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武王臨死前為何指定秦昭襄王嬴稷為繼承人?

冠霄之衝


秦武王死得突然,並沒有留下遺詔口諭之類明確傳位給異母弟弟嬴稷,嬴稷能夠登基繼位並非武王授意,而另有原因。

  • 第一,秦國內部魏冉等人迎立嬴稷;
  • 第二,趙武靈王的干涉。


秦武王嬴蕩是秦惠文王與惠文後的兒子,生性勇猛而好武。在秦國曆史上,武王嬴蕩算得上是個非常銳猛的君王,他在位期間內務上依舊大體承襲了其父惠文王時期的各種大策,而外政之上,尚武的嬴蕩平定蜀亂、攻拔宜陽,在用兵之事上倒是建樹不斷。

而最著名的就是武王假道伐韓,前往洛陽舉鼎。不過嬴蕩在洛陽舉鼎,被壓斷了脛骨,最終氣絕身亡,當時只有23歲。

武王年輕並沒有留下子嗣,且因其死得突然也沒來得及留下遺詔指定繼承者,所以空缺出來的秦國王位引發了秦國的動亂。


當時秦國內部爭位的主要就是,惠文後所生的公子壯與羋八子所生的公子芾。公子壯的背後是惠文後、武王后等魏系勢力支持,而支持公子芾的主要是羋八子、樗裡疾、公孫奭等。而後來繼位的秦昭襄王嬴稷,當時作為質子還在冰天雪地的燕國受苦,王位之爭壓根兒還輪不上他。

不過,戰國諸侯合縱連橫互有算計,當時正值強盛時期的趙國介入了這場秦國王位之爭——趙武靈王派人將公子嬴稷從燕國接到趙國,支持嬴稷歸秦繼位。

對趙國來說,秦國王位空懸之下,庶出的公子芾等雖有樗裡疾等支持,但與有嫡系支持的公子壯等還是差了點,隨時都有被擊潰的可能,一旦秦國王位塵埃落定秦國恢復強盛,對趙國就不是什麼好事了。迎嬴稷歸秦,一來使得擁立公子芾的秦國嫡系不滿,挑撥離間使得秦國繼續內亂;二來將來嬴稷王位坐穩,趙國也能憑這次“功勞”作為要挾獲取好處。


嬴稷是羋八子的孩子,對於羋八子來說嬴芾嬴稷都是自己兒子誰做秦王沒有太多分別。嬴稷入秦雖然遭到秦國朝堂上的大量反對,然而羋八子的弟弟大將魏冉等卻率先表示支持,主動迎嬴稷歸秦。外有趙國支持,內有魏冉等人擁護,公子壯與公子芾鷸蚌相爭,最終倒是讓嬴稷“漁翁得利”成為了新的秦國之君。

最終,趙武靈王的計策的確成功了,不過只成功了一半——嬴稷的登基引發了秦國持續數年的“季君之亂”,元氣大傷;然而羋八子(宣太后)直接架空了嬴稷的王權自己親自聽政,趙武靈王想倚功獲利的願望並沒能實現。

可以說,秦昭襄王嬴稷能夠“兄終弟及”,在兄長秦武王嬴蕩身後繼位,不是嬴蕩主動傳位,而是因為嬴蕩沒有明確繼承人引發了秦國儲君爭端,嬴稷反而撿了個大便宜。


澹奕


最根本的原因是魏冉、樗裡疾等一批秦國實權派的支持;


武王意外身亡

秦武王嬴蕩,公元前329-公元前307年,秦惠文王的兒子。秦武王身高體壯,孔武好戰,尤其喜好比武角力。公元前307年8月,秦武王和大力士孟說在周王畿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兩眼出血,脛骨折斷,到了晚上便氣絕身亡了,年僅23歲。

秦武王



意外繼位

秦武王死後,因為太年輕了,還沒有兒子。所以按照當時的制度規定,國君沒有兒子,那麼君位將由他的弟弟繼位。而秦武王的弟弟有很多,所以,後宮中有兒子的嬪妃都想盡辦法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繼位。


此時對繼位有決定權的有三個人:

一:秦惠文王的王后惠文後;

