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水滸傳》裡智取生辰綱為何破綻百出?

沒有什麼不同


《水滸傳》智取生辰綱這段故事非常精彩,精彩之處,恰恰就是吳用計策破綻百出,施耐庵卻偏偏說是“智取”。是不是施耐庵又出差錯了呢?絕對不是,施耐庵這麼寫,肯定有深意。為什麼呢?

吳用另有圖謀

劉唐的出現非常奇怪,大有故意給官府通風報信的嫌疑。身懷如此絕密大事,劉唐卻要大醉,睡在了東溪村附近的靈官殿上。劉唐能夠找到晁蓋,說明他很瞭解東溪村的情況,也知道鄆城縣的兩個都頭時不時的要巡夜,所以就在靈官殿演了這麼一出,以這樣奇特的方式去見晁蓋。假如劉唐要把這件事情做得很機密,神不知鬼不覺的進村,根本就沒有必要鬧出如此大的動靜。

赤發鬼這一番大鬧,被吳用撞見,智多星一眼就瞧出了破綻,認定這個來歷不明又被晁蓋認作外甥的江湖人,肯定是來做一件大事的。吳用尚在猜測之時,晁蓋卻及時的把劉唐的來歷告訴了吳用。還說自己做了一個夢,夢見北斗七星落在了自己的屋脊上。吳學究反應非常迅速,立即說,奪取生辰綱須得七八個人才辦得到。於是,吳用立即開始行動,三更天就啟程趕往石碣村,邀請阮氏兄弟撞籌參加奪取生辰綱行動。

從這個節點開始,吳用便全盤接管了劫取生辰綱行動。並揹著晁蓋,謀劃上梁山落草。

吳用到了石碣村,三阮非常爽快的答應了吳用的邀請。按說,吳用石碣村之行的目的就達到了。不過,邀請三阮倒是其次,吳用的重點在於瞭解石碣村附近的梁山泊情況。晚上喝酒時,三阮你一言我一語,把水泊梁山的大致位置,山寨頭領,活動現狀等等,非常詳細的說給了吳用。達此目的,吳用便立即趕回了東溪村。加緊實施自己的計劃,這一切都瞞著晁蓋。

吳用圓夢是忽悠晁蓋

劉唐到來,晁蓋得知有這麼一筆鉅額財富將從自己眼皮子底下經過,怎能不動心呢?但是,晁蓋心中沒有底,不敢貿然採取行動。於是,便與吳用商量。

吳用也知道晁蓋有賊心沒賊膽,便利用晁蓋的北斗七星之夢,暗示奪取生辰綱不會出事,是“應天垂象”,是天意。吳用請來三阮,公孫勝又應七星聚義,這樣的“天意”讓晁蓋堅定了信心,認為做下這樁大案,弟兄們得一套富貴,不會有任何危險。

其實,吳用圓夢是糊弄晁蓋的,與街頭算命先生一樣,從預測對象那裡套出話來,然後自圓其說,讓求測者相信。晁蓋頭一次說這個夢,吳用就說,須得七八個人才能做成這件事情,根本沒有講到斗柄上化作白光而去的那顆小星。看來,吳用圓夢水平也就這樣,純粹是為了糊弄晁蓋。

七星湊滿後,大家開始商議具體行動方案,晁蓋根據吳用的“智取”計劃,便舉薦黃泥岡附近安樂村的白勝。吳用又按照晁蓋的話,對先前的那次圓夢進行了補充“北斗上白光,莫不是應在這人?自有用他處。”這是典型的“螞蟥聽水響”,還是在堅定晁蓋的決心,把生辰綱的事情做將下來。

其實,晁蓋所說的北斗七星斗柄上化作白光而去的小星,並不是白勝而是他自己。吳用先把七星鎖定為晁蓋、公孫勝、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與自己,這下又出了個白勝,怎麼辦,就只好委屈白日鼠上應這顆小星了。其實,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才是北斗七星群中的星辰,晁蓋根本就不在此列。可見,吳用圓夢不能自圓其說,但忽悠晁蓋卻綽綽有餘。

