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講史
司馬懿不僅善於韜晦,而且非常狡黠,深謀秘計,手段複雜,殘忍暴虐。按《晉書》的說法,司馬宣王是個猜忌殘忍之人。他的政敵只要被他打敗,都被誅滅三族,就連已經出家的女兒,亦不得幸免。他一生戾狠,陰毒手段使盡,心機之深,手法之狠,堪稱三國之最,且全是為了一己之私,絲毫沒有曹操那種平定天下、匡扶漢室的恢弘之志。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也都和其父是一類人。
封建道德標準,是忠誠,正直,勇敢,犧牲私利兼濟天下,司馬氏父子卻一樣都不具備。這一類人成功,封建時代的道德就泯滅殆盡了。然而專靠鬥力,終究不能長久。爭權奪利鬥爭的結果,最後總是善於使用陰謀詭計的人容易獲勝。所以封建制度的腐朽衰亡,也可以說是其制度本身的設計缺陷所致。
還是回到正題上來。司馬師、司馬昭兄弟都參加過“高平陵事變”,且都有一定的能力,要說誰更厲害,個人認為弟弟司馬昭頗有其父的神韻,野心更大,所建的功業比哥哥大,因此也更厲害些。
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事變”,逼迫曹魏大將軍曹爽交出軍權。不久,司馬懿將曹爽及其家族、黨羽誅戮殆盡。
之後,曹魏政權逐漸被司馬氏集團所竊奪。事變兩年後,71歲的司馬懿病死,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倆相繼執政。司馬懿死後,先由司馬師繼其位。到齊王曹芳十五年,中書令李豐,皇后之父張緝密謀發動兵變,以廢黜司馬師,欲用夏侯玄(曹爽的姑表兄弟)代替他。因為事機不密,都被司馬師除掉了。
司馬師惱怒,乾脆於254年廢掉了齊王曹芳,改立曹丕的孫子、年僅十四的高貴鄉公曹髦為傀儡。次年,忠於曹家的揚州都督母丘倹、刺史文欽起兵討伐司馬師。司馬師親率大軍與其對峙。隨後兩軍展開惡戰,因兵微將寡,母丘倹大敗虧輸,死在逃亡路上,文欽逃到東吳。
因戰前司馬師身上本已有傷,後又帶傷出征,瘡痛更甚,加上鞍馬勞頓,回到許昌就死了。他的兄弟司馬昭繼其位。
司馬昭做丞相執政時,專橫跋扈,根本不把曹髦放在眼裡,並時時流露出篡權的野心。彼時,民間流傳一首童謠,歌曰:這兒青龍困於井中,那兒黃龍在井中出現。
彼時,小皇帝曹髦已年近二十,不甘心做個牽線木偶,任人擺佈,對司馬昭擅權攬政極為不滿。他聽人說起市井流傳的黃龍傳聞,提筆寫了首《潛龍詩》,藉以抒發胸中的憂憤之情。
司馬昭聽說後,惱怒異常。不久,他故意當眾逼曹髦封其為晉公,按古制賜給其最尊崇的禮遇。曹髦很明白,他這是在做篡奪皇位前的最後試探。
年輕的曹髦眼見司馬昭的氣焰一日囂張過一日,憤懣難平。他請來尚書王經,還有王沈和王業二大臣,以激憤的語氣說:“列卿,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朕與其坐以待斃,何如早下手與他拼一場”!尚書王經知道司馬昭早已尾大不掉,勸皇帝三思而後行。王沈、王業卻心懷鬼胎,一聲不吭。
曹髦從懷裡掏出刺血寫在黃綢上的詔書,慨然說:“朕意已決,死亦不足畏”。
王沈、王業告辭出宮後立即就去司馬昭府裡告密。
曹髦年輕,有血氣之勇,慮事也沒那麼周全,他親率宮中的數百衛士以及宮監、雜役、童僕,執槍拽棒,喧喧嚷嚷的要去進攻司馬昭。還沒見到司馬昭的影子,就碰到中護軍賈充帶著一群全副武裝的禁軍殺氣騰騰迎面而來。賈充是司馬昭親信,奉命前來鎮壓曹髦,經過短促而激烈的搏殺,曹髦被賈充部下成濟所殺。這位年輕的皇帝不甘心做傀儡,選擇英勇戰死,倒也死的壯哉,至少比曹爽有骨氣。他雖死,那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卻得以流傳至今,成為形容心懷歹意、野心勃勃的專屬成語。
司馬昭誅殺皇帝,事後又有些做賊心虛,為了收買人心,事後他哭天抹淚,假惺惺的責備自己盡責不力。他不忍心拿死黨賈充開刀,就把親手刺死曹髦的成濟拋出去當替罪羊,還夷其三族。
史載,成濟臨刑前激憤不平,破口大罵不休。司馬昭本想借成濟的腦袋來平息對自己不利之輿論,不想被成濟臨死前揭穿,大有欲蓋彌彰之囧態。這一來,他不敢貿然篡魏稱帝,就又將曹操孫子曹奐立為皇帝。
此時已是公元260年前後,曹魏政權早已名存實亡了。
司馬昭這人雖然陰險毒辣,但也很有些能耐,也有一定的志向。就是他派遣鍾會、鄧艾率大軍滅掉了盤踞西南42年的蜀漢政權。
265年,司馬昭還沒來得及做皇帝就死了。魏國的末代皇帝曹奐就和東漢的獻帝劉協一樣,在一次隆重的朝典上被迫宣佈“主動”禪位,效仿上古賢君堯、舜,把皇位傳給賢臣,退位歸隱。史載,典禮結束後,曹奐回去就抱頭痛哭一場。
在禪讓典禮上,司馬昭之子、晉王司馬炎也效仿曹丕受禪時的樣子,假意推脫謙讓一番,最後在大臣的不斷勸進下“勉強”接過皇帝璽綬,宣稱改國號晉,都洛陽,改年號泰始,改曆法,大封群臣,建立起一個新王朝 ,史稱西晉。司馬炎為晉武帝。
十五年後,晉將王睿率軍破建康(今南京),晉滅東吳。這段歷史被稱作“三國歸晉”。
