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徐徐打開城西的大幕。城西其實不是一個精確的地理概念,因為它一直在變化,像火山熔岩一般往西推進。以前以為古蕩夠遠了,不,還有蔣村;以為蔣村飽和了,不,還有繞城之外;城西永遠會有一個比西更西的地方出現。

但老杭州心中的城西真的是人們普遍認為的城西嗎?顯然不是,我們將在下文中把城西的輪廓描摹出來,也希望更多的網友能想起當年城西的生活……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大概是2001年底的光景,冬日,天地發白,杭州一對剛大學畢業的小情侶,坐上了一輛出租車:“師傅,麻煩去古蕩,天目山路和豐潭路交接的地方。”“哦,那個地方是沙漠城呢,到處都是灰沙,都在造房子,我們都不大要去呢。”小情侶說:“我們想去看結婚用的房子呢。”車子不太情願地往西,經過國力酒店的時候,出現一個崗亭,車子被攔了,警察要求出租車做出城登記。“哦,出城了。”女生有些悵然。

車子再次發動往西,巨大的高壓電線架一個一個迎面撲來。車子到了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門口,“聽說這是個精神病院呢。”女生有些怯意,他們要看的房子就在醫院正對面的地方。男生說下車吧。一下車倆人又呆了一下,滿地亂石黃沙,需要通過一座臨時搭建的石板橋才能跨過一條小河,進入搭滿腳手架的施工工地。兩人慢慢地靠近自己買的那一棟樓,終於看到那套房對應的地基,女生快失去勇氣,啊,怎麼那麼小的一塊地方呢,雞籠似的,這能造出110方的房子嗎?男生也有點狐疑,但隨之安慰地說,現在看著小,造好了就大了。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1997年杭州房交會掠影

買下這裡的房子前,他們在世貿中心舉辦的房交會上已經看到了一些好房子,譬如浙大附近的綠園,大概是七千多的價格;紫桂花園,他們去問的時候,只有超大戶型的房子,120方左右的戶型已經一房難求。再有看得到西湖的環島賓館後面的幾幢高層,頂樓170方,當時也是七千多一方的價格。當然他們還看到了“陽光地帶”這個城西稀奇的別墅模型,兩千多一方,模型裡面亮著小黃燈,看上去確實陽光滿屋。而他們要買的樓盤,坤和山水人家彼時還在古蕩小區分發售房傳單。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1998年報紙上的房產廣告,看到這房價,現在得後面多加兩三個0吧


“還是買這兒的房子吧,相對便宜,離城中最近的城西了。”男生開始做主了。55萬的房子,首付10多萬,按揭20年。要不是1998年福利分房政策的完全被取消以及1997年出臺的按揭貸款這個利器的推行,他們倆要麼還在虛無飄渺的希望裡等待,要麼就在不可能一次性付清房款的絕望中不聞不問。“70多萬的房子當然是好,但是沒辦法了,畢竟差20多萬呢,我爸媽把賣地的錢都給我們了。”女生點頭同意。她知道賣地意味著什麼。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上世紀90年代末的《杭州市區圖》,放大看看,蔣村已經快到城西邊界了


她未來的公婆,是在富饒的江南平原上耕種了一輩子的老人。老人的村莊緊挨著寧波這座大城,五六百戶人家。村裡有祠堂,族譜上記載著元末明初時村裡最早的祖輩。村裡巷道錯落,河汊縱橫,有明朝時留下的溫潤拱橋。但是緊挨著大城啊,緊挨著義無反顧的速度,工業區劃過來了,房地產發展過來了,外來人口也湧過來了。村裡做主,早早地在2000年初時便同意了土地徵用的辦法。公公婆婆的七八畝土地換來了十餘萬元人民幣,平均一畝地約兩萬元。這些錢,現在拿來給杭州城裡的兒子買婚房。七八畝流過汗的土地沒有在公婆的生命中留下任何值得一表的痕跡。

