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國內有哪些非常值得一去的古鎮?

黃晴清


本篇文章將為你介紹中國的八大古鎮:

第一,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與平遙,歙縣,閬中一起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4個古鎮。它有深深狹窄的青石小巷,富有雕刻的老木屋,華麗的自然景觀和勤勞的納西人。

這是一個寧靜的休閒小鎮,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展示,是探索消失的東巴的理想場所。

推薦景點:玉峰寺,白沙壁畫,玉龍雪山,瀘沽湖

第二,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東部,是一座保存中國傳統建築建築美學的寧靜城鎮。與中國其他地區不同的是,它保存完好的中國明清風格的建築和城市佈局,使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中佔有一席之地。眾所周知,這個老城區並沒有被遊客所淹沒,當地政府在保存這座擁有2700年曆史的老城 - 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城牆上做得很好。

推薦景點:明清街,日升場交易所

第三,歙縣

在安徽省東南部,著名的黃山腳下,歙縣被青山綠水環繞,文物豐富。這是一座古典建築藝術博物館。漫步其間,您可以看到明朝和清朝各處風格的塔樓,橋樑,車道和井。美麗的風景和精緻的建築贏得了水鄉,山城和橋頭鎮的美譽。有三大奇蹟 - 祠堂,古民居和拱門之城,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建築專家稱其為“自然形成的古典建築藝術博物館”。

推薦景點:洋河門,徐國牌坊,斗山街24號孝子畫

第四,閬中

二千三百多年前,閬中曾是古巴王國的首府,也是四川省“最大的風水古鎮”。位於四川盆地北緣,四面陡峭山脈,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曾是四川北部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築,唐代至清代的時間,摩崖石刻,三國文化遺址,眾多的宗教寺廟和教堂,都成為了國內外人士的迷人目的地。

推薦景點:滕王閣,雲臺道教修道院,平靖山,天宮寺和村

第五,大理古城

依託常青山,蒼山,面對淡藍色的洱海,大理古城是一座有1200多年曆史的寨城。這個城市的許多建築都是由附近的礦石製成的大理石建造的,這就是為什麼它也被稱為大理石的城市。

在防護牆內,古老的房屋,青石鋪成的小路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與其他中國小鎮不同,傳統的白族民居和他們關心的盛開的花園,給小鎮帶來與眾不同的感覺。

推薦景點:三塔,西州白家,洱海,蒼山

第六,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或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因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字面上是一個國家級名鎮。它以其水晶般清澈的江景,富有雕刻感的河邊古老木屋和迷人的民族文化,曾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的城鎮。鳳凰也是苗族和土家族聚居的少數民族文化的展示場所,他們的傳統文化保存了好幾個世紀。

第七,宏村

宏村村已有900多年的歷史。位於著名的黃山腳下。宏村的原居民創造性地在村莊周圍建造了令人驚歎的人造水系統。如今,靜止的水面反映了沿著通道和湖泊建造的保存完好的明清風格建築,形成了一幅寧靜而令人放心的畫面。

大理石地面,黑磚,新鮮的紅燈籠,精美的木雕和驚人的綜合水系統,被稱為“民間宮殿”。它於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推薦景點:古建築,紫廬寺,齊蘇湖,南湖

第八,烏鎮

烏鎮水鎮位於上海南部約80分鐘的河流中,是長江四大古鎮之一,保存完好的晚清風格佈局和水系 - 全鎮沿江而建,河流縱橫交錯在鎮上。享受良好的氣候和地理條件,烏鎮也是人們稱之為“魚米之鄉”的地方。

推薦景點:茅盾故居,西門老街,文昌塔

更多旅行資訊和旅行中的奇聞軼事,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王不宇在歐洲”