從各項綜合指標來考量,司馬昭明顯比司馬師厲害,他執政時間更久,權謀更狠辣些,胃口更大,所建立的功業也比哥哥司馬師更大些。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司馬師、司馬昭是司馬懿的兒子,是親哥倆。司馬懿城府極深,陰險狠毒,這兩個兒子也很像他,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兩代人成了西晉王朝的奠基者,為三國的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
至於說這兄弟倆誰更厲害,綜合來說應該是老大司馬司師更勝一籌。可惜死的早,沒有發揮更大的作用。當然這也與司馬師身為長子,且長司馬昭三歲,有很大的關係。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時,兄弟倆頭一天知道計劃後,司馬昭心有牽掛,一夜沒睡,而司馬師卻與平時一樣,安然入眠。第二天行動的,竟然能集結了暗中培植的三千人的敢死隊,指揮若定。連司馬懿都讚歎不已,可見司馬師的心理素質與遠見卓識,在當時要強於司馬昭。
司馬昭曾率兵伐吳,卻被東吳諸葛恪擊敗,致便司馬昭被降爵。次年,司馬師卻用計大敗諸葛恪。只是因為早亡,沒有獨自指揮太多的戰役。司馬昭後來指揮滅蜀伐吳,統兵西征靈州平羌族,北征沙漠收拓跋。招撫幾百萬的各民族群眾歸附,所以在軍事能力方面,如果以成績論,司馬昭要強於司馬師。不過這要怪司馬師死的太早。
在擅行廢立皇帝這一點,這,兩兄弟卻步調一致,同出一轍。司馬師大開殺戒,除掉政敵,廢曹芳,立十四歲的曹髦為帝。司馬昭不甘落後,又殺了想獨立自主的曹髦,為了洗白自己,讓部下成濟頂罪,並滅了成濟三族,相比之下司馬昭更加陰狠。
在國家治理方面,司馬師在司馬懿死後,掌控朝廷,一方面清除異己,鞏固專政,另一方面選拔人才,舉賢任能,整頓朝綱,使朝廷中的風氣煥然一新,生機勃勃,倒也大有中興之勢,使司馬昭掌權後深受其利,並學以致用,滅蜀之後,優待劉禪,對蜀地百姓減免賦稅,安撫民心,對政權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司馬師在司馬懿死後才獨挑重擔,至死時只有短短的四年,但在這四年中,他獨攬大權,剷除異己,培植自家勢力,打擊外部敵人,已經為司馬昭日後功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司馬昭坐享其成。
司馬師是長子,以古代世襲的規則,司馬懿也會重點培養他,如果他不早亡,司馬昭只能望其項背,歷史的發展也許也是一樣的,甚至更快。
所以相對而言,還是老大司馬師的能力更強一些。至於司馬家族的品行作為,是非功過,自有讀者自行評定。
我是歷史微點,歷史領域小學生,歡迎互相關注,共同學習!
歷史微點
當然司馬師更厲害,他只是死得早名氣比較小而已。司馬懿蓄謀發動政變,只與一個人長期密謀,他就是司馬師。到了政變前那天晚上,告訴了司馬昭,這小子嚇得一晚上沒睡著;司馬懿司馬師父子跟沒事似的。
司馬師年輕時名氣就很大,很有才能,能文能武,與名士何晏、夏侯玄齊名,三人關係很不錯。作為國家組織部長,何晏看人還是有一套的,他說:“看問題深刻,能通達天下哲理的,數夏侯玄;看問題細緻,能處理好天下事務的,數司馬師。”何晏沒看懂的是,司馬師心狠手辣、陰狠深沉,而自己更擅長誇誇其談。
司馬師心有多狠?夏侯玄、何晏因為擋住了家族掌權,全部被處死;他自己的妻子夏侯徽,是夏侯尚的女兒,母親是曹真之妹,可能是知道了什麼秘密,被司馬師殺死。
司馬懿去世,因高平陵政變的惡劣影響,司馬家的政權非常不穩。司馬懿把一切託付給了司馬師,他被任命為大將軍,加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成為第一權臣。
九州歷史
司馬師與司馬昭是三國長壽軍事家司馬懿的兩個兒子。
在司馬家族篡奪曹魏權力的過程中,司馬師接過父親的衣缽,司馬昭又接過兄長的權杖。
當魏國權勢集中流向司馬家,司馬昭兒子司馬炎稱帝、並統一全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司馬師和司馬昭誰厲害?從兩個方面進行比較,可以看得很清楚。
一、建立的功績
司馬家篡奪曹魏權力最關鍵的一步就在於發動了高平陵政變。
曹芳繼位,年近70歲的司馬懿和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一起策劃高平陵政變。
政變期間以及政變後,司馬家族誅滅了曹爽三族,清除了曹氏宗親在朝中最具實力的所有人物,使得司馬家族基本上控制了曹魏政權。
政變全程由司馬懿主導,兩個兒子都起了重要作用。
相對而言,司馬師起的作用要大一些,但是,司馬師之所以起到了大一些的作用,全在於父親司馬懿安排,司馬懿肯定按照傳統思想,首先培養嫡長子。
在高平陵政變中,由父親司馬懿主導,司馬師、司馬昭根據各自的分工,都完成了任務,兄弟二人應該算是平分秋色。
