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安陽四大智慧城市水系,你知道都是哪兒嗎?

水是城市的命脈。中國古代城池營造的重要法則,就是“臨水而建,傍水而居”,城為城郭,池為水系。因依山傍水之勢,以利繁衍生息。枕山帶水安陽城,漳洹拱衛,城渠相依;湯衛襟帶,水運便利,自古與水相伴相生。

安陽四大智慧城市水系,你知道都是哪兒嗎?

古代先民為明清彰德府古城營造了功能完備的智慧城市水系,這個龐大的四級干支水系由洹河、萬金渠、護城河、城內坑塘組成。護城河在古代除了發揮重要的防禦功能之外,還與城內的眾多坑塘共同發揮著生活用水、倉廒防火、蓄水排澇、灌溉城外農田、美化城市景觀的作用,為安陽古城帶來勃勃生機和水的靈性。

安陽四大智慧城市水系,你知道都是哪兒嗎?

洹漳哺育安陽城

安陽古城位於華北平原南部太行東麓,由山地向平原過渡的漳河、洹河沖積平原。這裡位居天下之中,西依太行,東望齊魯,北扼幽燕,南達中原,四省通衢。城市與水相伴共生,橫貫市域的洹河是安陽的母親河,洹河文化是安陽文化的縮影。1950年安陽解放之初,擬定安陽市第一份建設計劃建議書的城市規劃專家張又新先生這樣寫道:“地理上若無洹河,歷史上決不會有安陽城”。

洹河,古稱洹水,又名安陽河。從人類出現以後,她便與我們的先民朝夕相伴,生生不息,哺育了輝煌燦爛的殷鄴文明。“洹水”一名,最早見於殷商時期,從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中,曾發現有“洹”字記載。因河水流經安陽縣,自隋朝以來又稱安陽河。

洹河發源於風光秀美的林州林慮山東麓清泉村,有黃華河、陵陽河、桃源河三條源頭涓涓匯流,中下游橫貫安陽全境,在內黃縣範羊口注入衛河。洹河全長164公里,流域面積1953平方公里,從西部山地到東部平原,洹河上游有一段奇特的“伏流”景觀,民諺有“逢橫而入,逢善而出”的說法。地下河流到安陽縣善應鎮的小南海,無數泉眼從地下湧出,宛若串串珍珠,匯流成河,河水清澈見底,清涼甘洌,絡絲絛絛,這是大自然賦予這片土地的恩賜。水冶鎮依山傍水,歷史悠久,因東魏高隆之引珍珠泉水在這裡鼓風冶鐵而得名。洹河孕育了燦爛的殷商文明和洹河文化。她從山地一路走來,蜿蜒東流,為安陽這片土地帶來豐厚的自然人文景觀。始建於唐代的高平渠,今名萬金渠,引洹河水東流環繞安陽城,護衛著千年古城,灌溉萬畝良田,哺育一方百姓。

上古時期,洹河沿岸是大片的森林溼地,土壤肥沃,氣候溫潤,為先民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早在距今25000年至11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小南海原始人就在這裡繁衍生息,被郭沫若先生定名為“小南海文化”。從那時起,古老的文明在洹河岸邊吟唱。盤庚遷殷,齊桓公築鄴城,蘇秦拜相,章邯項羽結盟洹水南殷墟上,曹操踞鄴開鑿洹水新河,北魏韓陵之戰爾朱兆夾洹水而軍,後趙石虎築涼馬臺於洹畔,唐九節度使陳兵安陽河北,直到清末袁世凱隱居洹上村。“千年古都百回演義,一掬洹水半部春秋”。一部洹河史就是古都安陽的歷史。古代安陽八大景中,“善應松濤,柏門珠沼,漫水長虹,鯨背觀瀾”四處景緻均源自洹河上游和安陽城區;其餘四景“鹿苑春暉,龍山積雪,漳河晚渡,韓陵片石”,也源自於這片洹河、漳河浸潤滋養的土地。

