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太原開通5條社區公交線路,支線公交微公交亮相,解決最後一公里

太原市民出門乘坐公交車,見慣了清一色的大公交車,您可知道馬上又要有新面孔公交車出現了。今後,太原的公交線路將分為3類,包括主幹道大公交線路、支線公交車線路和微公交線路,告別只有主幹道大公交線路的時代,所在片區和道路適用開什麼樣的公交車,就給百姓開相應的公交線路,解決“最後一公里”。

太原開通5條社區公交線路,支線公交微公交亮相,解決最後一公里

當前,太原市區公交線路是清一色的大公交車,單體車輛長度大多在10米至12米多,鉸接車輛甚至長到18米,過去曾出現的中巴小巴車早已淘汰。

對於限高的八河治理等新修道路,交通路況好了,卻一直沒有公交車,儘管沿途市民有公共出行需求,但公交公司往往以大公交車鑽不過隧道橋洞為由不予開行。

對於幾年來綜合改造的小街巷和新樓盤湧現的大社區,道路通行條件有所改善,當地居民對公交出行有需求,卻只能走很長的路,到主幹道上才有公交車坐,因當地社區小街巷無法滿足公交公司的要求,大公交車駕駛難度大,出於保守安全不情願進小街巷大社區,而適合穿梭小街巷社區的中小公交車尚屬空白,成為公交服務的盲區。

對於長風東街、晉陽湖周邊等新樓林立的區域,因入住率低人口單位少客流無法保障,長年來增加的市區公交線路很少,且車距長趟數少,依然只有票價高的市郊公交線路途經這一帶,專門調集大公交車行駛,顯然入不敷出賺不回成本,公交公司也不情願跑。

對於北部工業新區,許多廠家從市區遷到偏僻地區,沿途單位小區少,上下班通勤靠廠內班車,社會客流不穩定,公交公司也不願意開線路。

太原開通5條社區公交線路,支線公交微公交亮相,解決最後一公里

所以,在客流少區域、限制高度道路,開行大公交車有困難,則適合開通中小公交車,來滿足百姓出行需求。隨著城市建設擴張、道路不斷延伸,公交車成為解決市民“最後一公里”出行越來越迫切的的需求,公交線路覆蓋服務半徑直接關係到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

其實,在國內許多大城市,除了主幹道大公交,支線公交、微公交已成為必不可少的補充,將服務延伸到百姓家門口,大中小車型都能滿足公共出行,社區公交車解決“最後一公里”。

太原開通5條社區公交線路,支線公交微公交亮相,解決最後一公里

為此,太原市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公交公司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務:

針對部分小街巷、大社區居民步行到站距離長的問題,在西華苑、晉陽湖、長風東街、選煤廠和不鏽鋼園區社區率先開通5條社區公交線路,投入8.5米長的中小型公交車,開通支線公交、微公交,將社區與主幹道公交線路相連接,填補公交覆蓋服務的空白,最大限度地滿足百姓“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