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繼承了父親的職位,操控魏國大權,引起一些大臣不滿。
司馬師將李豐、張輯密謀的政變扼殺在孕育中;
司馬師廢除魏帝曹芳,扶植曹髦為傀儡皇帝;
平定了毌丘儉、文欽的叛亂。
平叛後,司馬師回到許昌,就因為手術創痛復發後而死亡。
司馬昭繼承哥哥的職位後,肆無忌憚、為所欲為,讓年輕的曹髦深感嚴重威脅。
為了逼迫曹髦首先起事,為誅殺曹髦找到理由、或者製造機會,司馬昭在朝廷中要求曹髦冊封自己為晉公、並賜予最高禮遇。
終於超出了曹髦的忍耐限度,曹髦親自率領皇宮中的侍衛、太監等300多人,發起對司馬昭的進攻。
曹髦還沒有見到司馬昭的面,就被司馬昭親信賈充率領的禁軍迎頭痛殺。
賈充部下成濟急於立功,奮勇當先殺死了曹髦。
殺死曹髦之後,司馬昭把曹操孫子曹奐扶植為皇帝。
司馬昭掌權期間,已經把曹魏上上下下大臣全部收為己有,為逼迫曹奐禪位建立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司馬昭能夠多活兩年,曹奐一定會把皇帝之位禪讓給司馬昭的。
司馬昭死後不久,曹奐便把皇帝之位禪讓給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
司馬炎建立了西晉。
還有一項重大功績也是司馬昭建立的,那就是消滅蜀漢。
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率領大軍進軍大西南,消滅了統治西南42年的劉家蜀漢。
司馬師扼殺李豐、張輯陰謀;廢曹芳、立曹髦;平定毌丘儉反叛。
司馬昭誅殺曹髦,新立曹奐;消滅劉禪蜀漢;為司馬炎廢魏建晉奠定了基礎、疏浚了通暢的渠道。
“三國歸晉”最大的功勞當之無愧屬於司馬昭。
所以,司馬昭比哥哥司馬師厲害很多。
二、控權的能力
司馬師繼承父親司馬懿的衣缽,掌控曹魏大權,卻遭到很多人反對,而且有的大臣甚至直接起來造反。
中書令李豐、張緝曾經密謀發動兵變,希望廢黜司馬師。
司馬師廢除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傀儡,第二年,就遭到了揚州都督毌丘儉、刺史文欽起兵討伐。
司馬師親率大軍前往淮南平叛,被文欽兒子文鴦嚇得眼珠都掉了出來,不久,身死許昌。
再來看看司馬昭控權能力。
曹髦打算率先攻擊司馬昭,把尚書王經、大臣王沈和王業請來,直接告訴他們: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朕要與他拼一場!
按照常理,這些大臣都應該支持皇上、併為皇上效力,可是,尚書王經勸諫皇帝三思而後行;
王沈、王業出宮後,立即就到司馬昭府裡告密。
曹髦拼湊的幾百人,剛剛走出皇宮,就被司馬昭親信賈充率領的禁軍攔截。賈充手下成濟奮勇當先,直接把曹髦殺死了。
司馬昭死後時間不長,曹奐禪位、司馬炎當上皇帝,這一切運作的力量都是司馬昭世代培養起來的,司馬炎短時間發展不可能這麼快。
司馬家族真正、完全控制曹魏政權,就是從司馬昭開始的,並且在司馬昭一手策劃下,建立了司馬家的政權——西晉。
大將鍾會、鄧艾消滅西南蜀漢,也是受司馬昭派遣、命令的。
從對政權的掌控能力方面看,司馬昭遙遙領先於哥哥司馬師。
作為政治方面的傑出人物,厲害不厲害,在道德水準不相上下的兩個人進行比較時,主要看兩個方面:一個是掌控權力的能力大小、一個是從政建立的功績大小。
從以上兩項標準來評判,司馬昭比司馬師確實厲害很多,不是隻厲害一點點。
至於耍了多少小聰明、生養了多少兒子,都是生活細節上的小事。
岳飛的飛
母生九子各個不同,作為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同胞兄弟在對權利的渴望以及善於權謀等方面並無誰優誰劣之分,但是在處理問題的手段上,司馬師比司馬昭顯得更為老辣,心腸也更硬。
一、高平陵之變,司馬師家主之風,司馬昭只是跟班
高平陵之變,是一場決定司馬懿家族存亡的一場鬥爭,司馬懿被貶在家,如同困獸,曹爽掌握朝政大權,只要願意隨時可以滅了司馬懿九族,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司馬懿雖然門生故吏遍地,但是此時能夠堅定站在他身旁支持他的只有他的長子司馬師。為了能夠將曹爽“一擊斃命”,司馬懿讓擔任中護軍之職的司馬師,在京城悄悄招募和訓練了三千死士,以此當作造反奪權的資本。而到高平陵之變發生時,這些人就發揮了重要作用。高平陵之變發生之前,司馬懿對此事非常保密,只有司馬師知道,而對對司馬昭則一直隱瞞。而為了確保這些機密不被洩露,司馬師做了一件讓人心寒的事情他親手毒害了自己的妻子,司馬師的妻子是曹真的妹妹的女兒,就是曹魏家族裡的人,她的哥哥就是夏侯玄,夏侯玄也是年少成名,時人經常以玉樹來比喻他,而且他還是一個開創了魏晉玄學先河式的人物,不過也是英年早逝,他的妹妹夏侯徽就是司馬師妻子,雙方就是政治聯姻,司馬師和夏侯徽各自對對方都有保留,夏侯徽覺得司馬師對曹魏家族不忠,司馬師覺得夏侯徽就是曹魏家族派來的臥底,就下毒把夏侯徽殺了,絲毫不顧忌夏侯徽已是自己五個女兒的母親,可見其心狠手辣。