王不宇看世界


推薦浙江寧海的前童古鎮還是不錯的。我去年中去過。那天週日休息,幹完家事,一個人乘地鐵2號線到汽車南站,爬上10時45分去寧海的直達大巴,一小時後到寧海總站下車,接著與人拼的至南門橋,登上去前童的中巴,約12時25分到前童,步行800米買好景點門票。進入景點前,我先登上景區入口前的鹿山小山坡,上面歇一下,啃一個淡包,山上視野很好,可以看到整個古鎮的全貌。稍做準備進入景點,古鎮保留著一片明清時期的舊宅和老街,因為陳逸飛的電影《理髮師》而被世人知曉。

比起周莊和烏鎮,這裡景色更原始,幾乎沒有商業化遊樂項目,更適合走走,看看,照相,古鎮至今保留著老式木結構瓦房,小鎮內還居住著一些村民,民風淳樸,環境清幽,鵝卵石鋪就的羊腸小道,非常整潔乾淨。整個古鎮面積不大,我邊看邊拍照,按內部指示牌,慢慢遊覽了職思其居、明經堂、民俗博物館、童氏宗祠、群峰簮笏和《理髮師》拍攝地等,免費品嚐了“前童三寶”中的一個油炸空心腐。

大約逛了2個半小時,我走出景點,乘上寧海方向中巴到南門,轉乘K102公交到終點寧海火車站,登上5點回城的高鐵,到家正好6點,全程花費大巴34元,拼的5元,中巴來回6元,公交1元,火車28.5元,淡包1元,桔子2元,門票70元,但人一點不覺得疲累。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朦朧詩歌


國內值得旅遊的古鎮有很多,下面我來介紹兩個我認為有代表性的,是浙江的南潯古鎮和雲南的建水古城。


(1)浙江南潯古鎮。

南潯古鎮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這裡是江蘇和浙江的交界處,明清時期就是江南名鎮,古鎮裡的嘉業堂藏書樓和小蓮莊,是當地最著名的景點。除此之外,還有張石銘舊宅、劉氏梯號、百間樓等幾個知名景點。

南潯的美,在於她的靜逸、低調。她沒有周莊的喧囂,沒有烏鎮的張揚,卻有一點不輸於它們的美景。所以,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

南潯古鎮。


(2)雲南建水古城

建水古城位於昆明之南200多公里,最早為南詔時修築的土城,明洪武年間擴建成磚城,距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

古城至今仍保留多處當年的建築,當地的民風也較為淳樸。著名景點有朱家花園、朝陽樓、燕子洞、雙龍橋等。

在建水,你可以穿街走巷,在一個個歷盡滄桑、古蹟斑駁的古建築中,探索它們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建水,朝陽樓。

建水,朱家花園。


嵐小姐的下午茶


第一,應該是婺源,第二應該是周莊,第三應該是鳳凰古城,第四應該是西遞宏村,第五是浙江西塘,第六應該是芙蓉鎮,第七應該是山西平遙古鎮,第八景德鎮窯裡古鎮,第九是烏鎮,第十,歙縣古鎮。作為一個懂得旅遊的我,對這方面也有研究,也看過太多這樣的文章,還是比較權威的!


大浩山兆吉溝旅遊景區


大多數名聲在外的古鎮往往伴隨著擁擠的旅遊團和過度的商業化,旅遊體驗並不好,不過也有一些古鎮並不為遊人所熟知,還能保留一分清淨。推薦以下幾個相對“冷門”一點的古鎮。

1. 紹興安昌古鎮

在古鎮雲集的江南地區,紹興的安昌古鎮顯得有些獨特,保持著一份不急不躁的從容。古鎮不收大門票,如果想遊覽古鎮內的幾個景點要單獨買票,沿著河邊的商業街長約1公里,攤位一個挨著一個,銷售的不是到處可見的旅遊紀念品,而是當地特色的香腸、醬鴨、梅乾菜、烏氈帽以及一些生活用品,古鎮上住著的都是當地人,幾乎沒有遊客會在這裡過夜。河中有小小的烏篷船來回穿梭,遊客也可以乘坐烏篷船遊覽,這是紹興特有的體驗。古鎮上的景點大約有六七個,師爺博物館是安昌古鎮獨有的,央視拍攝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就在古鎮上的百年老店仁昌醬園取景,這是紹興人喜歡的味道。

