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看了100遍招股說明書,總結出來工業富聯的七點優勢,你認可麼?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如今沉迷在工業和科技的我,對工業互聯網有了深深的迷醉;經過不斷探索和對比,讓我對工業有了新的認識,讓我對科技的應用,有了全新的改觀;

作為工業互聯網的領導者-工業富聯,在行業內,不管是口碑,規模,品牌,市場,增長速度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於是我開始了古人打開智慧的方式;

我讀了很多遍招股說明書,從一開始的粗略閱讀,大致瞭解公司歷史沿革,股權變動,股權結構,公司產品,公司模式,市場情況和競爭情況;到現如今每一段話都仔細去思考,思考其業務模式在財務報表的體現;思考其股權結構在資本市場的應用 ;思考其產品結構變化可能會對公司未來方向的發展;思考其報表披露的真實性等;於是,得出了關於工業富聯的七點優勢!


看了100遍招股說明書,總結出來工業富聯的七點優勢,你認可麼?


股東強大:資產賦能的同時、產能同樣賦能!

說起工業富聯的股東,很多人都能一口說出是鴻海精密,但是你若是問鴻海精密到底給了工業富聯什麼幫助?那可能很多人都說不出來,為此,我特意去梳理了下工業富聯的由來,由福匠科技改制而來,並且將機器人公司整體打包放入工業富聯,經過股份改制後,形成上市主體-工業富聯;這點也在前面的文章略有提及,這裡我不在細說;

為了搞清楚其股東到底給了工業富聯多少資產,事情的原由是這樣:公司在設立時,除了額外引進了鴻富錦25%股權外,沒有其他任何資產注入;也就是說,改制時,公司賬上就只有現金,沒有資產,但鴻海為了幫其完成產業重組,直接將部分資產和公司賣給了工業富聯;這一賣,就是整個工業富聯的業務體系,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和機器人制造;同時還附帶給他32家公司的股權,包含了境內和境外,其中境內收購全資子公司12家,收購資產設備涵蓋了公司業務所需的所有設備;境外收購主要是通過其收購的子公司-福鑫科技進行的;此次收購完成後,母公司在代加工領域的業務,幾乎是全權交給了工業富聯,此時,維持業務進行的資產已經充足,同時收購的子公司可以進行代加工。體系完成後,迅速準備上市;真的不得不感嘆其強大的股東背景;


看了100遍招股說明書,總結出來工業富聯的七點優勢,你認可麼?


經營模式優化避免了受原材料波動的影響,業務結構穩定!

工業富聯其實就是一家代加工企業,而我們都知道,代加工企業的最大痛點就是,利潤薄,受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影響較大,一旦原材料價格變動,就會增加企業利潤空間變動的風險;但是工業富聯採購時採用的模式,卻完美的規避了這一點:工業富聯目前有兩種採購模式,分別是:直接採購和BUY and ASLE,大部分產品的採購模式採用第二種;怎麼理解呢?這個模式的意思是:客戶在需要代加工時,為了保證產品結構的保密性,時常會帶著原材料來,而與富士康合作的模式是,由工業富聯先購買這些原材料,然後再將其生產出的成品賣給客戶,這就導致了,工業富聯幾乎不需要抵抗原材料時常變動所帶來的的價格變動影響;這給公司盈利穩定性奠定了基礎;這也是在行業內非常具有優勢的地方;


看了100遍招股說明書,總結出來工業富聯的七點優勢,你認可麼?


管理團隊是重中之重!人才是第一驅動力

很多人都認為,工業企業,重要的是公司的資產,公司的設備是否足夠全面,是否足夠先進,是否足夠靈活,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但是我認為,工業企業的管理團隊優先級高於公司的資產!為什麼呢?這裡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經驗;一家公司管理團隊的經驗豐富與否,直接影響一家公司的發展能力;於是我查閱了工業富聯的員工情況,公司17年員工共計20w,其中年齡處在40-49歲的達到2w人,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公司的元老級員工佔公司人數的10%;也就意味著公司有足夠的管理層熟知公司業務模式;公司的管理成本、生產成本將大幅度降低;


看了100遍招股說明書,總結出來工業富聯的七點優勢,你認可麼?


報表披露毛利率只有8.6%,而我測算的卻超過30%!

公司年報披露,2018年的毛利率僅8.6%,相比去年的10.14%略有下降,主要是公司加大了研發投入,加大了在互聯網方向轉型的佈局成本。但是我在看招股說明書第99遍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報表數據誤導了我。營收4153多億,成本3954億,我想問下各位,你想過麼?他得幹多少代加工業務,才能營收達到4000億以上?所以說這是有問題的,工業富聯只是一家代加工企業,結合他的採購模式,他的真正付出成本只有人工和資產折舊!他怎麼可能有這麼高的成本呢?誠然,原材料他是得買了再生產,不管是不是從客戶手裡買的,但是這部分錢,其實就是走走帳的問題,營收成本規模的變大,將會在同等程度上引起毛利率降低;比如說,他的代加工收入是100萬;人力和設備折舊50w,那麼他的毛利率可就是50%;但是如果增加了營收規模和成本,那意味著營收增加1000w,成本也是1000w,其毛利率就變成了(1100w-1050w)/1100w=5%;因為他的真實收入,就只是代加工費用;他並沒有買入原材料再賣出去的差價;

所以,要重新審視他的盈利能力!他的規模化效應會迷惑很多人,所以富士康的真實盈利能力,目前來看,還是很強的!


看了100遍招股說明書,總結出來工業富聯的七點優勢,你認可麼?


真實需求遠遠超過表面需求,未來潛力巨大

正常思維來理解,代加工的一般都集中在手機和電腦市場,而每年的手機和電腦市場的銷售情況都是透明的,從需求市場基本上可以判定出來公司的發展快慢;近幾年,手機市場銷量逐漸縮水,意味著需求端在不斷減少,從事情表面來分析,那麼對應的是,市場規模逐漸減少,市場份額之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生存將越來越艱難;

其實不可否認,代加工企業的目的就是代加工,他並不關心產品的核心技術變化,他關心的是,只有有市場產品買賣,那就需要製造,需要製造就需要代加工,這是他的核心邏輯;所以推測下,目前市場主要在5G,5g的服務器,網絡設備,無線設備,家庭用戶的智能設備等等,只要是人需要的,都需要製造;所以工業富聯的真實市場需求,是遠超想象的;

綜上五點優勢,可以基本上判斷,這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產品模式影響下的毛利率和管理團隊方面的經驗積累;當然,不否認其市場份額的優勢,但總體而言,市場份額的優勢需要不斷的優化產品,優化成本,只有這樣才能以更低的價格去跟競爭者搶佔市場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