而在司馬懿準備發動政變之前司馬懿把自己要發動政變的事告訴司馬師和司馬昭,然後讓司馬師屯兵司馬門,控制京城,司馬昭特別擔心這件事,一夜都睡不著,司馬師卻一夜安眠,這足以看出二人的不同,司馬師就不怕做壞事,根本沒有心理負擔,一點不怕,而司馬昭相對膽子就比較小了。
從這些事情看來,司馬懿也是把司馬師作為加班人著力培養,而司馬師也表現出了一個家族長子的風範和霸氣,可以說是深得司馬懿真傳。
二、廢立魏帝,司馬師手腕靈活,司馬昭簡單直白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去世,司馬師成為撫軍大將軍,執掌魏國軍政大權,此時他作為魏國和司馬家族最核心的權利人物,表現出一個成熟政治家水平。在廢魏帝曹芳時,他首先是剪除支持曹魏的殘餘勢力,公元254年,魏帝曹芳不堪大將軍司馬師的跋扈,想命令李豐、夏侯玄、張緝等人發動政變。廢除司馬師,改立太常夏侯玄為大將軍,可惜計劃洩露,三人被司馬師誅殺,夷滅三族。夏侯玄是司馬師昔日的小夥伴,同時也是他毒殺的妻子夏侯徽的哥哥。
其實,在高平陵之變前,當時,曹氏外圍宗室夏侯玄是徵西將軍,駐守長安,主要負責抵禦西線對蜀漢的戰事。這是司馬懿和曹爽的政治交易。司馬懿同意放棄兵權從長安回到朝廷的前提,即由夏侯玄取代他的位置,而夏侯玄原來擔任的中護軍一職則由司馬師擔任。
高平陵之變後,夏侯玄被司馬懿召回朝廷,擔任太常,雖然也是公卿,但是畢竟沒有兵權了,實權甚至還不如他曾經擔任過的主管選舉的尚書一職。當時司馬懿曾認為夏侯玄有可能拒絕這個職務調動,從而起兵反對司馬懿。但夏侯玄選擇了服從命令,回到朝廷。因此,司馬懿也沒有動夏侯玄。黨司馬懿死時,有人跟夏侯玄說,司馬懿終於死了,司馬師又曾經是你的摯友,這下你可高興了。夏侯玄就說,司馬懿還可以把他當成通家少年來對待,司馬師和他是平輩,就不會對他有什麼好臉色了,果然一語成讖。在剪除了曹魏的主要支持勢力之,司馬師將曹芳廢為齊王,但並沒有殺掉他,也沒有取而代之,而是立曹丕長孫,年僅14歲的曹髦為帝,平衡了各方勢力。
而司馬昭在繼承他哥哥司馬師的權利之後,根本不把魏帝曹髦放在眼裡,經常當面衝撞他。260年,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見威權日去,國家政事自己不能作主,又常憂慮被廢受辱,決心奮力一搏。五月初六,曹髦喊出那句流傳千古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手提寶劍,帶領著宮裡的衛隊和一些太監等數百人,殺向了司馬昭的府衙。司馬昭對此早有準備,他讓心腹賈充率領數千名禁軍去劫殺曹髦的隊伍。兩軍相遇,曹髦聲稱要討伐有罪之人,敢有騷動抵抗者滅族,賈衝所帶兵將都不敢迎戰,賈充呵斥諸將說:“司馬公養你何用,正為今日!”太子舍人成濟持戈將曹髦刺死在車內,戈刃從曹髦背上穿出。如此公然的弒殺皇帝,估計事後司馬昭也有些心虛,為此他曾私下問僕射陳泰:“玄伯,現在天下人是怎樣看待我呢?”陳泰說:“只有腰斬賈充,才能向天下人略表謝意。”可賈充是司馬昭的鐵桿心腹,而且司馬家和賈家還要結親,思量一番後,司馬昭便把弒君的大罪全都扣在了成濟這個倒黴蛋的身上。最終,成濟被誅滅三族。這個手段與司馬師毒殺妻子的手段比起來那不是差了一點半點,而且這賈充最後還是導致東晉滅亡的主要原因,如果司馬昭地下有知,怕後悔的要把棺材板拍穿,當然這是後話。
三、軍事鬥爭,司馬師親自掛帥,司馬昭運籌帷幄
嘉平四年(252年),升為大將軍,[3]意欲攻取東吳新建的堤壩。十二月,發兵攻打東興,並聽取諸葛誕的計劃;分三路攻擊,主力放在諸葛誕自己的部隊,並架起浮橋。東興之戰卻被諸葛恪所擊敗,朝臣眾議要把諸葛誕等參戰的武將下貶職位,司馬師把戰敗歸咎於自己,並說到:“我不聽公休,以至於此。此我過也,諸將何罪?”司馬昭因為是監軍所以被削弱稱號,其他武將都沒有過大的懲罰,只是將防區對調而已。
嘉平五年(253年)五月,吳國太傅諸葛恪派遣二十萬大軍包圍合肥新城,朝廷紛紛議論,擔心分兵攻打淮泗,並有守住各個水口的打算。司馬師說道:“諸葛恪剛得到吳國的權力,欲使用一時的權利,合兵於合肥新城,希望再次成功,沒有空餘時間攻擊青州和徐州。況且水路口岸不單隻一個,多防的地方則用多兵,少防的地方則不足以抵禦。”諸葛恪把兵力全都集中在合肥新城,就如司馬師所料,並派司馬孚督諸軍二十萬防禦,鎮東將軍毌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等請戰。司馬師說:“諸葛恪軍隊輕裝深入,投兵於絕境,兵力的鋒芒難以抵禦。況且新城小而堅固,攻擊也未能馬上攻克下來。”命令諸將以高壘來對待,諸葛恪相持數月,攻城兵力力竭,死傷過半。司馬師命文欽督遣精銳部隊會合,要其斷諸葛恪的退路,毌丘儉等將斷後。諸葛恪懼怕而遁逃,文欽上前大敗敵軍,斬首萬餘人。
