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安阳四大智慧城市水系,你知道都是哪儿吗?

水是城市的命脉。中国古代城池营造的重要法则,就是“临水而建,傍水而居”,城为城郭,池为水系。因依山傍水之势,以利繁衍生息。枕山带水安阳城,漳洹拱卫,城渠相依;汤卫襟带,水运便利,自古与水相伴相生。

安阳四大智慧城市水系,你知道都是哪儿吗?

古代先民为明清彰德府古城营造了功能完备的智慧城市水系,这个庞大的四级干支水系由洹河、万金渠、护城河、城内坑塘组成。护城河在古代除了发挥重要的防御功能之外,还与城内的众多坑塘共同发挥着生活用水、仓廒防火、蓄水排涝、灌溉城外农田、美化城市景观的作用,为安阳古城带来勃勃生机和水的灵性。

安阳四大智慧城市水系,你知道都是哪儿吗?

洹漳哺育安阳城

安阳古城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太行东麓,由山地向平原过渡的漳河、洹河冲积平原。这里位居天下之中,西依太行,东望齐鲁,北扼幽燕,南达中原,四省通衢。城市与水相伴共生,横贯市域的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洹河文化是安阳文化的缩影。1950年安阳解放之初,拟定安阳市第一份建设计划建议书的城市规划专家张又新先生这样写道:“地理上若无洹河,历史上决不会有安阳城”。

洹河,古称洹水,又名安阳河。从人类出现以后,她便与我们的先民朝夕相伴,生生不息,哺育了辉煌灿烂的殷邺文明。“洹水”一名,最早见于殷商时期,从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中,曾发现有“洹”字记载。因河水流经安阳县,自隋朝以来又称安阳河。

洹河发源于风光秀美的林州林虑山东麓清泉村,有黄华河、陵阳河、桃源河三条源头涓涓汇流,中下游横贯安阳全境,在内黄县范羊口注入卫河。洹河全长164公里,流域面积1953平方公里,从西部山地到东部平原,洹河上游有一段奇特的“伏流”景观,民谚有“逢横而入,逢善而出”的说法。地下河流到安阳县善应镇的小南海,无数泉眼从地下涌出,宛若串串珍珠,汇流成河,河水清澈见底,清凉甘洌,络丝绦绦,这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恩赐。水冶镇依山傍水,历史悠久,因东魏高隆之引珍珠泉水在这里鼓风冶铁而得名。洹河孕育了灿烂的殷商文明和洹河文化。她从山地一路走来,蜿蜒东流,为安阳这片土地带来丰厚的自然人文景观。始建于唐代的高平渠,今名万金渠,引洹河水东流环绕安阳城,护卫着千年古城,灌溉万亩良田,哺育一方百姓。

上古时期,洹河沿岸是大片的森林湿地,土壤肥沃,气候温润,为先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早在距今25000年至11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小南海原始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被郭沫若先生定名为“小南海文化”。从那时起,古老的文明在洹河岸边吟唱。盘庚迁殷,齐桓公筑邺城,苏秦拜相,章邯项羽结盟洹水南殷墟上,曹操踞邺开凿洹水新河,北魏韩陵之战尔朱兆夹洹水而军,后赵石虎筑凉马台于洹畔,唐九节度使陈兵安阳河北,直到清末袁世凯隐居洹上村。“千年古都百回演义,一掬洹水半部春秋”。一部洹河史就是古都安阳的历史。古代安阳八大景中,“善应松涛,柏门珠沼,漫水长虹,鲸背观澜”四处景致均源自洹河上游和安阳城区;其余四景“鹿苑春晖,龙山积雪,漳河晚渡,韩陵片石”,也源自于这片洹河、漳河浸润滋养的土地。

漳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顺县,流经林州市、安阳县北部和临漳古邺地。浊漳、清漳二源头交汇于磁县观台镇,漳河流域面积18000平方公里。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漳河之滨初筑邺城。战国初期,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西门豹破除了“河伯娶妇”的恶俗,发民力治理“害河”,开凿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型渠系灌溉工程之一的“引漳十二渠”,殷邺故地得以灌溉,农业发达带来富庶和强盛。东汉末年,曹操营造邺北城,筑漳渠堰,修长鸣沟以供邺城用水。唐代咸亨年间,刺史李景引洹水溉田,延续至今。北宋至和年间,韩琦疏渠入州城,修湖建亭。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中叶,英雄的林县人民引浊漳水,在太行崇山峻岭间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诚如安阳地方史志专家吕何生先生在《安阳洹漳文化体系研究》中所言:“从古至今,我们的先人和前辈在洹河和漳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洹河和漳河像两条金线贯穿数千年的安阳历史,而在其怀抱中的众多文化遗址,宛如色彩斑斓的珍珠和贝壳。”(载《中国古都研究》2013年第2期)

悠悠洹河、漳河水,哺育了3000多年前的殷商文明。灿烂的邺文化以建安文学、都城营造、佛教传播、民族融合著称于世,殷都、邺都合称为安阳大古都。

安阳四大智慧城市水系,你知道都是哪儿吗?