漳河,發源于山西省平順縣,流經林州市、安陽縣北部和臨漳古鄴地。濁漳、清漳二源頭交匯於磁縣觀臺鎮,漳河流域面積18000平方公里。春秋時期,齊桓公在漳河之濱初築鄴城。戰國初期,魏文侯以西門豹為鄴令,西門豹破除了“河伯娶婦”的惡俗,發民力治理“害河”,開鑿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大型渠系灌溉工程之一的“引漳十二渠”,殷鄴故地得以灌溉,農業發達帶來富庶和強盛。東漢末年,曹操營造鄴北城,築漳渠堰,修長鳴溝以供鄴城用水。唐代咸亨年間,刺史李景引洹水溉田,延續至今。北宋至和年間,韓琦疏渠入州城,修湖建亭。

新中國成立後20世紀中葉,英雄的林縣人民引濁漳水,在太行崇山峻嶺間修建了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

誠如安陽地方史志專家呂何生先生在《安陽洹漳文化體系研究》中所言:“從古至今,我們的先人和前輩在洹河和漳河流域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洹河和漳河像兩條金線貫穿數千年的安陽曆史,而在其懷抱中的眾多文化遺址,宛如色彩斑斕的珍珠和貝殼。”(載《中國古都研究》2013年第2期)

悠悠洹河、漳河水,哺育了3000多年前的殷商文明。燦爛的鄴文化以建安文學、都城營造、佛教傳播、民族融合著稱於世,殷都、鄴都合稱為安陽大古都。

安陽四大智慧城市水系,你知道都是哪兒嗎?

李景開鑿萬金渠

山川秀美的安陽市境內,有一條自西向東長流的萬金渠。自她誕生之日起,1300年來,成為流淌在城市肌體上的血脈,滋潤著安陽這方豐腴的文化沃土。

歷史文獻記載:唐代相州刺史李景於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發動民力於安陽城西40裡洹河上游的高平村西起石塞堰,引洹水入渠,依次設曲溝、流寺、蓋村、孫平四道水閘,東流溉田20村。萬金渠東流至安陽老城大西門外,向南、北分為二支,環繞安陽古城。北支沿護城河北流,經北關進水閘,東到安陽縣白璧鎮。南支沿護城河南流,經老城東南角,東南到安陽縣高莊鄉。渠水至縣城東南越官道入廣潤陂,又東匯入衛水。因渠首位於今安陽縣曲溝鎮的高平村,故得名為“高平渠”。千百年來,這條水渠穿越歷史時空,惠澤百姓民生,拱衛安陽古城。在安陽曆史文明的發展進程中,萬金渠發揮著卓著作用。

隋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曾改相州為魏郡,治所在今安陽城。唐王朝建立後,於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復改魏郡為相州,領8縣。到唐高宗咸亨年間,李景任相州刺史,他主持修築的高平渠水利工程,極大改善了相州魏郡的農業灌溉條件,農業的增收使人民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

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等九節度使圍困安慶緒叛軍於相州城(鄴郡)。官軍壅洹水而灌之。這裡講的“洹水”,即為當年的高平渠,這場戰爭以官軍潰敗而告終。自唐代始築,經五代至北宋年間,高平渠淤塞嚴重。北宋至和年間,三朝宰相安陽人韓琦治理相州,他發動民力疏浚高平渠,自城西引渠水沿城壕北流,分水入城灌注園池。當年韓琦在相州城內州廨以北,修建有康樂園、晝錦堂等著名園池建築。韓琦還在城北渠上置兩座水碾,製造酒麴,以紓民勞。後來,相州知州李琮,又在渠源增開新渠口,使渠水進水量增大,除供水碾外,餘水北流至清流村北洩入洹河。因這時的高平渠“日溉田千頃,民樂其利”,改名為千金渠。元代“以渠歲所灌溉,利不下萬金”,更名為萬金渠。元代對萬金渠再次疏浚,元代《商王廟碑》有“六峰秀而明,萬金通而利”的記載。明代多次疏浚、擴修萬金渠,高平、萬金二名並用。又增建石閘、石堰,開挖十條支渠以擴大萬金渠的灌溉面積。清代至民國曆有整修,南、北二支渠又稱南萬金渠、北萬金渠。清乾隆十年(1745年),又新開中萬金渠,自古城東關經蓋津店、瓦亭等村,灌溉二三十個村莊,長約25公里。彰德府城內外水系環繞,萬金渠造福一方百姓。