公元255年,鎮東將軍毋丘儉及揚州刺史文欽起兵反司馬師。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司馬師死的十分痛苦和窩囊。司馬師親自出兵併成功鎮壓了叛亂,但文欽之子文鴦曾帶兵襲營,司馬師驚嚇過度,再加上眼疾復發,致使眼睛震出眼眶,於255年3月活活痛死於許昌。但司馬師為司馬昭及司馬炎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司馬昭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可以說不遜色於他的哥哥司馬師,雖然之前在攻蜀戰吳的大小戰鬥中有所表現,但更能展現他軍事天賦的則是在他哥哥司馬師死後他迅速平定政局,並迅速平息了諸葛誕的叛亂。司馬師死,魏帝曹髦命司馬昭鎮守許昌,令尚書傅嘏率六軍回京師。司馬昭用傅嘏及鍾會的計謀,自己率軍回京。到洛陽後,晉位為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輔助朝政,帶劍穿履上殿,司馬昭辭讓不受。公元257年五月,魏鎮東大將軍諸葛誕以壽春(今安徽壽縣)為基地反叛司馬氏。他從壽春發兵進攻揚州,殺死了揚州刺史樂琳,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聚合了十萬人眾,席捲了準河南北。當時執掌魏國軍政大權的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聞訊後,親自率領二十六萬人馬來討伐諸葛誕。諸葛誕一面退兵壽春自守,一面派長史吳綱和兒子諸葛靚到吳國請求歸順,並要求吳國派兵支援。司馬昭帶皇帝、太后親征,在打敗了吳國的援軍之後,聽從了鍾會的建議,使用反間計,爭取吳國將軍全懌、全端的歸順,讓叛軍首領諸葛誕和文欽反目成仇,用軍事進攻與情報鬥爭相結合的手段攻陷了壽春,取得了平叛的勝利,這些可以說軍事能力,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二人不分伯仲。
總的來說,如果司馬師一脈能夠繼承大統,也許晉朝的歷史不會那麼悲慘!
樂聞樂道樂懂
肯定是司馬師比司馬昭厲害的多。
司馬師在司馬家取代曹魏的過程中,地位比司馬昭重要的多。
司馬懿的高平陵政變中,司馬師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司馬師在高平陵之變前擔任中護軍,掌握了曹魏中軍的人事權以及部分兵權。司馬師另外陰養死士3000人,也利用了自己擔任中護軍的便利。
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能直接掌握的軍事力量,就是司馬師召集起來的3000死士和掌握的部分曹魏中軍兵力。可以說,司馬師是高平陵之變謀劃和執行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司馬昭直到高平陵之變發動前,才被通知消息。之前的謀劃,司馬懿的家人中一起參與的,只有弟弟司馬孚和兒子司馬師。
司馬師在高平陵之變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司馬師是司馬懿理所當然的繼承人。
如果司馬師死的時候,有一個成年的兒子,根本不會有司馬昭什麼事,司馬昭只會是一個關係比較近支的宗室。
可惜司馬師只有5個女兒,收養了一個司馬昭的兒子司馬攸做養子。司馬師死的時候,司馬攸只有7歲,在司馬家還沒正式完成取代曹魏的時候,肯定不能讓一個7歲的小孩繼承位置,司馬氏家族中另一位有實力有資格的人,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沒有去爭奪這個位置,才有司馬昭繼承。
司馬攸頂著個司馬師兒子的名義,在西晉初期成為了西晉政權內部的一個很大的隱憂。晉武帝司馬炎晚年,讓司馬攸繼位的呼聲很高,而司馬炎肯定想讓自己兒子繼位,引發了一系列的內部鬥爭。
仁勇校尉
就整體而言,當司馬懿死後,司馬師和司馬昭不僅是司馬家族最傑出的人才,也是曹魏帝國最傑出的人才。如果把司馬師和司馬昭放在一起比較的話,就會發現,司馬師和司馬昭各有所長,有些方面司馬師強於司馬昭,有些方面司馬昭強於司馬師,有些方面兩個人不相上下。
如果把司馬師和司馬昭,放在司馬家族篡魏立晉的大背景下去比較的話,就可以發現兩個人各有過人之處:
就心理素質而言,司馬師強於司馬昭
乘著曹爽陪同魏帝曹芳到郊外的高平陵祭祀魏明帝的時機,蟄伏了好幾年的司馬懿決定發動政變,以剷除曹爽集團。同時司馬炎做了周密的部署計劃,高平陵之變的前一晚,司馬懿派人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了司馬師和司馬昭,並讓人觀察兩個兒子的反應。
司馬師知道後,淡定如常,從容不迫。司馬昭就顯得比較焦慮,坐臥不安。第二天司馬師佈置兵馬時,他自己臨危不亂,部隊井然有序,毫無慌亂之感,連司馬懿都佩服。
