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武王临死前为何指定秦昭襄王嬴稷为继承人?

冠霄之冲


秦武王死得突然,并没有留下遗诏口谕之类明确传位给异母弟弟嬴稷,嬴稷能够登基继位并非武王授意,而另有原因。

  • 第一,秦国内部魏冉等人迎立嬴稷;
  • 第二,赵武灵王的干涉。


秦武王嬴荡是秦惠文王与惠文后的儿子,生性勇猛而好武。在秦国历史上,武王嬴荡算得上是个非常锐猛的君王,他在位期间内务上依旧大体承袭了其父惠文王时期的各种大策,而外政之上,尚武的嬴荡平定蜀乱、攻拔宜阳,在用兵之事上倒是建树不断。

而最著名的就是武王假道伐韩,前往洛阳举鼎。不过嬴荡在洛阳举鼎,被压断了胫骨,最终气绝身亡,当时只有23岁。

武王年轻并没有留下子嗣,且因其死得突然也没来得及留下遗诏指定继承者,所以空缺出来的秦国王位引发了秦国的动乱。


当时秦国内部争位的主要就是,惠文后所生的公子壮与芈八子所生的公子芾。公子壮的背后是惠文后、武王后等魏系势力支持,而支持公子芾的主要是芈八子、樗里疾、公孙奭等。而后来继位的秦昭襄王嬴稷,当时作为质子还在冰天雪地的燕国受苦,王位之争压根儿还轮不上他。

不过,战国诸侯合纵连横互有算计,当时正值强盛时期的赵国介入了这场秦国王位之争——赵武灵王派人将公子嬴稷从燕国接到赵国,支持嬴稷归秦继位。

对赵国来说,秦国王位空悬之下,庶出的公子芾等虽有樗里疾等支持,但与有嫡系支持的公子壮等还是差了点,随时都有被击溃的可能,一旦秦国王位尘埃落定秦国恢复强盛,对赵国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迎嬴稷归秦,一来使得拥立公子芾的秦国嫡系不满,挑拨离间使得秦国继续内乱;二来将来嬴稷王位坐稳,赵国也能凭这次“功劳”作为要挟获取好处。


嬴稷是芈八子的孩子,对于芈八子来说嬴芾嬴稷都是自己儿子谁做秦王没有太多分别。嬴稷入秦虽然遭到秦国朝堂上的大量反对,然而芈八子的弟弟大将魏冉等却率先表示支持,主动迎嬴稷归秦。外有赵国支持,内有魏冉等人拥护,公子壮与公子芾鹬蚌相争,最终倒是让嬴稷“渔翁得利”成为了新的秦国之君。

最终,赵武灵王的计策的确成功了,不过只成功了一半——嬴稷的登基引发了秦国持续数年的“季君之乱”,元气大伤;然而芈八子(宣太后)直接架空了嬴稷的王权自己亲自听政,赵武灵王想倚功获利的愿望并没能实现。

可以说,秦昭襄王嬴稷能够“兄终弟及”,在兄长秦武王嬴荡身后继位,不是嬴荡主动传位,而是因为嬴荡没有明确继承人引发了秦国储君争端,嬴稷反而捡了个大便宜。


澹奕


最根本的原因是魏冉、樗里疾等一批秦国实权派的支持;


武王意外身亡

秦武王嬴荡,公元前329-公元前307年,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武王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尤其喜好比武角力。公元前307年8月,秦武王和大力士孟说在周王畿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到了晚上便气绝身亡了,年仅23岁。

秦武王



意外继位

秦武王死后,因为太年轻了,还没有儿子。所以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国君没有儿子,那么君位将由他的弟弟继位。而秦武王的弟弟有很多,所以,后宫中有儿子的嫔妃都想尽办法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继位。


此时对继位有决定权的有三个人:

一:秦惠文王的王后惠文后;

惠文后支持公子壮;

惠文后



二:秦武王的王后

秦武王死的时候只有23岁,他的王后估计也不会太大,而且秦武王的王后没有太大的存在感,也没有什么事迹流传,甚至连生卒姓名都不详,只知道是魏女,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备注:《史记·秦本纪》关于秦武王的王后的记载是:“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有的地方说秦武王的王后是魏国公主魏颐。但是魏颐是在电视剧与小说《芈月传》中登场的人物,历史原型是秦武王的王后,但是在正史中,暂时没有找到关于她的详细记载。


三:魏冉;