新中國成立後,萬金渠經過一系列整修,又從上游水庫引水,增加水源和灌溉面積,使下游200個村莊受益,灌溉農田達40餘萬畝,還擔負起安陽鋼鐵廠、安陽電廠的生產供水。古老的萬金渠,發揮了巨大的供水效益。

流水無言,逝者如斯。李景,這位唐代地方官吏的歷史功績綿延後世。正如清人王伯勉在《重修萬金渠碑記》一文中所說:萬金渠“究其所始,蓋開自唐刺史李景,曰溉田千頃,民樂其利雲。迄於宋,歷年久而多壅,魏公韓琦重浚之,是以人蒙灌溉之利者,頌刺史之功並稱魏公之德而不衰。”

安陽四大智慧城市水系,你知道都是哪兒嗎?

穿越歷史護城河

古代城牆外的護城河也稱“城壕”。安陽護城河水,源自唐代相州刺史李景主持開鑿的萬金渠。萬金渠水自西向東注入護城河,在今大西門以北處南北分流,環繞安陽古城,其下游經北萬金渠、東關嬰兒溝,南萬金渠排向城外,灌溉城外十萬畝良田。

據歷史文獻記載,昔日的護城河,“壕闊十丈,水深者二丈,淺者八九尺,兩岸植柳萬株,宛然成林”。據此推測,600年前的護城河,水面寬將近30米,深5∽6米,沿河兩岸的大片垂柳隨風搖曳。我們可以想見,當時的城牆、護城河是何等壯觀,在發揮防禦功能的同時,又是一幅美不勝收的圖景。

北宋仁宗至和年間,三朝賢相韓琦治理相州時曾疏浚城外河渠,引水入城中園池。明洪武初年,大將湯和屯田安陽,在宋代相州城的基礎上改築安陽城,現在的安陽老城就是明初所改築安陽城的歷史遺存。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安陽縣知縣疏浚高平渠。在流寺、蓋村二支渠開闢斗渠13條,城東則分北、中、南三渠,城牆外面的護城河也隨之成為現在的形制,並延續至今。

環繞安陽古城一週的護城河,全長6328.8米;其中東環城河道長1533.4米,南環城長1667.0米,西環城長1482.6米,北環城(今解放大道)長1645.8米。不過舊時的護城河水面比現在寬闊了許多。其後幾百年間,護城河有淤有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再次疏浚,改為面寬五丈,底寬三丈,深五尺。甕城外河寬三丈,較前規制有所縮小。清代,南門鎮遠門東側城牆下築有兩處水門,城內積水可沿水門向東南排入護城河,今南門東街的水門坑為其遺存。護城河、城內諸多坑塘與安陽老城的城門、城牆有著同樣悠久的歷史,它們為千年安陽古城平添了一道堅固的防護屏障。

水光映照的風景

古代修建城牆和城門需要大量土石,就地挖坑取土成為最便利的選擇,於是在城牆的四周和一些高大建築物的近旁,就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土坑,這就是坑塘最初的由來。

坐落於老城西北隅的文峰古塔,歷經千年風霜雪雨,見證了安陽古城的滄桑變遷,猶如傘狀的秀美獨特建築風格,成為安陽人心目中最美的一道風景和地標建築。在文峰塔西南不遠處,靜靜盪漾著兩汪水塘,中間由一座石橋連接,這就是老城人熟悉的褡褳坑。褡褳坑,因其中間被石橋分隔,形似褡褳,故而得名。由於文峰大道的開通,這裡車水馬龍,成為人們經常看到的老城坑塘。在它的周邊,還有小嘴坑、紗帽坑兩處鄰近的坑塘,名字也因形狀或歷史傳說而得名。

