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捐贈抗疫童書國際版權體現人間大愛

□劉蓓蓓

2月29日,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主席張明舟在朋友圈發佈了一條倡議:懇請中國創作者、出版人將已經出版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童書的版權捐獻出來,懇請譯者免費將這些抗疫童書譯成外文。此舉得到了各方的積極響應,截至3月3日晚,張明舟已經收到40餘家出版社發來的圖書信息,報名譯者超過百人,涉及的語種包括英、日、法、德、俄、西等

(見3月4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最新消息,這些童書國際版權的捐贈均已獲得著作權人同意。筆者認為,無論是倡議者還是響應者,都彰顯了在抗擊疫情面前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中國出現新冠肺炎疫情較早,在抗擊疫情方面已有一定的經驗。中國創作者、出版人在疫情面前快速反應,推出了一批優秀的相關科普繪本,為孩子們瞭解疫情、做好防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一些與疫情相關的兒童文學,如長江少兒出版社推出的《等爸爸回家》等故事繪本,讓孩子們感知到了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偉大,明白什麼是家國責任和擔當。面對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對疫情認識不足、準備不充分,孩子們更是知之甚少的現狀,中國創作者、出版人、譯者有義務有責任伸出援手,體現人間大愛。

通過童書促進國際理解,是國際兒童讀物聯盟的宗旨。張明舟發出這一倡議和中國創作者、出版人、譯者的積極響應、慷慨捐贈,其目的都是希望中國童書界抗擊疫情的智慧成果能夠撫慰世界各國兒童的心靈,從而幫助世界各地被疫情威脅和圍困的孩子們。

在全球化時代,各國命運相連、休慼相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唯一正確方向。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給國際社會帶來了這一深刻啟示。而這份倡議書的背後,正是中國出版人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的最好實踐。

筆者期待,中國的這些抗疫童書能早日讓世界各地的孩子們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