魏冉支持嬴稷。


虽然惠文后支持公子壮,可惜的是惠文后从来没有干预过朝政,对朝政不熟悉,也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魏冉就不同了,魏冉从秦惠文王起,就开始任职用事,对国政有很大的影响力,再加上有秦国重臣樗里疾的支持。最终,魏冉强行立了嬴稷为国君。此时的嬴稷正在燕国做人质,魏冉决定立嬴稷之后,就派人到燕国去接嬴稷,燕王也愿意送这个人情,就把嬴稷送了回来。就这样,嬴稷就继承了王位,这个人就是秦昭襄王。


继位原因

秦惠文王有那么多的儿子,为什么魏冉就立了嬴稷为国君呢?这里面就牵扯到一个人了,那就是秦惠文王的一个嫔妃芈八子,芈八子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宣太后。而宣太后就是魏冉的妹妹,魏冉是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哥哥。因为有这一层关系,所以魏冉决定支持嬴稷继位。

魏冉



备注:《史记·秦本纪》关于秦昭襄王的继位是这样记载的:“八月,武王死。族孟说。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从这里可以看出,秦武王死的时候,并没有指定说立嬴稷为继承人。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倒是有秦武王临死前,曾托付左丞相甘茂说:“去接稷公子回来,立为王”。不过这是电视剧中的情节,在史书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电视剧情节



综上所述:秦昭襄王之所以能够继位,并不是因为秦武王生前指定秦昭襄王嬴稷为继承人,而是因为有魏冉、樗里疾等一批秦国实权派的支持。


微观历史


秦王荡并没有指定继承人,那是电视剧的说法。

秦王荡是惠文王驷的嫡长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在去周都作大死举鼎被压死后,诸多秦王驷的庶子开始了王位争夺战,公子稷上位是斗争胜利的结果,并不是正常继位。

秦驷的王后只有武王荡一个儿子,秦荡是死后就没有儿子了,可能是不甘心大权旁落,惠文后推出了公子壮,跟芈八子的儿子公子芾较量上了,总体上将王位之争就是惠文后和芈八子的战争。

芈八子是秦驷的妾,是楚王室成员,应该是比较边缘的支系不清楚其父亲是谁,芈八子当时有三个儿子,长子稷还在燕国当人质,所以芈八子推出次子芾作为候选人,可以说没秦稷什么事。

惠文后的优势是她是王后,但秦壮不是她的儿子即不是嫡子。

公子芾也不是嫡子,按说没有优势,奈何芈八子的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在军中很有势力。

双方各有优势,谁也没有绝对把握的时候,一个外人站出来了,他就是赵武灵王雍,他说我支持芈八子的长子,其他一概不认,芈八子一看都是自己儿子也没差,于是转而支持长子稷。

本来妻妾相争不相上下,但一股强大的外援加入,天平就倾斜了,最后公子稷胜出,是为秦昭襄王。

不甘失败的公子壮后来发动了叛乱,但被镇压了,史称「季君之乱」。



长岛男爵


秦武王当了三年的秦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死时年龄23岁。秦武王之所以指定嬴稷为继承人,原因有三:其一、秦武王没有儿子;其二、秦武王的弟弟们只有嬴稷是文武双全,其他的跟他一样是好战份子;其三、嬴稷的母亲芈王妃是一位政治强人,政治权谋能力不在秦惠文王之下。秦武王自知命不久矣,故特下诏书指定嬴稷为秦王,这是他为秦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秦武王从小好兵,曾跟白起一起追随司马错平定巴蜀二国,在军中秦武王嬴荡是一位难得的勇士。当了国君后,嬴荡认为秦军兵锋无敌,对于连横斗六国之事不感兴趣,认为秦军可以一鼓而下攻灭周王室,进而完成秦国成为天下共主的伟业。于是嬴荡安排左丞相甘茂率兵五万攻打韩国铁山宜阳,不久又增兵五万伐韩,占领韩国宜阳后,秦武王就率文武百官直入周王城洛阳。到了王城后,秦武王才发现灭周无实利,徒惹天下非议,他才明白为何父亲不灭周,三晋也不灭周。

来了王城,也不能空手而归,秦武王安排勇士举雍州鼎,以示秦军威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三人都没有举起雍州鼎,大伤秦国颜面!秦武王本人也是大力士中的大力士,他亲自举鼎,他到是举起来了,不过皮带崩断了,鼎掉下来砸断了他的小腿。秦武王深知命不久矣,弟弟嬴壮跟他一样好战,必会举兵灭周,引天下列国攻秦;弟弟嬴稷有爷爷秦孝公的沉稳,他又文武双全,父亲秦惠文王常夸奖这个弟弟睿智深沉。最终秦武王留下遗命,传位弟弟嬴稷。

