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留學新方向:德國

下定決心選擇德國留學啦?那接下來就瞭解瞭解如何去德國留學吧!今天小居將為同學們帶來一些比較實用的德國留學申請技巧以及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留學新方向:德國

所學專業和申請專業高匹配度有利於申請。申請到德國大學碩士的最關鍵因素是國內的本科課程和德國同專業的本科課程的匹配度,匹配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申請學生,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直接申請到碩士錄取的,如果匹配度不夠百分之九十,那就需要看申請學生的一些其他的硬件條件了。

比如國內大學是否是211,大學平均分是不是超過80分,一般來說國內211大學的學生,且平均分超過80分,申請到德國大學同專業的碩士錄取都是沒有問題的。

德國作為世界第二大外貿強國、第一大出口國和最大貿易順差國都凸顯了其作為歐盟頭號經濟強國的地位,近年來中國與德國在經濟,政治和教育等領域的合作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德國作為他們鍍金的理想國度。

德國高校的含金量較高,費用也相對低廉,中國學生赴德留學越來越多,那麼,申請德國留學究竟需要什麼條件呢?下面我為大家來解答。

申請資格與學歷掛鉤德國對於先前不同學歷的申請人區分對待。高中畢業生不具備申請德國大學(包括大學預科)的資格(除個別合作項目外)。

若要赴德留學,須在基礎教育高中畢業後,通過“全國統一高等學校入學考試”,進入大學本科或三年制大專學習。

然後,個人可以根據原高校地位,留學是否轉換專業等情況,確定自己在中國高校學習多久以後可以申請德國高校。

滿足以下條件者,可以申請德國高校入學申請人若為十二年制高中畢業:重點大學(211工程院校)四年制本科,修滿1-2個學期;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修滿3個學期;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修滿1個學期,通過在德國預科舉行的“大學入學資格鑑定考試”,取得德國的大學入學資格。

申請人若為十一年制高中畢業:重點大學四年制本科,至少修滿3個學期;或者進入普通大學四年制本科至少修滿5個學期。

這裡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德方承認的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正式批准,並列入德方名單的正規高等學校大學本科學歷或三年制大專學歷,非正規大學或非正規高等教育的學歷通常不被認可;

申請人赴德國留學不轉換專業方向。如果選擇新的專業,一般需要從新開始,先讀預科,通過“資格鑑定考試”取得“大學入學資格”;德國高等學校按照學科設置特點,通常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綜合大學。

學科專業眾多,注重系統理論知識,教學科研並重。學習年限一般為4-6年。一種是應用科學大學。規模不大,專業較少,但課程設置和內容偏重於應用,特色明顯。學習年限一般為4-4.5年。一種是藝術學院和音樂學院。學習年限通常為3.5-5年。

語言問題是多數赴德留學生的一個難題。

申請入學時,除國際課程和個別專業外,各大學對申請人德語學時要求一般都在800小時以上,不少要求學生在入學時參加DSH考試或者出示其他有效的語言證書。目前比較權威的德語考試有TestDaF和DSH這兩種類型。

德國留學費用在德國讀大學不要學費,但生活費需要自理,其中包括房租、食品、書本費等。德國經濟發達,物質豐富,消費也比較高,加之在德國大學學術嚴格,講究質量,學生讀完大學並不輕鬆。

一項調查顯示,德國大學生從進入大學到最終完成學業並取得學歷,平均需要7年時間。計算下來,大學生學習期間的人均總支出大約為5萬歐元。

學藝術最貴,6萬歐元,法律相對便宜,也需要4.5萬歐元。雖然德國大學免費,但每學期須交納註冊費約25歐元,福利費約50歐元。柏林和巴符州的大學還收管理費50歐元。

有的新型大學和個別特殊專業項目,如IMBA, Eurobi MBA,Quadronational MBA等,因教學計劃中安排1 - 2個學期到國外(如美國、英國、歐盟其他國家等)的合作大學學習,所以必須支付一定的學費(大約3000 - 4000歐元)。

目前德國大學生的平均月支出為650歐元,其中租房250歐元,交通60歐元(在德國如果你是大學生則坐所有公車和地鐵全部免費,此處指旅遊交通費),食品150歐元,書籍30歐元,其他開支還有:電話(手機)、休閒、社交、少量衣物及其他零用和醫療保險。

德國大學學制很有自身特點:學習時間不受限制,只要你修滿必需的學分,不論你是花五年的時間還是十年的時間,都可讓你畢業。這對一個學習不很自覺的人來說,客觀上很容易養成惰性。

另一方面,德國學制的繁瑣性又使學制拖得很長。在德國,大學教育分為兩個階段,即基礎階段和專業階段。基礎階段通常為兩年,如果在德國還要學習語言,前後加起來就可能需要三至四年。

進入專業階段後,除了學業科目外,學生開始學寫專業小論文,完成數篇小論文後,就開始畢業論文的寫作。最後還需經歷一場大考,將所學知識從頭至尾考一遍。通常口試加筆試在20-30門左右,一次考試把4-5門合起來考,一考就是四五個小時。

譬如:企業管理學的考卷上就包括統計學、成本學、融資投資學、稅務審計學、會計學等。大考只能補考一次,如果補考再失利,等於宣告肄業。這就逼迫學生為保險起見將自己參加考試的日程往後推遲一至二年。

因此,能夠在四年內完成學業獲得碩士學位的幾乎很少,更不用說還有語言關的外國人了。然中國人以聰穎勤奮聞名,但在德國學習卻很難偷得上巧,一般需要五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順利完成學業並拿到學位。

這同英美國家一兩年即可獲得一個學位相比,無疑要落後很多。如果再算上機會成本,吃虧就更大。不過,德國學制長並不是一無是處,起碼有一點是世界公認的:德國雖然沒有大牌大學,但它的大學文憑含金量卻是極其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