李景开凿万金渠

山川秀美的安阳市境内,有一条自西向东长流的万金渠。自她诞生之日起,1300年来,成为流淌在城市肌体上的血脉,滋润着安阳这方丰腴的文化沃土。

历史文献记载:唐代相州刺史李景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发动民力于安阳城西40里洹河上游的高平村西起石塞堰,引洹水入渠,依次设曲沟、流寺、盖村、孙平四道水闸,东流溉田20村。万金渠东流至安阳老城大西门外,向南、北分为二支,环绕安阳古城。北支沿护城河北流,经北关进水闸,东到安阳县白璧镇。南支沿护城河南流,经老城东南角,东南到安阳县高庄乡。渠水至县城东南越官道入广润陂,又东汇入卫水。因渠首位于今安阳县曲沟镇的高平村,故得名为“高平渠”。千百年来,这条水渠穿越历史时空,惠泽百姓民生,拱卫安阳古城。在安阳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万金渠发挥着卓著作用。

隋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曾改相州为魏郡,治所在今安阳城。唐王朝建立后,于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到唐高宗咸亨年间,李景任相州刺史,他主持修筑的高平渠水利工程,极大改善了相州魏郡的农业灌溉条件,农业的增收使人民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

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围困安庆绪叛军于相州城(邺郡)。官军壅洹水而灌之。这里讲的“洹水”,即为当年的高平渠,这场战争以官军溃败而告终。自唐代始筑,经五代至北宋年间,高平渠淤塞严重。北宋至和年间,三朝宰相安阳人韩琦治理相州,他发动民力疏浚高平渠,自城西引渠水沿城壕北流,分水入城灌注园池。当年韩琦在相州城内州廨以北,修建有康乐园、昼锦堂等著名园池建筑。韩琦还在城北渠上置两座水碾,制造酒曲,以纾民劳。后来,相州知州李琮,又在渠源增开新渠口,使渠水进水量增大,除供水碾外,余水北流至清流村北泄入洹河。因这时的高平渠“日溉田千顷,民乐其利”,改名为千金渠。元代“以渠岁所灌溉,利不下万金”,更名为万金渠。元代对万金渠再次疏浚,元代《商王庙碑》有“六峰秀而明,万金通而利”的记载。明代多次疏浚、扩修万金渠,高平、万金二名并用。又增建石闸、石堰,开挖十条支渠以扩大万金渠的灌溉面积。清代至民国历有整修,南、北二支渠又称南万金渠、北万金渠。清乾隆十年(1745年),又新开中万金渠,自古城东关经盖津店、瓦亭等村,灌溉二三十个村庄,长约25公里。彰德府城内外水系环绕,万金渠造福一方百姓。

新中国成立后,万金渠经过一系列整修,又从上游水库引水,增加水源和灌溉面积,使下游200个村庄受益,灌溉农田达40余万亩,还担负起安阳钢铁厂、安阳电厂的生产供水。古老的万金渠,发挥了巨大的供水效益。

流水无言,逝者如斯。李景,这位唐代地方官吏的历史功绩绵延后世。正如清人王伯勉在《重修万金渠碑记》一文中所说:万金渠“究其所始,盖开自唐刺史李景,曰溉田千顷,民乐其利云。迄于宋,历年久而多壅,魏公韩琦重浚之,是以人蒙灌溉之利者,颂刺史之功并称魏公之德而不衰。”

安阳四大智慧城市水系,你知道都是哪儿吗?