秦国国内分为两派,一派是魏国后宫势力,以秦惠文后、秦武王后为首,两人都是魏国宗女,她们想拥立公子壮为国君。另一派是楚国后宫势力,以芈八子、魏冉为首,他们拥立公子芾为国君。此时赵武灵王赵雍将在燕国为人质的公子嬴稷送回秦国当国君,公子嬴稷、公子芾都是芈八子的儿子。迫于赵武灵王的压力,最终嬴稷当了国君, 芈八子实际主政。

公子壮自称季君,在惠文后的支持下发动叛乱,芈八子在弟弟魏冉的支持下平定了季君之乱,诛杀惠文后一党,谴武王后归魏。为了防止赵武灵王胁迫秦国,秦国大小政务都是芈八子宣太后在处理,四十年后嬴稷才得以亲政。


大秦铁鹰剑士


秦武王并没有在死前指定秦昭王为继位人

事实上,秦昭王之所以能够在秦武王死后得以即位,最重要的原因是——赵武灵王派人到燕国护送秦昭王回国拥立即位。

没有赵武灵王派人去燕国迎接秦昭王,秦昭王根本就离不开燕国,更别说继承王位。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秦武王死后,秦惠王的几个儿子都在争位,秦昭王得到赵国和燕国的支持而胜出。

《史记》对秦武王死后继位情况的记录

《秦本纪》:

”昭襄王为质於燕,燕人送归,得立。“

《赵世家》:

”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於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穰侯列传》:

”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厓力为能立昭王。“

从上面的记录来看,诸弟争立,是秦武王死后的真实情况,但外有赵燕两国支持、内有魏冉支持的秦昭王最后胜出。

秦武王是突发性死亡,加上又没有子嗣,不大可能指定即位人选。

秦昭王即位第二年诛杀庶长壮和其他公子,其实和二世胡亥即位后诛杀和自己夺位的兄弟是一样的场景。

秦昭王和胡亥一样都是偶然性得到王位,自然有其他兄弟不服,同样二人都对兄弟打开杀戒。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秦武王嬴荡这个人真的是很搞笑的,身为一国之君,居然举鼎被砸死了。可以说在历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国君了。秦武王为什么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呢?,秦昭襄王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了,也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在位56年,死的时候75岁,可以说这个年纪在当时绝对是高寿中的高寿了。

那么为什么秦武王嬴荡会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呢?秦武王一死,可以说当时在秦国国内是非常混乱的,当时可以继承王位的人是在是太多了,秦武王的父亲就是秦惠王,儿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说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还有泾阳君嬴芾,还有公子壮等等。

其实一开始嬴稷并不在继承王位的人选之中,秦武王死的时候也并没有指定嬴稷就是继承人,当时嬴稷还在赵国当人质呢。而他的母亲就是芈八子宣太后,一开始也没有支持他,而是支持他的弟弟嬴芾,嬴稷是芈八子的长子,嬴芾是次子。但是嬴稷不在国内,所以宣太后一开始是支持嬴芾继承王位的,当时还有惠文后是支持公子壮,而且还得到了秦惠王的兄弟樗里疾的支持。可以说这个时候嬴稷完全没有得到王位的实力。

但是奈何这个时候赵国出手了,当时嬴稷在赵国做人质,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别国他质子送回国内当国君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这些质子从小生活在他国肯定也是受了这些国家的影响的,所以这些国家也是想这些质子回到国内当上王之后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带来好处,当时就是在赵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赵武灵王的护送下,把嬴稷送到了秦国。可以说没有赵国的话,秦昭襄王根本是没有机会当上秦国国君的,当时赵武灵王是指定要嬴稷来继承王位的。当时秦国国内比较乱,而且这个时候秦国也并不想和赵国为敌,所以迫于赵武灵王的压力,而且嬴稷也是宣太后的长子,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所以就这样嬴稷继位了。

可以说大秦最后能够一统天下就是在秦昭襄王时代奠定了基础。秦昭襄王时代有白起,伐楚,弱魏,赵,为秦国夺取了大量的土地,长平一战更是直接扫平了秦国东出的道路。如果邯郸之战能够取得胜利的话,那么可能在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就能一统天下了。但是奈何邯郸之战失败,秦国元气大伤。秦昭襄王也是最终没有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只能交给嬴政来完成了。


