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2019年IPO獨角獸血流成河,2020年又會有哪些新機遇?

2019年IPO獨角獸血流成河,2020年又會有哪些新機遇?

熱點追蹤 / 深度探討/ 實地探訪 / 商務合作

十年前的那個夏天,當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接過老朋友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伸出的橄欖枝,加入當時還是邊緣項目的 UberCab 時,他一定沒想到,多年之後,Uber 會成長為全球市值最高獨角獸,當然,他或許更想不到,在 2019 年的最後一天,他會以如此狼狽的方式離開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從 2009 年成立,2010 年上線服務,再到 2017 年估值一度達到 1200 億美元,原本應該是 IPO 豐收之年的 2019,卻成了 Uber 的噩夢。這一年,Uber 因鉅額虧損等問題被打回原形,市值遭“腰斬”,過去十年創造的神話在幾個月內即被戳破。

2019年IPO独角兽血流成河,2020年又会有哪些新机遇?

Uber 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

讓卡蘭尼克頭疼的不僅是 Uber 的沒落,還有他頻頻被曝光的個人問題。2017 年,面對性騷擾和歧視指控,投資人聯名將卡蘭尼克趕下 CEO 的席位。2019 年 12 月 31 日,卡蘭尼克正式辭去在董事會的職務,帶走了股票套現的超過 25 億美元,留下了鉅額虧損、裁員、子業務出售等一堆爛攤子。

卡蘭尼克和他所創建的 Uber,是 2019 年 IPO 明星獨角獸的縮影。過去一年,這些一度被看好的科技“準巨頭”排隊 IPO,卻一個個遭遇重創。

截至 2020 年 1 月 7 日,Uber 收盤價為 32.81 美元,相較 5 月每股 45 美元的發行價下跌 27%。比 Uber 早一步上市的 Lyft 也沒能逃過相同的命運,其今年 3 月上市時股價為每股 72 美元,如今已下跌 38.5%,至 44.25 美元 。Pinterest 和 Slack 也出現了下滑。備受矚目的 WeWork 則是戲劇性地罷免了其首席執行官,並撤回了 IPO,470 億美元的估值幾乎消失殆盡。

2019年IPO独角兽血流成河,2020年又会有哪些新机遇?

據 IPO 研究公司 Renaissance Capital 的數據,截至 2019 年 12 月 3 日,2019 年約有 44 家公司取消了 IPO 登記,較 2018 年增長近 50%,為 2016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Refinitiv 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 11 月的一年裡,美國新股發行的收益同比下降了 7%。

2019 年的 IPO 市場為何“慘案”頻頻?2020 年又能否絕處逢生,迎來新的轉機?

2019 年“血的教訓”:高估值破滅,焦點轉向盈利

獨角獸 IPO 失利,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私募市場對增長迅速但尚未盈利的科技公司給出的高估值,公開市場不再買賬。

很長一段時間,以燒錢和犧牲利潤為代價來實現增長的“亞馬遜模式(Amazon Archetype)”,深得華爾街青睞。亞馬遜以低利潤換取業務增長、投資未來所取得的成效,讓許多公司試圖複製其模式。而投資者也願意給這些虧損的公司高估值,以幫助公司擴大規模,寄希望於未來能夠賺個盆滿缽滿。

在不少投資者眼中,這些公司未來的利潤將超過當前的虧損。甚至,後期私募市場中有這樣一種說法,隨著軟件正在吞噬這個世界(房地產、音樂、健身、交通),每家軟件公司的價值都應該是其收入的 10 倍甚至更多。

2019年IPO独角兽血流成河,2020年又会有哪些新机遇?