穿越历史护城河

古代城墙外的护城河也称“城壕”。安阳护城河水,源自唐代相州刺史李景主持开凿的万金渠。万金渠水自西向东注入护城河,在今大西门以北处南北分流,环绕安阳古城,其下游经北万金渠、东关婴儿沟,南万金渠排向城外,灌溉城外十万亩良田。

据历史文献记载,昔日的护城河,“壕阔十丈,水深者二丈,浅者八九尺,两岸植柳万株,宛然成林”。据此推测,600年前的护城河,水面宽将近30米,深5∽6米,沿河两岸的大片垂柳随风摇曳。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的城墙、护城河是何等壮观,在发挥防御功能的同时,又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图景。

北宋仁宗至和年间,三朝贤相韩琦治理相州时曾疏浚城外河渠,引水入城中园池。明洪武初年,大将汤和屯田安阳,在宋代相州城的基础上改筑安阳城,现在的安阳老城就是明初所改筑安阳城的历史遗存。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阳县知县疏浚高平渠。在流寺、盖村二支渠开辟斗渠13条,城东则分北、中、南三渠,城墙外面的护城河也随之成为现在的形制,并延续至今。

环绕安阳古城一周的护城河,全长6328.8米;其中东环城河道长1533.4米,南环城长1667.0米,西环城长1482.6米,北环城(今解放大道)长1645.8米。不过旧时的护城河水面比现在宽阔了许多。其后几百年间,护城河有淤有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再次疏浚,改为面宽五丈,底宽三丈,深五尺。瓮城外河宽三丈,较前规制有所缩小。清代,南门镇远门东侧城墙下筑有两处水门,城内积水可沿水门向东南排入护城河,今南门东街的水门坑为其遗存。护城河、城内诸多坑塘与安阳老城的城门、城墙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它们为千年安阳古城平添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屏障。

水光映照的风景

古代修建城墙和城门需要大量土石,就地挖坑取土成为最便利的选择,于是在城墙的四周和一些高大建筑物的近旁,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土坑,这就是坑塘最初的由来。

坐落于老城西北隅的文峰古塔,历经千年风霜雪雨,见证了安阳古城的沧桑变迁,犹如伞状的秀美独特建筑风格,成为安阳人心目中最美的一道风景和地标建筑。在文峰塔西南不远处,静静荡漾着两汪水塘,中间由一座石桥连接,这就是老城人熟悉的褡裢坑。褡裢坑,因其中间被石桥分隔,形似褡裢,故而得名。由于文峰大道的开通,这里车水马龙,成为人们经常看到的老城坑塘。在它的周边,还有小嘴坑、纱帽坑两处邻近的坑塘,名字也因形状或历史传说而得名。

老城里景致秀美的坑塘还有三角湖。三角湖,原名三角坑,是安阳老城西南角一个面积较大的坑塘,因古代修筑城墙时人工取土而形成,形状酷似一个三角形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墙分段拆除,利用城墙基址修建的“环城公园”,将三角湖囊括于内。三角湖公园于1953年建成开放,园内明清彰德府城古城墙遗址彰显历史的厚重。由于三角湖地处城内地势低洼处,雨水污水长年汇流,湖水污染。2012年11月至次年1月,三角湖实施环湖污水截留工程,水质得以改善。2013年春,封闭了多年的环湖长廊重新整修向游人开放,泛舟湖面,水榭亭桥,杨柳依依,鱼翔浅底,碧波荡漾。城墙角楼张挂“文峰在望”匾额,古城风光旖旎如画。

在老城中部,一般认为后仓坑是一个死水坑塘,它的水由何而来呢?历史上的后仓坑,为宋代贤相韩琦治理相州时修建的康乐园水池,据《新修相州园池记》记载,韩琦在州署内增设了甲仗库,引万金渠水注入康乐园北面的水池。这就是说,后仓坑原来也是与护城河水系沟通的,才得以保持坑塘水质的清洁。在老城人的记忆中,原来的后仓坑比现在要大出许多。后仓坑和附近街道都以“仓”字命名,缘于清代彰德府署的粮仓府库常平仓、崇宁仓就设在后仓坑的北岸。很久以前,这一带还有县胡同坑、二爷坑、高阁寺坑等几个坑塘,不过相比于后仓坑,它们的面积小了许多。从后仓坑的面积和所处特殊位置看,古人显然是有防火的考虑,它紧挨着粮仓府库,护佑古城粮食仓储安全。

