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都说,2018年是选秀大年。

同年播出的《创造101》《偶像练习生》《明日之子》第二季,让人应接不暇。

在如此大规模粉丝运动的基础下,湖南卫视《声入人心》第一季的播出,仍然让很多被榨干钱包和精力的饭圈女孩们重燃斗志。

如今,《声入人心》第二季已经收官。新的接力棒,依然称得上是一档“神仙节目”——

《舞蹈风暴》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在芒果TV上,这档节目的官方定义是:

大型舞蹈创编竞技节目《舞蹈风暴》,是一档重建造星秩序,定义青年偶像价值的热血舞蹈综艺,一种从未出现即将引爆2019的最强舞蹈模式。

但在观众眼里,更喜欢把它称为舞蹈版《声入人心》

播出两期,豆瓣评分已到8.8;第三期播出之后,豆瓣评分提至8.9

一转眼,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热搜不断,好评如潮,湖南卫视似乎找到了小众艺术+大众选秀的爆款打造方法论。

这类节目的魔力到底在哪里呢?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选秀出道VS科班出身


《吐槽大会》中有一期,曾调侃过音乐圈的“鄙视链”:

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摇滚的,玩摇滚的瞧不起玩流行的,但是这帮人都瞧不起玩说唱的。

那么,舞蹈圈是不是也存在“鄙视链”?

有网友说,如果有,那么芭蕾舞一定是在“鄙视链”的最顶端,相对而言街舞比较靠后,最末是广场舞……

撇开个人的情感好恶,这种“鄙视链”的存在,或许是基于每个舞种的历史以及舞者为此付出的心血。

《舞蹈风暴》的舞台上,正好直面了这个问题。

除了舞种不同,在节目中,曾经参加过选秀节目、街舞比赛甚至在短视频平台上火爆的个人、团体,也会和高校科班出身选手同台竞技。

于是,我们得以见证不同领域的顶尖舞者之间的对决。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那么,选秀艺人为何要回流到这档节目中来?

第二期出场的阿K,曾是2018年《热血街舞团》及2019年《这!就是街舞》第二季的人气选手。

何炅说:“在别的地方他可能会说某某节目欠他一个冠军,但是在这里,一切交给实力。”

在《舞蹈风暴》,来自五湖四海、更像临时拼凑的舞团,即便是在其他节目名次再高,也难逃专业评委老师严格的眼光。

比起粉丝们山呼海啸的无差别夸奖,专业老师的一句批评,更能切中要害。

可以说,专业老师的选择让比赛结果更加公平。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阿K(左)

今年在《创造营2019》中途退赛的王晨艺,可以说是节目中的“顶级流量”。

283万微博粉丝,比《声入人心》的王牌选手阿云嘎、郑云龙都多。但也让人忍不住担心,节目组又找他来祭热搜了吗?

但是看完他的舞台表现,你会发现,舞蹈真的可以让一个人来消化人生。

1998年出生的王晨艺,刚刚二十出头,他和很多学舞蹈的孩子一样,从小被父母送去学习舞蹈,哭着压腿练基本功,却不知道这一切为了什么。

等长大一点,渐渐发现,那些不想对人说的话,可以在从小养成的习惯里对自己倾诉。舞蹈、音乐、手艺等等都可以作为这样的习惯。

在王晨艺的成长中,就是把舞蹈作为一种习惯,自我倾诉,自我救赎。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有时候学习艺术和特长,并不都能成角成腕,那些从小的坚持并不意味着以后会收获什么,直到坚持本身成为意义。

选秀艺人回流更大的平台,本质上是出于对艺术的坚持、对舞台的执念。

为梦想寻求更多曝光甚至重新出道的机会,无疑是对多年坚持最好的回馈。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反观科班出身的选手,虽然少了一些舞台历练,但更容易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从《声入人心》第一季的爆火来看,平台显然拥有更大的造星能力。

“梅溪湖36子”中,除选出的首席之外,每个人都得到了足够的曝光和商业资源,全国巡回演唱会更是一票难求。

在商业资源方面,大龙嘎子代言不断;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演艺资源方面,仝卓、高天鹤成为湖南卫视热捧的小生,何老师担当主持的《神奇的汉字》里有他们,《中餐厅》里有他们,最近的招商会也有他们二位的身影。

去年底开始,央视每逢重大晚会基本都有《声入人心》的歌手参与演出,今年国庆晚会也有阿云嘎、王凯、高天鹤高声献唱。

高知名度和国民关注度带来的高净值商业资源,也让他们成了科班选秀的典范。

小众艺术VS大众平台


事实上,湖南卫视在造星的段位上一直走在前面。

从最早的《超级女生》《快乐男生》开始,制作团队对于造星早已种入了自己的节目基因。

到了《声临其境》《声入人心》的爆火,都让湖南卫视甚至整个综艺圈似乎找到了一把爆款综艺通关秘籍。

然而,成功并没有在《声入人心》第二季上继续。

小众艺术+大众平台”,还是综艺选秀的万能良药吗?

以《声入人心》为例,第二季第一期,以0.46的收视率惨败给隔壁台的《中国好声音》。第二期0.5,在同时间段里排名惨不忍睹。

直至收官,第二季6.0的豆瓣评分相比第一季9.3的高分,刚够及格线的成绩也说明了大众内心的落差。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第二季的“光鸣岛36子”,在赛后的发展水花平平,随便问一个在社交媒体活跃的人对哪位选手印象深刻,答案可能都是一脸茫然。

豆瓣主页的评论更是触目惊心: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早在节目开始之初,观众就嗅到了与第一季不同的味道。

先是有观众质疑这⼀季选手都是冲着出名来的,这本无可厚非,参加选秀节目原本就是在为出道铺路,但为什么观众有如此大的反应呢?

