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你聽過阿城講故事嗎?

沒聽過?哎呀,那可是終身遺憾!

阿城是誰?

如果你對中國當代文學不太感興趣,或是還年輕,那麼這位已經67歲的作家也許聽上去非常陌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不是個名人。高人總是遁世,他在32年前發表了《棋王》、《樹王》、《孩子王》驚豔眾人,抱得大名之後,他就始終與主流保持著距離。

世人健忘,而他又無意著書立傳,而總有知音聞名而去,找他聊天,梁文道、陳丹青、王安憶都稱他是“天下第一聊天高手”,“話裡都是寶藏”。對於見不到他的人,只有一讀再讀那些僅有的文字。

現在,阿城回來了。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他是個高人,遠遠走在前面

老一輩的知青上山下鄉,又能不受革命語言的影響,像是水泥地裡長出半寸青草來的,只有王小波和阿城兩個。

阿城寫出了《棋王》,汪曾祺評價很高,說“這樣的小說我寫不出來”。但他似乎無意於成為專職的作家,聲名如日中天之時,去了美國,一呆十多年。

阿城身上有一種六朝文人的氣質,比如和政府不合作,和主流不妥協。讀者都等著他,他按照自己的節奏走著,淹通博識、學貫雅俗,也只露一點。

他說“人生有生之年,不妨多東張西望,拼命幹,其實浪費生命。商業競爭常常是盲目的,我們不妨有膽量閒一閒。”

莫言說阿城活得明白,其實也只有他這樣的高人,有這樣的膽量。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讀阿城的文章是人生一大快事

你可能不相信,像阿城這樣建國前出生的文人,不僅會寫小說,懂畫懂詩,後來去了美國,還會改造車,打傢俱,看職業籃球。

阿城朋友說,在美國當地,各類圈子的事,阿城都清楚。阿城喜歡晚上給人講故事,人家不知道故事都從哪裡來的。講了好幾個月,不帶重複的。

讀他的文章,就彷彿他就坐在面前清談,遊刃有餘,氣度非凡,你知道他一定還有許多法寶,但他慢悠悠說著,通透、自如、清快,像好茶、好煙,仔細一品,元氣淋漓,會上癮。

陳丹青說他是“聊天第一高手”,王朔說他是北京幾十年才養成的一個人精,王安憶、朱天文、莫言、陳凱歌……人人都說阿城好,只痛恨他把才華藏著掖著。

這個時代每天都在炮製大量文字垃圾,只有他惜字如金,甚至都讓人懷疑他寫不寫了。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阿城和他自己組裝的汽車


這套書是阿城最經典的文集,共4冊,將精華全部收藏;

最佳代表作“三王”——《棋王、樹王、孩子王》

王朔首推專欄文集——《常識與通識》、隨筆雜文集《威尼斯日記》

兼容幷包的精選講談文集:《閒話閒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一套讀完,如同與高人面對面,聽書論道;大道至簡,餘音繞樑。

聽的是最震撼、有趣、深刻的故事;論的是最豐富、明白、有滋味的人生。讀來必然有感相見恨晚,細細品來,則是別有趣味。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字短但有力、有節奏,夠深刻,去掉任何一個字甚至一個符號,都無法呈現那種火苗在眼前忽明忽暗的美感。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而阿城又不僅僅講這些,他還講人,講人生的哲理。

就像是把油全撇開只留下一汪清水的人

,說的通透,說的深刻,不造作。

初讀阿城,會覺得很親近,因為講的都源於生活;再讀阿城,會覺得很敬佩,因為故事背後,高於生活。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阿城就像一塊拼圖

能補全無趣生活的缺口

有些故事,讀完以後,我們總想說明,其中的教訓是什麼。而真正好的書,它的一切教訓和領悟,都已經包含在裡面了。

可以說,閱讀阿城,就像拼好了你生命中最缺少的那塊拼圖,讓你的思維變得完整,眼界變得開闊,人生也變得大不相同。

因此王朔才說:“若非要追星,我只追阿城”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贈品全覽


人生一世,遇見好書不易。

這套書由著名裝幀設計師陸智昌親自操刀設計美得一塌糊塗。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封面用古沉香紙,朽葉、巖井灰、凝紫、巖青四色,阿城先生的“素讀”觀:“讀書要有素讀的習慣。樸素的素。你不帶任何成見地去看。”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其次,這次阿城新版的典藏作品集,除了增訂萬字之外,還首次收錄

了阿城參加星星美展的線描畫作、手繪插圖、攝影作品,特別值得入手收藏。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人物線描組畫,第一屆星星美展參展作品,1979,收錄於新版《棋王》

再者,能夠再版這珍藏版作品集實屬不易。

書中收錄的文獻圖片,部分從70年代留存到現今的刊物影音,還有託人從美國帶回國裝載阿城手稿的老式磁盤相當難得且珍貴。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阿城創作談,刊於《今天》雜誌1979年第6期。

讀阿城的文章,就彷彿他就坐在面前清談,遊刃有餘,氣度非凡。

你知道它一定還有許多法寶,但他慢悠悠說著,通透、自如、輕快。

像一壺好茶,一杯好酒,仔細一品,元氣淋漓。

你,定會上癮。

莫言、王朔推崇的人精,沒聽過他講故事你那就太遺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