而在老城区东北部,能与三角湖与后仓坑面积比肩的就是马莲坑了,相传它曾是安阳老城里面积最大的坑塘。整个坑的形状犹如阿拉伯数字“7”,竖为前坑,横为后坑,水面开阔,蓄水量较大。据城建档案资料记载,昔日的马莲坑也曾广植莲藕,柳岸花红。上个世纪中叶,马莲坑的水很干净,而且还有鱼虾,当年还有渔业社的渔夫泛舟水面,在马莲坑里张网捕鱼,更不乏悠闲的钓客。在老城人的记忆中,盛夏酷暑的时节,大小鱼儿会翻着肚子漂在水面上,嘴巴张、尾巴翘,在坑里泛起层层白浪,老安阳话俗称“翻坑”。不过,这样的美好记忆已消失近半个世纪了。从昔日的老照片中,常常能看到妇女们在老城的坑塘旁洗衣服的身影,那清脆的杵衣声回响于古城的晨曦中。

位于老城东北隅的马莲坑,当年是老城区最大的坑塘,也是修筑城墙角楼就地取土的遗存。因其紧挨着城墙,四周地势较高,唯独马莲坑这一带地势低洼。每逢降雨,雨水就会源源不断地从附近街巷向坑塘汇集流注。马莲坑泄洪的溢流水道设有明渠,也有暗渠,水向南流经今红庙街的位置再折向东,与护城河连通。坑水一旦越过正常水位,便会向护城河溢流。而城西的纱帽坑、小嘴坑与褡裢之间,则有地下石砌方涵相连通,然后通向护城河。老城南镇远门周边过去还有水门,御路街南端至护城河之间的水门坑即为水门的遗存,它是构筑于城墙下面的河渠通道,有闸门启闭,在古代兼具排水与战略防御功能。正是坑塘的石涵水道与环城河的连接,使得看似死水一潭的坑塘有了与环城河活水的相互交融,几百年来,老城坑塘水系始终清水荡漾的景象也正来源于此。

造福桑梓的水系

1963年8月上旬,安阳城区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暴雨从8月1日至8月8日连绵不断,总降雨量达到596.1毫米,这相当于平常年份将近一年的降水量。由于洹河上游泄洪,洪水暴涨,以致下游堤坝决口无数,安阳城区也未能幸免。这场洪灾,致使城外部分街道的洪水深达1米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米,南环城路积水长达7天,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是安阳解放后有确切气象记录的最严重的一次城市内涝。

反观安阳老城,除了城内西南隅的西营街、西南营街一带出现少量街道积水外,其他地方均安然无恙。这要归功于安阳老城的蓄水排涝系统,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环绕老城四周的护城河。二是城内星罗棋布的坑塘,通过修筑于地下的石砌方涵,将坑塘与护城河有机联系起来,坑塘发挥着集雨排涝的重要作用。三是城内龟背形地势与高台民居相组合的建筑形制。房屋筑于庭院内的台阶之上;街道两旁成排的民居院落又筑于临街门台之上。古城内每个坑塘的调蓄容量以及每条街巷、胡同的高程似乎都经过了精确的测算,能够抵御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涝灾害。这与当今倡导的“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前的老城区没有排水管道,只有民居院落中的“水道眼”和部分街道边缘的排水明沟,雨水却能沿着街道的自然地势顺畅地排入坑塘、护城河。据《安阳市水利志》记载,即使连续降雨100毫米,城里也不致被淹,这样的老城水系在600年前就形成了。

科学完备的水系,再加上老城中间高、四周低的龟背形地势,古代先民依靠自然与创造的结合,为安阳老城构筑了一整套独特的防洪排涝体系,这一体系在中国城建教科书上也成为范本实例,已经良好“服役”了600年。它让许多现代城市的排水系统显得相形见绌。每逢夏季,当现代城市的人们饱受暴雨内涝之苦,古代先民的睿智,却足以使千年安阳古城安然无恙。一个个散落在老城区的坑塘,隐含着先人的汗水,更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筑城智慧。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安阳老城在其后的数百年间从未遭受过暴雨内涝的侵害。安阳古城以其独特的筑城智慧默默地体现着自己的价值,直至今天,我们依然享受着先人睿智的泽光。