老城裡景緻秀美的坑塘還有三角湖。三角湖,原名三角坑,是安陽老城西南角一個面積較大的坑塘,因古代修築城牆時人工取土而形成,形狀酷似一個三角形而得名。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城牆分段拆除,利用城牆基址修建的“環城公園”,將三角湖囊括於內。三角湖公園於1953年建成開放,園內明清彰德府城古城牆遺址彰顯歷史的厚重。由於三角湖地處城內地勢低窪處,雨水汙水長年匯流,湖水汙染。2012年11月至次年1月,三角湖實施環湖汙水截留工程,水質得以改善。2013年春,封閉了多年的環湖長廊重新整修向遊人開放,泛舟湖面,水榭亭橋,楊柳依依,魚翔淺底,碧波盪漾。城牆角樓張掛“文峰在望”匾額,古城風光旖旎如畫。

在老城中部,一般認為後倉坑是一個死水坑塘,它的水由何而來呢?歷史上的後倉坑,為宋代賢相韓琦治理相州時修建的康樂園水池,據《新修相州園池記》記載,韓琦在州署內增設了甲仗庫,引萬金渠水注入康樂園北面的水池。這就是說,後倉坑原來也是與護城河水系溝通的,才得以保持坑塘水質的清潔。在老城人的記憶中,原來的後倉坑比現在要大出許多。後倉坑和附近街道都以“倉”字命名,緣於清代彰德府署的糧倉府庫常平倉、崇寧倉就設在後倉坑的北岸。很久以前,這一帶還有縣衚衕坑、二爺坑、高閣寺坑等幾個坑塘,不過相比於後倉坑,它們的面積小了許多。從後倉坑的面積和所處特殊位置看,古人顯然是有防火的考慮,它緊挨著糧倉府庫,護佑古城糧食倉儲安全。

而在老城區東北部,能與三角湖與後倉坑面積比肩的就是馬蓮坑了,相傳它曾是安陽老城裡面積最大的坑塘。整個坑的形狀猶如阿拉伯數字“7”,豎為前坑,橫為後坑,水面開闊,蓄水量較大。據城建檔案資料記載,昔日的馬蓮坑也曾廣植蓮藕,柳岸花紅。上個世紀中葉,馬蓮坑的水很乾淨,而且還有魚蝦,當年還有漁業社的漁夫泛舟水面,在馬蓮坑裡張網捕魚,更不乏悠閒的釣客。在老城人的記憶中,盛夏酷暑的時節,大小魚兒會翻著肚子漂在水面上,嘴巴張、尾巴翹,在坑裡泛起層層白浪,老安陽話俗稱“翻坑”。不過,這樣的美好記憶已消失近半個世紀了。從昔日的老照片中,常常能看到婦女們在老城的坑塘旁洗衣服的身影,那清脆的杵衣聲迴響於古城的晨曦中。

位於老城東北隅的馬蓮坑,當年是老城區最大的坑塘,也是修築城牆角樓就地取土的遺存。因其緊挨著城牆,四周地勢較高,唯獨馬蓮坑這一帶地勢低窪。每逢降雨,雨水就會源源不斷地從附近街巷向坑塘彙集流注。馬蓮坑洩洪的溢流水道設有明渠,也有暗渠,水向南流經今紅廟街的位置再折向東,與護城河連通。坑水一旦越過正常水位,便會向護城河溢流。而城西的紗帽坑、小嘴坑與褡褳之間,則有地下石砌方涵相連通,然後通向護城河。老城南鎮遠門周邊過去還有水門,御路街南端至護城河之間的水門坑即為水門的遺存,它是構築於城牆下面的河渠通道,有閘門啟閉,在古代兼具排水與戰略防禦功能。正是坑塘的石涵水道與環城河的連接,使得看似死水一潭的坑塘有了與環城河活水的相互交融,幾百年來,老城坑塘水系始終清水盪漾的景象也正來源於此。

