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王菲就是一個傳奇,王菲當媽,也是一個傳奇。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2020年的新年第一天,李亞鵬的嫣然天使基金舉辦了新年派對,王菲也在派對上現身了。

派對現場,王菲一直隨著音樂扭動身體,非常嗨!活潑的樣子,根本看不出已經50多歲。而一旁剃了寸頭、清爽有型的竇靖童也非常地引人注意,整場派對氣氛相當熱鬧。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人們對王菲一直褒貶不一,尤其是對於媽媽這個身份,很多人認為她是個典型的壞媽媽:自私、不負責任、只在意自己的感受,讓兩個孩子都沒有完整的家。

可是王菲的兩個孩子到底怎樣呢?

竇靖童和李嫣,一個才華橫溢,備受歌迷喜愛;一個自信大方,被網友稱為“李老師”。兩個孩子自信樂觀,都非常優秀。

其實這正說明了,王菲的教育並不是失敗的,而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父母的愛,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支持和力量

竇靖童和李嫣是同母異父的姐妹,雖然都成長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但是在她們的眼中,你看到的永遠都是自信和快樂的光芒。

對於這兩個孩子,王菲和李亞鵬從來沒有少給一分愛。

李亞鵬對竇靖童視如己出,竇靖童一直叫李亞鵬“爸爸”。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小女兒李嫣是先天性唇顎裂兒童,在一次採訪中,主持人問王菲:“知道李嫣有唇顎裂的時候,是否想過放棄她?”王菲毫不猶豫地回答:“這是不可能的事,我覺得她很美,很漂亮。”

王菲和李亞鵬珍惜女兒的繪畫天賦,鼓勵她畫畫,為她開畫展,一起穿著她創作的衣服;每年他們都會帶著厚厚的教科書,陪女兒去十三陵水庫做科學觀測;即使分手後,兩個人也從來沒有缺失過女兒的陪伴,女兒的生日會上,他們會合體出現,有時間的時候,還會帶著孩子四處旅行。

當11歲的李嫣出現在巴黎秀臺上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自信張揚,霸氣側漏的姑娘。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毋庸置疑,父母的愛,決定了家庭教育質量的優劣。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

反過來,我們看看香港明星吳綺莉和女兒吳卓林。

從小,只要吳卓林不乖,吳綺莉就打罵她。吳卓林4歲的時候,因為說謊被吳綺莉用皮帶抽打。6、7歲時,頭頂厚厚的《辭海》站3個小時,一放下來就會捱打。

吳卓林晚上不想睡覺,吳綺莉會把房間的燈都打開,讓吳卓林在紙上寫“我不睡”三個字,一直寫到凌晨5點,停下來就打。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因為母親的恐嚇威脅、毒打虐待,吳卓林多次報警。最終吳卓林與母親決裂,和女友結婚,然而不幸的是,現在吳卓林過得也並不好。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在充滿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他們身上充滿了強大的自信和安全感。這一點是裝不來的,他們的眼底有光,他們的內心有力量,他們的精神是富足的。

父母的愛,對孩子來說,就是根植於心,不斷製造快樂和幸福的力量。就是他們去闖世界時,讓他們變得勇敢的底氣,是為他們指明方向的燈塔。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自由和尊重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記者曾經問王菲:怎麼把握“對孩子教育、控制”與“給她們自由、平等”這兩者之間的尺度?

王菲說:“我對孩子的這種保護欲及擔憂只存在於她們的嬰幼兒時期,過了這個階段就把她們當作獨立個體去相處和交流了。”

王菲在寫給竇靖童的歌曲《童》中,寫了這樣一句歌詞“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這恰恰就是王菲對孩子的教育原則。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張揚的紋身,酷炫的髮色,小小年紀輟學進入歌壇,竇靖童看似叛逆的的一切王菲都知情,但是沒有過多的干預,她提供了寬鬆的成長環境和極大的自由給女兒,讓她發展出自己的個性。

即使懷孕四個月的時候,王菲知道了李嫣是先天性唇顎裂。她也從未想過放棄這個孩子。

這一切都是因為王菲懂得尊重生命,她懂得尊重孩子的自由和意志,尊重孩子的成長和個性。

而在這種放手中,王菲也依舊堅守著原則和底線。

有一次,竇靖童在遊樂場絆倒小朋友,拒絕道歉,王菲很生氣,罰她面壁,讓她認識到錯誤。

她允許孩子有成長的自由,但是卻不允許孩子失去最基本的品質。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長大了的竇靖童是個有禮貌、有教養,溫暖善良的小孩。

