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東阿阿膠Q3驟降近100%,功效到底是“水煮驢皮”還是“保值黃金”

近日東阿阿膠的一紙業績預告也是引發了市場的強烈的關注,素有“藥中茅臺”之稱的東阿阿膠其業績依舊差強人意。

東阿阿膠披露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利潤1.96億元-2.57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79%-84%;預計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僅為0.03億元~0.64億元,同比下降82%~99%。

東阿阿膠Q3驟降近100%,功效到底是“水煮驢皮”還是“保值黃金”

對此,東阿阿膠方面解釋稱,業績下滑主要是受整體宏觀環境以及市場對價值迴歸預期逐漸降低等因素影響,公司主動壓縮渠道客戶庫存並控制發貨,從而對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東阿阿膠預計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將會下降79%到84%。近年來,東阿阿膠是曾經連續12年保持業績的正增長,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長超過20%,而現在業績大幅下滑、處在風口浪尖的東阿阿膠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況呢?

事實上,這是在今年8月發佈半年報後,東阿阿膠又一次出現業績下滑。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阿阿膠實現營業收入18.9億元,同比下降36.6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3億元,同比下滑77.62%。

東阿阿膠Q3驟降近100%,功效到底是“水煮驢皮”還是“保值黃金”

繼今年半年報業績大幅下滑後,東阿阿膠面臨著再度大幅下滑的業績寒冬。有分析人士表示,東阿阿膠三季度業績下滑並非意外,彼時半年報的業績下滑已經預演了下半年的業績下滑,而公司明年業績承受的壓力仍然較大,而此次三季度業績持續下跌無疑又雷倒了大片投資者。

我們不禁要問,曾經的“白馬股”、素有“藥中茅臺”之稱的東阿阿膠你到底怎麼了?

真假療效,市場爭議聲不斷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維持東阿阿膠價格上漲的依據之一,其一直以來被廣泛宣傳的滋補功效,似乎被誇大了。

2014年,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陳罡,曾在丁香醫生髮表文章稱,阿膠就是水煮驢皮,但熬製工序多了幾分神秘。驢皮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水煮驢皮後變成了部分水解和純化的膠原蛋白。遺憾的是,水煮豬皮、羊皮或牛皮,都可以得到類似的膠原蛋白。從營養學上說,它無法滿足人體對氨基酸的需求,並非良好的蛋白質來源,是一種劣質蛋白,在大多數國家的食品工業裡僅作為添加劑使用。該文章也一度引發激烈爭論。

此外,人民日報也曾通過微博發帖,直言這些補血神品其實不太靠譜。

東阿阿膠Q3驟降近100%,功效到底是“水煮驢皮”還是“保值黃金”

阿膠說自己補血、滋補、養顏。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有效,確實是一個問號。隨著網絡信息的越來越開放透明,消費者對阿膠的瞭解也會越來越多。一個“水煮驢皮”風波,趕走了多少阿膠忠誠的消費者?如果阿膠不能嚴格證明自己的效果,這樣的事件會一次次在網絡上風起雲湧。

18次提價漲幅近20倍,“任性漲價”還是“價值迴歸”

縱觀歷年股價表現,背後的根本原因是多年以來的業績持續上漲。尤其在2006年以後,秦玉峰執掌東阿阿膠實行“價值迴歸”戰略,不定期漲價就成為東阿阿膠的一大特色。價格的持續上漲也造成了業績的持續上漲,從而導致了股價的上漲。東阿阿膠也被譽為“藥中茅臺”。

通過梳理歷年公告可以看出,從2006年起至今,東阿阿膠共有18次提價,出廠價從每公斤196元提升至3858元,上漲近20倍,最近的一次提價是在去年12月。對於漲價的原因,歷年公告顯示,“驢皮資源萎縮”“驢皮採購成本上升”“市場需求旺盛”等是主因,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這裡舉個很直接的例子,從2006年至今,東阿阿膠對產品提價共計19次,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和2014年,每天都提價達到3次居多。其中,提價幅度最高的是2011年,一次性提阿膠膠塊產品出廠價不超過60%。