晁蓋根本就不打算上梁山

如果晁蓋知道吳用已經打算上梁山,還會去幹這一票大案嗎?恐怕不會。

何濤破案後,準備拿人,幸虧宋江及時報信,晁蓋才得以逃脫。當時,宋江出了縣城,快馬加鞭來到東溪村,只見晁蓋與公孫勝、吳用、劉唐三人正在葡萄架下喝酒,享受著生辰綱的愉悅。晁蓋根本就沒有想到,這個案子竟然被破了,所以,終日逍遙快活,一點犯案的壓力都沒有。

得知案子已經被破,晁蓋一時慌了神,問吳用道:“我們事在危急,卻是怎地解救?”。吳用卻早就胸有成竹,告知晁蓋,先去石碣村。晁蓋很費解,問道,三阮家那麼小,怎麼能容得下這麼多人?吳用此時卻說:

兄長,你好不精細!石碣村那裡一步步近去,便是梁山泊。如今山寨裡好生興旺。官軍捕盜,不敢正眼兒看他。若是趕得緊,我們一發入了夥。

到底是晁蓋不精細,還是吳用心懷叵測?吳用一頓忽悠,等於是拍著胸脯下保證,此事垂天應象,肯定不會出差錯。晁蓋當然相信吳學究,哪裡想得到要落草為寇?

到了這個生死攸關的危急時刻,晁蓋實在是很無奈:“既然恁地商量定了,事不宜遲。吳先生,你便和劉唐帶了幾個莊客,挑擔先去阮家安頓了,卻來旱路上接我們。我和公孫先生兩個打併了便來。”

吳用此時卻不做主張了,急匆匆的帶著劉唐,挑了五七擔生辰綱往石碣村去了。晁蓋卻留在莊上,打包所有的家財,一直從上午九點多忙到晚上十一點過,才在官軍包圍莊園時跑路。

這可是逃命啊!晁蓋難道捨命不捨財?這是因為晁蓋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保正,很在惜自己的財產,逃命也捨不得扔掉。如此愛惜家財之人,豈有謀反之心?如果晁蓋打算上山落草,恐怕也像吳用那樣早就把要帶的東西打包好了,說走就能走。

吳用為確保上梁山“出賣”了晁蓋

吳用深知晁蓋的秉性,如果讓生辰綱大案泥牛入海,晁蓋是絕對不會上山去做山大王的。如何斷了晁蓋的後路,帶著這幫人上梁山呢?那就只有把晁蓋暴露了,讓官府破了這個案子,性命攸關,不怕晁蓋不去落草。於是,“智取生辰綱”便破綻百出,簡直就是“愚取”。

在晁蓋莊上制定計劃時,吳用是這麼講的“只這個白勝家便是我們安身處,亦還要用了白勝。”如果按照這個計劃操作,七個人悄悄的上黃泥岡,恐怕破案的難度就大了。然而,到了具體執行時,吳用卻讓晁蓋等人住進了安樂村酒店。

晁蓋本是個喜歡結交江湖人士的土財主,不管是什麼人一概收留。吳用帶著晁蓋住店時,就遇見了正在幫助店家做住宿登記的何清。這個何清曾經到晁蓋莊上投奔過,一眼就將晁蓋認了出來。不僅何清認出了晁蓋,吳用還以一個大謊言提醒何濤。何濤見了晁蓋,便問了一句“客人高姓?”吳用立即搶前答話:“我等姓李,從濠州來販棗子,去東京賣。”

這麼一個謊言果然引起了何清的注意,雖然寫了登記簿,心裡卻懷疑這夥人一定有鬼。第二天一早,又遇見白勝往黃泥岡上挑酒,白勝卻撒謊說挑的是一擔醋。是不是吳用教他這樣說的呢?書中沒說,反正是欲蓋彌彰吧。

黃泥岡生辰綱被劫的消息傳出後,何清前後一聯想,便明白這樁案子肯定是晁蓋七個人再加上白勝乾的。

如此輕易的被一個賭徒破了案,吳用還是智多星嗎?上一年生辰綱同樣被打劫,梁中書卻無從破案,難道《水滸傳》中還有比吳用智商更高之人?

