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法治红安

可以订阅哦!

异国生活难不难?“难,也不难。”这是采访中越南姑娘们给出的回答。难,对于这群远嫁异国他乡的姑娘们来说,是初来的语言障碍,是生活习惯差异,是被放到放大镜下观察的异样感。这些都是她们嫁到红安县华家河镇后,必须跨过的第一道坎。虽然难,但还是有不少人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她们人生的第二故乡,余生的避风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来自异国他乡,在这里扎根发芽的姑娘们。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走进华家河镇张寨村丁氏鹅的家,一位婆婆正在带着孩子们玩耍。简单的寒暄后才知道,目前,丁氏鹅本人和丈夫正在外乡打工,膝下的一儿一女,由婆婆代为照看。10年前,来自越南宁平省嘉远县的丁氏鹅,与她的同乡石氏西魅,先后嫁给了张家两兄弟,成为了妯娌。“她们不仅聪明勤快,而且特别独立。”这是婆婆对丁氏鹅和石氏西魅的评价。孩子到了读书的年纪,丁氏鹅就选择跟丈夫一起外出打工挣钱。为了能够经常回家,照看孩子和年迈的婆婆,夫妻两人将打工的地点从广州转移到了武汉。几年间,他们省吃俭用,存钱翻新了家里的老旧房屋,建起了二层小楼房。

为了帮助同乡,也为了补贴家用,能说得一口本地方言的丁氏鹅,把常用语翻译成越南话,记在小本子上,提供给刚来到这里的越南姑娘们,俨然成为了一名“红安通”。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翻新之前的老房屋照片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翻新之后的二层小楼房

同村的梅氏雪和妯娌阮氏三,嫁到华家河镇已有六年。“你们平常会想家吗?”工作人员问道。“当然会,想的时候我们就回去看看,这几年已经去了两次。”“回去之后,有没有想过不回来了?”“不会啊,这里生活不错,老公也对我好,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再说,越南这么近,来回签证也方便。”梅氏雪笑着答道。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5年前,阮氏日嫁到华家河镇高山村。看着现在的生活,她不禁感叹:在越南,女人的地位非常的低下,除了每天要干粗重的农活,有时候还要被家暴。嫁到这里以后,再也不用吃苦受累,只是做一些平常家务,丈夫和公婆脾气都比较好,相处起来比较融洽。如果想要出去工作,丈夫也会带着一起。在中国工厂,工资也比较高,相当于越南的2到3倍,养家糊口完全没问题。

现如今,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平时也很勤快,在家抢着做饭干家务,家里老人也越来越喜欢这个远道而来的越南姑娘。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今年6月,邹集村阮川美夫妻俩,回了一趟位于越南胡志明市的家乡,探望了阮川美的父母。见到这个异国的能干女婿,两位老人满心欢喜,立马按照他们当地的习俗摆酒设席。从刚来时全靠手势和手机软件交流,到现在简单的汉语沟通,从不习惯重油重盐重辣的本地菜,到现在亲自掌厨,阮川美融入了这个家庭,也融入了这个陌生的国度。

【关注】走近华家河镇的“越南新娘”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姑娘来到这里。虽然不乏因水土不服、心理落差等原因而选择归乡的情况。但大部分越南姑娘,在这里不用承担过多的物质压力,家人的和睦相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便渐渐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我有两个家”。说到这话的时候,阮川美一脸幸福,“越南一个,中国一个”。

通讯员:左康琴

中共红安县委政法委员会提供

最权威的法治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