男生是做IT的,女生是做媒體的,像他們這樣職業的人,慢慢組成了城西購房的主力。在此之前杭州有過兩波巨大的有計劃的市場經濟商品房供給,原因是1982年啟動的中東河綜合治理工程和1992年的慶春路改造工程。因為沿岸拆遷的緣故,需要安置房,前者催生了登雲橋、葉青兜、朝暉六區、慶豐、艮山、塘苗、始版橋等7個小區及古蕩小區、採荷小區、機神新村、閘弄口新村等大型住宅區;後者則催生了景芳小區,而這些小區大多是老杭州的遷居地,很少有新杭州人涉足。而城西,自1992年蔣村開發以後,迅速成為新杭州人以及外地人的聚居地。整個普遍意識上的城西,從古蕩小區以西到西溪溼地間,成為全國各家房地產商的逐鹿地。城西日新月益,城西大到無法控制。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90年代的蔣村

還是這一對年輕人,時光換到了2018年5月底,初夏,又熱又曬。女人出現在黃姑山路民生銀行前,黑壓壓的隊伍,比春運的人潮還要可觀。那天城西兩家網紅樓盤開盤在即,每個樓盤都是萬人爭搶,搶購的原因也很簡單,這兩個精裝修樓盤限價銷售,比周邊二手房都便宜了四五千,只要搶到一套,立馬就掙了大錢。

從上午十點開始女人就在排隊驗資了,兩小時後,她看到有個和她同等身型規模的女人暈倒了,被保安立刻抬了出去,心裡惴惴自己可能也搪不牢。情急之下,她找來了平日替她掛號的黃牛,200元6個小時代為排隊。6個小時後,男人下班頂替黃牛,這時候黃牛也累到“內牛滿面”。隊伍在極度壓力下,慢慢變短,又6個小時過去,快深夜12點了,驗資凍結賬號終於完成。如果搖到號,每個小時的收益在5萬元以上。如果搖不到號,暈倒幾遍都是白搭。幸運女神啊,快快光顧吧!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2018年5月報紙上的報道,杭州首個萬人搖樓盤出現

他們真的很幸運,幾天後搖到了號,一次性付款。可是在搖號之前,他們根本不知道那個房子長什麼樣!“太瘋狂了,玩命!”他們說,然而還是喜悅。從城西的房奴變成城西的房產投資者,他們經過了17年。

那些房子都在繞城以外了,那是以前開車都嫌遠的地方,然而隨著阿里巴巴的崛起,城西會西到哪裡,成了未知數。城西的價值有否被高估,這是個面向未來的問題。

然而這就是城西嗎?《城市秘密》不會這麼認為。我們的城西自然是從西大街開始,也即現在的武林路。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武林路航拍圖

清朝旗營人士廷玉寫過《城西古蹟考》八卷,詳細記述了旗營內河梁坊巷及文化遺蹟。他的城西就是旗營,現在的湖濱一帶,所以城西傳奇我們將從錢塘門外開始。為了便於敘述,我們劃分了五個區塊,通過對五個區塊的梳理,慢慢拉開傳奇城西的大幕。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第一區塊:武林路區塊、寶石山區塊。這塊以風景、人文、商業作為主要特徵。民國時的西大街,對應的是東街路(即現在的建國北路),中軸線無疑就是延安路。這兩條路命運在開始時是很相似的,但解放後,東街路的鐵工廠完全勝過了西大街。可是杭州這個消費基因極強的市民城市,在後來的發展中,證明了西大街的價值,最鼎盛時出現了50萬元/平方米的天價商鋪。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西大街舊照

西大街,清朝時路的西面有很多宮觀寺廟,東面則集中了各種糧倉、鹽倉等各類倉庫,更神奇的是路西有一個祖山寺,寺建在虎林山上,這座山高才八九尺,長寬僅數十步,頂是平的,過去的杭州人認為它是杭州諸山之祖,所以在山上建了寺廟。這麼一個小土包竟然被稱為“諸山之祖”,杭州各個山頭它是老大,當然引起了各路專家的考據癖,考到最後認為是以訛傳訛了。不過這個小土包,從杭州的山脈淵源來講,竟然不可迴避。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從武林路131號進去,麵包車停著的地方,路面微微凸起,鐵門後是交通設計院的院子,地面有一個隆起的坡,經過多年建設,已被剷平。這裡應該就是祖山寺的遺址地。

