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2月29日晚飯後,我如往常一樣,在名為“Archive of our own”的文學網站藉助翻譯器瀏覽了一篇由不知名網友創作的短篇小說作為消遣。

而短短几個小時之後,本該照常運行的網站再次點擊後卻無法進入。幾分鐘之內,身邊的好友紛紛反映該網頁無法打開。

下一刻,“ao3打不開”的消息在各大社交網站開啟大規模刷屏,這時我才意識到,幾小時前的那一次登陸,說不定是我與這個網站的最後一見。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提起“Archive of our own(簡稱ao3)”,對於同人文化的愛好者來說,它是可以將自己的文字作品進行分享並與同好進行文化交流的秘密花園;而對於科幻類作品愛好者來說,它是曾經獲得過雨果獎的“大佬”。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這個被不少主流媒體認為見不了光的“小”網站,拿下了2019年雨果獎的最佳非虛構相關作品一獎;同時ao3的創始人Naomi Novik(娜奧米·諾維克),也曾憑藉奇幻小說《Spinning Silver》獲得了軌跡獎最佳長篇獎。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這個為各位同人作品創作者提供存檔基地的非盈利網站,自2008年開放內測以來,一直由創建者Naomi和來自各個國家的志願者共同運營和維護,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功能逐漸健全,時至今日已成為擁有超450萬篇作品的超大型網站。

自ao3意外“失聯”後,一場發生在肖戰粉絲與國內同人文學創作者之間的大戰正式開啟。

“文學創作網站”與“內娛流量明星”兩個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詞語,到底是怎麼“攪和”在一起的?

2月24日,一名同人創作者在ao3發佈了一篇以肖戰為主角的同人文章,而後被肖戰粉絲髮現,認為該文的設定對肖戰本人進行了女化及侮辱,開始將此文大肆傳播討伐作者,之後甚至對“ao3”進行了舉報。

這場戰役,於陷入舉報風波的2月27日開始計算。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從29日晚上ao3的“消失”來看,“舉報”這一措施顯然得到了有效的回應。

雖說肖戰粉絲的本意只是討伐某一位同人創作者,沒想到卻因為濫用“舉報”這一公民權利,成為了眾多網友的公敵。

因為不滿意一個創作者,而毀掉了所有創作者的天堂。

要知道早前ao3為了應對大量的中國用戶的加入,自費購買了新的服務器,同時也在對網站進行改良以方便中國瀏覽者的使用,這之中花費的費用全部是由網站本身來承擔的。

如果至此之後中國用戶再也無法正常使用ao3,那麼無論對於用戶還是網站方面來說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一直以來,同人文學一直處於版權的灰色地帶,但是ao3的“非盈利性”很好地規避掉了這點,因為在這裡開啟創作的,大部分並不是為了盈利,而是隻想要給自己天馬行空的腦洞一個存放的倉庫,邀請共同愛好的、不同國家的朋友前來逛逛,當然也時不時會去參觀其他人的倉庫。

所以ao3對於同人文化的愛好者來說,是相當於烏托邦的存在。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雖說在很多人的既定映象中,同人作品總與“色情”等與“性”相關的詞語脫不開關係。但是實際上大多數作品並不是如此,它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給創作者機會來描繪某個故事中寥寥幾筆略過的情節,或是本篇中各種各樣的“意難平”。

在同人文創造的平行時空裡,因意外而死去的角色可以獲得重生的機會,遺憾錯過的戀人也能在另一個世界中愉快地生活在一起。所有在原本故事裡存在的遺憾,同人創作裡都可以進行彌補。

同時,同人文學並不是所謂的“不入流”文學,比如《三國演義》就算是《三國志》的同人作品,各國翻拍的不同版本的“福爾摩斯”系列也屬於《福爾摩斯探案集》的同人作品。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可以說幾乎沒有人從未進行過同人創作,哪怕是看一部劇讀一本書,都一定會在腦子裡想象故事的另一個走向,只不過只有少部分人將自己的想象通過文字、圖畫甚至影像的方式記錄下來了而已。

再者說到底,“性”是人本身就具有的生理需求,讀者們尤其是成年讀者,實在不需要“談性色變”。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如果在ao3異常後,參與舉報了的肖戰粉絲能夠認清自己的錯誤並且及時道歉,那麼這場戰火還有儘快熄滅的可能性。

