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拼多多Q3再虧23億,大家怎麼看?

東震木


還是很看好拼多多的,雖然拼多多給人一種便宜貨的想法,賣的是低價的貨品,口碑整體並不好,但是拼多多能在短短四年時間就造成了電商三足鼎立的局面,可以說雖然三季報還是虧錢了,但它已經很成功了。

拼多多虧損因搶佔市場份額所致。

拼多多此次的虧損因和阿里與京東搶佔市場份額所致,雖然此次三季報業績虧損超預期,但是它得到了該得到東西,就是龐大的用戶群體,目前國內拼多多的用戶數量在5億,通過補貼吸引了大批的客戶群體,錢虧了,不過營收增長了,這種虧損也僅僅是短期的。

1、今年百億補貼是虧損的主因。

拼多多在今年補貼消費者百億的資金,為的是換來更多的新用戶,三季報發佈可以發現,平臺目前的活躍買家數已經達到5.363億,比上一季度增加了5000多萬人,這說明什麼?砸錢吸引消費者是拼多多的最終目的,雖然虧了23億,也引起了股價下跌,但最終的目的達到了。

擁有消費群體只要能不斷的復購,這種錢砸的值,京東不是也虧了9年,現在是連續15的季度盈利,拼多多曾經一度趕超京東,眼下不也是在複製這種模式。

2,拼多多解決了低端市場需求。

拼多多的快速崛起,還是在於阿里和京東忽略了低端市場群體的需求,低端群體需要什麼?價格實惠,拼多多各種拼團策略和營銷模式,不正迎合了這批群體的需求嗎,而且國內低端消費群體的基數非常龐大,拼多多後期的發展潛力是無可限量的。

因此,短期內看拼多多沒啥錢賺,但是往後看,拼多多雖然現在虧,不代表長期虧,用戶群體數量增加,營收的增長,都代表著拼多多正在不斷的逆襲。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拼多多雖然有5億用戶,但實際產生利益的少之又少!這就相當於你有一百萬粉絲,你發的文章沒有一個粉絲看相當於沒有粉絲,不是有粉絲就能帶來經濟利益的,所以說拼多多5億用戶產生了真的價值嗎?可能千分之一都沒有!

拼多多是一家才四歲,基於微信生態崛起的中國第三大電商。公司年度活躍用戶首次突破了5億人。但是,在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公司三季度平臺虧損為21.24億元,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23.35億元,去年同期為10.98億元。

拼多多如何通過營銷手段實現用戶高速增長呢?提高平臺客戶粘性呢?實現用戶對品牌商品的購物信心呢?

砸錢補貼,培養用戶使用習慣。利用最懂人性的營銷分享,獲取補貼金模式,獲取更多用戶。同時,補貼方式+人工智能高精準度商品推薦,也推動平臺GMV、營收、用戶數高增長。公司前三季度營收75.14億元,同比增長123%。近四個季度GMV達8402億元,同比增長144%,2019前三季度 GMV為2503億,同比增長近110%。

拼多多除了百億補貼使得銷售費率維持高位外,還持續增加研發投入,研發費用11.27億元,研發費率15%,同比增長5.5個百分點。主要在工程師、算法、系統方面加大投入。實現人工智能對平臺用戶更精準的畫像和更精準的商品推送。

中國電商市場進入存量競爭下半場。拼多多與阿里系、京東系電商有直面強烈競爭,客戶也有重疊性。拼多多為了提升購物平臺的品牌影響力與客戶信心,加大對家電、家居、3C類等高價產品的補貼力度與滲透率,這一補貼活動可提升拼多多一二線城市客戶保有率和增量,更符合中國品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人話真話良心話


拼多多現在虧損是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別看股票,這只是一個順勢洗盤的行為,從長遠看一定是不斷的創新高,因為它在做一件讓淘寶恐懼的事情,就是在蠶食淘寶的市場份額,因為從今年開始,淘寶和京東已經默契的停止了補貼行為,隨著張勇的上位,他的目標就是盈利,並且賺大錢。他們把廣告,直通車都開始加大收費力度,就像一個商場不斷的提高租金,提高坪效,多賺錢。

最怕的人其實還不是消費者而是在平臺上的商戶,因為沒有平臺給你的流量,不管你做的再好,也不會有自然流量的。所以賺錢是必然的,你所有的客戶都在平臺哪裡,如果你不掏錢買流量,就沒有銷售額。

當然淘寶非常有錢,他可以把和自己競爭的線下實體變成自己的控股公司,像紅星美凱龍,像實體超市,從而延伸自己的銷售網絡,對實體經濟進行整合,從而逼迫他們加入到自己的平臺中去,任何電商公司都是一個大的漩渦,總是把資金轉到有利於自己的一方,有很多競爭對手其實早就被淘寶整合了,不是打敗你,就是吞併你,所以拼多多的成長將是非常有利於市場的,政府必須營造拼多多良好的生存環境,否擇,消費者和商戶要吃大苦頭,