吳用在智取生辰綱的各個環節中都留下蛛絲馬跡,而且,非常明顯的暴露了晁蓋。說得不好聽一點,簡直就是出賣了晁蓋。不過,因為吳用堅定的要把晁蓋弄到梁山去,這才有了這場大聚義,吳用才是梁山之上最堅定的造反者。

智取生辰綱破綻百出,施耐庵曲筆深意,目的就是要讓晁蓋上梁山。而且,還為後文伏線,暗喻晁蓋在不久的將來要被排擠在108將之外。


綠野萍蹤01


《智取生辰綱》可以說是婦孺皆知,無人不曉,其精彩的細節描寫,足以展示施老先生的藝術水平,但有兩個細節讓人覺得有點牽強:

1.托塔天王晁蓋的作案動機

晁蓋作為地方的保正,大概就相當於咱們現在的鄉長。從搭救劉唐一出手就是十兩銀子,家中養有多個家丁就可以看出,家中頗有巨資。再加上不近女色、整日打熬筋骨,沒有三妻四妾需要供養,所以應該是富甲一方。再加上和朱仝、雷橫等體制內的公務員稱兄道弟、經常是推杯換盞,證明在當地很是吃得開。試想如果是在現在,一個要錢有錢、要人脈有人脈的的鄉長冒著殺頭的風險,非得和一群苦逼去搶運鈔車,這解釋得通嗎?

2.搶劫成功後的處置

一般來看,如此驚天大案完成後罪犯必定要蟄伏一段時間,等過了風聲再處置財物。可號稱“智多星”的吳用居然現場分贓,以至於事情敗露。這裡不得不提白日鼠——白勝。此人就是一個閒漢,更可以說是一個渣滓。形容猥瑣、家徒四壁,而且嗜賭成性。照理吳用是清楚的,但沒有任何措施,也沒有任何警告,結果東窗事發。那白勝既沒有經過軍統或中統的專業培訓,更不是我黨的地下工作者,豈有不招之理?


愜意逍遙遊


智取生辰綱自然是破綻百出,至於破綻有哪些,許多問答達人已作了詳實解答,在此不再畫蛇添足,這裡咱就分析一下,為什麼破綻百出的計謀,卻這麼容易成功?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先要弄清生辰綱是個什麼玩意。

《水滸》交待,這生辰綱原是梁中書孝敬岳父大人蔡京的生日賀禮。

這生辰綱價值幾許呢?

書中說楊志押十萬生辰綱,十萬貫,到底是什麼概念呢?從相關資料中來看,一千個銅錢大概等於一貫,而一兩銀子等於兩貫,十萬貫錢換算過來就是五萬兩銀子,而當時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現在一千五百元的購買力,五萬兩就是七千五百萬元人民幣。

靠!梁中書真是大手筆啊!

但蔡京的生日可是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的呀!如果每年梁中書都這麼送的話,儘管他搜刮民脂民膏,無所不用其極,怕也是負擔不起,實在說來,這麼一大筆錢,不但叫人頭痛,也讓人心痛啊!

怎麼能解決這既讓人頭痛又讓人心痛的事情呢?梁中書肯定是花費了一番心思,也一定想到了兩全其美的妙法。

那就是監守自盜。

在晁蓋他們前面,就有一次生辰綱被劫的事情,那一次就被劫的天衣無縫,神不知鬼不覺,下落不明,官府也無從查證,不了了之。

蔡京聽了扼腕嘆息,梁中書聽了,明著捶胸頓足,背地裡卻暗自歡喜。因為這都是自己導演的,自己劫自己,萬無一失,自己毫髮無損,蔡太師也沒啥說的,一舉兩得。

但這次千算萬算,沒想到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被晁蓋他們先下手為強,截了胡了!

這就好解釋破綻百出的智取生辰綱,怎麼那麼容易成功了。

首先,梁中書對此事沒有慎重,只是拉出去走走過場,何須興師動眾,所以,出發前只對楊志說道,若有閃失,唯你是問。

很可能,這出戏只有楊志這個外人被矇在鼓裡,連十幾個兵卒怕都是跑龍套的,弄不好,他們還會找個機會把楊志幹掉,然後回去領賞,因為儘管這次真的失了生辰綱,他們也並沒有被追究。

本來是走過場,防範自然鬆懈,被晁蓋他們智取去,也屬正常了。



七鬥


揭開消息洩露之謎,首先我們要認識一個較為重要的人:黃泥崗不遠有個村子叫安樂村,有個閒漢成天無所事事,且極好賭錢,叫白日鼠白勝。

在二十里外,有個東溪村的地方,有六個人正密謀一件驚天大案,為首叫晁蓋,糾結本村私塾先生吳用、劉唐和阮氏三兄弟,商議怎樣劫取路過黃泥崗,價值數以萬計的“生辰綱”。

一切計劃完畢,最後一件事難住吳用:由於財物巨大,返回目標太大。晁蓋說我認識安樂村白日鼠白勝,他家是藏匿最妥。

當白勝受邀入夥,內心的興奮高過了怕字。不久,楊志押送的“生辰綱”,被賣酒的、販棗的環環相扣的計中計劫走......