2. 大理喜洲古鎮

雲南大理是最受遊客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這座城市本身也因為歷史悠久和獨特的文化而魅力四射。在昆明之前,大理在數百年間一直是雲南的中心,不過遊客到了大理一般會去大理古城和洱海,喜洲古鎮的遊客並不算多。

喜洲古鎮是白族聚居區,也是欣賞白族特色建築最為集中的古鎮,古鎮上有幾座大院是對外開放的景點,更多的是普通居民的家,房子普遍都是白牆,牆上畫著精美的畫兒,多數是各種花草題材。喜洲古鎮位於洱海岸邊,從大理古城到洱海邊的雙廊要經過喜洲,交通方便,古鎮上最有名的小吃是破酥粑粑,街上掛著當地特色傳統扎染,如同江南地區的藍印花布。

3. 重慶酉陽龔灘古鎮

龔灘算是一座“新”的古鎮,這座古鎮雖然有著1800年的歷史,不過現在看到的古鎮卻是新建的,為了建水電站,這座古鎮移動了2公里,按照原先古鎮的格局,甚至建築材料也是從原先古鎮拆過來的,所以走在這裡感覺不到這是一座新建的古鎮,古樸如常。

龔灘坐落在烏江岸邊,沿著江邊有大片的吊腳樓,是古鎮最美的景觀。由於距離重慶市區較遠,平時這裡遊客極少,倒是個休閒度假的好地方。龔灘這一段的烏江是最美的,景色如畫,水質清澈。這裡的美食不少,最有名的自然是烏江魚,綠豆粉,燒白都是值得品嚐的美味。

我推薦兩個地方,一個是敦煌,另一個大家比較陌生,那就是我的家鄉臨夏,臨夏古稱河州,臨夏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是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再往遠裡說,臨夏還是古動物的天堂,臨夏的古動物化石全世界少見,有多項屬於世界之最。另外臨夏是全中國回族最集中的地方,民族氛圍濃厚,這裡的建築風格集伊斯蘭、漢、藏結合,在全國都較少見;如果你要是來臨夏遊玩,最好的季節是五月,五月的臨夏是牡丹的世界,臨夏的牡丹歷史悠久,明朝大才子解縉在發配到臨夏時有詩為證:牡丹隨處有,勝絕在河州。臨夏的清真美食享譽全國,既美味又獨特,保你吃過之後終生難忘。


馬雲那年24


安徽自古人傑地靈,徽孃的風情婉約與蕙質蘭心更是為人稱道。其境內的小城鎮黟縣,曾被詩人李白稱為“小桃源”,因為其遠離世外,異常清幽明靜。也正是在這裡,有著一處中國典型的鄉村民居——宏村。

宏村位於黃山西南麓,黟縣縣城東北10千米處。它背依黃山餘脈羊棧嶺、雷崗山,地勢較高,常年雲蒸霞蔚,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若淡抹寫意,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裡的鄉村”。

水,是宏村的靈魂,輕輕地,緩緩地,悄無聲息地從房前屋後流過。綠苔從水中蔓延著,爬滿了石牆。村中的住宅,無不是徽派風格,嚴格遵循中國傳統風水規則進行,山水環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和山水意境。

遠遠望雲,村落裡高大的馬頭牆巍峨聳立,其中的斑駁陸離,將歷史的痕跡悉數展現,似乎能把人的精魂都吸附進去。而青瓦白牆映照在一彎盈盈而過的水的景象,就更加使宏村顯撲朔,讓人沉迷進那幅生動樸素的中國山水畫中。當你順著青石鋪就的小徑,從大大小小獨門獨戶的人家門口經過,宗族祠堂、書院、牌坊、大戶人家院落,天井、花園、房梁、屏風、傢俱,用磚、木、石雕刻的各種圖案,人都恍惚寄生於明清,身都是深閨高樓中低頭和睥睨的女子了。

