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高血压患者该如何稳定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全科扫地僧


高血压是今天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在我国,每6个人中大约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而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高血压无法治愈,患者必须长期用药治疗,高血压已然成为我国面临的主要疾病负担之一。

高血压患者该如何稳定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本身不致命,但是它的危害在于长期血压失控会导致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靶器官受损,进而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重要的是控制血压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想要稳定血压,一直以来都要求患者做的是,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二者缺一不可。

1、药物治疗是根本: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终身用药治疗,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对于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而言,一般都无法治愈,只能长期服用降压药来稳定血压。首先,患者绝不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拒绝用药治疗,所谓的长期服用降压药伤肾减寿,没有症状就不用吃药等,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

其次,用药治疗不能为了吃药而吃药,不能觉得吃药了血压就一定能平稳,而忽视血压的监测。要知道,随着病程的延长,高血压病情也会逐渐发展,患者应该密切监测血压,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异常表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除了用药治疗外,日常的生活方式干预也是控制血压稳定的重要一环。需知,高血压的发生诱因复杂,其中就包括后天的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因此想要控制血压水平,日常的生活方式干预也就是必要的措施之一。

具体来说,高血压患者要做到,饮食必须严格控制高钠盐的摄入,每天在5g以下,还要注意提防隐形盐的摄入,如腌制品、酱制品等都要远离,还需控制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少吃动物性食物、油炸食物等,多食富含钾离子、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吃饭要七八分饱,不可过饱过快;尽早戒烟戒酒;适度运动,以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为主,坚持每天运动30min,每周5次;保持健康体重,防止超重或肥胖;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劳,保证充分休息;戒骄戒躁,避免焦虑、紧张、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以及愤怒、过度兴奋等过激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高血压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对于非急症的高血压患者,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平稳降血压,使血压降到正常范围,然后通过坚持用药良好的生活方式将血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

所谓平稳降压,就是通过合理用药,使血压逐渐地平稳下降,让患者逐渐地适应,逐渐耐受,以避免血压下降过急过快而引起头晕不适、脑供血不足等症状,同时让24小时的血压保持在基本恒定的水平,减少波动。


怎样才能做到平稳降压呢?关键在于选择疗效可靠、作用持久、一天服用一次就能保证具有24小时降压作用的,而且是药浓度稳定、不易受其他药物影响的药物。服用长效或缓、控释型降压药物的优点是:可提高病人对治疗的顺从性,更平稳地控制血压,将血压的波动减少到最低程度。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地平类的如硝苯地平缓控释片,氨氯地平,沙坦类,普利类,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如何选择,选择哪一种降压药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除了用药,改变调整生活方式应该是控制高血压首先要去做的,对于轻度高血压或者高血压边缘患者有的通过生活方式的调理就可以控制血压,延缓高血压的发生,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低盐、减肥、坚持有氧代谢运动,避免熬夜,控制情绪,减少发怒生气等。


如需了解各类降压药的合理使用,副作用等内容,可以订阅我的高血压专栏,阅读相关文章:点击我的头像,在左下角合理用药一栏

无名药师


高血压是我国排名首位的心血管疾病。诊断高血压以后,首要任务是控制好血压;在控制血压时,重在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那么,高血压如何稳定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应避免过度焦虑或紧张,因为焦虑或紧张会引起心率增快,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血压的控制,所以,若想稳定控制血压,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有焦虑症的患者,可以就诊心理医生或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如阿普唑仑;其次,尽量避免情绪激动,情绪激动时,不仅会导致血压大幅波动,还会增加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如心肌梗死、脑梗死,会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生活习惯方面,应避免高钠饮食,因为高钠饮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生活习惯。因此,从平稳控制血压的角度出发,应控制钠盐摄入,包括食用盐、味精、酱油、腌制品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其次,应适当运动,每日坚持半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车,打太极等,减轻体重;避免熬夜,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更有利于血压的平稳控制。


