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市場底找到了,什麼叫市場底?沒人交易了就是市場底?

北京紅竹


個人對股市的底部確定,認為有五底:政策底、市場底、估值底、技術底、情緒底。那麼,我們再來看問題:市場底找到了,什麼叫市場底?沒人交易了就是市場底?

一、正確看待市場的五底,正確理解市場底。

對股市底部的確認,從時間來看,先是政策底,後是市場底,再就是估值底、技術底、情緒底。那麼,市場的這五底有何意義呢?股市,有這樣的形容:“股市是市場經濟的晴雨表”,可提前反應市場經濟3-6個月。也就是說,股市的反應是基於市場經濟,呈現的是市場經濟的表現。

我們再來看股市五底一般會出現在哪個階段。股市出現上漲,還會不會出現底部呢?是不會出現的。股市出現了下跌,並且是連續性下跌才會有底部一說。那麼,在這種條件下更多的投資者希望通過自身的認知來辨識市場底部的位置,個人總結出來的是五底。因為股市出現連續的下跌,甚至已經影響到實體經濟。當出現這種情況以後,市場會出現第一次底部,也就是所謂的政策底。政策底具有一定的引導意義,能更好的緩解股市下跌的情況。

市場底呢?從字面的角度看,就是市場公認的底部區間。這個底部並不是股市的最低點,而是一個區間位置。就好比2018年的時候,市場認為股市的底部區間最低是2000點位置,大概率的底部會是在2000點-2600點區間。那麼,這個區間位置就是所謂的市場底。也就是說,普遍專業投資者、理性投資者、機構、基金看的區間,但並不能確認具體的點位低點。

還有估值底呢?市盈率是用來評估股市、個股位置高低的財務指標之一。2012年、2013年以及“槓桿牛”上漲之前的2014年,估值是多少呢?約在10倍-12倍區間。2018年時的估值是多少呢?進入到了13倍,2018年12月份是12.43倍。那麼,這個區間就是估值低位。

技術底,技術底是具有一定的延後,畢竟技術是通過計算方式、經驗所呈現,並不能提前市場反應。一般技術底,是一個技術圖形、技術指標所呈現出來的,比如底部圖形出現、MACD指標周線級別出現紅柱、MACD指標月線級別MACD指標出現紅柱等。

那麼,情緒底呢?所謂的情緒底,是市場投資者“恐跌”的表現,或者說對股市恐慌所造成的“最後一擊”,即時間的下跌幅度會很大。甚至是低於了所有底部的區間,然後成功確立底部。

面對股市連續下跌的五底,需要正確看待,也需要正確理解市場底。

二、沒有人交易,不一定是市場底。

從A股歷史熊市下跌至尾部行情的時候,確實量能最低區間也就到了市場底。很多投資者將這樣的表現稱之為沒有人交易,就是到了市場底。但,個人並不這樣認為。為什麼?市場下跌,確實影響成交量,恐跌的投資者會進一步謹慎,進而不會發生交易。在股市中投資的股民呢?也會逐漸的保持謹慎起來,不會做出更多的交易選擇。但是,市場的底部不能以單一成交量作為判斷,是需要綜合判斷,對比歷史水平、市場氛圍、機構觀點、經濟影響等。

總結:股市的底部,個人總結為五底,分別是:政策底、市場底、估值底、技術底與情緒底。就市場底而言,不一定沒有人交易就是市場底,需要綜合分析與判斷,不能是以單一指標進行劃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