造福桑梓的水系

1963年8月上旬,安陽城區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澇災害。暴雨從8月1日至8月8日連綿不斷,總降雨量達到596.1毫米,這相當於平常年份將近一年的降水量。由於洹河上游洩洪,洪水暴漲,以致下游堤壩決口無數,安陽城區也未能倖免。這場洪災,致使城外部分街道的洪水深達1米以上,有的甚至達到2米,南環城路積水長達7天,造成了巨大損失。這是安陽解放後有確切氣象記錄的最嚴重的一次城市內澇。

反觀安陽老城,除了城內西南隅的西營街、西南營街一帶出現少量街道積水外,其他地方均安然無恙。這要歸功於安陽老城的蓄水排澇系統,它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環繞老城四周的護城河。二是城內星羅棋佈的坑塘,通過修築於地下的石砌方涵,將坑塘與護城河有機聯繫起來,坑塘發揮著集雨排澇的重要作用。三是城內龜背形地勢與高臺民居相組合的建築形制。房屋築於庭院內的臺階之上;街道兩旁成排的民居院落又築於臨街門臺之上。古城內每個坑塘的調蓄容量以及每條街巷、衚衕的高程似乎都經過了精確的測算,能夠抵禦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澇災害。這與當今倡導的“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以前的老城區沒有排水管道,只有民居院落中的“水道眼”和部分街道邊緣的排水明溝,雨水卻能沿著街道的自然地勢順暢地排入坑塘、護城河。據《安陽市水利志》記載,即使連續降雨100毫米,城裡也不致被淹,這樣的老城水系在600年前就形成了。

科學完備的水系,再加上老城中間高、四周低的龜背形地勢,古代先民依靠自然與創造的結合,為安陽老城構築了一整套獨特的防洪排澇體系,這一體系在中國城建教科書上也成為範本實例,已經良好“服役”了600年。它讓許多現代城市的排水系統顯得相形見絀。每逢夏季,當現代城市的人們飽受暴雨內澇之苦,古代先民的睿智,卻足以使千年安陽古城安然無恙。一個個散落在老城區的坑塘,隱含著先人的汗水,更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築城智慧。正是由於它們的存在,使安陽老城在其後的數百年間從未遭受過暴雨內澇的侵害。安陽古城以其獨特的築城智慧默默地體現著自己的價值,直至今天,我們依然享受著先人睿智的澤光。

清波繞城的憧憬

如今缺水的安陽,曾經河湖密佈,清波繞城。昔日萬金渠水流經今鐵路以西和南關一帶,水量充沛,形成了發達的自然環流水系。城西的圭塘名園享譽河朔,南關來鶴樓畔的井樓橋附近,也曾小橋流水,景色宜人。它們是流淌於城市肌體的血脈,滋養著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