月昭位於宏村的中間位置,整個宏村如同一頭牛,牛頭在村口,那麼月昭就是關鍵部位牛的胃哦。夜晚的宏村是很美的,房屋、圓月倒映水中,水中便有了另一個宏村,有了粉牆黛瓦,波光瀲灩,疏影橫斜。那山,那水,那牆,那瓦,那橋,那倒影,像一副剪影,又像一副水墨畫,置身其中,婉約,典雅,寧靜,讓人心醉神迷,彷彿來到畫中。

就這樣,背靠青山綠水的宏村,顯得是那般迷濛而幽遠,彷彿你一次次地走近,走近,都一次再一次地更深更深地,被它碰出那擦動心靈的火花……


村裡來了照相的


各位愛旅行的小夥伴們好,我是頭條旅遊達人、頭條號:揹著女兒去旅行。說實話,現如今國內的古鎮景區大同小異,千篇一律,去過1個就等於去過10個。按照我自己的旅行經驗,推薦這兩個古鎮:

1:北方——平遙。

說起北方地區的古鎮,我推薦去山西平遙。山西平遙擁有2700多年的悠久歷史,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堪稱北方古城的代表。除此以外,你還可以在這裡領略晉商的風采。

2:南方——烏鎮。

與北方地區相比,南方地區的古鎮就更多了,而且幾乎都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鎮。說起最值得一去的南方古鎮,一定是烏鎮。烏鎮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被譽為“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雖然遊客熙熙攘攘,但是也要去擠一擠。當然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有權點贊後保持沉默,也可以寫下自己的獨特看法,但是你寫下的每一句話都代表著你的形象,所以要以理服人哦!畢竟我們都是有身份證的人。

我是旅遊達人、頭條旅遊體驗官:揹著女兒去旅行。據說愛旅行而且顏值高的小夥伴,都悄悄關注了我的頭條號哦!


揹著女兒去旅行


木瀆古鎮

透過嚴家花園的窗柩,洞悉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迴;佇立明月寺的庭院,感受梵靜的佛學禪意;流連虹飲山房的樓閣,體會乾隆舊日對此園的鐘愛;置身榜眼府第的書房,感知馮桂芬的報國雄心。木瀆一座始建於春秋時期的古鎮,在經歷千年的歷史的風雲,依舊散發著江南水鄉的幽婉。

同裡古鎮

十五條小河、四十九座古橋,連接著數百座明清古建築,也記錄著這個古鎮在百餘年裡的滄桑鉅變。用腳步走過三橋,用雙手敲打蓮廂,感受同里人的生活趣味。徘徊退思園之中,於方寸之景曉覽江南盛景,共享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甪直古鎮

五湖環繞、六江聚首,這是一個被水所環繞的古鎮,無時無刻都在散發著水的靈氣,煥發著新的生機與活力。拐角處的“萬盛米行”似乎重現了葉聖陶筆下的平淡生活,而水鄉婦女服飾博物館則用展覽的語言緩緩訴說著水鄉婦女的審美變遷。

宏村

宏村有“畫裡鄉村”之稱,截至2014年,全鎮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餘幢,主要景點有:南湖春曉,書院誦讀,月沼風荷,牛腸水圳,雙溪映碧,亭前古樹,雷崗夕照等。

烏鎮

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景區,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南潯

南潯古鎮素有“文化之邦”和“詩書之鄉”之稱。旅遊景區共分三大區塊,第一塊是南潯旅遊景點富集區,張石銘故居、劉氏梯號等景點分佈其中。第二塊是由小蓮莊、嘉業堂、文園等景點組成的中心景區。 第三塊是以東大街以東的張靜江故居和百間樓為主的東北區塊。


張小中


黃龍溪古鎮位於成都市雙流區西南部邊緣,東經103°58’,北緯30°17’,距成都市區42公里,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國家級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成都市旅遊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和成都市14個優先發展重點鎮之一,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2017年10月,黃龍溪入選成都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小鎮。

最近聽到有人膽敢放言:

“黃龍溪,就是一個P!”