她每天騎單車去李亞鵬咖啡店打工的日子,耐心為客人點單,細心地詢問客人的要求 。

她看到姑姑生活的不易,就將自己打工賺到的錢全部用來給表妹交學費。

她尊重李亞鵬,也關心自己的親生父親,

她為了陪伴李嫣,在自己的下巴紋了一條紋身。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美國教育體系中,有一個著名的“二十碼法則”,它要求父母與孩子保持至少“二十碼”的距離,倡導父母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主動權和決定權,鼓勵父母不要圍著孩子轉,更不要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

隨著孩子長大,他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希望有屬於自己的空間,用自己的力量去探索生命的美好,這是生命成長的必然規律。

然而有的父母總是擔心,害怕孩子遇到風雨阻難,害怕孩子走錯路,所以將孩子牢牢地拴住。

實際上,這是舉著愛的大旗,控制著孩子的人生。他們從來沒有將孩子當做獨立的人來尊重,在他們眼中,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孩子的生命是我給的,所以他必須絕對地服從我。一旦孩子出現獨立的苗頭,父母就接受不了,將其掐滅。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尊重孩子的獨立性是教育的基礎。

尊重孩子,認同孩子的獨立的生命個體,平等地對待孩子,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和孩子做到共情和溝通。

學會放手,勇敢地將孩子推出去,給孩子一定的成長自由,人生的路本就沒有一帆風順,只有不斷跌倒,不斷爬起,孩子未來的路才能越走越順暢。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控方向和及時的引導。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自己活得精彩,才能給孩子做好榜樣

中國媽媽有一個共性,就是忘我,有了孩子之後,生活的全部只有孩子,為了照顧孩子,捨棄工作,放棄自我成長,將所有的希望和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在《愛的論述》中提到:“忘我”是神經病的一種徵兆。一個“忘我”的母親,把所有的希望都賦予孩子身上,向孩子索取回饋,自怨自艾。

在愛情中,王菲愛的時候就大膽愛,不愛了就勇敢放手,即使分手也能和前任和諧相處。她沒有將孩子當做自己生活的全部,她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而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2018年春節,王菲再次登上春晚,竇靖童在微博裡驕傲地說“看見沒,這是我媽!”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她不在意他人的眼光,活得很酷,但是也通透瀟灑!

心理學家張怡筠博士說:媽媽越時髦,孩子越自信;媽媽身材越好,孩子越驕傲;媽媽越有進取心,孩子越勤奮;媽媽越堅持做自己,孩子越獨立。

只懂得圍著孩子轉的媽媽並不是最好的媽媽,只有活出自我,積極上進,保持自我成長的媽媽才是最美的。

王菲用鮮活的靈魂,和通透的生命態度,為孩子做著榜樣。在她的潛移默化下,她的兩個孩子也從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努力活出自我,自信而強大。

所以一個努力綻放媽媽,才是孩子生命的源動力,才能孩子提供奮力生長的力量。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有人說,王菲有資本這麼做,因為她有錢,有圈子,有後路。當然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事實,因為這的確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項。

但是給予孩子足夠的愛,給予尊重和自由,這些並不需要和金錢地位劃等號,是每一個家長都可以做到的。

美國思想家艾默生說:“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於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到的愛的質量、陪伴和榜樣示範。”

想讓孩子勇敢自信,就給予孩子充足的愛,讓愛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內心和安全感。

想讓孩子成材,就先讓自己跑起來。孩子才會在成長的路上不斷去追逐你的步伐,讓自己更靠近你。

想讓孩子獨立,就學會尊重和放手,鼓勵孩子去接受暴風雨的洗禮,擁有抵抗風暴的能力,擁有克服服困難的決心和韌性。

不要因為物質條件的不夠,就選擇放手,

只要教育方法得當,每個孩子都會綻放出他生命中最絢爛,最美麗的花朵!


“看看,這是我媽,牛不牛!”有一種很棒的媽媽叫王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