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角色不同造就行為差異?淺談李氏父子玄武門之變的“兩面派”

談及玄武門之變,歷史上的意見一般分為兩派,

一派是認為李世民這樣殘害手足的行為太過殘忍,而且其後相當於讓其父親李淵強制退位的行為也並不符合古代的倫常道德。而另一派人則認為李世民之所以發動玄武門之變,實在也是無奈之舉,李世民此時若不起事,則他自己的性命必然堪憂。

而且,唐初李淵的執政情況並不理想,而由於李氏兄弟之間的鬥爭,朝政也是一篇混亂,而李世民的登基實際上很快就改變了這種混亂的情況,並且使得唐朝很快地進入了其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從這個角度來說,玄武門之變既是李世民的無奈之舉,其後來也可以說是理想的。

從兩派紛繁複雜的意見便大概可以看出,玄武門之變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政治行動,其背後牽涉到李氏父子數人,更關係到唐初的政治與軍事鬥爭,並不是一個僅僅靠倫常道的四個人便可以輕易討論清楚的問題

因此,本文希望通過對玄武門之變中李氏父子的角色和行動的分析,來向大家還原一個相對比較全面的玄武門之變。

角色不同造就行為差異?淺談李氏父子玄武門之變的“兩面派”

玄武門之密謀

防微杜漸:李淵與李建成的防範

在玄武門之變前的唐初政治中,李淵與李建成應該被視為是權力的擁有者以及守護者,他們兩人,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太子,面對李世民這個實力強大並且還在不斷增強的挑戰者,自然是要共同打壓。而之所以出現李世民勢力不斷做大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李世民軍功卓著,而唐初政局未穩,各地仍不時有叛軍出現,因而李淵不得不依靠李世民來穩定局面。

而這樣的依靠則產生了兩個結果,第一是李世民的在朝中的權力不斷上升,李世民先被封為秦王、尚書令,後又因軍功被封為太尉,實際上擁有了軍政大權;第二則是李世民在各地征戰的途中,建立了以自己為中心的一套勢力,其中文武之臣兼備,可以說是極具實力。

角色不同造就行為差異?淺談李氏父子玄武門之變的“兩面派”

唐玄宗李世民

相比之下,李建成在唐初便被立為太子,李淵為培養其治國才能,根據《新唐書·隱太子建成傳》的記載,要求“非軍國大務,悉委決之”。這使得李建成極少帶兵作戰,而主要在宮中處理政務,因而並沒有發展機會發展自己的勢力,特別是軍事上的勢力。當李建成意識到李世民對於自己地位的巨大威脅後,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削弱。

首先,他接受了手下謀臣的建議,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當時,魏徵等人一直勸諫李建成,讓他主動帶兵平定劉黑闥的叛亂,趁機發展自己的勢力,根據《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的記載,當時魏徵是這樣描述:

“秦王勳業克隆,……殿下何以自安?”“願請討之,且立以功,深自封植,因結山東英俊。”

角色不同造就行為差異?淺談李氏父子玄武門之變的“兩面派”

《新唐書》史料典籍

李建成接受了他們的建議,果然使其威望大增。隨後,李建成還利用他在公眾的地位,建立了自己的武裝——長林兵,總算是有了與李世民抗衡的一些力量。

其次,李建成採取了一系列逐步削奪李世民權勢的策略。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李建成曾說:“秦王外託禦寇之命,內欲總兵權,成其篡奪之謀耳。”為解決這一問題,李建成首先請求李淵將房玄齡、杜如晦等李世民帳下的首要謀士驅逐出秦王府,並且禁止他們私下見面。

再次,又準備收買李世民手下的武將尉遲敬德,但是沒有成功。最後,則是嘗試將李世民的兵權收回並將之賦予李元吉,但此時玄武門之變發生了,李建成的這一嘗試也沒有成功。

角色不同造就行為差異?淺談李氏父子玄武門之變的“兩面派”

李自成領兵影視劇人物形象

雖然如此,但李建成總的來說在對待李世民的問題上還是持一種剋制態度的。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李元吉曾試圖刺殺李世民,但被李建成所阻止:

“齊王元吉勸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元吉伏護軍宇文寶於殿內,欲刺世民;建成性頗仁厚,遂止之。”

根據《舊唐書·魏徵傳》的記載,魏徵此後也曾勸過李建成:“徵見太宗勳業日隆,每勸建成早為之所”。但同樣也被李建成所拒絕。而作為兩人父親的李淵,他對於李建成削弱李世民力量的行為是支持的,《舊唐書·巢王元吉傳》中記載了李淵的態度:“高祖知其謀而不制”。

角色不同造就行為差異?淺談李氏父子玄武門之變的“兩面派”

闖王李自成兵敗之際

對於李淵來說,他屬意的接班人是李建成,因而一直留他在宮中,培養他的治國理政的才能。而李淵同樣也需要李世民幫助他在外平定尚不安定的局勢,在兩個兒子對他都有重要作用的情況下,李淵只能是居中調解,或者是對雙方都進行呵斥,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根本就無法解決兩個兒子之間的矛盾。