杭州的山,分兩派,一派從天目山來,所謂“天目生兩乳,龍飛鳳舞到錢塘”,一派呢本來就是海島,海水退而山水出。龍飛鳳舞到錢塘的兩支山脈,一南一北如玉玦般含住了西湖。南邊吳山最後的餘脈,沒入地下的,就是這祖山寺下的小土包;北邊寶石山最後的餘脈,沒入地下的,是彌陀山,也有一寺叫彌陀寺,現已修復成一個公園。所以別小看小土包,天目山嫡傳的。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還未修繕時的彌陀寺建築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修繕後的彌陀寺摩崖石刻 城秘網友@等風來供圖

武林路民國時期,買賣興旺,人稱西大街,早早就伏下了商貿因子。1981年恢復武林路名字後,到90年代就勃然煥發,成為全國有名的武林女裝一條街。2010年後,電商繁榮,女裝街慢慢衰落、轉型。武林路東西兩側的小街小巷,也是不可小覷,比如教場路、龍游路、安吉路、獅虎橋路、萬壽亭街等都是藏龍臥虎的地方,市聲囂囂,最是杭州。我們會慢慢給大家講這些地方的秘密。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第二個區塊:松木場、文一、文二、文三和教工路、學院路、古翠路之間構成的學院區。這個區塊,在八十年代還都是耕地。大傾城上學那會兒,杭大路邊上都是田野,能聽到蛙鳴聲。這個區塊鑄就了多少熱血的青春記憶,人文淵藪,大師迭出。一代代年輕而美好的人們穿行於各個校區之間,他們的存在讓這片地方活力無限、房價升值。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八十年代初,松木場、省藝校(現省文化廳)對面的耕地,左上角樓房是“浙大宿舍、求是新村”

當年的松木場,屬於老杭州的“西北偏北”,那是個很神奇的地方,有河、有橋、有山、有洞、有樹林、有荒坡,還有一些奇怪的建築物。它最為著名的就是運送松毛和木材,杭州西北部山區的木頭和柴火都是用船運到此處進行交易,供給杭州人作為燃料使用。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八十年代初,松木場、省藝校(現省文化廳)對面的耕地,右上方樓房是杭州電視機廠,現為世貿中心所在地


松木場原來還有一條從西湖石涵閘流出,沿保俶路北流的松木場河。據土生土長的老杭州回憶,六十年前的松木場還是一片河汊縱橫,從寶石山腳去往保俶路小學的路上,要經過闊石板橋,橋上有一年到頭風雨無阻賣梅片的老人,“他的背是佝著的”,沿河的吊腳樓還開有兩家雜貨鋪,煙霧騰騰的茶館,窗門是用撐杆撐起的賣肉鋪,還有漁人用撈網在水中捕魚,西湖邊的市井小民來閹雞的來箍桶的,都在這個地方熙攘。


松木場河,在彌陀寺以北、八字橋以南這一段,水面十分開闊。是古杭城一個有名的內河港埠。因為有彌陀寺這個道場,所以每年春天,各路香客如春汛般抵達松木場,船隻多達千餘艘,少時也有五六百艘,一上岸,香客們便能拜上阿彌陀佛,這是何等歡喜的事情。彌陀寺邊上的小街,就叫“香市街”,這一帶的居民,主要靠香市旺季的收入過日子,就跟現在三天竺的情形差不多。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松木場、道古寺,章勝賢老師曾回憶:他曾在這農居門前偷了一條小黃狗回家,被嚴父呵斥一頓後又送回去了~

松木場可怕的回憶自然是殺人場,革命時期以及解放後的一段時間,這兒都是行刑場。據說有很多靈異事件在此發生。但對於後來九十年代讀書的學生來說,松木場和西溪路構成的小商品一條街才是治癒之路。

