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他努力证明飞机能取代军舰的位置,成功之时,却弄巧成拙帮了海军

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随着英国皇家空军的建立,美国军方开始反对成立独立的空军,这引起了很多飞行员的不满。

以米切尔准将为首的“航空派”提出,飞机可以取代军舰发挥战略性作用,空军非但不能裁减,还应发展壮大,成为独立军种。此观点被多数人认为是天方夜谭,尤其遭到了海军的嘲笑,因为他们早就见识过飞机的“威力”。

他努力证明飞机能取代军舰的位置,成功之时,却弄巧成拙帮了海军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快接近尾声时,土耳其的一艘战列巡洋舰在地中海执行任务时不幸触礁,英国海军发现了这个瓮中之鳖,立即通知两艘搭载多架水上飞机的军舰去把它炸沉。飞行员听说有死靶可打,便兴冲冲地赶去。可是到了实地一瞧,心里直打鼓,因为飞机只能携带50公斤的炸弹,这对于皮糙肉厚的战列巡洋舰来说,只是挠痒痒,唯有大重量鱼雷才能重创对手。可是那种鱼雷超过450公斤,水上飞机几次起飞都没有成功。

事隔仅两年,“航空派”竟然又口出狂言,硬说飞机能炸沉军舰,海军几乎笑掉大牙。然而,海军部遇到了新闻界和国会带来的巨大压力,被要求给飞行员们一次机会,以证明他们的观点。海军部最终同意进行试验。

1921年6月,三架小水上飞机攻击了一艘被俘获的德国潜艇,结果不尽如人意。

他努力证明飞机能取代军舰的位置,成功之时,却弄巧成拙帮了海军

​海军又拿出了一艘旧军舰作为靶子,这是从德国人手里俘获的“东弗里斯兰号无畏舰”。在当时,德国人造的无畏舰防护能力非常强大,而米切尔的支持者也有意散布说,“东弗里斯兰号”是永不沉没的战舰。

1921年7月20日,海岸上站满了军方高层和各路记者,人们都想看看飞机PK无畏舰的壮观场面。轰炸机投下270公斤炸弹后,东弗里斯兰号摇晃了几下,打了个呵欠,似乎在嘲笑空军的无能。次日上午,轰炸机卷土重来,这次装载的是每颗重达450公斤的炸弹,可是无畏舰仍无沉没迹象,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空军败局已定。当天下午,米切尔孤注一掷,又派出6架轰炸机,各装载一枚900公斤的超级炸弹,这已是当时最大的炸弹。结果两颗近舷爆炸,一颗命中。很久之后,“东弗里斯兰号”终于沉没。

米切尔大喜过望,四处宣称空袭击沉了战列舰,“证明飞机具有摧毁任何水面舰种的能力”。最终,空军得到重视,飞速发展,不仅成为独立军种,而且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模式。海军本想戏弄空军,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经历这次失败后,海军的作用也开始遭到人们的质疑。但随着更多试验的开展,更多老旧战列舰被击沉,海军的观点反而得到了证明:战列舰的结构仍能提供有效防护,不能说由于飞机的摧毁力,就一定会淘汰战列舰。

他努力证明飞机能取代军舰的位置,成功之时,却弄巧成拙帮了海军

​1921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的裁军会议上,以搭载飞机为目的的航空母舰第一次被正式定义。不久后,崭新的海上霸主横空出世。

事已至此,不知米切尔会作何感想,他努力证明了飞机能够打败军舰,到头来却帮了海军大忙。军舰非但没有消亡,反而成为飞机的母舰,这真是应了“失败是成功之母”那句话。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姜钦峰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