中国历史研究所


秦武王死于意外,根本就没有来得及指定继承人,就去世了。

秦武王叫嬴荡,是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惠文王就车裂商鞅的那一位国君,秦武王20岁继位为秦王,在位仅三年,秦武王在位期间,攻占了韩国重镇宜阳,打通了秦国直接通往东周都城洛阳的通道,可正是这一行为,导致了秦武王意外身死。



秦武王好武,尤其喜欢大力士,秦国打通了洛阳的通道后,秦武王便率领大力士到洛阳举鼎比武,结果由于举鼎发生意外,秦武王被千斤巨鼎砸断右脚,还没有来得及回家,当天晚上就在洛阳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秦武王之所以不可能指定秦昭襄王嬴稷为继承人的原因是:



1、秦武王死的时候年仅23岁(虚岁),还没有儿子,哪有这么年轻就指定继承人的?

2、秦武王死的太突然了,来不及指定,从他被鼎砸断右脚到去世不过短短几个小时而已;

3、秦武王死在国都之外,无法指定。

4、秦武王被鼎砸中后,很可能失血过多,没有清醒的头脑,甚至可能都没有醒过来,处于昏迷状态,无法指定。



5、秦武王随身跟随人员都是大力士和武力,没有朝中的政治人员,他们可没有这个觉悟让秦武王在去世之前指定一个继承人。

秦昭襄王嬴稷被立为秦王,并不是秦武王的指定,而是一系列的原因造成的。

嬴稷也是秦惠文王的儿子,是秦武王嬴荡同父异母的弟弟,嬴稷的亲生母亲是宣太后,也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芈八子。



嬴稷之所以能够继位为秦王,来自当时秦国国内和国际双方面的支持。

秦武王赢荡在洛阳去世后,没有儿子,于是嬴荡的弟弟们开始争夺王位,秦惠文王的王后,也就是惠王后联合武王后拥立公子壮欲称秦王,而秦惠文王的小妾芈八子与弟弟魏冉原本是拥立公子芾的。



公子壮是惠王后的儿子,秦武王的亲兄弟,按理说他的继承权最高,而当时的芈八子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公子稷(嬴稷),次子公子芾,三子公子悝,芈八子联合弟弟魏冉与惠王后、武王后及公子壮争权。

当时的公子稷在燕国当人质,而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听说了秦武王去世后,起了干涉秦国内政的想法,想起了秦国还有一个公子在燕国当人质,于是就向燕国说起这事,燕国为了不得罪赵武灵王,也支持了将公子稷送到秦国当秦王的想法。



赵武灵王之所以干涉,是因为希望借且自已的拥立之功,为赵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因为秦国国君如果赵武灵王协助登基的,那么赵武灵王在秦国就会很有话语权,也能获得政治利益,为此赵武灵王还赤裸裸的以武力威胁秦国,必须让嬴稷当秦王,否则会发动战争。

这样的话,赵国、燕国都支持公子稷当秦王,再加上公子稷的母亲芈八子与弟弟魏冉是楚国人,公子稷也有楚国血统,因此也获得了楚国的支持,这样,战国七雄有赵、燕、楚三个国家支持嬴稷当秦王。



秦国国内的惠王后、武王后及公子壮迫于国际压力,只得做出让步,暂时同意让嬴稷即位当上秦王,而芈八子与魏冉也同意嬴稷即位,这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但是公子壮等人并不甘心,在秦昭襄王嬴稷即位的第三年发动叛乱,结果不敌,参与叛乱之人都被诛杀,秦昭襄王也就坐稳了王位。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秦武王原名嬴荡,秦惠文王之子,他一出生便是继承人,地位高贵其母是楚国的公主,因此早早就被立为世子,秦惠文王死后他继承了王位即秦武王,他最讨厌的人便是嬴稷,原因是:嬴稷是母亲妹妹的儿子,很可能夺得自己的王位,小时候便经常欺负嬴稷。因此秦武王是不可能指定嬴稷成为新一代王的,就算嬴荡没有子嗣还有很多与自己交好的兄弟,怎么都轮不到嬴稷。

那为什么嬴稷最终成为了继承人呢?

