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高血壓患者該如何穩定控制血壓水平,提高生活質量?

全科掃地僧


高血壓是今天最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高發於中老年人群。在我國,每6個人中大約就有一個高血壓患者。而作為一種終身性疾病,高血壓無法治癒,患者必須長期用藥治療,高血壓已然成為我國面臨的主要疾病負擔之一。

高血壓患者該如何穩定控制血壓水平,提高生活質量?

高血壓本身不致命,但是它的危害在於長期血壓失控會導致心臟、大腦、腎臟等重要靶器官受損,進而誘發嚴重的併發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重要的是控制血壓穩定,預防併發症的發生,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而想要穩定血壓,一直以來都要求患者做的是,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二者缺一不可。

1、藥物治療是根本:高血壓患者必須堅持終身用藥治療,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對於明確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而言,一般都無法治癒,只能長期服用降壓藥來穩定血壓。首先,患者絕不能以任何理由為藉口拒絕用藥治療,所謂的長期服用降壓藥傷腎減壽,沒有症狀就不用吃藥等,這些都是錯誤的認識。

其次,用藥治療不能為了吃藥而吃藥,不能覺得吃藥了血壓就一定能平穩,而忽視血壓的監測。要知道,隨著病程的延長,高血壓病情也會逐漸發展,患者應該密切監測血壓,定期複查,及時發現異常表現,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2、生活方式干預是基礎:除了用藥治療外,日常的生活方式干預也是控制血壓穩定的重要一環。需知,高血壓的發生誘因複雜,其中就包括後天的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因此想要控制血壓水平,日常的生活方式干預也就是必要的措施之一。

具體來說,高血壓患者要做到,飲食必須嚴格控制高鈉鹽的攝入,每天在5g以下,還要注意提防隱形鹽的攝入,如醃製品、醬製品等都要遠離,還需控制高脂肪、高糖、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少吃動物性食物、油炸食物等,多食富含鉀離子、維生素、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吃飯要七八分飽,不可過飽過快;儘早戒菸戒酒;適度運動,以慢跑、快走、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為主,堅持每天運動30min,每週5次;保持健康體重,防止超重或肥胖;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過勞,保證充分休息;戒驕戒躁,避免焦慮、緊張、壓力過大等不良情緒,以及憤怒、過度興奮等過激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等。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高血壓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對於非急症的高血壓患者,首先應該做到的是平穩降血壓,使血壓降到正常範圍,然後通過堅持用藥良好的生活方式將血壓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範圍。

所謂平穩降壓,就是通過合理用藥,使血壓逐漸地平穩下降,讓患者逐漸地適應,逐漸耐受,以避免血壓下降過急過快而引起頭暈不適、腦供血不足等症狀,同時讓24小時的血壓保持在基本恆定的水平,減少波動。


怎樣才能做到平穩降壓呢?關鍵在於選擇療效可靠、作用持久、一天服用一次就能保證具有24小時降壓作用的,而且是藥濃度穩定、不易受其他藥物影響的藥物。服用長效或緩、控釋型降壓藥物的優點是:可提高病人對治療的順從性,更平穩地控制血壓,將血壓的波動減少到最低程度。常用的降壓藥物有地平類的如硝苯地平緩控釋片,氨氯地平,沙坦類,普利類,β受體阻斷劑,利尿劑,如何選擇,選擇哪一種降壓藥物,需要醫生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用藥。

除了用藥,改變調整生活方式應該是控制高血壓首先要去做的,對於輕度高血壓或者高血壓邊緣患者有的通過生活方式的調理就可以控制血壓,延緩高血壓的發生,生活方式包括戒菸限酒、低鹽、減肥、堅持有氧代謝運動,避免熬夜,控制情緒,減少發怒生氣等。


如需瞭解各類降壓藥的合理使用,副作用等內容,可以訂閱我的高血壓專欄,閱讀相關文章:點擊我的頭像,在左下角合理用藥一欄

無名藥師


高血壓是我國排名首位的心血管疾病。診斷高血壓以後,首要任務是控制好血壓;在控制血壓時,重在平穩降壓,減少血壓波動。那麼,高血壓如何穩定控制血壓,提高生活質量?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過度焦慮或緊張,因為焦慮或緊張會引起心率增快,導致血壓升高,不利於血壓的控制,所以,若想穩定控制血壓,儘量保持良好的心態,有焦慮症的患者,可以就診心理醫生或給予必要的藥物治療,如阿普唑侖;其次,儘量避免情緒激動,情緒激動時,不僅會導致血壓大幅波動,還會增加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如心肌梗死、腦梗死,會降低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生活習慣方面,應避免高鈉飲食,因為高鈉飲食是導致血壓升高的主要生活習慣。因此,從平穩控制血壓的角度出發,應控制鈉鹽攝入,包括食用鹽、味精、醬油、醃製品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其次,應適當運動,每日堅持半小時左右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騎車,打太極等,減輕體重;避免熬夜,規律作息;戒菸限酒,更有利於血壓的平穩控制。