根據《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的記載,李淵曾對其近臣說:“此兒典兵久,在外專制,為讀書漢所教,非復我昔日子也。”這裡所說的便是李世民,由此看得出李淵對於李世民勢力日益做大的情況也是有所不滿的。

因此,他支持了李建成的一系列行動,包括趨勢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並且進一步削奪李世民的軍權和勢力,但這樣的做法最終只是進一步激發了李世民的反抗。

角色不同造就行為差異?淺談李氏父子玄武門之變的“兩面派”

唐高祖李淵畫像

精心謀劃:李世民的準備

面對父親和兄長的打壓,李世民當然也絕不是什麼等閒之輩。早在唐朝建立以前,李世民便已經依靠帶兵打仗建立起了自己的地方勢力,並且招攬了大批的人才到自己的帳下。唐王朝建立之後,李世民因為軍功被封為秦王、尚書令,後來又進一步被封為太尉,軍政大權集於一身,此時的李世民便開始打起了皇位的注意。

為了爭奪皇位,李世民所作的第一步準備便是招攬人才。他不僅親自招攬人才,而且還屬意手下人幫他招攬人才。例如,根據《舊唐書·房玄齡傳》的記載,李世民就曾經讓房玄齡幫他網絡人才:

“賦寇每平,眾人競求珍玩,玄齡獨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謀臣猛將,皆與之潛相申結,各盡其死力。”

角色不同造就行為差異?淺談李氏父子玄武門之變的“兩面派”

房玄齡影視劇人物形象

除此之外,李世民還開辦文學館,以同文人討論儒學經義為名目來招攬人才,例如名士杜淹就是在這個時候通過文學館被招入李世民帳下的。除了招攬人才之外,李世民還開始以洛陽為中心鞏固他的勢力範圍。李世民之所以選定洛陽,是因為這裡地處中原,有利於聯絡河北、河南以及山東等地的各方勢力,李世民在這裡坐鎮中原,便可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舊唐書·張亮傳》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太宗以洛州形勝之地,一朝有變,將出保之。遣亮之洛陽,統左右王保等千餘人,陰引山東豪傑以俟變”。

角色不同造就行為差異?淺談李氏父子玄武門之變的“兩面派”

古都洛陽俯瞰圖

第三,李世民開始爭取宮中大臣以及後宮的支持。李世民爭取到了陳叔達、蕭瑀等人支持,武德九年時,李淵要貶斥李世民,就是陳叔達在李淵面前勸諫,使得李淵撤銷了這道命令。李世民還派遣了自己的妃子長孫氏到後宮之中賄賂嬪妃,求得後宮力量的支持。

《舊唐書·后妃傳》中就有記載:長孫氏“孝事高祖,恭順妃嬪,盡力彌縫,以求內助。”

這些力量,在日後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都對他有著或大或小的幫助。最後,李世民接受了臣下文武幕僚的建議,趕在自己的權力被進一步削弱之前,加緊了對於政變的準備。文臣之中,長孫無忌與房玄齡是最為積極的兩人。

角色不同造就行為差異?淺談李氏父子玄武門之變的“兩面派”

長孫無忌畫像

根據《舊唐書·房玄齡傳》的記載,房玄齡曾與長孫無忌商議:“莫若遵周公之事;……申孝養之禮”,明確了他們要幫助李世民所奪取的並非只是簡單的太子之位,而是李淵的皇位。他們兩人隨後又向李世民進諫:“大王功蓋天地,當承大業”,“共勸世民誅建成、元吉”,可以說,房玄齡與長孫無忌二人在政變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武將之中最為積極的則是尉遲敬德,他主張“大義滅親”,根據《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的記載,尉遲敬德甚至這樣激勵李世民:“若不見聽,無忌等將竄身草澤,不得居王左右”。在文臣武將的激勵之下,李世民此時已經下定決心進行政變,他不過是在等待一個時機發動最後的玄武門之變罷了。而事實也證明,李世民的準備工作確實做得不錯,他的政變一舉成功,他也成功登上了皇位,並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偉業。

角色不同造就行為差異?淺談李氏父子玄武門之變的“兩面派”

唐王李世民影視劇形象

結語

通過對於玄武門之變前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三人的關係與行動的分析,大家應該看的出來,玄武門之變實際上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弒兄事件,其背後其實銀行著相當深厚的政治矛盾以及相當複雜的政治鬥爭。

三人的鬥爭之中,親情當然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這從李建成的猶豫之中便可以看出,但是對於最高權力的爭奪才是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我們在分析玄武門之變的時候,要將其當作一個政治事件去分析,而不能僅僅將其當作是一個“家庭醜聞”。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對於皇權獨尊的性質,導致發生了許多為了爭奪皇位而兄弟相殘甚至父子相殘的事件的發生,這與封建王朝時期皇權的性質有著分不開的關係。在最高的權力面前,所謂的親情也顯得並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但是,作為後世人,我們在看待和分析這些李氏事件時,還是要儘量少一些道德和情感的因素,而儘量從歷史本身去進行分析,如此一來,這樣的分析才是客觀的。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