東阿阿膠Q3驟降近100%,功效到底是“水煮驢皮”還是“保值黃金”

從歷史經營分析表可以清晰的看出,東阿阿膠的阿膠系列產品的毛利率基本都維持在70%上方,如此高的毛利率,就是在以高毛利著稱的白酒行業,也僅僅排名在貴州茅臺之後,與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也不遑多讓。可見,漲價的核心歸於原材料驢皮的理由難免讓人產生質疑。

“庫存問題”積疾已久,東阿阿膠存貨或吞噬現金流

有數據顯示,2014年以前,東阿阿膠的存貨不到10億元,秦玉峰天天喊著缺原料,甚至要進口驢皮以緩解供應壓力。東阿阿膠的驢皮存貨量從2016年就開始激增,從4.4億增加到16.88億,最高時在2017年甚至超過19億元。受此影響,2016年後驢皮開始進入降價週期。上游原材料價格下降,下游的提價邏輯自然就很難成立了。

另外在今年半年報中公司方面表示稱報告期內正主動降庫存、控發貨。但從數據上看,東阿阿膠的存貨不減反增。截至年中,東阿阿膠的存貨佔比總資產26.17%,達34.63億元。

東阿阿膠Q3驟降近100%,功效到底是“水煮驢皮”還是“保值黃金”

阿膠的存貨這些年節節攀升,逐步從2012年的4億,到2018年的33.6億,增長了近30億,現金流都換成屯驢皮了。之前說行業驢皮不夠用,但人家福膠卻在不斷增長。2018年東阿阿膠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淨額僅為10.09億,同比下降42.58%,2019年一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更是為-6.32億,同比下降63.14%。

東阿阿膠Q3驟降近100%,功效到底是“水煮驢皮”還是“保值黃金”

應收賬款激增,信用賒銷或難以維持

14年應收票據0.3億應收賬款1.2億;15年應收票據1.2億應收賬款3億;16年應收票據0.6億應收賬款3.8億;17年應收票據5.5億應收賬款5億;18年應收票據15億應收賬款9億。

東阿阿膠Q3驟降近100%,功效到底是“水煮驢皮”還是“保值黃金”

拿2018年的年報來講,雖然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變化不大,但是其實它的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增加了很多,說明東阿阿膠其實從2018年開始,它的主要的業績支撐,通過增加它的信用賒銷來實現的。2006年開始,東阿阿膠進行了非常多次的提價,提價如果過多的話,就是會導致一個終端的需求沒有辦法進行消化,就會造成銷量的停滯和存貨的增加,從而導致各項財務指標出現變差的情況。

近日央視財經記者第一時間趕到了企業所在地進行了調查。業內人士告訴央視財經記者,以前,阿膠價格連年上漲,經銷商主要靠囤貨盈利,幾十萬幾百萬的囤貨曾一度十分普遍,而去年以來阿膠價格不再上漲,銷售情況也不理想,經銷商慢慢放棄了大量囤積阿膠,轉而努力賣貨,提升週轉率。

業績遭遇“滑鐵盧”,首先表現的就是股價,東阿阿膠自2017年6月26日創歷史新高70.90元后,股價一路走低,2019年10月9日,股價29.61元創2015年以來最低點。行情可謂走到冰點。東阿阿膠多年來一直處於提價、囤貨、去庫存的循環中,而如今遭遇的業績大滑坡似乎也與不斷提價脫不了干係。

東阿阿膠Q3驟降近100%,功效到底是“水煮驢皮”還是“保值黃金”

昔日的“藥中茅臺”,東阿阿膠不斷給阿膠加設定的目的是想要把東阿阿膠打造成類似茅臺一樣的東西,但可惜的是阿膠與酒不同,阿膠沒有酒那樣廣闊的受眾基礎和文化內涵。中金公司則在7月16日下調東阿阿膠評級,將其目標價下調32.4%至33.8元。同時指出,在同時經歷渠道與終端壓力的背景下,東阿阿膠今年堅決清理傳統渠道,探索終端動銷新模式,預計全年業績壓力大,渠道梳理所需時間尚難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