宣帝之將誅曹爽,深謀秘策,獨與帝潛畫,文帝弗之知也。將發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覘之,帝寢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會兵司馬門,鎮靜內外,置陣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晉書·景帝紀》高平陵之變是司馬家族篡魏立晉的第一步,從高平陵之變前夕,司馬師和司馬昭的不同反應來看,在面臨關於司馬家族命運的重大問題時,司馬師的心理素質非常強,能從容應對。司馬昭就顯得有些慌亂,心理素質不如司馬師。
就高平陵之變中發揮的作用而言,司馬師高於司馬昭
高平陵之變是關乎司馬家族命運的最重要的一場戰鬥,在這場戰鬥中,司馬師和司馬昭都參與了。但是二人在高平陵之變中發揮作用是不一樣的,司馬師的作用明顯高於司馬昭。
司馬師的任務和叔父司馬孚,一起攻佔司馬門。而司馬門的得失,是關乎高平陵之變成敗的關鍵之一。司馬懿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司馬師,足見他對司馬師的看重,這也說明在司馬懿看來,司馬師能發揮的作用更重要。
司馬師沒有辜負司馬懿的期待,很快就佔領了司馬門,切斷了宮廷內外的聯繫,封鎖了宮廷,宮外曹爽的部隊不清楚宮廷的情況,都不敢輕舉妄動,當司馬懿以郭太后的命令節制曹爽的部隊時,他們聽從了命令,服從了司馬懿的領導,司馬懿得以從容控制了曹爽的部隊,使得曹爽喪失了反制司馬懿的軍事力量。
司馬師據守司馬門,在高平陵之變中立下了關鍵一功。那麼司馬昭在幹什麼呢?他奉命領兵監視兩宮特別是郭太后。
雖然高平陵之變中,兩宮是關係到政變合法性的大問題,所以必須把郭太后穩住。司馬昭需要控制好兩宮特別是郭太后,他的作用顯然也很重要,但重要性不及司馬師。因為司馬門的重要性遠超兩宮,司馬門如果失守,司馬懿將會必敗無疑。兩宮的作用就不是那麼明顯了。
司馬師控制司馬門,司馬昭控制了兩宮,雖然兩個人都圓滿完成了任務,但是就重要性而言,司馬師對司馬門的控制,還是超過了司馬昭對兩宮的控制。
就掃平司馬家族篡魏立晉路上所立的武功而言,司馬師和司馬昭不相上下
司馬師執政和司馬昭執政時,都發生了淮南叛亂事件,鎮守淮南的將領舉兵反抗司馬家族,但無論是司馬師,還是司馬昭,都成功平定了淮南叛亂。
司馬師執掌曹魏的後期,他的鐵腕手段引發了一些人的恐慌,特別是他大開殺戒、行廢立之事,導致鎮守淮南的將領心生恐懼。公元255年,鎮東將軍毌丘儉及揚州刺史文欽聯合起兵反抗司馬師。
毌丘儉和文欽是曹魏鎮守淮南的大將,身處抗吳一線,牽一髮而動全身。他們反抗司馬師,影響很大,當時司馬師剛做完眼球除瘤術,傷口痛得厲害,本應該靜養。但是司馬師仍然堅持親征淮南,司馬師率領兵馬親征毌丘儉和文欽,攻勢很猛,毌丘儉和文欽無法抵擋,一敗塗地。
文欽敗逃至東吳,毌丘儉則被亂軍所殺。毌丘儉和文欽之亂,就這樣被司馬師平定了。
司馬昭執政時,淮南同樣發生了叛亂。鎮東將軍諸葛誕舉兵反抗司馬昭,司馬昭同樣親征淮南,平定了諸葛誕。
當時司馬昭有意謀朝篡位,諸葛誕對這事沒有明確表態,在司馬昭看來,不表態就是反對,就著手消滅之。司馬昭徵諸葛誕為司空,意在解除他的兵權,這是諸葛誕無法接受的。諸葛誕很快以反對司馬昭謀朝篡位為由起兵反抗司馬昭。
司馬昭於是帶著魏帝曹髦與郭太后一起,徵調20萬大軍征討諸葛誕。司馬昭兵貴神速,用兵如神,在淮南戰場上連續擊敗諸葛誕的軍隊,諸葛誕節節敗退,困守孤城。最後,司馬昭兵一舉攻破了諸葛誕的據點,滅了諸葛誕三族,平定了諸葛誕之亂。
面對淮南將領的反抗,司馬師親征淮南,平定了毌丘儉和文欽;司馬昭親征淮南,平定了諸葛誕。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平叛時的表現,都非常值得稱道,都有名將之風。司馬師和司馬昭先後成功平定了淮南的兩次叛亂,武功不相上下。
就政治手腕看來,司馬師強於司馬昭
司馬師執政時,中書令李豐聯合光祿大夫張緝,欲發動政變,推翻司馬師的統治,並推舉太常夏侯玄為首席輔政大臣。但是這場政變,還未發動,就被司馬師平定了,司馬師以雷霆手段把所有參與政變的人全部滅族。
司馬師把這次針對他的政變扼殺在萌芽狀態,同時在朝廷大肆排斥異己,掃平反對司馬家族的政治勢力,隨後又行廢立之事,廢掉魏帝曹芳,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有力地震懾了異己,司馬師的這些舉措,鞏固了司馬家族對曹魏的控制。
司馬昭執政時,魏帝曹髦不滿司馬昭謀朝篡位之舉,更不甘心做傀儡,他發出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怒吼之後,親自帶著一群毫無戰鬥力的僕從,前去討伐司馬昭,不幸被司馬昭的心腹賈充所殺。
賈充當街弒君之君,給司馬昭帶了極大的壓力。此前司馬昭已經基本上做好了篡權的全部工作,距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但曹髦遇害以後,司馬昭和司馬家族都面臨巨大的政治風波,為了緩解壓力,減輕世人對自己的指責,也幫司馬家族脫困,司馬昭不得不放棄了稱帝的計劃,把稱帝的事情交給兒子司馬炎。