清波绕城的憧憬

如今缺水的安阳,曾经河湖密布,清波绕城。昔日万金渠水流经今铁路以西和南关一带,水量充沛,形成了发达的自然环流水系。城西的圭塘名园享誉河朔,南关来鹤楼畔的井楼桥附近,也曾小桥流水,景色宜人。它们是流淌于城市肌体的血脉,滋养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昔日老城区坑塘的数量,虽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根据现有史料和老城人的回忆,这些坑塘从老城西北隅沿城墙四周,依次分布有纱帽坑(锅底坑)、小嘴坑、东西褡裢坑、哑巴坑、三角湖、水门坑、六府坑、东南营坑(东三角坑)、后卫尖子坑、东平府坑、西平府坑、马莲坑;在老城中部有后仓坑、县胡同坑(二爷坑)、高阁寺坑、狮子坑、五中南院坑(老爷坑)、下洼南坑、下洼北坑、后卫坑等等。老城区的坑塘原来一共有20多个,水面面积200余亩,总容水量达39万立方米。众多的坑塘分布于老城之中,不仅起到防洪排涝的作用,一旦遇有火情发生,百姓可以就地取水,还可以起到消防的作用。城内州署以北的后仓坑,周边分布粮仓府库,是城市经济民生的命脉所系。后仓坑的消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安阳老城外的四关,也是水系环绕,河渠潺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的变迁,许多河渠、坑塘已经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老城水系与安阳老城相伴相生,共担风雨。600年时光荏苒,沧桑变迁,它护卫着老城,也护佑着一代代老城人的生活。然而随着城市的变迁,老城水系也经历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工业生产,人口剧增,河道变窄,坑塘消失,格局改变,水系污染。据200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平均每天有1.46万吨未经任何处理的废水直排护城河。坑塘的数量也由原来的20多个锐减到7个,水面面积减少了近70%,坑塘的自然蓄水排水能力大为降低。西、北两面的护城河,河道被建筑物所占压覆盖。昔日安阳老城柳岸风荷的水系景观,也只能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了。但老城区现存的坑塘水系,在城市防洪排涝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化着人居环境,灌溉着城外万亩良田,更为我们延续着悠远的城市记忆。

2002年6月,为配合正在开展的“一申四创”①工作,安阳市决心整治城市水系,曾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安阳市环城河坑塘湖污水治理方案》。其中提出环城河整体治理,要通过引清截污和生物净化技术,以期达到 “清清的河水绕城流”“潺潺流水,微波荡漾,花草摇曳,鱼翔浅底,灯箱映照,水色交融,游人信步,回想无穷”的目标。真的非常令人遐想和期待。

生态水系的修复

穿越千年历史沧桑的护城河,不仅是环绕老城区唯一的雨水排放渠道,也是安阳古城历史文化与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融合的重要载体。护城河水系的生态修复和整治,关键在于水质改善和水位提升,在于万金渠上游水质的治理。自2010年以来,安阳市住建部门先后实施西营街4个坑塘连通管涵的疏通修复,坑塘清淤换水。对大西门北侧万金渠进水口、马莲坑水位进行科学调控,保持水位。从2016年起,开展了以坑塘水系污水截留为主体的“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从万金渠上下游至护城河、坑塘周边建污水截流系统,封堵污染源,实行雨污分流,护城河水系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2016年4月,古老的后仓坑迎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综合整治。坑塘彻底清淤,通过泵站将截流的污水排入文峰北街污水管网,再由东风路护城河引清水经仓巷街注入坑塘。后仓坑这座修建于北宋时期的著名园池,将重现昔日水清岸绿的风采。

疏浚后仓坑记

彰德古相,荟萃人文。一泓后仓坑者,乃相州州廨之园池,昔北宋贤相韩琦三治相,引千金渠水灌之。又临府库仓廒,因名。今欣逢盛世,历清淤、截污、护砌,建泵站引护城河清流。坑塘活水循环往复,睡莲、芦苇自然净化。柳岸风荷、鱼翔浅底之胜景重现。此乃绿色发展之肇始,生态文明之典范。是为记。

岁在丁酉二〇一七金秋

在即将实施的老城水系景观规划中,护城河河面将向内拓宽,形成宽10余米的河面。建成环城绿带和城墙、城门、城河市民休闲娱乐健身区,恢复护城河生态防洪的历史功能。拆除沿河、覆河建筑物,使河道与周边城市干道形成通透的景观廊带。将石砌护坡改为驳岸,栽植绿色水生植物,以利自然净化。建造亲水游廊,让古老的护城河串联起众多城市文化节点,营造“一水护城,碧带环廊,清水长流,绿树成荫”的水系景观。从文峰塔畔褡裢坑到三角湖西南角楼和镇远城门,满足小型游船泛舟河面的观光需求。

流淌千年的护城河水系,即将重新焕发出“清波绕城、柳岸花红”的生机和活力。

注:① “一申四创”: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

想要了解安阳更多本地新鲜事儿,点击本文上方“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