惠文後支持公子壯;

惠文後



二:秦武王的王后

秦武王死的時候只有23歲,他的王后估計也不會太大,而且秦武王的王后沒有太大的存在感,也沒有什麼事蹟流傳,甚至連生卒姓名都不詳,只知道是魏女,可以直接忽略不計。

備註:《史記·秦本紀》關於秦武王的王后的記載是:“武王取魏女為後,無子”。有的地方說秦武王的王后是魏國公主魏頤。但是魏頤是在電視劇與小說《羋月傳》中登場的人物,歷史原型是秦武王的王后,但是在正史中,暫時沒有找到關於她的詳細記載。


三:魏冉;

魏冉支持嬴稷。


雖然惠文後支持公子壯,可惜的是惠文後從來沒有干預過朝政,對朝政不熟悉,也沒有什麼影響力。但是魏冉就不同了,魏冉從秦惠文王起,就開始任職用事,對國政有很大的影響力,再加上有秦國重臣樗裡疾的支持。最終,魏冉強行立了嬴稷為國君。此時的嬴稷正在燕國做人質,魏冉決定立嬴稷之後,就派人到燕國去接嬴稷,燕王也願意送這個人情,就把嬴稷送了回來。就這樣,嬴稷就繼承了王位,這個人就是秦昭襄王。


繼位原因

秦惠文王有那麼多的兒子,為什麼魏冉就立了嬴稷為國君呢?這裡面就牽扯到一個人了,那就是秦惠文王的一個嬪妃羋八子,羋八子就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宣太后。而宣太后就是魏冉的妹妹,魏冉是宣太后同母異父的哥哥。因為有這一層關係,所以魏冉決定支持嬴稷繼位。

魏冉



備註:《史記·秦本紀》關於秦昭襄王的繼位是這樣記載的:“八月,武王死。族孟說。武王取魏女為後,無子。立異母弟,是為昭襄王”。從這裡可以看出,秦武王死的時候,並沒有指定說立嬴稷為繼承人。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中倒是有秦武王臨死前,曾託付左丞相甘茂說:“去接稷公子回來,立為王”。不過這是電視劇中的情節,在史書上並沒有這樣的記載。

電視劇情節



綜上所述:秦昭襄王之所以能夠繼位,並不是因為秦武王生前指定秦昭襄王嬴稷為繼承人,而是因為有魏冉、樗裡疾等一批秦國實權派的支持。


微觀歷史


秦王蕩並沒有指定繼承人,那是電視劇的說法。

秦王蕩是惠文王駟的嫡長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在去周都作大死舉鼎被壓死後,諸多秦王駟的庶子開始了王位爭奪戰,公子稷上位是鬥爭勝利的結果,並不是正常繼位。

秦駟的王后只有武王蕩一個兒子,秦蕩是死後就沒有兒子了,可能是不甘心大權旁落,惠文後推出了公子壯,跟羋八子的兒子公子芾較量上了,總體上將王位之爭就是惠文後和羋八子的戰爭。

羋八子是秦駟的妾,是楚王室成員,應該是比較邊緣的支系不清楚其父親是誰,羋八子當時有三個兒子,長子稷還在燕國當人質,所以羋八子推出次子芾作為候選人,可以說沒秦稷什麼事。

惠文後的優勢是她是王后,但秦壯不是她的兒子即不是嫡子。

公子芾也不是嫡子,按說沒有優勢,奈何羋八子的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在軍中很有勢力。

雙方各有優勢,誰也沒有絕對把握的時候,一個外人站出來了,他就是趙武靈王雍,他說我支持羋八子的長子,其他一概不認,羋八子一看都是自己兒子也沒差,於是轉而支持長子稷。