於是,來自海外投資者、私募機構和軟銀願景的資金相繼湧入,科技初創企業估值拉高,上市推遲。數據顯示,到 2018 年底,美國初創企業已經籌集了創紀錄的 1310 億美元風險投資,不過,81% 的美國公司在 IPO 前一年都處於虧損狀態。

虧損的科技獨角獸並沒有通過 IPO 讓投資者如願以償,相反,隨著 Uber、Lift 等股價遭重創、Wework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們的美夢也相繼破碎。

2019 年,獨角獸上市受挫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硅谷和美國頂尖風投打算怎麼辦?硅谷洞察整理了以下一些觀點:

聯合廣場風險投資公司的風險投資家 Fred Wilson 在其博客文章中指出,過去 10 年推動初創企業炒作和估值的故事正在終結,市場越來越懷疑那些能夠擴大規模但無法盈利的公司。

在 Wilson 看來,公開市場與私募市場有很大不同,私募市場中的金融交易由發行者控制,公眾的投資者則是每天買入對他們有吸引力的股票,賣出沒有吸引力的股票。因此,私募市場,特別是後期私募的估值有時可能是不合理的,相比之下,公眾估值要理性得多,尤其是在某隻股票交易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解除了鎖定期之後。

Wilson 的文章很快傳遍了硅谷,並得到了不少風險投資者和初創企業贊同,他們開始重新思考企業模式,把盈利而不是快速增長作為新的重點。

位於紐約和舊金山的風險投資公司 Eniac Ventures 的普通合夥人 Nihal Mehta 表示,該公司的合夥人最近對各自投資的公司進行了梳理,並將重點轉向了以前未曾

關注、衡量盈利能力的“毛利率”。在今後與企業家的會面中,他們將推動建立更詳細的財務模型。

硅谷風險投資公司 Trinity Ventures 的合夥人 Patricia Nakache 提到,“華爾街已經開始割捨許多高估值的公司,這提醒我們,盈利能力很重要。”她預計,初創企業的估值將受到“漣漪效應”,即從規模最大、最有價值的公司開始,逐漸向下滲透到規模較小、較年輕的公司。

此外,不少分析師也指出,如果未來兩年真的會如同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的那樣,出現經濟衰退,那麼對於任何公司來說,由於未來的增長和利潤沒有保證,當前的利潤將變得更加重要。

2020 年的轉折機遇:直接上市將成為更多企業的選擇

儘管 2019 年給了不少投資者和初創公司一記重擊,但這並沒有讓他們失去對 2020 年的上市信心。在分析師們看來,2020 年的市場將出現至少 3 個特點。

首先,有盈利能力的企業將受到市場青睞。

在 PitchBook 的首席新興科技分析師 Paul Condra 看來,嚴重虧損的大型獨角獸上市的情況不太可能在 2020 年重演,2020 年的 IPO 市場將趨於穩定和理性,溢價估值將留給那些擁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和低商業風險的公司。

以 2020 年公開市場最期待的 Airbnb 為例,儘管由於支出和投資增加,該公司最近幾個季度出現了虧損,但在過去幾年,Airbnb 一直是盈利狀態,其盈利途徑也被市場認可。

第二,很多科技公司會在不進行 IPO 的情況下直接上市。

在 IPO 中,公司通過向公開市場投資者出售新股來籌集資金,而直接上市則不同,它只是簡單地註冊上市,允許現有投資者出售股票,其在上市首日的價格也是基於市場而定。

直接上市的支持者認為,這是一種更好的上市方式,因為公司不需要出售大量新股,也不需要稀釋現有股東和員工的權益。

據消息,計劃 2020 年上市的倉庫管理系統初創公司 GitLab 正在與有關機構談判,傾向於選擇直接上市。該公司在 2019 年 9 月的一輪私募融資中籌集了 2.68 億美元,這讓它有足夠的資金直接上市。

另外,Airbnb 的創始人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在 CNBC 的採訪中表示,大多數企業急於上市的首要原因是需要錢,“我們不需要籌集資金,所以我們並不著急。”

2019年IPO独角兽血流成河,2020年又会有哪些新机遇?

