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天净沙·秋思》常考题型,醍醐灌顶

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如何答?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③人在天涯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天净沙·秋思》常考题型,醍醐灌顶

【词语注释】

①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版)。天净沙,曲牌名。思,思绪。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②昏鸦:黄昏时将要归巢的乌鸦。③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④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阅读指南】

这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曾被王国维视为元人小令最佳者。题名“秋思”,但全篇却无一语提及“思”的内容,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枯藤老树昏鸦”,枯萎的藤蔓,僵老的古树,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丫上。首句就给读者展现了一派秋天毫无生气的萧索景象,恰与游子悲凉的心境相吻合。

“小桥流水人家”,第二句的画面转为明净:纤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安谧而温馨。这样生气盎然、充满人间温情的“家”的景象,会激起游子怎样的情感呢?是向往吧,但向往之后更添悲凉——因为他只是过客,这一切不属于他。

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古道西风瘦马”,荒郊古道上,一匹瘦马载着游子,冒着凛冽的西风踟蹰而行。悲凉的画面,让读者可以想见马上的游子凄苦的神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何处是归宿?何处是家乡?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前三句九个名词,三组画面,看似孤立,却在篇末“断肠人在天涯”的收束中和谐串联起来,情景交融,让读者从简单的名词中读出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匠心独运,却仿佛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难怪被称为“秋思之祖”啊!

【巩固检测】

1.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2.这首小令扣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小令的主旨是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这首小令中“小桥流水人家”常被后人用来表现____________(地区)景物特点。

4.曲中的“断肠人”此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这首小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小令曲牌名是“天净沙”,曲题是“秋思”。

B.“秋思”就是指旅人在秋天里的思绪情感。

C.“古道西风瘦马”是对游子生存状态的具体描写。

D.首句有萧瑟之气,第二句又明净纤巧,前后不够协调。

6.下列对本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全曲写了夕阳下的九种景物,描绘出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

B.首句展现的萧索景象,与断肠人的心境相吻合。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的景象,与作者悲愁思家的心境一致。

D.枯藤、老树等有形之物,与无形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

1.小桥流水人家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3.江南农村 4.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5.D(前后是协调的,清雅、安适衬托悲凉、沦落) 6.C(衬托悲愁心境)

【实战演习】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的“昏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枯藤”两句写了游子的途中见闻。

B.“古道”句描写了游子的悲凉境况。

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的心理感受。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咏秋景的情怀。

1.断肠人在天涯 2.黄昏时将要归巢的乌鸦。 3.D(悲秋之情)

【考试试题】

1.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古道西风瘦马”的“瘦”表现了旅人的辛劳。

C.前三句勾勒出“秋”色,末二句点出了“旅”思。

D.这首散曲主要表现秋天的悲凉景象。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目为“秋思”,全篇中却无一“思”字,而景物中处处有“思”。

B.首句中的三种景物,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写生机盎然、充满温情的家,使人倍感亲切温暖。

D.这首元曲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4.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B.曲中作者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

C.“天净沙”是这首曲地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题目。

D.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萧瑟感。

5.对这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三句九处景物,突出画面昏暗、阴冷、苍凉的背景。

B.“枯藤”两句写途中见闻,“古道”句为游子境况描述。

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心理感受:天涯漂泊、悲凉无助。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秋情怀,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

6.这首曲中“”一词明确呼应标题中的“秋”。

7.以下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

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

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

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昏鸦”的意思是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春天优美的景致。

C.“断肠人”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D.这首曲写秋日黄昏旅途的情思。

【答案】

1.D 2.D 3.C 4.B 5.A 6.西风 7.D 8.B

授之渔学堂,分享各科目学习方法,稳步提高孩子成绩!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天净沙·秋思》常考题型,醍醐灌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