本來妻妾相爭不相上下,但一股強大的外援加入,天平就傾斜了,最後公子稷勝出,是為秦昭襄王。

不甘失敗的公子壯後來發動了叛亂,但被鎮壓了,史稱「季君之亂」。



長島男爵


秦武王當了三年的秦王,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死時年齡23歲。秦武王之所以指定嬴稷為繼承人,原因有三:其一、秦武王沒有兒子;其二、秦武王的弟弟們只有嬴稷是文武雙全,其他的跟他一樣是好戰份子;其三、嬴稷的母親羋王妃是一位政治強人,政治權謀能力不在秦惠文王之下。秦武王自知命不久矣,故特下詔書指定嬴稷為秦王,這是他為秦國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秦武王從小好兵,曾跟白起一起追隨司馬錯平定巴蜀二國,在軍中秦武王嬴蕩是一位難得的勇士。當了國君後,嬴蕩認為秦軍兵鋒無敵,對於連橫斗六國之事不感興趣,認為秦軍可以一鼓而下攻滅周王室,進而完成秦國成為天下共主的偉業。於是嬴蕩安排左丞相甘茂率兵五萬攻打韓國鐵山宜陽,不久又增兵五萬伐韓,佔領韓國宜陽後,秦武王就率文武百官直入周王城洛陽。到了王城後,秦武王才發現滅周無實利,徒惹天下非議,他才明白為何父親不滅周,三晉也不滅周。

來了王城,也不能空手而歸,秦武王安排勇士舉雍州鼎,以示秦軍威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三人都沒有舉起雍州鼎,大傷秦國顏面!秦武王本人也是大力士中的大力士,他親自舉鼎,他到是舉起來了,不過皮帶崩斷了,鼎掉下來砸斷了他的小腿。秦武王深知命不久矣,弟弟嬴壯跟他一樣好戰,必會舉兵滅周,引天下列國攻秦;弟弟嬴稷有爺爺秦孝公的沉穩,他又文武雙全,父親秦惠文王常誇獎這個弟弟睿智深沉。最終秦武王留下遺命,傳位弟弟嬴稷。

秦國國內分為兩派,一派是魏國後宮勢力,以秦惠文後、秦武王后為首,兩人都是魏國宗女,她們想擁立公子壯為國君。另一派是楚國後宮勢力,以羋八子、魏冉為首,他們擁立公子芾為國君。此時趙武靈王趙雍將在燕國為人質的公子嬴稷送回秦國當國君,公子嬴稷、公子芾都是羋八子的兒子。迫於趙武靈王的壓力,最終嬴稷當了國君, 羋八子實際主政。

公子壯自稱季君,在惠文後的支持下發動叛亂,羋八子在弟弟魏冉的支持下平定了季君之亂,誅殺惠文後一黨,譴武王后歸魏。為了防止趙武靈王脅迫秦國,秦國大小政務都是羋八子宣太后在處理,四十年後嬴稷才得以親政。


大秦鐵鷹劍士


秦武王並沒有在死前指定秦昭王為繼位人

事實上,秦昭王之所以能夠在秦武王死後得以即位,最重要的原因是——趙武靈王派人到燕國護送秦昭王回國擁立即位。

沒有趙武靈王派人去燕國迎接秦昭王,秦昭王根本就離不開燕國,更別說繼承王位。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秦武王死後,秦惠王的幾個兒子都在爭位,秦昭王得到趙國和燕國的支持而勝出。

《史記》對秦武王死後繼位情況的記錄

《秦本紀》:

”昭襄王為質於燕,燕人送歸,得立。“

《趙世家》:

”趙王使代相趙固迎公子稷於燕,送歸,立為秦王,是為昭王。“

《穰侯列傳》:

”武王卒,諸弟爭立,唯魏厓力為能立昭王。“

從上面的記錄來看,諸弟爭立,是秦武王死後的真實情況,但外有趙燕兩國支持、內有魏冉支持的秦昭王最後勝出。

秦武王是突發性死亡,加上又沒有子嗣,不大可能指定即位人選。

秦昭王即位第二年誅殺庶長壯和其他公子,其實和二世胡亥即位後誅殺和自己奪位的兄弟是一樣的場景。

秦昭王和胡亥一樣都是偶然性得到王位,自然有其他兄弟不服,同樣二人都對兄弟打開殺戒。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秦武王嬴蕩這個人真的是很搞笑的,身為一國之君,居然舉鼎被砸死了。可以說在歷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國君了。秦武王為什麼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呢?,秦昭襄王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了,也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在位56年,死的時候75歲,可以說這個年紀在當時絕對是高壽中的高壽了。

