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關注】走近華家河鎮的“越南新娘”

法治紅安

可以訂閱哦!

異國生活難不難?“難,也不難。”這是採訪中越南姑娘們給出的回答。難,對於這群遠嫁異國他鄉的姑娘們來說,是初來的語言障礙,是生活習慣差異,是被放到放大鏡下觀察的異樣感。這些都是她們嫁到紅安縣華家河鎮後,必須跨過的第一道坎。雖然難,但還是有不少人已經把這裡當成了她們人生的第二故鄉,餘生的避風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來自異國他鄉,在這裡紮根發芽的姑娘們。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走進華家河鎮張寨村丁氏鵝的家,一位婆婆正在帶著孩子們玩耍。簡單的寒暄後才知道,目前,丁氏鵝本人和丈夫正在外鄉打工,膝下的一兒一女,由婆婆代為照看。10年前,來自越南寧平省嘉遠縣的丁氏鵝,與她的同鄉石氏西魅,先後嫁給了張家兩兄弟,成為了妯娌。“她們不僅聰明勤快,而且特別獨立。”這是婆婆對丁氏鵝和石氏西魅的評價。孩子到了讀書的年紀,丁氏鵝就選擇跟丈夫一起外出打工掙錢。為了能夠經常回家,照看孩子和年邁的婆婆,夫妻兩人將打工的地點從廣州轉移到了武漢。幾年間,他們省吃儉用,存錢翻新了家裡的老舊房屋,建起了二層小樓房。

為了幫助同鄉,也為了補貼家用,能說得一口本地方言的丁氏鵝,把常用語翻譯成越南話,記在小本子上,提供給剛來到這裡的越南姑娘們,儼然成為了一名“紅安通”。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翻新之前的老房屋照片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翻新之後的二層小樓房

同村的梅氏雪和妯娌阮氏三,嫁到華家河鎮已有六年。“你們平常會想家嗎?”工作人員問道。“當然會,想的時候我們就回去看看,這幾年已經去了兩次。”“回去之後,有沒有想過不回來了?”“不會啊,這裡生活不錯,老公也對我好,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再說,越南這麼近,來回簽證也方便。”梅氏雪笑著答道。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5年前,阮氏日嫁到華家河鎮高山村。看著現在的生活,她不禁感嘆:在越南,女人的地位非常的低下,除了每天要幹粗重的農活,有時候還要被家暴。嫁到這裡以後,再也不用吃苦受累,只是做一些平常家務,丈夫和公婆脾氣都比較好,相處起來比較融洽。如果想要出去工作,丈夫也會帶著一起。在中國工廠,工資也比較高,相當於越南的2到3倍,養家餬口完全沒問題。

現如今,她已經習慣了這裡的生活,平時也很勤快,在家搶著做飯幹家務,家裡老人也越來越喜歡這個遠道而來的越南姑娘。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今年6月,鄒集村阮川美夫妻倆,回了一趟位於越南胡志明市的家鄉,探望了阮川美的父母。見到這個異國的能幹女婿,兩位老人滿心歡喜,立馬按照他們當地的習俗擺酒設席。從剛來時全靠手勢和手機軟件交流,到現在簡單的漢語溝通,從不習慣重油重鹽重辣的本地菜,到現在親自掌廚,阮川美融入了這個家庭,也融入了這個陌生的國度。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姑娘來到這裡。雖然不乏因水土不服、心理落差等原因而選擇歸鄉的情況。但大部分越南姑娘,在這裡不用承擔過多的物質壓力,家人的和睦相處,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便漸漸融入了這裡的生活。

“我有兩個家”。說到這話的時候,阮川美一臉幸福,“越南一個,中國一個”。

通訊員:左康琴

中共紅安縣委政法委員會提供

最權威的法治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