至於文一文二文三,那時的路都沒有現在這麼寬闊,他們和西溪河密切相關。在這個區域,有省委黨校、團校、杭州大學、杭州電子工學院、浙江絲綢工學院、杭州應用工程技術學院、杭師院、杭商院、中國計量學院、學軍中學、杭外等等10多所大中小院校。學生們輕易地就能出現在寶石山和西湖邊。2001年後,這些學生開始出現在下沙,東遷師生總數有30萬之眾,城西文教區開始空心化,但也沒見得此地房價就此下調,蠻神奇的。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西溪河下“浙江幼兒師範”附近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第三個區塊:古翠路以西到西溪溼地,也就是文三路往西行駛再也無法直行的地方,老和山、靈峰山從南面限定了城西的疆域。這一塊區域是杭州房地產的逐鹿地,幾乎所有的房產商都在這兒搶過地盤,演繹自己的人居理念。翻開這個區域就是翻開杭州的房產史,最大的變化區域就是古蕩、蔣村和三墩。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從三墩北望


這個區塊最早的蛻變是從1984年的益樂村開始的,那一年古蕩小區開建,徵用了益樂村部分土地。然後住宅小區如雨後春筍出現在塘連著塘,河連著河的溼軟城西。

老底子的益樂村,在餘杭塘河以南,古蕩老街也就是現在天目山路附近以北,豐潭路以東,古翠路以西,大約400餘戶人家。幾乎戶戶有塘又有田,最大的池塘有12畝,近8000平方米。但是隨著田地被徵用,河流魚塘自然也被縮水。城西漸漸不再是那個水鄉。

目前你如果還想見見35年前的古蕩,最好能去一下西溪溼地,這個城西的綠肺,沒有這一塊地方,城西會很無趣。14.8平方公里的蔣村,核心區就是西溪溼地,但是西溪溼地卻不是全部都屬於蔣村。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西溪溼地作為國家級的溼地,它的水面佔了杭州西北部水網地區的52%,它比西進的西湖更野,圓橋茅舍,桑樹蓼花,野水野田,黃橙紅柿紫菱角,漁塘像打碎的鏡子一樣散落在15平方公里的田野上。如果把西湖和西溪都比作女子,一韶麗一質樸;都比作兩種色調,一絢一素;都比作兩類風格,一典雅一疏逸;都比作兩個年代,一唐一宋;都比作兩種文化,一多思,一無邪。

上世紀九十年代進西溪,坐水泥船,兩岸豬聲鼎沸,斷無“一曲溪流一曲煙”的美感。西溪溼地二期工程完工以後,城秘王叔進去拍照,忽的,他看到有幾個當地人在塘邊,用極快的速度叉了幾條魚,又以極快的速度裹挾魚兒逃離。他都驚得忘了拍照。這原本是屬於他們的生活,如今卻要以偷襲的方式重溫。當年他們的家,門牌寫在水上,拐過這個河道,經過那個歪脖子樹,就是誰的家,清清爽爽,不會迷路。反而遷入都市高樓之後,往往會迷失了自己。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1994年,蔣村開發起步,11月,最先在普通住宅配套游泳池、網球場的金都花園宣佈開工。1994年,前黨校教師宋衛平下海,創建了綠城,從此掀開了杭州房地產歷史上最富人文氣息的一頁。無論外界對他的爭議有多大,他對房子的定義,堪比喬布斯對手機的定義。他讓其他進入杭州的房產商不好意思造難看劣質的房子。1995年,綠城在蔣村開發了第一個公寓產品丹桂公寓,然後一發不可拾,“桂花”系列開滿了蔣村,幾乎佔領了蔣村開發項目的四分之一。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1999年報紙上的廣告


1996年5月1 日起,蔣村正式劃入杭州市區範圍。此時,4.2平方公里的蔣村商住區已有48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已開發商品房約100萬平方米。這是造城運動吧,是新一種的地表隆起,是目前公認的城西,它記錄了一個城市的青春夢想。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第四個區塊:就是阿里巴巴區,正式的學名是城西科創大走廊。東起浙大紫金港校區,西至浙江農林大學(在臨安了),這塊東西向總長33公里、南北向寬7公里,面積約224平方公里的狹長土地是目前城秘感覺最難描述的區域,一大堆夢幻般的名字,從東到西依次是浙大科技城、未來科技城和青山湖科技城。城西已經西到了臨安,且換上了一身銀甲。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浙江農林大學航拍