那麼為什麼秦武王嬴蕩會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呢?秦武王一死,可以說當時在秦國國內是非常混亂的,當時可以繼承王位的人是在是太多了,秦武王的父親就是秦惠王,兒子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嬴稷,還有涇陽君嬴芾,還有公子壯等等。

其實一開始嬴稷並不在繼承王位的人選之中,秦武王死的時候也並沒有指定嬴稷就是繼承人,當時嬴稷還在趙國當人質呢。而他的母親就是羋八子宣太后,一開始也沒有支持他,而是支持他的弟弟嬴芾,嬴稷是羋八子的長子,嬴芾是次子。但是嬴稷不在國內,所以宣太后一開始是支持嬴芾繼承王位的,當時還有惠文後是支持公子壯,而且還得到了秦惠王的兄弟樗裡疾的支持。可以說這個時候嬴稷完全沒有得到王位的實力。

但是奈何這個時候趙國出手了,當時嬴稷在趙國做人質,我們都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別國他質子送回國內當國君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這些質子從小生活在他國肯定也是受了這些國家的影響的,所以這些國家也是想這些質子回到國內當上王之後能夠為自己的國家帶來好處,當時就是在趙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趙武靈王的護送下,把嬴稷送到了秦國。可以說沒有趙國的話,秦昭襄王根本是沒有機會當上秦國國君的,當時趙武靈王是指定要嬴稷來繼承王位的。當時秦國國內比較亂,而且這個時候秦國也並不想和趙國為敵,所以迫於趙武靈王的壓力,而且嬴稷也是宣太后的長子,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所以就這樣嬴稷繼位了。

可以說大秦最後能夠一統天下就是在秦昭襄王時代奠定了基礎。秦昭襄王時代有白起,伐楚,弱魏,趙,為秦國奪取了大量的土地,長平一戰更是直接掃平了秦國東出的道路。如果邯鄲之戰能夠取得勝利的話,那麼可能在秦昭襄王時代秦國就能一統天下了。但是奈何邯鄲之戰失敗,秦國元氣大傷。秦昭襄王也是最終沒有實現一統天下的願望。只能交給嬴政來完成了。


中國歷史研究所


秦武王死於意外,根本就沒有來得及指定繼承人,就去世了。

秦武王叫嬴蕩,是秦惠文王的兒子,秦惠文王就車裂商鞅的那一位國君,秦武王20歲繼位為秦王,在位僅三年,秦武王在位期間,攻佔了韓國重鎮宜陽,打通了秦國直接通往東周都城洛陽的通道,可正是這一行為,導致了秦武王意外身死。



秦武王好武,尤其喜歡大力士,秦國打通了洛陽的通道後,秦武王便率領大力士到洛陽舉鼎比武,結果由於舉鼎發生意外,秦武王被千斤巨鼎砸斷右腳,還沒有來得及回家,當天晚上就在洛陽因為失血過多而死亡。

秦武王之所以不可能指定秦昭襄王嬴稷為繼承人的原因是:



1、秦武王死的時候年僅23歲(虛歲),還沒有兒子,哪有這麼年輕就指定繼承人的?

2、秦武王死的太突然了,來不及指定,從他被鼎砸斷右腳到去世不過短短几個小時而已;

3、秦武王死在國都之外,無法指定。

4、秦武王被鼎砸中後,很可能失血過多,沒有清醒的頭腦,甚至可能都沒有醒過來,處於昏迷狀態,無法指定。



5、秦武王隨身跟隨人員都是大力士和武力,沒有朝中的政治人員,他們可沒有這個覺悟讓秦武王在去世之前指定一個繼承人。

秦昭襄王嬴稷被立為秦王,並不是秦武王的指定,而是一系列的原因造成的。

嬴稷也是秦惠文王的兒子,是秦武王嬴蕩同父異母的弟弟,嬴稷的親生母親是宣太后,也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羋八子。