同樣是面對政變,司馬師能把政變扼殺在萌芽狀態,對自己和司馬家族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而且司馬師還藉機穩固了自己權力和司馬家族對曹魏的控制權。但是司馬昭在大局已定,司馬家族篡魏立晉已經是板上釘釘的情況下,居然讓毫無實權的傀儡皇帝跑出宮討伐自己,給司馬家族帶來了巨大麻煩。顯示出司馬昭的政治手腕明顯不如司馬師,連一個傀儡皇帝都控制不住,若是換做司馬師,這樣的事情基本上不會發生。
所以論政治手腕,司馬師顯然是強於司馬昭的。
就司馬家族篡魏立晉的功業而言,司馬昭強於司馬師
司馬師執政時期,雖然基本上奠定了魏晉嬗代的政治格局,但並沒有建立西晉王朝,司馬師沒有封公或者封王,反觀司馬昭在司馬師打下的基礎上,繼續謀朝篡位、掏空曹魏,之後更是憑藉伐蜀之功受封為晉王,開創了西晉王朝。如果不是受曹髦遇害事件的影響,那麼司馬昭肯定是西晉的開國之君。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要承認,司馬師執政曹魏的五年,是司馬家族篡魏立晉的關鍵五年,因為在司馬師的努力之下,司馬師掃平了曹魏朝堂反對司馬家族的勢力,建立了一支忠於司馬家族的人才班底,鞏固了司馬家族對曹魏的控制,為魏晉嬗代鋪平了道路。
司馬師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倉促身死,大業未成。司馬師親征淮南時,因為眼疾惡化而病死在許昌,臨終前把權力移交給司馬昭。注意此時司馬師並不是晉王,甚至也不是晉公,他只是撫軍大將軍,這說明司馬師在功業方面仍然有不足之處,以至於未能封公封王。
司馬昭就不一樣了,司馬昭接過司馬師的衣缽以後,在謀朝篡位的道路上策馬狂奔,多次威逼朝廷給他加官進爵,朝廷數次封司馬昭為晉公,均被司馬昭拒絕。一直到司馬昭挾滅蜀之功,司馬昭才接受了晉公之封。鍾會之亂平息後,朝廷冊封司馬昭為晉王。司馬昭有了晉王的頭銜,預示著西晉王朝即將來臨。司馬昭受封晉王,實際上是開創了西晉王朝,只不過司馬昭沒有皇帝名號而言。嚴格來說,司馬昭應該是西晉的開國之君,只是他不在乎皇帝的名號,沒有強行稱帝罷了。
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師為晉景帝,廟號世宗;追尊司馬昭為晉文帝,廟號太祖。世宗和太祖的差別,也能看出司馬師和司馬昭功績的不同。
司馬師和司馬昭執政時期,雖然兩個人都沒有稱帝,但司馬昭是在做好了所有稱帝準備之後,因為曹髦遇害事件而自動放棄了稱帝;而司馬師沒有稱帝,則是時機不成熟,他並沒有做好稱帝的準備,只是打下了基礎。
所以就司馬家族篡魏立晉的功績和貢獻而言,司馬昭是強於司馬師的。
結語
關於司馬師和司馬昭的優劣,其實不能一概而論,司馬師和司馬昭各有各有的長處,某些方面不相上下。討論司馬師和司馬昭誰更厲害,應該放在司馬家族篡魏立晉的大背景下去討論,這樣才有意義。
袁衛宇
歷史上的司馬昭比司馬師出名,除了他是司馬炎的父親,還有一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但名氣不代表能力!我個人覺得還是司馬師更厲害一點。
首先,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被稱為司馬🐴三老,而且後來這三人都被司馬炎追封為帝,可以說這三人都是很厲害的(雖然司馬家名聲不好,我個人也很討厭司馬家),但不得不說,他們在那個時代確實厲害。
好,下面開始說司馬師和司馬昭這兩兄弟誰更厲害。這兩人都是司馬懿重點培養的,花了司馬懿大量心血教導,不過有一個細節可以看出兄弟二人誰在司馬懿心中份量更重。那便是,司馬懿決定起事,發動政變前告知兄弟二人時,司馬昭嚇得一夜沒睡著,而司馬師就很淡然了。一方面可以看出司馬昭還是嫩了一點,司馬師心裡素質更好;另一方面,司馬懿要發動政變,只與一個人長期密謀,那就是司馬師,包括暗地裡養死士。這種冒著滅族風險的事,司馬師一直知道,由此可見,在父親司馬懿心中,還是司馬師更放心一點。
政變之後,其實司馬家執掌的政權並不穩定。司馬懿死後,兵權是留在司馬師手中的,這算是傳承了。後來魏國又發生了淮南三叛,魏國一些忠於曹魏的重臣,並不認同司馬家,一連發動三次叛亂。前兩次都是司馬師平定的,並且司馬師在平定毋丘儉和文欽的時,受傷 ,眼睛震出眼眶,受此重傷下,司馬師還是穩住了局勢,平定了叛亂。不過,這之後司馬師也在許昌逝世,由於司馬師無子,只能從司馬昭那兒過繼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司馬昭的二兒子,所以無論如何,還是傳給了司馬昭,誰讓自己沒親生兒子呢。
名氣上來說司馬昭大一點,主要由於,他是司馬炎的父親,還有一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但是從實際上來說,司馬師真的要比司馬昭強一些啊,只能說沒那個命吧!