近些年,很多外資企業都改換門庭的在中國做生意,特別是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他們既規避了國人對外資品牌的好惡,又可以公開的參與各種政府項目,要知道,淘寶一年的盈利的180億要給日本股東,淘寶給外資股東創造了千萬億美金的回報,大家要有清晰的認識。

每個企業都要有價值,作為平臺如果不能給消費者帶來利益,不能給供應商帶來客源,最終無論曾經多麼風光,隨時都有可能被拋棄,所以我們消費者也要把握這個原則,希望更多有特色而有專一領域的電商出現,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是最好的。


產業經濟研究


拼多多Q3再虧23億,補貼力度加大多所致,是為了搶戰市場份額;當消費降級來臨,誰佔據有利位置,誰的發展前景就越好;對於淘寶、京東、拼多多而言,也許今後會是雙寡多格局,拼多多也許會佔有一席。


期貨交易員老K


上面看有人,拼夕夕如何盈利,回答的人樂此即彼,感覺自己像專家!我很想知道他們有沒有人回答這個問題?

多粉刺的一面呀!


豐語者之源起


先說結論,這對拼多多是一個壞消息。

拼多多Q3再虧23億,不管再怎麼找理由,再怎麼說是因為用戶補貼導致的,但掩蓋不住他巨量虧損的事實。而且最重要的是,百億補貼並不能改變拼多多在用戶心中的印象和定位。

拼多多的最初印象,是"賣假貨"的。可以說,拼多多阻擊了京東,挽救了淘寶。當年京東聲勢如火,淘寶一度陷入‘賣假貨’的洶洶口碑之中,淘寶不得不另外隔離出天貓來應對,但拼多多的出現,一下把‘賣假貨’的印象搶走了,拼多多初期幾乎對這種印象不加反駁,而是順水推舟的加強另外一個印象,拼多多的產品就是便宜。

拼多多在不斷加強‘便宜’這個印象,讓所有人一旦有比價的心思,就會想到拼多多。絕對多數人都是喜歡貪便宜的,所以拼多多的來勢兇猛,市值一舉超過京東,網易,百度等一線大廠。

拼多多的成長,幾乎是90年代國內城市發展方向的翻版,先汙染再治療。

登高之後,再扭轉用戶對拼多多假貨的印象,這很難,特別是在用戶不熟悉的工業製品領域。但拼多多選擇了三農領域來扭轉印象,比如各類水果,農產品,用戶總能分得出真假吧?這樣的產品多補貼一些,一樣可以扭轉拼多多假貨的印象。

算盤打的如意,結果卻未盡如意,最起碼,節奏上快不起來,而且對商家的審核太簡單,處罰又太簡單,產品出了問題,拼多多最好的解決方法也就只是砸錢,用戶很難滿意。

總體上來講,拼多多是在不斷的扭轉‘賣假貨’的印象,但節奏不夠!而且用戶規模也在觸頂!

拼多多玩的是資本遊戲,他的增長速度超過資本預期時,資本就會跟隨他,當他的增長速度達不到增長預期,資本也會拋棄他。

虧損23億,對拼多多來說只是小錢,但如果用戶的印象不能快速扭轉,龐大的用戶群只能會吸血而不是造血,資本就會失去耐心。

而事實上,

11月20日晚間,拼多多發佈2019年Q3財報之後,美股尚未開市,拼多多股價在盤前應聲而落,開盤前最大下跌近24%。較前一個交易日蒸發超過108億美元,約合759億人民幣。投資者,也不是傻子。



飛白說錢


當前,我不看好拼多多。不知她拼的是什麼?有誰能告訴我嗎?拼有錢就任性?拼壓價兜售?還是賭一把從眾心理?這些都難以長久。

市場競爭在很大的範圍內國家是鼓勵的,但要在競爭中佔優必須要有真材實料。

要確立自身競爭優勢在哪?創造優質服務,揚長避短,才能取勝。重要的是先要做好市場調研,真正吃透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是什麼?我認為這個交易平臺上的商品,首先必須是物美,其次才是價廉。如果保存物美?這是個難題,你作好功課了嗎?這和玩價格策略不搭界,也和玩推銷機巧不相關,應該在科學管理方面下大力氣。

建議拼多多,不光求人多物多,更要建立物美價廉的信譽系統。說多了得罪人,打住。


義利家國天下


怎麼看,繼續支持咯。電商前期都是燒錢的,尤其拼多多還是在市場已經出現巨頭的情況下直接來蠶食市場。拼多多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已經不太把京東當做自己的目標了(畢竟背後都有騰訊),而直接奔著淘寶去了,雖然現在用戶數什麼的都還有顯著的差距,但在這個紅海市場上能拼出這麼高的增速,已經很嚇人了。。。

所以,還得繼續虧,別驚訝。


表哥說


咋看都行😁


林子大中


資本的家的智慧,不是老百姓能看懂的,一切資本運作都是為上市做準備。上下游企業資本運作的,只能全國老百姓上陣割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