Airbnb 的創始人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

分析師認為,與傳統的 IPO 相比,Airbnb 可能會尋求直接上市。如果 Airbnb 選擇以直接上市的方式進入公眾市場,憑藉其示範效應,直接上市會對資本充足的企業更具吸引力。

不過,除了 2018 年上市的 Spotify 和2019年上市的 Slack,直接上市並沒有太多案例可循。Spotify 和 Slack 資本充足,不需要通過 IPO 來籌集額外資金。

曾參與 Slack 和 Spotify 交易的 Latham & Watkins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Greg Rodgers 預測,在 2020 年,至少會有 5 家公司直接上市。

第三,科技公司將選擇在 2020 年上半年上市。

對於等待上市的公司,2020 年也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比如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以及對於經濟衰退的預測。

Equity Zen 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 Phil Haslett 表示,希望在 2020 年上市的公司可能會選擇在今年上半年上市,以避免大選前可能出現的市場動盪。

"任何類型的市場波動和不確定性都是 IPO 的致命弱點," Haslett 說,“隨著波動性上升,IPO 數量會下降。”

展望:2020 年有哪些新的參與者?

根據 CB Insights 2019 年 12 月發佈的一份新報告,至少有 23 家初創公司希望在 2020 年通過傳統的 IPO 或直接上市上市。

那麼,市場最期待的企業有哪些?

最受矚目的選手之一是 Airbnb。

該公司最初預計在 2019 年上市,但現在已經推遲到 2020 年。據 PitchBook 的數據,Airbnb 迄今已融資 44 億美元,估值達到 310 億美元。

在線空房出租平臺 Airbnb 成立於 2008 年,由 Andreessen Horowitz 基金和紅杉資本等重量級風險投資集團提供資金支持,投資者們等待已久,都希望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

行業認為,在經歷 2019 年的打擊之後,Airbnb 的成功上市將極大地激勵 2020 年的市場,對外發出信號——這個市場仍然是接受科技初創公司的。

不過,PitchBook 的首席新興科技分析師 Paul Condra 也表達了對 Airbnb 前景的擔憂。“Airbnb可能會繼續擴張和增長,但近期不斷擴大的損失、持續存在的隱私、質量、稅收和監管問題,以及 Sonder 和 WhyHotel 等酒店租賃公司的入局,可能會讓它不那麼好過。”

除了 Airbnb,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外賣送餐公司 DoorDash。

Doordash Inc 由 3 名斯坦福大學生在 2013 年創立。根據消費市場分析公司 Second Measure 的數據,2019 年 10 月,DoorDash 已經佔據了美國餐飲外賣市場的 35%,位居第一名,領先於 Grubhub(

30%)和 Uber(20%)。

2019年IPO独角兽血流成河,2020年又会有哪些新机遇?

據報道,DoorDash 計劃通過直接上市進入公開市場,可能會取消投資者路演,並允許現有股東出售股票。據 PitchBook 的數據,雖然沒有盈利,但該公司迄今為止已經籌集了 20 多億美元,使其估值達到 130 億美元。

但是,DoorDash 它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政府監管部門調查,以及越來越大的利潤壓力。

DoorDash 的競爭對手之一 Postmates 也是 2020 年上市候選者。

有消息稱,Postmates 早在 2 月份就秘密提交了上市申請,但由於 Slack、Lyft 和 Uber 等科技獨角獸的股價在上市後遭到重挫,它最終選擇推遲 IPO。根據 Crunchbase 的數據,該公司的估值為 24 億美元,並得到貝萊德(BLK)、曼哈頓風險投資公司、Harmony Partners 等公司的支持。

此外,Square 的競爭對手、金融科技初創公司 Stripe 也可能在 2020 年上市。在後期階段,Andreessen Horowitz 基金和紅杉資本的將其估值抬高到了 350 億美元。Crunchbase 的數據顯示,包括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彼得•蒂爾(Peter Thiel)和谷歌自己的資本在內的知名投資者都曾投資過該公司。

還有許多其他公司可能在 2020 年上市,包括 Elon Musk 的 SpaceX 和大數據分析公司 Palantir 等。

站在 2020 的年初向前看,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在經歷 2019 年的“血洗”之後,科技獨角獸們是否能經得住 2020 年的考驗,就需要時間來驗證了。

對於希望在 2020 年 IPO 的獨角獸,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