遠小紀
都說司馬家族是一代不如一代,那也只是相對而言。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雖然比不了老爹,但在三國後期也絕對是有兩把刷子的人!
在司馬懿離世之後,他們兩也算是功績顯著,前有司馬師消滅魏的殘黨,後有司馬昭滅掉蜀漢。
至於這兩兄弟誰更厲害,客觀分析來看,我覺得司馬師更厲害,主要依據如下:
第一,從二人平時處事方式來看,司馬師主要是負責守衛魏都,掌握著都城的禁軍,平時做事沉著,顧全大局,又堅毅果敢,頗有治國的偉略,而司馬昭主要是負責外伐蜀漢,而且擔任的並非主將軍,而是副手,平時做事會卻少一些穩重;與司馬師相比,他在治國和治軍方面會有一些差距;
第二,從二人對待突發事件處理方式來看,就在司馬懿準備發動奪取魏權的戰爭時,他將這個消息告訴他的兩個兒子。
據史書記載,當二人聽到這個消息時,表現出不同的反應,司馬師好像什麼都沒有聽到過,像平時一樣睡覺,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而司馬昭卻緊張到睡不著覺,從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二人的差距,司馬師的表現要好於司馬昭;
宣帝之將誅曹爽,深謀秘策,獨與帝潛畫,文帝弗之知也。將發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覘之,帝寢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第三,從司馬懿對待兩個兒子不同的態度來看,司馬懿是何等人物,作為二人的父親,他早就知道哪一個兒子能夠成大器,所以根據兩人不同的性格特點分配不同的任務,不同的賞賜。
比如,在魏國都城,司馬師負責都城的守衛,司馬昭僅作為一個副將。高平陵之變時,司馬昭慌亂,但也率領士兵保衛宮廷,司馬師沉著應對,率兵控制洛陽都城;這次戰役兩人均有成績,但在封賞時,司馬昭僅獲得封邑,而司馬師不僅得到封邑,還升官加爵。
事平,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尋加衛將軍。及誅曹爽,帥眾衛二宮,以功增邑千戶。
這些更加體現了司馬懿對於司馬師的重視,俗話說,知子莫若父,這也從側面表現了司馬師更厲害。
總之,無論從兩個人性格特點,處事方式,還是司馬懿對待二人的態度,從客觀上來說都是司馬師更加厲害。
只是可惜,司馬師死得早,還沒有親兒子。若是他能活得久一點,開創晉朝,也許西晉也沒那麼慘。
為什麼這麼說呢?
司馬師沒有兒子,但司馬昭有啊,他將兒子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所以,後來繼位的那肯定是司馬攸。
景帝無子,命攸為嗣。司馬攸不比司馬炎,他反對放縱胡人,反對諸侯國權力過大,最為關鍵的是,他沒有司馬衷這樣的傻兒子。
如此一來,便不會有白痴皇帝司馬衷,沒有賈南風亂政,甚至於不會有八王之亂,北方胡人也就無法趁虛而入。
當然,這可能也是二人自我定位不同的原因。司馬師是長子,家主繼承人,所以其扮演的角色相對於弟弟,要更加重要,其考慮的方面也就更多。
所以在一系列的表現之中,他會顯得更加沉穩老辣。而司馬昭最初的定位是輔助哥哥,所以他的角色偏次要,其施展的平臺和空間比較有限。
司馬師死後,他掌握大權,其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白話歷史君
司馬家族的司馬師和司馬昭相比,誰更厲害這個問題的根,在他們父親身上 ,從司馬懿開始,屢屢帶領兒了們行軍打仗傳搜經驗謀略,從司馬懿那裡,專門培養培訓他兒子們管理國家治理大事統帥軍事的領袖型人才經驗。不論誰,都有本領,繼承他事業的才能和本事。有青出蘭勝於蘭的更厲害角色。司馬師(208一255年)是晉朝司馬炎的大伯,司馬懿的長子他、繼承司馬懿的一切權力。並直接參與策劃的消滅曹家殘餘的曹爽的高平陵的政變。屠殺曹爽家族,使他成為曹家王朝的掘墓人。少年英才風流倜儻,沉思多略。是那個時代公認幹大事的人才。在平時就是抵制腐敗誘惑,專心做為的年輕帥才,有很高聲譽,辦事堅毅,果斷剛毅,敢說敢殺 獲得過一代謀略家的美名。可見他的能力,膽識,韜略 和智慧與無情都超過父親司馬懿,。為晉朝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的政治家,軍事家,255年病死,為48歲。司馬昭(211一265)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懿的次子,他全面繼父兄打下江山,更加全面了加緊取代魏國曹家的步伐,殺曹毛立曹奐。把曹家人變成他家牛羊,其作法比他父兄有過,無不及,在當時就喊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為自家事業無不用力,很有毒陰險狡詐多變能力是比父兄,更有才能大志,敢當先的大政治家,軍事家。其軍事和統帥能力,遠之超父兄,是統一中國的開創晉朝的奠基人,其作用的影響遠超司馬師百倍,也是人們特別尊崇的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