首先从嬴荡没有机会选定继承人说起

嬴荡在继位三年后,打通了秦国首都直通洛阳的通道,洛阳是周天子的地盘,当时的周天子早已没有了一点实权,大国纷纷自立,只有名义上是周国的附属国,从嬴荡进洛阳就能看出,周国没有了一点大国的威严。


大禹曾筑九鼎,来定天下的九州,商周时期大家都认为谁手里掌握九鼎便是天下之主,嬴荡看到了九鼎便问周天子这是什么东西,周天子回答是九鼎,不识字的秦武王知道这是宝贝,国力强大的秦国,让秦武王膨胀,认为什么样的好东西必须都在秦国。


嬴荡立马找人来想要将九鼎搬回秦国,可周天子告知他这是天下之主的象征,他理应留在洛阳,嬴荡的无知暴露无遗,因此非常生气,不过自己还是不敢杀了周天子的,虽然他有这个实力,可由于自己过激的举动,让秦国受到六国的围攻是得不偿失的。


“机智”的嬴荡说:如果我能举起这些鼎来,我是不是可以搬回秦国呢?周天子认为这鼎有千斤重,以一人之力根本举不起来,便回答说:只要您能举起来,这些鼎你都可以搬回你的家乡。


不料眼看就要举起来,秦武王受不了鼎的重力一下子把自己憋死,此时的秦武王不过23岁,因此可以看出他是根本没有机会立嬴稷为王的,当时的嬴稷还在燕国为质,秦武王是没有时间做指定谁是之后的王位继承人的。

既然秦武王没有指定继承人,嬴稷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

秦武王死后,秦国上下大乱,此时急需一位王子来继承王位,秦武王本人是没有孩子的,毕竟举鼎死时才23岁,嬴稷登上皇位的原因与武王无子有莫大的关系,秦惠文王的儿子有很多,堪大用的也有不少。


远在燕国的嬴稷能够登上皇位绝对是彻彻底底的运气,赵武灵王看中了嬴稷比较好控制,因此将其扶上王位,此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秦武王的母亲发了疯一样的质问嬴稷的母亲芈八子是如何让赵国支持嬴稷的。


芈八子笑而不语,因为在此时与一个发疯的泼妇解释是没有用的,谁坐拥了秦国天下,只有自己心中清楚,嬴稷做了四十多年皇帝,大权一直牢牢把握在芈太后的手里,芈八子也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一位太后。

因此才会说嬴稷能够成功登上皇位,完全是靠运气,根本没有一点自己的实力成分,嬴荡死的也是非常的不值,或许这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代表吧!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历史红尘


秦武王赴周观鼎,一时兴起举鼎,却“绝膑而死”。由于秦武王膝下尚无子嗣可以即位为君。此时,秦国面临最严重的的问题即是,国君即位人选的问题。秦国上下对可能的即位人选做了一番梳理,当谈到秦武王异母弟公子稷时,大多持反对意见。

原来嬴稷的母亲芈氏,称芈八子,是秦惠文王的姬妾,最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位富有妖姿的楚女。秦惠文王去世的时候,芈氏年龄在三十岁左右,面对这么一个成熟的美妇人,秦国上下对由公子稷即位忧心忡忡。

而此时,公子稷尚在年幼,当“子少母壮”的实际情况与至高无上的王权相遇的时候,难怪秦国上下如此忌惮。但是,公子稷的作为继承人在客观上也占尽了有利条件。

首先,秦惠文王嬴驷生前仅育有秦武王嬴荡、嬴稷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兄终弟及”之论顺理成章。

其次,公子稷有以宣太后异父弟魏冉为代表的军方势力的支持,为其消灭反对之声,击垮反对势力,顺利掌握王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也有一种说法,直接将秦武王的异母弟公子稷锁定为王位继承人,并声称秦武王临终前有交待“令弟稷即位”,但是此类说法多不常见。

总之,无论秦国上下如何反对,嬴稷还是成为最佳的即位人选。《史记·秦本纪》记载:“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

而此时,公子稷尚在燕国为质。另外,秦国的惊天变动也引起了邻国赵国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经过对秦国国内情况的分析,赵武灵王认为,拥立年幼的秦公子稷即位,于赵国或许有利。于是,赵武灵王主动表示,赵国愿意帮助秦国迎回公子稷。赵武灵王的表态,令秦国国内倾向于公子稷即位的势力声势大振。

《史记·赵世家》记载:“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即在赵武灵王的安排下,公子稷母子将由代相赵固,将他们从燕国先迎入赵国,再由赵国送回秦国。