然而現實中粉絲的後續行為卻在把肖戰往“糊穿地心”的道路上逼了。

中國地區無法登陸ao3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其他國家網友的耳中,對於他國網友的疑問,作為始作俑者的這群粉絲非但不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甚至在外將一切源頭歸結為國內於3月1日開啟的淨網活動,並且將#WeLoveYouXiaoZhan#的tag刷到了前幾。可惜國外網友也不是傻子,並未相信肖戰粉絲的洗白言論。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之後,大概是意識到造成的影響已經無可挽回,不少粉甚至已經到了自暴自棄的地步,不僅僅在應用商店給與ao3類似功能的lofer打了一星低分,其餘的像是網盤、b站等與“227事件”本不相干的軟件也難逃毒手。

此外,不少網友發現在本次戰役中一直被連坐的肖戰本人和工作室實際上並不是看起來那麼無辜,先是大量關於本次事件的相關tag被屏蔽,之後大量媒體賬號(其中不乏許多官方權威媒體)對肖戰及其粉絲進行洗白,原因可想而知。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這邊同人創作者們也不甘示弱,在網絡上進行激烈的聲討,並且開始抵制肖戰所有參與了代言的商品。

另一邊不少文藝工作者,像是於正、高曉松、馬薇薇等也通過點贊發文等方式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大概在這場戰爭剛剛露出苗頭時,誰也沒想到會發展成今天這個地步。

在無法登陸ao3兩三天的時間裡,關於這件事從頭到尾我思考了很多。

首先是為什麼肖戰粉絲會瘋狂至此,我想這要歸結於內娛圈子的劣根,從一開始就沒有樹立偶像與粉絲之間正確的關係。

有網友總結了中日韓三國之間偶像產業的區別:

日本是“飯我來做,你愛吃不吃”,表現為娛樂公司包辦了一切產業,小到周邊照片大到演唱會粉絲會皆由公司本身來負責,禁止個人售賣自制周邊,也禁止一切的拍照攝影,粉絲們只需要備好荷包,在公司給到的有限的選項裡進行選擇。

簡單來說追日本明星的粉絲只需要快樂買買買就好,什麼國內追星需要的控評、打榜、站姐跟拍都是不存在的。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韓國是“你愛吃啥,我都來做”。韓國娛樂業處於日娛與內娛之間,會有選擇性地聽取粉絲們的需求推出相應的成品,對於粉絲產業也相對寬容,跟拍、打榜也是存在的。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而內娛公司是“最好你做,我也想吃”,盲目地將自己需要做的很多工作推給粉絲,宣傳也好輿論環境也好這些明明需要經濟公司來掌控的反倒成了粉絲的工作,造成的後果是經常會有粉絲自作多情地認為“哥哥只有我們了”,不管偶像的業務能力多差,哪怕現場次次“車禍”跳舞連腿都抬不起來演戲只會嘟嘴瞪眼,也能靠著盲目的愛為其衝鋒陷陣。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如此畸形的關係鏈,確實需要好好改一改。

再者是創作者在不打攪他人的情況下究竟該不該有自由創作的空間。

本次事件開始於一篇同人文,而這篇同人文的創作者,雖然在自己的文章中描寫了部分讀者可能無法接受的情節,但是在發佈時詳細地標註了tag來提醒不喜歡的人注意“避雷”,甚至在文章開頭,也對讀者進行多次提醒,提前說明文章裡可能會出現哪些引起部分人不適的情節。

最重要的是,她並未將自己的文章塞到討厭的人的眼皮底下,只是發佈在自己與同好的一畝三分地。而將這篇文章挖出來並進行討伐的,才是闖入了別人家門的“強盜”。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在失去ao3的第三天,我敲下了這篇文字。我見證了這場戰役的起始,但是看著愈演愈烈的戰火,我並不知道這場戰役會在哪裡停下。

而我遺憾的,不僅僅是像我一樣的數量不菲的同人創作者失去了他們的烏托邦,還有國內越來越畸形的粉圈生態。

即使如此,這些失去了“家園”的創作者們並未因此停下腳步。

希望有一天,ao3能夠像其官方微博留言裡說的,再次回到我們的視線。

2月的最後一天,我失去了名為ao3的烏托邦

新品頭條,網羅全球新品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