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武功高,知名度大的武松為何在梁山地位並不突出?

煙比你好-傷肺不傷心


武二郎並非主力部隊,文化低,且性格上有一定缺陷。

武松的功夫確實不錯,據說他從師鐵臂金刀周侗,少林寺學藝六年,景陽岡打虎、獅子樓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宰過惡道飛天蜈蚣、平過遼國、徵過方臘、砍死貝應夔,何止有兩把刷子,根本是單挑小能手。

不過,他的武藝全部都體現在“步下攆兒”,步下的武藝高,這才梁山前期還比較有用,但是到後期就逐漸顯出了劣勢。他雖然武藝高強,但機動性比騎兵差得太多,也很難打前鋒,只能作為中堅力量。但是軍旅之中,“中堅”這名字雖好聽,乾的卻都是最苦最累最難的活計,而功勞卻算得少。

武松雖為十大步軍頭領之一,但是,他文化比較低,本身幾乎沒有軍事指揮才能。給他多少兵,他也發揮不出部隊的戰鬥力,這樣的領導及其團隊肯定是不討喜的。他再怎麼擁護松江也好,實際能力擺在那兒。後期大場面,武松能有效出力的時候非常有限。雖然位列交椅第14位,可這戰績真的不太好看。如果一個人是武松團隊的一員,能恨武松恨到牙根癢癢。整個《水滸》裡,跟著武松作戰的步兵團隊,根本可以忽略掉,說他們相當於不存在都可以。

武松的性格,恐怕也是他後期不太耀眼的原因之一。

我曾說過,其實武松是非常暴躁、魯莽的,而且他並沒有大多數人想象中那麼直率。連武大都埋怨過武松“當初你在清河縣裡,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隨衙聽候,不曾有一個月淨辦,常教我受苦。”

再比如景陽岡打虎情節,【武松讀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轉身再回酒店裡來,尋思道:“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存想了一回,說道:“怕甚麼鳥!且只顧上去看怎地!”】可見,既莽撞又好面子,最終雖打死好虎博得美名,但仔細想想,武松若死於虎口,都不值得同情。

武松在白虎山下遇到獨火星孔亮時,在人家的地盤打了人,還忘乎所以“把酒肉都吃了,卻大醉倒在門前溪裡”,結果被孔亮捉住捆起來暴揍。要不是宋江及時認出他來,恐怕這條命就丟在白虎山了。

初遇施恩,還非要去挨一百殺威棒,醉打蔣門神也是斬草未能除根,引出後邊許多事來。武松做事的態度,實在讓人不放心。雖然他在梁山的位子高,但很多事不敢交給他去做,他失去了機會,自然就不能出彩了。


純鈞LHGR


武松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傳奇;他嫉惡如仇,又重情重義;他雖名滿天下,卻視名利為糞土。


有人認為,以武松的武力和知名度,在梁山的地位應該更突出一些。也有人不以為然,說武松是步下功夫,在兩軍作戰中,不能帶兵打戰,更不能指揮大兵團進攻。所以馬上的將軍在衝鋒陷陣中是佔絕對優勢的,因此獲得的功勞要比步軍多的多。


如果按這個邏輯來評價武松,我認為是不正確的。如果梁山的排名真的這樣評比,武松的地位還要再往下降。因為在他身後排的是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清、青面獸楊志、金槍手徐寧和急先鋒索超,這五位都是一等一的馬上高手。

顯然梁山不全是按馬上馬下排座次的,這是宋江、吳用等經過深思慮後,搞了石碑天書,誆了眾好漢一道,都迷信地認為這是上天的安排,即使心裡不服,也不敢與上天作對。

那麼這樣不就認為是宋江和吳用在打壓武松嗎?其實真不是為了排擠武松。武松入夥梁山時,已是出家的行者了。對權利的慾望不會很大,況且武松極好面子,又愛惜自己,加上不擅長管理,所以不喜歡拋頭露面。宋江等人早看清了這點,無奈武松的知名度過高,排在這個位置,也符合武松的心裡需求。

還有一步是宋江安排的最妙的一著,就是把魯智深排在了武松的前面。在梁山上,武松可以不服任何人,但對魯智深是心悅誠服的。魯智深視功名利祿如浮雲,是個真正的出家人,宋江見了魯智深,都要叫句師父。武松再怎麼著,也不會要求排在魯智深的前面。


長弓視野


紅包我這裡孤單,其實並不是梁山所排行的最主要的依據,梁山最主要的依據還是誰的勢力大,誰的拳頭才那些的話語限制太多。


所以我們看宋江上梁山之後,直接做了二把交椅,甚至到後期將晁蓋給擠得下去,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宋江身後有,很多擁躉,這些用的每一個都聽宋江的話。這是最厲害的,也是宋家所能夠取得成功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武松,就不行,武松他說一瓶的,或是個人的蠻力,以及她打虎英雄的名氣,而這些名氣除了讓人佩服之外,卻並沒有追隨者,吳松至始至終,都是光桿司令一個人,所以這樣的人,你到哪裡去,也都無法讓人產生敬服,在哪裡組建勢力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所以我們看關係好,如武松和宋江,兩人在沒上梁山之前是甜蜜的,蜜月期,但是上到梁山之後,曹江和吳松卻再也,沒有過多的交流,兩個人就已經漸行漸遠,因為宋江已經將目光,更多的集中在那些帶兵上山那些背後有勢力,那些,一家讓,宋江覺得有利用價值的人身上,說,除了二龍山珠寶時計標人馬之外,其實並沒有什麼兒童個人來說,他也是那麼的,出類拔萃,所以自然就會被慢慢拋棄。


一夜方舟153


首先梁山108將聚齊以後,與朝廷的對抗作戰基本是以馬軍為主的大規模陣地戰,這樣步軍就處於相對次要的地位。其次,武松與宋江招安的策略有牴觸,在思想上是反對招安的。所謂態度決定命運,因此主觀上可能有出工不出力的想法。第三,從個人感情上,也可以看出武松與宋江逐漸疏遠,從宋江的角度,也可能不願意讓武松發揮特別突出的作用。第四,宋江是對二龍山集團時刻提防打壓的,因此也不可能讓武松擔當特別重要的任務。


老劉--忙


排名十四位,對於武松還好,武松不計較這個,他能和魯大師排一起,才是最高興的。他們倆年齡差十歲,但是性格相似,武功相同,又都是出家人,從二龍山後便形影不分,以致於最後歸處也一樣。



小說武松上梁山後出場較少,戰功較少,一個是均衡問題,寫的多了,水滸傳成武松傳了。二個是步軍表現都少,沙場還是騎兵為主。三個是武松指揮能力差,出身民間,不如那些降將。然,武松曾擒殺兩位御弟大王,這個別人比不了!

梁山對招安分兩大派,有人歡喜有人愁。在反動招安這一派中,武松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可小覷!而後敗方臘後,歸隱佛門,終得圓滿,這個選擇和結局也是與眾不同的,值得讀者心慰!


幸福詩歌


他武功不算高,知名度也不大,排的位置合理。1,武松的武功由於被作者筆墨過多神話了,早期都表現在民間單獨打鬥,沒有對決過軍官,冷兵器時代馬將優於步將,因為馬的速度和耐力高於人,馬上可以走3/50,甚至上百回合,步將靠兩個腿蹦噠活累死,步將由於沒有盔甲防護更怕放箭,武松遇著花榮等於找死。2,武松出生草根,柴進都把他當成流浪漢,只是後來做了幾個月的都頭,看看排在他前面的十多人是什麼身份,都是軍官和財主,不是去梁山他都沒有資格和他們在一起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