藏匿好財物後,晁蓋等人暫行離去,待風平浪靜後再作打算。白勝老實了幾天,終於熬不住賭癮,去村裡賭肆大賭了一回,被人發現大為可疑,抓進縣衙大刑伺候,白勝吃不住這樣折磨,便供出了晁蓋等六劫走了“生辰綱”。

白勝的好漢排位在倒數前三名,也不冤。


是龍就上天


小說《水滸傳》當中“智取生辰綱”應該算是家喻戶曉的一段故事,也是水泊梁山發展史當中的“重要事件”,奠定水泊梁山“晁蓋時代”的一個關鍵事件。

但是,小說當中“智取生辰綱”這個故事本身就“疑惑重重”,而吳用的“智取”謀劃也是漏洞百出。但是也就是有著這些疑惑和漏洞,才成就了晁蓋一夥“落草為寇”的“理想”。如果這個案子吳用真的神機妙算,案子乾的天衣無縫的話,大概也就是又多了幾個“富豪”而已。

所以,疑惑和漏洞是這個故事的有機的組成部分。其目的無非就是想給晁蓋一夥上梁山找個無法推脫的“理由”罷了。

關於“智取生辰綱”這件事的起因就是一件極其荒唐:幾個相互之間並不熟知的生活環境迥然不同的人,輕易地就合起夥來幹一件風險極大的掉腦袋的“潑天大案”,這是不和情理的,也是在現實生活當中不可能發生的事。

首先,劫取生辰綱的一前一後兩個發起人赤發鬼劉唐和入雲龍公孫勝對晁蓋最多是“久聞大名”,也只能是“久聞大名”而已。為什麼千里迢迢的“給晁蓋送一套富貴”?他們憑什麼判斷一個家財頗豐,衣食無憂,一村之望的晁保正就在身體裡流著“強盜的血液”?

更為疑惑的是劉唐和公孫勝居然也不認識。最終糾集在一起幹這個勾當的八個人是來自五個不同的地方:晁蓋和吳用來自東溪村,劉唐來自河北,公孫勝是遊方的道士,阮氏三兄弟來自石碣村,白日鼠白勝來自黃泥岡附近的安樂村。八個來自五個地方的並不熟悉的人迅速的達成一致,合夥搶劫?

第二,在沒有任何的關於押運生辰綱的確切的可靠的具體信息,僅僅知道“必然路過黃泥岡”這麼一個“消息”的情況下,吳用是怎麼做出“幹這件大事需“七八條好漢”的這個結論的?誰來押運,有多少人押運,用什麼交通工具等等一概不知,吳用的“妙計”哪來的底氣?

接下來說說吳用的“妙計”當中的漏洞。其實吳用的計策,除了專門害人的陰謀之外,正,拿的出手的計謀,很少沒有漏洞的,並且都是“致命的漏洞”。智取生辰綱也是如此。

這個用蒙汗藥麻煩罪案對象的手段在那個時期應該算是“司空見慣”,所有開黑店殺人越貨的傢伙都會這一套。這不算是什麼獨創。在這個計謀當中最值得喝彩的不是計謀本身,而是白勝的表演。而在表演之前的一些安排看似那排周密卻是致命的漏洞。

第一個漏洞就是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和和美譽度並且有著一張“明星臉”的晁蓋到黃泥岡附近的安樂村“用假姓名”和“假身份”投宿。作為廣交朋友的東溪村的保正,這樣的舉動會被認出他的人產生深刻的記憶和深深地懷疑。

第二,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白勝儘管在黃泥岡的表演很是“可圈可點”,但是這個閒漢悠然有一天一大早就跳著滿滿的一擔子酒匆匆趕路,並還謊稱是“醋”,這種欲蓋彌彰會給白勝帶來極大的問題。這個白勝太反常。反常的白勝是非常容易引起懷疑的。