嬴稷之所以能夠繼位為秦王,來自當時秦國國內和國際雙方面的支持。

秦武王贏蕩在洛陽去世後,沒有兒子,於是嬴蕩的弟弟們開始爭奪王位,秦惠文王的王后,也就是惠王后聯合武王后擁立公子壯欲稱秦王,而秦惠文王的小妾羋八子與弟弟魏冉原本是擁立公子芾的。



公子壯是惠王后的兒子,秦武王的親兄弟,按理說他的繼承權最高,而當時的羋八子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公子稷(嬴稷),次子公子芾,三子公子悝,羋八子聯合弟弟魏冉與惠王后、武王后及公子壯爭權。

當時的公子稷在燕國當人質,而趙國國君趙武靈王聽說了秦武王去世後,起了干涉秦國內政的想法,想起了秦國還有一個公子在燕國當人質,於是就向燕國說起這事,燕國為了不得罪趙武靈王,也支持了將公子稷送到秦國當秦王的想法。



趙武靈王之所以干涉,是因為希望借且自已的擁立之功,為趙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因為秦國國君如果趙武靈王協助登基的,那麼趙武靈王在秦國就會很有話語權,也能獲得政治利益,為此趙武靈王還赤裸裸的以武力威脅秦國,必須讓嬴稷當秦王,否則會發動戰爭。

這樣的話,趙國、燕國都支持公子稷當秦王,再加上公子稷的母親羋八子與弟弟魏冉是楚國人,公子稷也有楚國血統,因此也獲得了楚國的支持,這樣,戰國七雄有趙、燕、楚三個國家支持嬴稷當秦王。



秦國國內的惠王后、武王后及公子壯迫於國際壓力,只得做出讓步,暫時同意讓嬴稷即位當上秦王,而羋八子與魏冉也同意嬴稷即位,這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但是公子壯等人並不甘心,在秦昭襄王嬴稷即位的第三年發動叛亂,結果不敵,參與叛亂之人都被誅殺,秦昭襄王也就坐穩了王位。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秦武王原名嬴蕩,秦惠文王之子,他一出生便是繼承人,地位高貴其母是楚國的公主,因此早早就被立為世子,秦惠文王死後他繼承了王位即秦武王,他最討厭的人便是嬴稷,原因是:嬴稷是母親妹妹的兒子,很可能奪得自己的王位,小時候便經常欺負嬴稷。因此秦武王是不可能指定嬴稷成為新一代王的,就算嬴蕩沒有子嗣還有很多與自己交好的兄弟,怎麼都輪不到嬴稷。

那為什麼嬴稷最終成為了繼承人呢?

首先從嬴蕩沒有機會選定繼承人說起

嬴蕩在繼位三年後,打通了秦國首都直通洛陽的通道,洛陽是周天子的地盤,當時的周天子早已沒有了一點實權,大國紛紛自立,只有名義上是周國的附屬國,從嬴蕩進洛陽就能看出,周國沒有了一點大國的威嚴。


大禹曾築九鼎,來定天下的九州,商周時期大家都認為誰手裡掌握九鼎便是天下之主,嬴蕩看到了九鼎便問周天子這是什麼東西,周天子回答是九鼎,不識字的秦武王知道這是寶貝,國力強大的秦國,讓秦武王膨脹,認為什麼樣的好東西必須都在秦國。


嬴蕩立馬找人來想要將九鼎搬回秦國,可週天子告知他這是天下之主的象徵,他理應留在洛陽,嬴蕩的無知暴露無遺,因此非常生氣,不過自己還是不敢殺了周天子的,雖然他有這個實力,可由於自己過激的舉動,讓秦國受到六國的圍攻是得不償失的。


“機智”的嬴蕩說:如果我能舉起這些鼎來,我是不是可以搬回秦國呢?周天子認為這鼎有千斤重,以一人之力根本舉不起來,便回答說:只要您能舉起來,這些鼎你都可以搬回你的家鄉。


不料眼看就要舉起來,秦武王受不了鼎的重力一下子把自己憋死,此時的秦武王不過23歲,因此可以看出他是根本沒有機會立嬴稷為王的,當時的嬴稷還在燕國為質,秦武王是沒有時間做指定誰是之後的王位繼承人的。