但是搞清楚原因時候

黃龍溪,確實就是個P!

Past records

歷史悠久

上千年的歷史變遷,古鎮至今保留完整,現有明清時代街坊七條,街面全由石板鋪成,兩旁廊柱排列有序,街面平均寬度3.44m。

幾千年來,

大浪淘沙

最後留下了數不盡的文明傳承

黃龍溪古鎮古樹 鎮內現有樹齡300年以上的古榕樹6株,盤根錯節的樹根和濃廕庇日的樹蓋,增添了古鎮的濃郁的古貌古趣。

古鎮在鹿溪河畔鎮龍溝內還有一株外形酷似一條龍的千年古樹烏臼樹,

外觀非常奇特,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

Pulchritudinous

美麗的

黃龍溪的美,

不同於江南

她是安逸的時光、休閒的態度

黃龍溪的美,只有你來了才知道

這裡,有一個拉麵小哥跳舞,火遍了全世界

在這裡,春日裡放眼一望都是美麗世界

Preeminence

卓越的

自2016年華僑城·黃龍溪——“十里八灣”鄉村音樂節在黃龍溪古鎮召開新聞發佈會後,華僑城黃龍溪項目規劃首度與大眾見面,華僑城提出的“文創+科創+旅創”理念終揭謎底。

黃龍溪古鎮的靈魂是水,圍繞“水”做文章,此次項目提出了黃龍溪的全域發展構想:利用黃龍溪原有的生態格局與人文底蘊,塑造“十里八灣”的新型佈局。以河道為主線,集中呈現黃龍溪歷史記憶、當代生活與未來發展的完整畫卷,並輔以特色八灣,塑造黃龍溪古鎮生活與文科創產業交融的城鎮發展。未來的十里水岸長廊將是成都最美麗的水鄉風景線。

“十里畫卷”將串接核心景區、特色項目與生態田園的十里水廊,繽紛呈現古鎮與田園的一步一景,遊客能夠選擇水上游線和廊橋慢行,旖旎風光盡收眼底。

“八灣”則包括著名的黃龍灣、花田灣、龍潭灣等八大最宜停留、最互動、輻射力最強的彎道。在這些彎道上建成臨水廣場、生態田園、龍文化主題區、文化創業區、藝術主題酒店、古鎮秀場、農創主題公園等新型旅遊業態,為遊客帶來文化、生態與科創和諧交互的多元體驗方式。

Palatable

美味的

黃龍溪的的美食全國聞名

如果要把黃龍溪的美食都吃上一遍

恐怕要吃個幾天幾夜了

Paradise

天堂

對於偏愛休閒的成都人來說

黃龍溪就是個安逸的居所

不快不慢、不靜不躁剛剛好

絕對是個天堂

耍水的天堂,有木有?

♡文藝天堂

古鎮裡充滿時光的味道

Precious

珍貴的

黃龍溪船工號子

“黃龍溪船工號子”又稱“府河號子”、“錦江號子”,曾經流傳於府河、錦江以及川西平原各江河流域,目前僅存於成都市黃龍溪鎮。曾經在黃龍溪代代傳承,特有的吆喝聲原本日日迴盪在川流不息的滔滔府河兩岸,被當地以及來來往往客商小販們所熟悉。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濟的發展,拉縴已成為過去,而這原本充斥在當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聲音也漸漸消匿。

江河號子是成都及川西平原歷代船工勞動和生活的真實反映;是在古老的木船航運過程中產生出來的一種獨特的民間演唱形式。江河號子是川江號子的支系,唱法和種類十分豐富。但由於黃龍溪水流平緩,河面寬闊,水勢平穩等水域的特定環境,其主要音樂特色是旋律舒展、平和、優美,獨具川西平原風格。