事實證明這就是兩個致命的漏洞。晁蓋等人在劫取生辰綱之後很快的就被破案,這兩個馬腳就是關鍵所在。

其實,就是用蒙汗藥麻煩押運人員實施搶劫的手段本身也是一開始就被楊志懷疑的,但這出戏的表演太過完美,因此也就打消了楊志的懷疑,這和計謀無關。

而在搶劫之後不等風聲過去就迫不及待的分贓,就只能說太不專業,這也難怪,這八個人當中有真正的打劫實戰經驗的估計只有劉唐一人而已,其他幾個都是初次幹這種勾當,急於分贓應該是“意料之中”。

但白勝分得的贓物,成了坐實他們打劫生辰綱的“物證”。假如沒有這些物證,白勝大約還能攪賴一些時日。

總之,智取生辰綱這“妙計”還是有著諸多的疑問和漏洞,但是這些在所謂的“天意”面前也就顯得微不足道,並且也是因為有漏洞才能讓這些個好漢上梁山落草。

所以,有漏洞是必須的。


步武堂


《水滸傳》中智取生辰綱是一次非常成功截取不義之財的行動,你說它漏洞百出,恐怕是指在劫取之後,被官府發現是誰劫的這件事吧。你想如果沒有被發現還會有後來群英聚會嗎?還會有舉義旗,替天行道嗎?恐怕參加劫生辰綱的各位好漢,有了錢,都在享受自己的生活,誰還會去上梁山,走造反這條路。

咱先說劉唐,他和晁蓋並不認識,他冒險來找晁蓋商量劫生辰綱,只不過就是聽說晁蓋講義氣,人要是不被生活所迫,誰肯把自己的生死交給陌生人,在被雷橫當盜賊抓了之後,多虧晁蓋機警才得以脫險,但是為了十倆銀子,不惜再次冒險去和雷橫討要,可見當時的劉唐生活窘迫到什麼地步。到了不打劫就無法生存的地步。

再說晁蓋雖然有一定的家產,可是也難以招架像雷橫這種官差,他們誤良為盜,變相撈錢,吃拿卡要,如果晁蓋是安善良民,用不了多長時間也會變成窮光蛋。

白勝和阮氏三雄都是窮人,吳用一個才能卓越卻鬱郁不得志的窮書生,高球之流把持朝政,沒有上升通道,都過得不怎麼好,所謂窮則思變,所以一拍即合,挺而走險。在搶劫過程中,吳用的計謀天衣無縫,把警惕性很高的楊志騙得團團轉,乖乖的讓楊志把生辰綱交出來,眾好漢得手。

在這次搶劫過程中,晁蓋、吳用的指揮才能得以施展,在短短的時間裡,幾個交情不深,有得甚至不認識的陌生人相互配合,完美的完成了搶劫任務,可謂經典。至於最後被破案,那隻不過是作者為上梁山埋下的伏筆罷了!





霞飛19660901


讓一個教書的去組織搶劫,其實是比較為難吳用的!

1、想當然的判定押送隊伍一定會喝酒

這其實是整部小說有關這一章節的一個強行設定,在晁蓋等好漢動手的一開始,就已經做好了下蒙汗藥,用動了手腳的酒,麻翻所有押運成員的計謀,可問題是楊志和他的手下為什麼非得到黃泥崗去喝酒,隊伍裡帶大量的飲用水行不行,甚至自己自帶酒水行不行?為什麼來到黃泥崗就正好口渴,又正好隨身也沒有攜帶足夠的飲用水?可以說整個環節完全是建立在楊志和他的團隊非要配合晁蓋的情況下,可偏偏一路小心的楊志還非就這麼做了!



或者從另一方向來講,如果楊志和他的隊伍並沒有選擇喝酒,那接下來晁蓋他們該怎麼辦?直接動手明搶?對於這支隊伍的戰鬥力,筆者還是比較擔心,畢竟楊志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手下的人員除了年長的老管家沒有戰鬥力之外,剩餘的人皆是精挑細選的青壯,也具備一定的戰鬥力,而對面的搶劫八人小組,智多星吳用沒有戰鬥力,白日鼠白勝也沒有戰鬥力,真要廝殺起來兩人首先是對方砍殺的目標,剩下的阮世三雄劉唐晁蓋公孫勝六個人,一方面要對付對面的人員,另一方面還要保護兩個沒有戰鬥力的人,打鬥的難度係數可想而知!