既然秦武王沒有指定繼承人,嬴稷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

秦武王死後,秦國上下大亂,此時急需一位王子來繼承王位,秦武王本人是沒有孩子的,畢竟舉鼎死時才23歲,嬴稷登上皇位的原因與武王無子有莫大的關係,秦惠文王的兒子有很多,堪大用的也有不少。


遠在燕國的嬴稷能夠登上皇位絕對是徹徹底底的運氣,趙武靈王看中了嬴稷比較好控制,因此將其扶上王位,此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秦武王的母親發了瘋一樣的質問嬴稷的母親羋八子是如何讓趙國支持嬴稷的。


羋八子笑而不語,因為在此時與一個發瘋的潑婦解釋是沒有用的,誰坐擁了秦國天下,只有自己心中清楚,嬴稷做了四十多年皇帝,大權一直牢牢把握在羋太后的手裡,羋八子也成為了中國古代第一位太后。

因此才會說嬴稷能夠成功登上皇位,完全是靠運氣,根本沒有一點自己的實力成分,嬴蕩死的也是非常的不值,或許這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代表吧!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歷史紅塵


秦武王赴周觀鼎,一時興起舉鼎,卻“絕臏而死”。由於秦武王膝下尚無子嗣可以即位為君。此時,秦國面臨最嚴重的的問題即是,國君即位人選的問題。秦國上下對可能的即位人選做了一番梳理,當談到秦武王異母弟公子稷時,大多持反對意見。

原來嬴稷的母親羋氏,稱羋八子,是秦惠文王的姬妾,最重要的是,她還是一位富有妖姿的楚女。秦惠文王去世的時候,羋氏年齡在三十歲左右,面對這麼一個成熟的美婦人,秦國上下對由公子稷即位憂心忡忡。

而此時,公子稷尚在年幼,當“子少母壯”的實際情況與至高無上的王權相遇的時候,難怪秦國上下如此忌憚。但是,公子稷的作為繼承人在客觀上也佔盡了有利條件。

首先,秦惠文王嬴駟生前僅育有秦武王嬴蕩、嬴稷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兄終弟及”之論順理成章。

其次,公子稷有以宣太后異父弟魏冉為代表的軍方勢力的支持,為其消滅反對之聲,擊垮反對勢力,順利掌握王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也有一種說法,直接將秦武王的異母弟公子稷鎖定為王位繼承人,並聲稱秦武王臨終前有交待“令弟稷即位”,但是此類說法多不常見。

總之,無論秦國上下如何反對,嬴稷還是成為最佳的即位人選。《史記·秦本紀》記載:“武王取魏女為後,無子。立異母弟,是為昭襄王。”

而此時,公子稷尚在燕國為質。另外,秦國的驚天變動也引起了鄰國趙國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趙國國君趙武靈王。經過對秦國國內情況的分析,趙武靈王認為,擁立年幼的秦公子稷即位,於趙國或許有利。於是,趙武靈王主動表示,趙國願意幫助秦國迎回公子稷。趙武靈王的表態,令秦國國內傾向於公子稷即位的勢力聲勢大振。

《史記·趙世家》記載:“趙王使代相趙固迎公子稷於燕,送歸,立為秦王,是為昭王。”即在趙武靈王的安排下,公子稷母子將由代相趙固,將他們從燕國先迎入趙國,再由趙國送回秦國。

公子稷回到秦國後,即位為秦國國君,史稱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雖然已經即位,但是秦國的國君之位之爭並未因此而結束。《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昭襄王二年,“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為逆,皆誅,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歸魏。”即秦昭襄王在以宣太后為首的王位維護勢力聯合策劃下,由將軍魏冉親自指揮平定了秦國王室內部爭奪國君之位的反叛勢力,結果秦惠文後(秦武王之母)被誅殺,同時被殺的還有公子壯、公子雍,並且秦武王的王后也被驅逐至母國魏國。

公子稷能夠即位,即位之後又能穩定政權是多種因素的結果:

1、倚重秦國王族重臣樗裡子;

2、魏冉的強有力支持;

3、趙武靈王的外部支持;

