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故宮“大奔門”“天價飯局”爭議背後,商業味豈能蓋過文化味

故宮“大奔門”“天價飯局”爭議背後,商業味豈能蓋過文化味

畢舸(特約評論員)

臨近歲晚,故宮又上熱搜。

1月17日,一則“女子閉館日開車進入故宮太和門廣場”的微博,引發網友關注。新京報記者聯繫到涉事奔馳車車主。其回應稱,“故宮邀請的一個活動,具體什麼活動我不知道,一些被邀請的,可以從西華門開車進去。”

為何本應禁車的故宮,僅因為某個活動就可以為部分人大開宮門?

就在數天前,先是有消息稱故宮推出每桌6688元年夜飯,然後沒多久,又有報道稱故宮年夜飯已經取消。據報道,推出年夜飯的故宮角樓餐廳為出租經營。而這並不是這家餐廳首次被叫停餐飲服務。2019年2月,該餐廳曾因供應火鍋而引發爭議,隨後經營不足一個月即被叫停。

故宮搞活動大奔隨意走、一桌6688元的故宮年夜飯到底合不合適,這個見仁見智。

但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當下的故宮確實在推動世俗化、貼近年輕一代消費潮流上花了不少功夫,比如各類周邊產品的熱銷,和互聯網公司推出有趣的H5等,也吸引了不少眼球,獲得了不錯的經營業績。

然而,故宮畢竟不同於其他文化類IP,它本身帶有深厚的歷史沉澱,也被視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當初故宮向全民開放,成為遊客去北京必去的景點之一,是打破了以往故宮專屬於皇權的等級化藩籬,讓這一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人人可享的公共資源。那麼,這幾年故宮在市場化或者說商業化的探索,也需要不斷加以總結,逐步釐清對應的邊界。

文化與市場不是天然對立,通過適度市場化運營,不僅能獲取一定的經濟收益,同時能讓各類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審美契合,形成更為廣泛的傳播度,也讓更多人形成對其的認知,為文化傳承提供助力。這已經成為文化界的共識。

然而,文化與市場又不能完全渾然一體。畢竟,文化有形而上的上層建築屬性,不能完全用經濟數據來衡量。而作為文化產業的主管者,需要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否則就可能造成失衡。

正如這幾年某些文化遺產商業化氣息過濃引發公眾質疑,類似於少林寺擬上市、故宮角樓餐廳賣火鍋引發的爭議,恰恰在於打破了這種平衡度,讓人們感覺聞到過濃的商業味,失去了少林寺、故宮應有的文化味。

文化味當然是比較微妙的定義。如果讓我來判斷,故宮的文化味在於其某種長期塑造的儀式感。從當初皇家為了捍衛權力尊嚴所設立的堂皇宮殿,到如今遊客參觀時看到的各類古玩字畫、莊嚴雕塑,其實都是在傳遞明確的信息:故宮不僅是多個朝代的最高權力象徵,更濃縮了中國文化的大量精髓,而這些基本在當時都屬於最高等級的精神產物。

設想一下,如果全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的遊客到了故宮,鼻子裡充斥著火鍋的牛油味道,還有此起彼伏的小販叫賣聲,那麼對於故宮的儀式感是否蕩然無存?而人們之所以花錢購買門票參觀故宮,難道只是為了獲得與其他商業場所雷同的體驗?

也因此,為何故宮賣火鍋、“天價”年夜飯觸碰了公眾的敏感神經?在於大多數人仍然將故宮視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不願意讓它的形象認知降格為社區公園。而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故宮進行修繕,同樣也是確保其儀式感、神秘感不會被破壞。

因此,故宮一旦陷入泛商業化,也就必然會遭到很多人的抵制。

讓文化遺產保持更多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這也是世界慣例。比如在文化遺產同樣眾多的法國,1962年法國推出了《馬爾羅法》,使得遺產保護的對象首次擴大到城市的整個街區,規定一個歷史街區不僅要保護其外立面還要更新室內,修復的時候必須和街區特有風格保持一致。在景區景點的規劃和管理上,不會為經濟利益而犧牲珍貴的文化遺產。相反通過發展旅遊挖掘文化內涵,使其更好服務於社會公眾。

曾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的故宮,有數據稱僅僅從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累計接待觀眾就達到1億人次。無數人慕名而來,在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領略中華文明千年之美,這是中國文化的榮光,也是國人心心念之的非世俗符號。而作為故宮的管理者,就需要做好“故宮味”,尤其是在市場化探索中,事先需要更多的充分論證,多聽聽文化專家和公眾的意見,不可草率決策,造成類似於“天價“年夜飯之類爭議。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