從文一路隧道往西,翻過繞城,你就進入了“阿里帝國”。當年為了給淘寶找地,馬雲在錢江南岸無法拓展,最後是餘杭區向他發出了邀請,當然馬雲以石破天驚的方式報答了這塊地方。“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魔力洗腦的方式,導致久居體制的大傾城也開始為自媒體操起心來。這一片夢想集聚的地方,留下很多夢醒的人和笑醒的人,有人發達,有人落魄,這裡有創業者的百態。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阿里巴巴南門往北望

但無論如何,就算讓你重新穿越回去,穿越到馬雲在環城西路做黃頁公司的時候,你可能還是不會選擇和他同行。當年浙大畢業的天子驕子看到馬雲的公司“阿里巴巴”校招,馬上就想到了四十個盜賊,這怕不是一個山寨公司吧,他們的眼裡是微軟、是華為。馬雲到如今最成功的人設,依然是喜感。他無論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讓“親們”感到發靨,好像他就是自家隔壁鄰居的孩子,在弄堂裡混進混出。他的表情、眼神、笑容都很能切中普通人的心態,羨慕嫉妒恨的表情包,隨時讓人共鳴。至於阿里的故事,早已汗牛充棟。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第五個區塊:良渚、瓶窯和徑山。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前,大傾城見到了施昕更的孫子,比他爺爺壯實多了,身世卻十分坎坷。當年施昕更在老和山撿到黑陶片的時候,他不知道他將在家鄉良渚鎮和一個巨大的遠古秘密相逢。他最有價值的事情就是以一個非專業考古人員的身份寫出了《良渚——杭縣第二區黑陶文化遺址初步報告》,時年25歲,從而為良渚文化的發掘奠定了基礎,可惜他天命不永,28歲上就去世了。同時期何天行先生也於1937年4月完成出版了《杭縣良渚鎮之石器與黑陶》,1939年就流傳到了海外,成為良渚文化研究的開山之作。良渚以玉與後世相逢,這是多麼矜貴的禮物。

我們現在說到良渚,卻未必能想到遠古曠野整體的樣貌,想到的卻是良渚文化村,那個讓大佬宋衛平都願意低下高貴的頭顱,前往學習的住宅區。文化村最初的理念,是一個文化城邦,也可以看成是多元複合的田園小鎮。它最吸引人的是,豐富的社會界面,一個小鎮擁有良渚博物院、擁有大屋頂,現在還擁有了古城遺址公園,詩意的棲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良渚航拍 城秘網友@肖奕叄供圖


然後是瓶窯,很多人並不熟悉這個地方。大傾城卻非常喜歡瓶窯界內的北湖草蕩。本來這塊地方是苕溪的洩洪區,面積近2萬畝,很野很純,到處是蘆葦,秋日時白雪一片。野鴨、野鳥,日之夕矣,牛羊下來,在曠野裡逆風行走,是童年的滋味。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北湖草蕩

再有就是徑山,徑山已經成為城西創業者的後山。這座山上的徑山寺是國字號的,始建於唐代,茶禪一味,說來也奇怪,最講清規戒律、繁文縟節的茶道是從餘杭、臨安交界處的徑山傳到日本的。茶道祖庭,見心明性,那些在創業苦海中沉浮的人們,比如大傾城,實在應該常去徑山,瞭解勞作即修禪的道理。古寺前有兩株無比巨大的銀杏樹,如能在最準確的時間看到最燦爛的金黃,能一下子明白徑山對山下人的意義。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徑山寺

比西更西的城西,我們僅僅在這個開篇中描畫了一下概況,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從市井、人文、商業、地產、景觀等方面逐一推出細顆粒度的解讀,當然我們還會推出一個理想圖。你們猜猜,我們要對哪個地方下手了?


杭州的無邊界城西:你永遠不知道它會西到哪裡去…

全文6775字,閱讀約12分鐘

攝影:子夷、王叔

部分老照片由城秘特邀顧問章勝賢老師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