4、受益於“商鞅變法”。

鑑於秦昭襄王尚屬年幼,無法處理朝政,再加上其母宣太后手段了得,其結果是宣太后以太后之尊代為主政,其舅魏冉輔政掌權,自此秦國進入宣太后時代。


歷史倪說


秦武烈王臨死前指定秦昭襄王為繼承人?提問者又看了哪部電視劇了?如果秦武烈王制定了繼承人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季君之亂”了……想必提問者是電視劇看多了,把什麼《大秦帝國》《羋月傳》都當成真實歷史了。



真實歷史上,秦昭襄王繼承王位與秦武烈王沒有半毛錢關係!秦武烈王是秦惠文王的嫡長子,是惠文後的親生兒子。順帶說一下,惠文後是魏國人,不是羋姝!更不是宣太后同父異母的姐姐!秦昭襄王則是庶出,是宣太后所生,彼時宣太后只是秦惠文王的妾,封號八子。在秦惠文王去世之後,嫡長子秦武烈王理所當然地繼承了王位,成為了新任秦王。如果歷史正常發展,基本上宣太后和秦昭襄王就可以提前退休了。可是,這位秦武烈王偏偏不走尋常路,到周天子家串門都不忘顯擺顯擺自己“天生神力”,居然在周王畿拿周天子象徵權力的九鼎玩遊戲!結果,舉鼎時一不小心沒站穩,讓銅鼎把腿給砸斷了。那會兒可沒有現代骨外科,這種粉碎性骨折直接要了秦武烈王的小命!史載,秦武烈王“絕髕”而亡,身後連一個兒子也沒有留下。而且,事起倉促,秦武烈王也沒有明確指定繼承人。



一聽說秦武烈王死了,秦惠文王庶出的兒子們開始坐不住了,一個個摩拳擦掌,都奔著王位來了。就在這個時候,秦武烈王的生母惠文後推出了秦惠文王的庶長子公子壯(季君)。宣太后一見機會來了,也不甘示弱,準備推兒子上位!但是,最初宣太后想到的並不是在外為質的兒子公子稷(秦昭襄王),而是另一個兒子公子芾。惠文後、宣太后兩大勢力展開了王位角逐。宣太后因為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手握重兵,同時私下裡很可能和自己的小叔子樗裡疾也達成了某些默契,讓樗裡疾在這場王位爭奪戰中保持了“中立”。最終,宣太后漸漸佔據了上風。



就在這個時候,年少氣盛的趙武靈王(就是讓親兒子活活餓死的那位)也坐不住了。他派人從燕國接回了為質的公子稷(秦昭襄王),並將其送回了秦國。什麼情況?趙武靈王這是幹嘛?行善積德?您覺得會嗎?在護送秦昭襄王回秦的同時,趙武靈王向秦國發出了外交照會:“趙國支持公子稷當秦王,其他一概不認。不行咱就開打!”面對趙武靈王咄咄逼人的態勢,惠文後只得妥協、接受既成事實,而宣太后見同樣是自己親兒子,也沒有表示反對。就這樣,秦昭襄王陰差陽錯地當上了新任秦王。



因此,秦昭襄王根本不是秦武烈王指定的繼承人!他最應該感謝地應該是趙武靈王,連他媽都沒打算讓他上位!如果不是趙武靈王橫插一槓子,秦昭襄王別說是回國當秦王,恐怕只能繼續留在燕國當人質了……在秦昭襄王成為秦王之後,惠文後、公子壯以及秦惠文王的其他幾個庶出兒子並不死心,於是聯合發動叛亂,想要武力奪權。結果,被宣太后聯合自己的弟弟魏冉一舉拿下,史稱“季君之亂”。惠文後、公子壯被殺,宣太后趁機發難,將秦武王的王后也驅逐回了魏國孃家。自此,宣太后一家獨大,成為了無冕秦王。之後,宣太后與其弟弟穰侯魏冉幾乎架空了秦昭襄王,宣太后替秦昭襄王做了近四十年的主!直到范雎入秦之後,秦昭襄王才在其協助下驅逐四貴,架空宣太后,最終成為實權秦王!但是,這已經是秦武烈王去世四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