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大明風華》哪些劇情不錯,哪些又“魔改”過度了?

《大明風華》的確是最近大火的歷史劇,一掃近幾年的清宮戲的主場,讓明代戲尤其是明代最繁榮的一段歷史展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去了解那個時代,出發點是很好的。

《大明風華》哪些劇情不錯,哪些又“魔改”過度了?

以往很多歷史劇,展現帝王家的時候都是十分客觀而冰冷地刻畫父子君臣的一面——父親是帝王,兒子是兒臣,他們的家庭關係更多是朝堂的一種延伸,而很少有家庭父子的一面。《大明風華》就是很好地刻畫了朱棣一家的人情味和家庭氣——既有君臣關係:朱棣與太子二人間,朝政的倚重和時不時的提防;朱棣與漢王之間,朱棣需要倚重他領兵打仗的能力,因而在嚴格中又有一些放縱。又有父子親情:太子為了兒子可以與朱棣據理力爭,不惜一改往日唯唯諾諾的狀態,露出自己的獠牙,而朱棣為了能出征與太子類似討價還價的劇情也是很有父子感和家庭日常感;漢王與朱棣撕破臉大吵,慪氣睡棺材一段,雖然有些荒誕,但是吵架那段十分真實,這才父子間正常的表現。

《大明風華》哪些劇情不錯,哪些又“魔改”過度了?

太子夫妻倆的演繹,倒是大出人意外。太子朱高熾,作為超長待機20年的太子,潛移默化培養出三楊這明朝歷史上最高配置的內閣,絕不會簡單是傳統歷史中那般羸弱不堪的胖太子、為兒子登基過渡的短命皇帝。電視劇裡,太子的處事哲學用於一句很流行的網絡語“認慫保平安”來說就最為合適不過了,在朱棣提防和有意打擊下,以及漢王監國的情況下,太子一直都表現得很慫,甚至讓兒子都看不起,所以一開始一度會讓人以為太子一家的核心是朱瞻基,直到後續的劇情逐步撥開,才會發現太子二十年屹立不倒不是因為那句“好聖孫可旺三代”,而是他的治事才學和用人策略,用朱棣的話說就是:太子羽翼已豐。另外,在儒家文化下的古代王朝,皇帝的諡號為“仁”是很難得也是很高配的,所以朱高熾在皇帝位不足10個月就能獲得“仁”諡號,說明仁政一直是其監國期間的主基調,也獲得了文官團隊的整體認可。

《大明風華》哪些劇情不錯,哪些又“魔改”過度了?

太子妃張氏,一開始給人的感覺是個碎嘴和摳門女人,到後面就會發現她其實是個管理人才,當然也得益於她長期管理內宮的原因,可能大家會比較好奇,朱棣的妃嬪還在怎麼會讓太子妃管理內宮呢?古代講究嫡庶尊卑,徐皇后已故,整個皇宮嫡妻地位最高的就是太子妃了,而且一個很重要的契機是在於,太子漢王趙王是朱棣僅有三個兒子,且都是徐皇后所出,其他妃嬪地位普遍都很低,並沒有資格來執掌後宮,因此落到了太子妃手裡,後續劇情裡面展現太子妃的智慧很多的,畢竟她可是大明第一賢后,能夠壓制三楊內閣和太監王振的女人。這樣大家都能看出來,太子在不得皇帝喜歡的情況下,還能在與漢王(朱棣最喜歡也是最像他的兒子)奪嫡爭位的情況下最終勝出。

《大明風華》哪些劇情不錯,哪些又“魔改”過度了?

以上就是個人人物劇情和人物設立不錯的地方,讓整個故事和大大小小的人物脈絡十分立體和清晰。

而魔改過度的劇情主要集中於“靖難遺孤”的戲份過於沉冗、繁複甚至狗血了,尤其是把本來毫無關係的胡、孫兩位皇后硬塞成為靖難遺孤、甚至姐妹,實在“魔改”太過了。

《大明風華》哪些劇情不錯,哪些又“魔改”過度了?

先說說靖難遺孤。剛開始靖難遺孤的出現,其實是有些驚豔的,因為以往在的歷史劇中很少提及這些群體,除了誅十族的方孝孺外,幾乎沒有什麼歷史存在感。我所說的驚豔,是因為這些靖難遺孤群體一開始所聽命的皇爺居然不是建文帝,而是漢王,的確讓人眼前一亮,將這些人夾縫生存刻畫的也是入木三分——明明要報靖難之仇,卻只能依附於靖難的屠夫漢王,利用太子和漢王的權位之爭,謀得一條復仇的出路,結果可想而知。只不過後續的劇情就有些崩壞了,首先是女主孫若微十分瑪麗蘇地遊走於朱棣、朱瞻基等權貴之中,還能作為朱棣、朱允炆的傳話人,最終解救三萬靖難遺孤性命的劇情,這種毫無根據的“大女主”光環,過於無視歷史真相,改動過大了。另外,靖難遺孤裡面聶興的劇情則更是畫蛇添足,感覺就像是一個歷史馬車上非要加一個阻礙的飛蟲來刷存在感。

《大明風華》哪些劇情不錯,哪些又“魔改”過度了?

胡善祥和孫若微,朱瞻基前任兩個皇后,硬被寫成姐妹和靖難遺孤,本來就有些狗血,而把胡善祥的身份設定為一個勵志而腹黑的宮女,還為了得到漢王的支持而有疑似被“失身”的情節(電視劇沒有直接表達,看前後劇情,多半是這含義,估計電視劇如此剪輯,也是為了後續改劇情做準備,以免失身這種歪曲被網絡討伐),將一位賢淑的皇后非要妖魔化,也是奇怪的表現,就像是為了表現廢后的合理性而故意黑化,畢竟胡善祥不同於乾隆的廢后,後者有史書明確記載斷髮被廢的緣由。而且後來朱瞻基也承認是有自己年少衝動的原因所在,從後世英宗朱祁鎮恢復其後位的情況來看,絕不會是劇中的形象和人物設定。這些設定,感覺是為了給女主和女二過早出現在朱棣朝的劇情裡面,加戲份才導致的,不僅過於失實,而且讓這個劇的歷史厚重感大減。

《大明風華》哪些劇情不錯,哪些又“魔改”過度了?

總體來說,《大明風華》還是值得推薦的好劇,不僅僅是王學圻、梁冠華這種老戲骨的加分,還有朱亞文、俞灝明這些年輕演員的精彩表現。其次更重要的是,除了上面說的魔改劇情外,大部分劇情都是十分精彩和值得思考的,尤其是朱棣、太子、漢王、趙王的幾場對手戲,無論劇情設置、臺詞深度還是演員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的。


配圖:來自網絡

平章知事

歷史|人文|旅遊|伴讀|分析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