不過吳用也好晁蓋也罷,似乎都沒有考慮到這一環節。



2、動手之前竟然主動暴露身份

在實際動手沒有開始之前,如果是老謀深算的人,必然得提前設想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得手之後如何擺脫追捕,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做好一個重要的細節,那就是行動從前到後,絕對不能留下任何痕跡,可偏偏這個搶劫小組從始到終四處留下足跡,動手之前竟然異想天開的在黃泥崗附近的酒店居住,主動在一個公共場所留下痕跡,一旦搶劫案發生,黃泥崗周邊的公共場所是首先要被追查的目標,這一夥假扮成賣棗子商人的小組自然也會暴露身份。

更雷人的是他們謀財之後並沒有選擇害命,那酒醒之後的楊志和他的手下一旦去官府報官,必然會詳細訴說自己遭到搶劫的經過,被一夥販賣棗子的商人搶劫,而這夥商販偏偏在周邊的酒店居住過,這麼明目張膽的暴露,想不抓你都不行!



3、得手之後竟然閉門生活,不再打聽外面的變化。

得手之後,必然會猜到官府一定會大力追查,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式就是連人帶物一起隱藏,同時在秘密打探外部的消息變化,而晁蓋等人偏偏什麼也不做,得手之後竟然提前分贓,最後除了白日鼠白勝外,其他的人一起躲在石碣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對外面的變化全然不知,不知道生性好賭的白勝竟然明目張膽的拿著搶來的東西跑到賭場賭錢,不知道白勝因此暴露了身份而被捕,不知道白勝隨後叛變出賣了自己,最後大隊人馬來到鄆城縣準備對晁蓋進行抓捕的時候,正在自家養身板的晁蓋更是一無所知,要不是宋江冒險通風報信,晁蓋一夥真是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遼寧資深球迷


話本或小說是用來賞玩所編佳美的,不是用來考究的,莫弄錯了,否則無趣了。即文學文藝是取趣的,不是文典.資料用於考究探究的,兩碼事,不可混同了,更不能弄反了。

也就是真實與瞎編要分清。

文學文藝都瞎編,因而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即:假冒偽劣於真實生活。造假做偽是本型,莫當真了。歸哄小孩別鬧大人的講故事,讓小孩安靜下來的方法。

因此香港武俠小說內,就哪麼幾個人,天南地北的竄幾千裡,這幾個人總碰到一起,不論冰山與大漠,甚至海洋裡,互不知各去向,互躲避,但到其地必有前先到及後隨到的。為啥不可究,不湊一塊就沒故事可寫可編了。

水滸傳內不是李逵揮斧砍人眾滅村莊,是他帶的婁羅打殺人滅村人的,不然要婁羅兵啥用,帶軍幾萬幹啥,兩元帥一拼殺勝負定了,那麼軍兵只吃飯啥都不幹,要他們幹啥。

小說寫成將與將互戰,兵在陣後看著,真實中正相反,兵互殺,將在陣後看著。

那有將殺入敵陣內的事呢。

生辰綱由作者寫盜成就盜成了,為啥由作者樂意這樣寫,誰也管不著,想管別看。

書上事在寫者時幾百年了,沒真的都瞎編。一個人連上午都幹啥了,到晚上就有些說不太清,何況幾百年後呢。

看個故事玩玩,打發無聊時間而已,莫追究咋回事了。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破綻?什麼破破綻! 生辰綱是朝廷的東東!要敢冒死劫它!誰夠膽去劫?這是要滅九族的呀! 梁山軍師吳用,就夠膽去劫!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這是一種視死如歸精神!!! 只有這種得罪了朝廷,這班梁山好漢,就有了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徹底造反到底的革命精神!!! 作者若果選用劫其它富商的貨隊財物,有何意義??? 東西一到手,大家分贓!各奔前程,這不是十足的強盜!何來梁山聚義???替天行道!!! 作者的立意深遠……!!! 現在潑汙水的小丑,何能理解呢……??? 四大名著,不是自己封的! 是千百年來,群眾公認的!百姓喜聞東見的真東西……!!! 造假誰人信?會傳千年不朽嗎??? ……!!!


朱群老師四公專頁


主要的原因是白勝,這個人具有兩面性,當時下藥這樣的人容易讓人相信,不容易懷疑,但是這樣的閒漢也容易讓人發現,最後事發就是白勝引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