公子稷回到秦国后,即位为秦国国君,史称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虽然已经即位,但是秦国的国君之位之争并未因此而结束。《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二年,“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魏。”即秦昭襄王在以宣太后为首的王位维护势力联合策划下,由将军魏冉亲自指挥平定了秦国王室内部争夺国君之位的反叛势力,结果秦惠文后(秦武王之母)被诛杀,同时被杀的还有公子壮、公子雍,并且秦武王的王后也被驱逐至母国魏国。

公子稷能够即位,即位之后又能稳定政权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1、倚重秦国王族重臣樗里子;

2、魏冉的强有力支持;

3、赵武灵王的外部支持;

4、受益于“商鞅变法”。

鉴于秦昭襄王尚属年幼,无法处理朝政,再加上其母宣太后手段了得,其结果是宣太后以太后之尊代为主政,其舅魏冉辅政掌权,自此秦国进入宣太后时代。


历史倪说


秦武烈王临死前指定秦昭襄王为继承人?提问者又看了哪部电视剧了?如果秦武烈王制定了继承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季君之乱”了……想必提问者是电视剧看多了,把什么《大秦帝国》《芈月传》都当成真实历史了。



真实历史上,秦昭襄王继承王位与秦武烈王没有半毛钱关系!秦武烈王是秦惠文王的嫡长子,是惠文后的亲生儿子。顺带说一下,惠文后是魏国人,不是芈姝!更不是宣太后同父异母的姐姐!秦昭襄王则是庶出,是宣太后所生,彼时宣太后只是秦惠文王的妾,封号八子。在秦惠文王去世之后,嫡长子秦武烈王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王位,成为了新任秦王。如果历史正常发展,基本上宣太后和秦昭襄王就可以提前退休了。可是,这位秦武烈王偏偏不走寻常路,到周天子家串门都不忘显摆显摆自己“天生神力”,居然在周王畿拿周天子象征权力的九鼎玩游戏!结果,举鼎时一不小心没站稳,让铜鼎把腿给砸断了。那会儿可没有现代骨外科,这种粉碎性骨折直接要了秦武烈王的小命!史载,秦武烈王“绝髌”而亡,身后连一个儿子也没有留下。而且,事起仓促,秦武烈王也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



一听说秦武烈王死了,秦惠文王庶出的儿子们开始坐不住了,一个个摩拳擦掌,都奔着王位来了。就在这个时候,秦武烈王的生母惠文后推出了秦惠文王的庶长子公子壮(季君)。宣太后一见机会来了,也不甘示弱,准备推儿子上位!但是,最初宣太后想到的并不是在外为质的儿子公子稷(秦昭襄王),而是另一个儿子公子芾。惠文后、宣太后两大势力展开了王位角逐。宣太后因为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手握重兵,同时私下里很可能和自己的小叔子樗里疾也达成了某些默契,让樗里疾在这场王位争夺战中保持了“中立”。最终,宣太后渐渐占据了上风。



就在这个时候,年少气盛的赵武灵王(就是让亲儿子活活饿死的那位)也坐不住了。他派人从燕国接回了为质的公子稷(秦昭襄王),并将其送回了秦国。什么情况?赵武灵王这是干嘛?行善积德?您觉得会吗?在护送秦昭襄王回秦的同时,赵武灵王向秦国发出了外交照会:“赵国支持公子稷当秦王,其他一概不认。不行咱就开打!”面对赵武灵王咄咄逼人的态势,惠文后只得妥协、接受既成事实,而宣太后见同样是自己亲儿子,也没有表示反对。就这样,秦昭襄王阴差阳错地当上了新任秦王。



因此,秦昭襄王根本不是秦武烈王指定的继承人!他最应该感谢地应该是赵武灵王,连他妈都没打算让他上位!如果不是赵武灵王横插一杠子,秦昭襄王别说是回国当秦王,恐怕只能继续留在燕国当人质了……在秦昭襄王成为秦王之后,惠文后、公子壮以及秦惠文王的其他几个庶出儿子并不死心,于是联合发动叛乱,想要武力夺权。结果,被宣太后联合自己的弟弟魏冉一举拿下,史称“季君之乱”。惠文后、公子壮被杀,宣太后趁机发难,将秦武王的王后也驱逐回了魏国娘家。自此,宣太后一家独大,成为了无冕秦王。之后,宣太后与其弟弟穰侯魏冉几乎架空了秦昭襄王,宣太后替秦昭襄王做了近四十年的主!直到范雎入秦之后,秦昭襄王才在其协助下驱逐四贵,架空宣太后,最终成为实权秦王!但是,这已经是秦武烈王去世四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