在應用降壓藥方面,儘量選擇長效降壓藥,因為長效降壓藥可持續的24小時降血壓,避免了血壓的波動,可實現穩定控制血壓的目的;其次,高血壓的急性併發症,往往易發生於血壓波動較大的患者,因此,選擇長效降壓藥,可有效減少高血壓急性併發症,如心肌梗死、腦梗死的發生,這是提高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所在。

綜上,高血壓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焦慮、緊張、情緒激動,健康飲食,適當運動,選擇長效降壓藥,可穩定控制血壓水平,提高生活質量。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高血壓是我國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目前我國約有2億高血壓患者,每10個成年人中約有2個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是導致我國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穩定控制血壓水平,是提高生活質量最主要的方式。但是,如何穩定控制血壓水平?要想穩定控制血壓水平,絕不僅僅是一句話,而是要落實到行動,貴在長期堅持。


一、日常生活方面

1、控制鹽的攝入量,每人每日鹽攝入的總量應<6g(大約為啤酒瓶蓋去掉膠墊後一平蓋),減少泡菜、醃製臘肉、豆腐乳等含鹽量高的食物,控制醬油、生抽、蠔油、雞精等調料品的用量,這些調料品中均含有鈉的成分。

2、增強體育運動 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中等強度的鍛鍊方式,每週3-5次,每次持續半個小時左右,還可以每日健步走,總步數控制在5000-6000步左右,運動時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3、食用油建議選擇液體植物油,少吃或者不吃肥肉和動物內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每週可吃雞蛋不超過5個,適量的吃些豆製品、牛奶等。

4、控制體重在標準範圍內

5、嚴格戒菸,包括控制二手菸的吸入,限制飲酒,不提倡高血壓患者飲酒,實在不能戒酒者,應控制飲酒量,酒精攝入量男性不超過25g/天,女性不超過15g/天。

6、保持心情愉悅,避免精神壓力過大。

1、在醫師指導下合理使用降壓藥,首選長效降壓藥,規範性使用降壓藥治療,即使是長效降壓藥,降壓療效最長時間為24小時,因此不提倡血壓高時服用降壓藥,或者間斷服用降壓藥,或者隔天服用降壓藥。

2、清晨血壓有高峰者,建議晨起立即服用降壓藥,然後在活動。

3、定期醫師門診處隨訪,必要時調整降壓藥,並進行高血壓併發症的篩查。

總之,高血壓穩定控制血壓的措施是綜合性的,生活方式及藥物是必不可少的。



急診科鮮醫生


高血壓患者該如何穩定控制血壓水平,提高生活質量?高血壓疾病本身其實沒有什麼太明顯的症狀,並且危險性也並沒有那麼高,但是,高血壓確有著多種多樣的併發症,而真正危險的也正是各種各樣的併發症,比如腦梗,中風,腦出血,腎病,眼病等等,這才是高血壓需要控制的真正原因,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要想生活能力不受影響,血壓控制非常重要。

控制血壓飲食很重要:

說到控制血壓,飲食當然是非常重要的,高血壓患者也並不僅僅需要減少鹽的攝入,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控制總能量的攝入,尤其是要控制一個合理的體重,因為體重超標,會直接影響血脂,而血脂如果受到影響會直接影響到血壓,不利於血壓的控制。

2.少吃動物肥肉,動物肥肉不僅會造成肥胖,其中高膽固醇,也會影響血脂的健康,從而對於血壓造成影響。

3.不吃油炸類的食物,以及燒烤,這類食物,都是高油高鹽的食物,並且飽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都較高,會影響血脂的健康,也會造成肥胖,對於血壓的控制會有很多不利的影響。

4.多吃蔬菜,每天500g,尤其是在吃肉的時候,蔬菜中的植物甾醇,能夠幫助降低血膽固醇,還能夠減少動物膽固醇的吸收,以及促進血管的健康,其中富含的鉀非常豐富,對於控制血壓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是中還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潤腸通便,高血壓的一個發病因素還與便秘有關,所以預防便秘也很重要。

5.足量飲水1500-1700mk,夏季要適量的增多,因為飲水的充足可以幫助稀釋血液,預防血液的濃縮,造成血液黏稠,也能夠更好的預防便秘。

6.每天吃豆製品,對於控制血壓,預防動脈硬化很好。

7.選擇魚肉或雞肉比畜禽肉好。

8.少吃煙燻類/醃製類的食物,這類食物中的鹽含量過高。

9.少吃甜食,控制體重。


除了上述的飲食外,高血壓患者還應該注意每天適量的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不僅能夠控制體重,還能夠幫助促進血管的健康,並且出了降低血脂,血糖外,還能幫助降低血壓,對於預防高血壓的併發症有很積極的作用,每天最好不少於1小時,只是需要注意每天要堅持。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去除根源和發病條件,自然就好了。靠吃藥只會死更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