在应用降压药方面,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因为长效降压药可持续的24小时降血压,避免了血压的波动,可实现稳定控制血压的目的;其次,高血压的急性并发症,往往易发生于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因此,选择长效降压药,可有效减少高血压急性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生,这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综上,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情绪激动,健康饮食,适当运动,选择长效降压药,可稳定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约有2个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导致我国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稳定控制血压水平,是提高生活质量最主要的方式。但是,如何稳定控制血压水平?要想稳定控制血压水平,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要落实到行动,贵在长期坚持。


一、日常生活方面

1、控制盐的摄入量,每人每日盐摄入的总量应<6g(大约为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减少泡菜、腌制腊肉、豆腐乳等含盐量高的食物,控制酱油、生抽、蚝油、鸡精等调料品的用量,这些调料品中均含有钠的成分。

2、增强体育运动 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中等强度的锻炼方式,每周3-5次,每次持续半个小时左右,还可以每日健步走,总步数控制在5000-6000步左右,运动时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3、食用油建议选择液体植物油,少吃或者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周可吃鸡蛋不超过5个,适量的吃些豆制品、牛奶等。

4、控制体重在标准范围内

5、严格戒烟,包括控制二手烟的吸入,限制饮酒,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实在不能戒酒者,应控制饮酒量,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g/天,女性不超过15g/天。

6、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1、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首选长效降压药,规范性使用降压药治疗,即使是长效降压药,降压疗效最长时间为24小时,因此不提倡血压高时服用降压药,或者间断服用降压药,或者隔天服用降压药。

2、清晨血压有高峰者,建议晨起立即服用降压药,然后在活动。

3、定期医师门诊处随访,必要时调整降压药,并进行高血压并发症的筛查。

总之,高血压稳定控制血压的措施是综合性的,生活方式及药物是必不可少的。



急诊科鲜医生


高血压患者该如何稳定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高血压疾病本身其实没有什么太明显的症状,并且危险性也并没有那么高,但是,高血压确有着多种多样的并发症,而真正危险的也正是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比如脑梗,中风,脑出血,肾病,眼病等等,这才是高血压需要控制的真正原因,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要想生活能力不受影响,血压控制非常重要。

控制血压饮食很重要:

说到控制血压,饮食当然是非常重要的,高血压患者也并不仅仅需要减少盐的摄入,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尤其是要控制一个合理的体重,因为体重超标,会直接影响血脂,而血脂如果受到影响会直接影响到血压,不利于血压的控制。

2.少吃动物肥肉,动物肥肉不仅会造成肥胖,其中高胆固醇,也会影响血脂的健康,从而对于血压造成影响。

3.不吃油炸类的食物,以及烧烤,这类食物,都是高油高盐的食物,并且饱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都较高,会影响血脂的健康,也会造成肥胖,对于血压的控制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4.多吃蔬菜,每天500g,尤其是在吃肉的时候,蔬菜中的植物甾醇,能够帮助降低血胆固醇,还能够减少动物胆固醇的吸收,以及促进血管的健康,其中富含的钾非常丰富,对于控制血压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是中还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润肠通便,高血压的一个发病因素还与便秘有关,所以预防便秘也很重要。

5.足量饮水1500-1700mk,夏季要适量的增多,因为饮水的充足可以帮助稀释血液,预防血液的浓缩,造成血液黏稠,也能够更好的预防便秘。

6.每天吃豆制品,对于控制血压,预防动脉硬化很好。

7.选择鱼肉或鸡肉比畜禽肉好。

8.少吃烟熏类/腌制类的食物,这类食物中的盐含量过高。

9.少吃甜食,控制体重。


除了上述的饮食外,高血压患者还应该注意每天适量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不仅能够控制体重,还能够帮助促进血管的健康,并且出了降低血脂,血糖外,还能帮助降低血压,对于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很积极的作用,每天最好不少于1小时,只是需要注意每天要坚持。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去除根源和发病条件,自然就好了。靠吃药只会死更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