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第四代ISC技術或成煤礦終結者,煤礦工人趕緊轉行吧

  • 第四代ISC技術的投產,表明該技術是成熟、穩定、安全的,生產效率也是非常高的,這使得歷經100多年發展的ISC技術出現重大突破。這項技術不僅具有可行性,解決了開挖採煤的人身健康安全問題,還有效節約了成本,未來將創造難以想象的經濟效益

  • 第四代ISC技術或成煤礦終結者,煤礦工人趕緊轉行吧

    目前,煤炭依然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雖然煤炭的開採技術越來越先進,但安全問題依然存在。2019年以來,發生過多次煤礦安全事故,造成不同程度的礦工傷亡。另外,開採煤礦時粉塵汙染等問題也沒有徹底解決,依然威脅著礦工的身體健康。為了解決這些難題,一方面在研究用機器人代替人類進入危險地帶的技術,另一方煤炭地下氣化技術也在不斷提升。

    技術突破解決難題

    煤炭地下氣化技術(ISC),簡單來說就是讓地下煤炭在人類可控範圍內燃燒氣化,對煤進行熱作用及化學作用,產生可燃氣體,成為原料氣。

    這一技術並非新創,發達國家早已進行多年,在中國也發展到第四代。近日,第四代ISC技術成功應用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唐家會礦區煤炭地下氣化技術工業化示範項目,正式投入生產。這一技術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第四代ISC技術或成煤礦終結者,煤礦工人趕緊轉行吧

    第四代ISC技術的先進之處在於,不需礦工下井開挖採煤,甚至不需要任何工作人員進入地下,就能生產出低成本的工業燃氣和化工合成原料氣,僅人身安全這一項就已經改寫了歷史。

    五個第一意義重大

    這一項目於2018年開工建設,施工方是中為(上海)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建成後順利點火併穩定運行一個多月,經過嚴格監測,各項指標均達到了設計要求。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劉淑琴教授表示,該項目創造了5個第一次,第一次實時監控地下氣化爐,第一次確保地下點火和供氧系統安全可控,第一次實現了多通道、多功能注入井和產品井系統,第一次做到高溫產品井系統可連續生產,第一次具備實時地下環境監測系統。

    第四代ISC技術的投產,表明該技術是成熟、穩定、安全的,生產效率也是非常高的,這使得歷經100多年發展的ISC技術出現重大突破。這項技術不僅具有可行性,解決了開挖採煤的人身健康安全問題,還有效節約了成本,未來將創造難以想象的經濟效益。編輯/杜冬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