因为实力弱,因为不真诚。

“卖惨”是选秀选手必备技能,但是如何正确地“卖惨”是有技巧的。

《声入人心》第一季前期也有“卖惨”人设,甚至集体“卖惨”:从事音乐剧、歌剧的学习和职业化道路,基本就是跟老师学,然后自己做老师教学生,演出只是很少人才有的机会,还不卖座……

好不容易有了这样一个电视舞台,聚光灯下,少年们牟足了劲把自己毕生所学展现出来,惊艳了观众,也把观众带进了自己的梦想。

“卖惨”可以,但“卖惨”之后你要用能力惊艳到观众。失败的例子发生在第二季很多选手身上。

惨是足够惨了,但是到了展现才能的时候,观众却失望了。因为个人能力没有加重这种“卖惨”人设,反而让人感觉自己受到“欺骗”。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卖惨”失败之后,还有挽救的机会,比如用“炒CP”来固粉。

但是没想到,第二季的CP观众嗑不动。

选手年龄相差太大,张英席、刘岩二位老师已经可以做到国内出品人级别,在这档节目里和小鲜肉同台,更像是来感受生活、奖掖后辈,与年轻人组队也像老师带学生,毫无CP感可言。

年轻选手中,即便有幸分到一个组里CP感也不强,各自为战的意味很明显。比如节目组在初期选定的CP担当“二何”。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毫无CP感的二何

另一组是很早开始搭档的郑棋元徐均朔,在前期还是发过糖的。

两人共合作了五首作品,分别是:《当时》《荣耀为我臣服》《海洋之心》《没什么大不了》《不能说的秘密》,在演唱曲目上并没有营造太多CP感,更像是在完成演唱曲目。

总首席突围赛阶段,徐均朔战胜郑棋元也让很多人质疑节目组满满的“剧本”痕迹,最后一点CP的温存也荡然无存。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之所以对炒CP如此谨慎,究其原因,有了第一季的成功,在报名参加第二季的选手大部分已经签了经纪公司,在人设打造和艺术道路的规划上早有定数。

因此,他们只需要在节目中获得第一季同量级的曝光度,后续有经纪团队操作,不需要在节目里累死累活捆绑CP,横生枝节。

也许正是由于第一季的“简陋”,前途未知,才造就了“梅溪湖36子”的大成。

36个人在收官后各有发展,舞台表演机会、时尚大刊拍摄、商业代言邀约不断,相比之下,第二季收官之夜在社交媒体上并无太多火花,“光鸣岛”这36个男孩没有被爆款公式成就。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那么,在小众舞蹈+大众选秀的综艺搭配里,《舞蹈风暴》成色如何?

节目中大部分选手的舞蹈表现都很惊艳,选手资质要么是芭蕾舞团首席,要么在国外捧回大奖……

现阶段对节目最大的质疑声音,是嘉宾点评不够深入。

很多点评都是以鼓励为主的场面话,两位负责专业点评的嘉宾老师,因为还不适应综艺节目的表达,没有很好地融入到节目中来。

其次,是节目中“风暴时刻”的设定,被很多有舞蹈专业鉴赏能力的观众诟病。

“风暴时刻”原意是用一个定格来展示舞者实力,但舞蹈是线性的艺术,它是由舞者的表现和观众的想象共同完成的,一个动作难以概括舞者的综合实力。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再者,就是多且碎片化的观众反应严重影响节目观看体验。

尤其是在嘉宾表现出“推还是不推”的两难表情时,总有前排观众打鸡血般的建议:“推!推!推!”严重拉低了节目的专业化程度。

不过,节目开播至今成绩还算上佳,未来如何还需再观望观望。

偶像VS艺术


《声入人心》第一季播出之后,廖昌永表示:

“今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报考人数比往年多40%。人气成员对剧场艺术有特别大的推动力。”

相比于“101模式”三个月快速生成流量偶像,《声入人心》和《舞蹈风暴》进入的门槛就很高,必须是专业院校学习,必须是长时间投入。

对于那些还在学习的人来说,这类节目的出现,也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职业出路,感受到了市场的善意,而不是一夜暴富的惶惶。

《舞蹈风暴》播出以后,依然有人会在这档节目里成名成腕,节目最初的设定“重建造星秩序,定义青年偶像价值”就决定了它必定是一场造星的秀。

就像很多年前的《快乐男声》和新生不久的《声入人心》,一个是歌唱新星的选秀,一个是音乐剧、歌剧演员的选秀,而今年的《舞蹈风暴》是新时代舞蹈演员的选秀。

不抄袭,不卖惨,这档综艺早该被吹上天

选秀的本质并不是简单的技能竞技,选秀是在造梦,既为选手造梦,更为pick选手的粉丝在现实中织造出一个星空梦境。

那么选秀的标准是什么?简单地说,选秀的标准是,为什么选择这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你都付出了哪些,以及为什么坚持这个梦想。

在《舞蹈风暴》第三期的节目中,一位参赛舞者说,虽然自己没有光鲜的背景,没有闪光的履历,但依然选择上台表演,“就算这辈子都是分母,我也会爱舞台,我也要跳舞!”

你看,最吸引人的不是技巧上的登峰造极,毕竟那是少数人才有的成就,但是梦想每个人都可以有,鼓励人们追梦、用努力圆梦,这才是选秀节目吸引人的地方。

比起选手的表现如何,我更在意这类节目存在的意义。

它们让那些坚守艺术、坚持练功的学生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更具光芒的职业道路,更坚定了他们学艺、从艺、守艺的决心。

也让更多在平凡岗位上坚持梦想、追逐梦想的人不再孤单。

就冲这句“让真正奋斗的艺术追求者也能成为偶像”,我也强烈推荐这档节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