“火龍燈舞”

“燒火龍”(“火龍燈舞”的俗稱)是古鎮最馳名、最具民間韻味的傳統群眾文化活動,1996年,黃龍溪古鎮因此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

“火龍燈舞”極具濃郁的川西地方特色,既豐富了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反映了川西本土民俗風情和鄉土文化,也是展現川西地區古蜀文化風采的一道風景線,是川西地區保留較為完整的民俗群眾活動之一,對於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妥善保存民族文化遺產,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黃龍溪的每一處都是“P”!

讓人愛得欲罷不能!

我們有理由相信

黃龍溪的明天

會越來越美好!


空港融媒


中國古鎮不要太多,烏鎮,西塘,南潯,周莊,同裡等,不過我個人還是喜歡逛一些古城,比如浙江的臨海。

我不知道對於古城來說,你們的印象如何?是千篇一律的帶有酒吧和美食街,抑或是有幾個駐場的酒吧!在我看來這樣的古城已經漸漸失去了原有的煙火氣息。

中國如此之大,即便許多古城已經淪陷成了商業化的景點,然而其實細心發現的話,依然可以找到不少這樣小而美的古城。比如地處浙江的臨海。

在眾多古城變得商業化的同時,臨海這座小城彷彿並沒有按部就班,反而依然保留著他該有的土裡土氣,這裡的人依然享受著安逸的生活,不緊不慢的態度有人說這叫不思進取,而在我看來這反倒是一種熱愛生活的表現。

如果翻開臨海的歷史,你會驚奇的發現原來早在公元前85年就在此置回浦縣,到了孫吳會稽王太平二年設置了臨海郡,從唐到清,臨海一直以來就是台州的州、郡、路、府治所。因其歷史悠久和風景秀麗一躍成為浙江省內第一個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縣級市,可見其地位置非凡。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來到臨海自然最不能錯過的就是人文景點,在臨海古城走一走你一定會被這裡的古建築和人文給吸引。那麼來到臨海旅行有哪些不能錯過的看點呢?

明清紫陽古街

作為臨海名氣最大,遊客最多的紫陽古街,雖然小馬並不是非常推薦,但由於其為江南第一古街,因此還是非常適合打卡,且紫陽古街長達1080米,貫穿整個古城區,沿街保留了不少的百年老店,比如,藥鋪、染布坊、茶館、飯店等。

tips:

紫陽古街必打卡地:紫陽宮、一洞天、奉仙坊、十字街口、迎仙坊、白塔橋頭、德清巷口等。

台州府城牆

如果說臨海哪個建築最讓我驚喜,那麼一定是地處古城區的台州府城牆,最早建於東晉,到了北宋大中祥符年間重新修建,後期歷代都有修繕。到了1712年在原有的城牆基礎上修建了具有防洪和防禦的甕城。雖然規模不及北方的明長城,但在江南地區能夠看到如此宏偉的古代長城和城牆也算是極其罕見。

tips:

台州府城牆 必打卡地:

臨海現有多個城門,比如興善門、鎮寧門、靖越門、崇和門、朝天門。其中鎮寧、興善、興善、靖越門均設有甕城。

台州府文廟

和眾多的古城一樣,臨海也設有文廟。台州府文廟最早建於1039年,為當時州學之所在。到了明清時期,府文廟開始擴建,成為了當時台州最大的文廟府學,並形成了“廟學合一”的新體制。

目前看到的台州府文廟為2005年重新修繕落成,整體看起來比較新,不過作為打卡地還是非常適合的。

除此之外,臨海還有不少人文景點,比如桃渚城、巾子山、千佛塔等都是彌足珍惜的古建和文物。這座城或許不會給你帶來太多的驚喜,但只要在老城區走走,你一定會感受到它帶給你的安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