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總是消化不良,用這些中成藥試試

一、定義

消化不良是指位於上腹部的一個或一組症狀,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燒灼感、餐後飽脹和早飽感,還可包括其他,如上腹部脹氣、噁心、嘔吐及噯氣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狀,但其臨床表現不能用器質性、系統性或代謝性疾病等來解釋。

二、診斷

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採用羅馬Ⅳ診斷標準:

①符合以下標準中的一項或多項::a)餐後飽脹不適;b)早飽感;c)上腹痛;d)上腹部燒灼感

②無可以解釋上述症狀的結構性疾病的證據(包括胃鏡檢查等),必須滿足餐後不適或上腹痛綜合徵的診斷標準。

總是消化不良,用這些中成藥試試

2、上腹痛綜合徵:

必須滿足以下至少一項:a)上腹痛(嚴重到足以影響日常活動);b)上腹部燒灼感(嚴重到足以影響日常活動),症狀發作至少每週1天。

3、餐後不適綜合徵:

必須滿足以下至少一項:a)餐後飽脹不適(嚴重到足以影響日常活動);b)早飽感(嚴重到足以影響日常活動),症狀發作至少每週3天。以上診斷前症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符合診斷標準。

4、幽門螺桿菌(Hp)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狀患者根除Hp後基於症狀變化情況可分為3類:

①消化不良症狀得到長期緩解;

②症狀無改善;

③症狀短時間改善後又復發。目前認為第一類患者屬於Hp相關消化不良,這部分患者的Hp胃炎可以解釋其消化不良症狀,因此,不應再屬於羅馬Ⅳ標準定義(無可以解釋症狀的器質性、系統性和代謝性疾病)的FD。

總是消化不良,用這些中成藥試試

3.1 枳術寬中膠囊(丸): 健脾和胃,理氣消痞。用於胃痞(脾虛氣滯),症見嘔吐、反胃、納呆、反酸等,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見以上症狀者。

3.2 達立通顆粒: 清熱解鬱,和胃降逆,通利消滯。用於肝胃鬱熱所致痞滿證,症見胃脘脹滿、噯氣、納差、胃中灼熱、嘈雜泛酸、脘腹疼痛、口乾口苦;動力障礙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見上述症狀者。

3.3 氣滯胃痛顆粒: 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於肝鬱氣滯,胸痞脹滿,胃脘疼痛。

3.3 胃蘇顆粒: 理氣消脹,和胃止痛。用於氣滯型胃脘痛,症見胃脘脹痛,竄及兩脅,得噯氣或矢氣則舒,情緒鬱怒則加重,胸悶食少,排便不暢及慢性胃炎見上述證候者。

3.5 四磨湯: 順氣降逆,消積止痛。用於氣滯、食積證、症見脘腹脹滿、腹痛、便秘。

3.6 健胃消食口服液: 健胃消食。用於脾胃虛弱所致食積,症見不思飲食,噯腐酸臭,脘腹脹滿;消化不良見上症者。

總是消化不良,用這些中成藥試試

3.7 蓽鈴胃痛顆粒: 行氣活血,和胃止痛。用於氣滯血瘀引起的胃脘痛,以及慢性淺表性胃炎見有上述症狀者。

3.8 越鞠丸: 理氣解鬱,寬中除滿。用於胸脘痞悶,腹中脹滿,飲食停滯,噯氣吞酸。

3.9 三九胃泰顆粒: 清熱燥溼,行氣活血,柔肝止痛。用於溼熱內蘊、氣滯血瘀所致的胃痛,症見脘腹隱痛、飽脹反酸、噁心嘔吐、嘈雜納減;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見上述證候者。

3.10 楓蓼腸胃康顆粒: 清熱除溼化滯。用於症見腹痛腹滿、洩瀉臭穢、噁心嘔腐或有發熱惡寒、苔黃、脈數等,亦可用於食滯胃痛而症見胃脘痛、拒按、惡食欲吐、噯腐吐酸、舌苔厚膩或黃膩、脈滑數者。

3.11 胃腸安丸: 芳香化濁,理氣止痛,健胃導滯。用於溼濁中阻、食滯不化所致的腹瀉、納差、噁心、嘔吐、腹脹、腹痛。消化不良、腸炎、痢疾見上述證候者。

3.12 理中丸: 溫中散寒,健胃。用於脾胃虛寒,嘔吐洩瀉,胸滿腹痛,消化不良。

3.13 溫胃舒膠囊: 溫中養胃,行氣止痛。用於中焦虛寒所致的胃痛,症見胃脘冷痛、腹脹噯氣、納差食少、畏寒無力;慢性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見上述證候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