初級中學開學後,學校黨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團結廣大師生,培養和發展了一批積極分子,在此基礎上發展了一批“民青”成員和黨員。

易門縣城中小學是易門革命的搖籃,這裡曾掩護過一大批革命者領導開展中共易門地下黨的革命鬥爭,不少革命活動曾在這裡醞釀產生,也曾培養出了一大批共產黨員和革命幹部,他們從這裡走向了革命。

红色记忆看变化 | 易门县第一中学:红色摇篮星火相传

星火代代相傳

歷經80年風風雨雨,見證了易門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易門一中積澱“愛黨愛國”的優良傳統和“孝悌精忠,家國天下”的優良校風,代代相傳,哺育一批批莘莘學子。

如今的易門縣第一中學教室、禮堂、食堂、學生宿舍煥然一新,圖書室、實驗室、音美教室分類達標,學校從當初不足兩畝的簡易鄉村師範發展成為面積近150畝的一級三等普通高級中學,學生2500餘名,教師170人。

易門縣第一中學高三班學生李友生說:

红色记忆看变化 | 易门县第一中学:红色摇篮星火相传我們學校有著優良的傳統和光榮的歷史,身為其中一員,我感到很驕傲。我們會把學校優秀的歷史文化和前輩的優良作風一直傳承下去。
红色记忆看变化 | 易门县第一中学:红色摇篮星火相传

易門縣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楊存建表示:

旅省學生回家鄉舉辦義務學校,革命前輩在這裡燃血播火,我們今天在這裡鑄魂育人,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那就是易門人民謀幸福。浸潤學校光榮歷史,傳承前輩紅色基因,我們學校的教師在師德上嚴於律己,在工作上任勞任怨,滿腔熱情教書育人,愛心奉獻教育事業。多少年來,我們一直秉承優良的傳統和校風,培養學生孝悌精忠的品質和家國天下的情懷。

近年來,學校以“堅持方向,面向全體,夯實基礎,發展個性,完善人格,優化質量”為辦學方略,以“以人為本,科學管理,提質增效,內涵發展”為工作思路,穩步推進“文化興校,質量立校,科研強校,改革活校,依法治校”工程,各項工作長足發展,先後獲得雲南省文明學校、雲南省園林單位、雲南省德育先進集體、雲南省

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贏得社會讚譽。2016年6月,易門縣第一中學與雲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集團合作辦學,學校更名為雲南師範大學附屬易門中學。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後,學校開始了新的征程,走向更快速度、更高質量的發展。

红色记忆看变化 | 易门县第一中学:红色摇篮星火相传红色记忆看变化 | 易门县第一中学:红色摇篮星火相传

玉溪日報記者:劉黎 黃思敏

玉溪日報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