昔日老城區坑塘的數量,雖然沒有確切的文獻記載,但根據現有史料和老城人的回憶,這些坑塘從老城西北隅沿城牆四周,依次分佈有紗帽坑(鍋底坑)、小嘴坑、東西褡褳坑、啞巴坑、三角湖、水門坑、六府坑、東南營坑(東三角坑)、後衛尖子坑、東平府坑、西平府坑、馬蓮坑;在老城中部有後倉坑、縣衚衕坑(二爺坑)、高閣寺坑、獅子坑、五中南院坑(老爺坑)、下窪南坑、下窪北坑、後衛坑等等。老城區的坑塘原來一共有20多個,水面面積200餘畝,總容水量達39萬立方米。眾多的坑塘分佈於老城之中,不僅起到防洪排澇的作用,一旦遇有火情發生,百姓可以就地取水,還可以起到消防的作用。城內州署以北的後倉坑,周邊分佈糧倉府庫,是城市經濟民生的命脈所繫。後倉坑的消防功能顯得尤為重要。安陽老城外的四關,也是水系環繞,河渠潺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城市的變遷,許多河渠、坑塘已經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老城水系與安陽老城相伴相生,共擔風雨。600年時光荏苒,滄桑變遷,它護衛著老城,也護佑著一代代老城人的生活。然而隨著城市的變遷,老城水系也經歷著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工業生產,人口劇增,河道變窄,坑塘消失,格局改變,水系汙染。據2000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平均每天有1.46萬噸未經任何處理的廢水直排護城河。坑塘的數量也由原來的20多個銳減到7個,水面面積減少了近70%,坑塘的自然蓄水排水能力大為降低。西、北兩面的護城河,河道被建築物所佔壓覆蓋。昔日安陽老城柳岸風荷的水系景觀,也只能存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了。但老城區現存的坑塘水系,在城市防洪排澇中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化著人居環境,灌溉著城外萬畝良田,更為我們延續著悠遠的城市記憶。

2002年6月,為配合正在開展的“一申四創”①工作,安陽市決心整治城市水系,曾組織有關部門制定了《安陽市環城河坑塘湖汙水治理方案》。其中提出環城河整體治理,要通過引清截汙和生物淨化技術,以期達到 “清清的河水繞城流”“潺潺流水,微波盪漾,花草搖曳,魚翔淺底,燈箱映照,水色交融,遊人信步,回想無窮”的目標。真的非常令人遐想和期待。

生態水系的修復

穿越千年歷史滄桑的護城河,不僅是環繞老城區唯一的雨水排放渠道,也是安陽古城歷史文化與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融合的重要載體。護城河水系的生態修復和整治,關鍵在於水質改善和水位提升,在於萬金渠上游水質的治理。自2010年以來,安陽市住建部門先後實施西營街4個坑塘連通管涵的疏通修復,坑塘清淤換水。對大西門北側萬金渠進水口、馬蓮坑水位進行科學調控,保持水位。從2016年起,開展了以坑塘水系汙水截留為主體的“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從萬金渠上下游至護城河、坑塘周邊建汙水截流系統,封堵汙染源,實行雨汙分流,護城河水系的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2016年4月,古老的後倉坑迎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綜合整治。坑塘徹底清淤,通過泵站將截流的汙水排入文峰北街汙水管網,再由東風路護城河引清水經倉巷街注入坑塘。後倉坑這座修建於北宋時期的著名園池,將重現昔日水清岸綠的風采。

疏浚後倉坑記

彰德古相,薈萃人文。一泓後倉坑者,乃相州州廨之園池,昔北宋賢相韓琦三治相,引千金渠水灌之。又臨府庫倉廒,因名。今欣逢盛世,歷清淤、截汙、護砌,建泵站引護城河清流。坑塘活水循環往復,睡蓮、蘆葦自然淨化。柳岸風荷、魚翔淺底之勝景重現。此乃綠色發展之肇始,生態文明之典範。是為記。

歲在丁酉二〇一七金秋

在即將實施的老城水系景觀規劃中,護城河河面將向內拓寬,形成寬10餘米的河面。建成環城綠帶和城牆、城門、城河市民休閒娛樂健身區,恢復護城河生態防洪的歷史功能。拆除沿河、覆河建築物,使河道與周邊城市幹道形成通透的景觀廊帶。將石砌護坡改為駁岸,栽植綠色水生植物,以利自然淨化。建造親水遊廊,讓古老的護城河串聯起眾多城市文化節點,營造“一水護城,碧帶環廊,清水長流,綠樹成蔭”的水系景觀。從文峰塔畔褡褳坑到三角湖西南角樓和鎮遠城門,滿足小型遊船泛舟河面的觀光需求。

流淌千年的護城河水系,即將重新煥發出“清波繞城、柳岸花紅”的生機和活力。

注:① “一申四創”: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

想要了解安陽更多本地新鮮事兒,點擊本文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