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近年來,各地書壇興起的“醜書風”頻頻引發爭論,你怎麼看這種現象?

當代尚書院




這些年,書法界颳起的“醜書風”,毫不疑問,這是一種病態的、對書法和文化傳統不負責任的表現,甚至可以說,是這些“醜書”書法家心理變態和陰暗的體現。

世界上任何國家和民族,無論歷史和時代怎麼變化,但對漂亮的、好看的,看起來賞心悅目的事物,都心存好感和敬畏之情,欣賞這些東西,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和輕鬆之感,那是一種非常美好的精神享受。

歷史上那些留名的書法家之所以能被人一直惦記,是因為他們發展和開掘了書法的審美空間,寫出了讓人怦然心動的書法作品,觀者看了,能引發豐富聯想,加深了對美的感受和認識。



比如,王羲之的書法,用筆灑脫率性,書風柔媚秀麗,典雅潤澤,像一位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顏真卿用筆厚實沉穩,書風雄強剛勁,敦厚大氣,給人感覺是一位正人君子。黃庭堅用筆張揚放達,書風奔放激盪,猶如鐵骨錚錚的大俠。

這些留名的書法大師,都詮釋了中華民族經過歷史沉澱的、不斷完善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趣味,可以說,具有永恆性和神聖性。

而現在的“醜書”書法家,一來對傳統的歷煉不夠,二來感覺在傳統上無法超越前輩,同時又想出名,甚至傳世,就依靠顛覆傳統來成就自己,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製造出了大量看著怪異、醜陋、粗野、狂躁的書法。

當代書壇,以二王,王鏞、王冬齡,曾翔,程瘋子等人為代表。

他們的書法既看不出傳統審美味道,如雄壯、秀麗、樸拙、空靈等,又看不出用筆的骨法,書法線條柔弱,一副病態,完全是個人隨心所欲地揮毫,我覺得,他們寫過之後,自己也不一定能認出寫的是什麼。讓欣賞者看,就更難了。



這樣的書法,首先脫離了大眾的審美趣味和審美認識,失去了群眾接受基礎,怎麼能說是美的呢?

歷史上,王羲之的書法男女老幼都喜歡,王羲之留名了,齊白石的畫普通老百姓也喜歡,也傳世了。

醜書書法家脫離群眾,太自戀和自以為是,註定是書法長河中的驚鴻一瞥,經不起歷史考驗。

但這些醜書家,對大眾書法審美趣味的影響是致命的,大眾只有多熟悉傳統,多提升個人藝術鑑賞力,到一定程度,自然會對醜書嗤之以鼻。


鴻鵠迎罡


問題:書壇興起醜書風,對這種怪狀你怎麼看?

其實對於這種作品我一般都不看,哈哈,看多了傷眼睛了啊,看多了你不自覺的也就學會了,也會受它的影響,自己也會越寫越醜。

平時沒事就多看看古代優秀的字帖,洗洗眼。給大家介紹了秘方,看到一幅醜書,趕緊找幅古代字帖看看,洗洗眼啊。

1、關於什麼是醜書

什麼是醜書,大部分人都知道,就是不敢說,就是一眼看上去醜唄。沒有一定的標準,就是憑自己的感覺,古代書論也沒有“醜書”這一概念。

2、關於,看著醜,就是醜書嗎?

但是,你覺得醜的,未必是醜書,有可能只是不懂,這一點還是要承認的。

有很多人不懂,甚至把王羲之、王鐸、顏真卿、米芾、黃庭堅、蘇東坡等中國書法史上最一流的書法家歸為醜書。



3、醜書真的有那麼火爆嗎?

其實寫醜書的只是一小撮人,他們不臨帖,搞行為藝術,無非是為了譁眾取寵,對書壇沒啥影響,也興不起什麼大浪。

你覺得呢?


不二齋


我的回答可能會引來無數責罵,但是我不會介意!

一,我認為沒有醜書這一說法,只有審美能力與水平這一說法!中國書法史就是一部中國傳統文化史,中華思想史,不是每個人都有卓越的欣賞能力的!一般的教課書只為人們介紹了書法史上便於讀者理解與接受的書法家,包括審美能力!而真正每一段歷史時期的書法家與書法作品是豐富異常的!天哲以為,對於整個書法史沒有學習瞭解到一定程度的人,談書法欣賞本身就容易坐井觀天!

二,書法的偉大之處有一點,就是具有天然的親和力!書法的載體是漢字,大凡見過漢字、寫過漢字的人都容易親近書法,易於認為書法就是寫字!其實書法在發展中早就脫離了實用的成分!即便這位書法家留傳下來的作品本身是實用的,但也因為其高藝術性而留傳下來的!一般愛好者易於忽略後者!天哲以為,不能把書法的各種藝術元素與思想元素深入了的欣賞者,往往先天為主地帶入美術印刷體的審美標準去欣賞書法,這對書法是一種悲哀……

三,思維方式的落後……這個說法有些嚴重,但是我們不得不說!舉例,這個人喜歡歐體,他就容易把不符合歐體的書法全部否定。比如二田,他們認為中書協的大多數人都不如他們懂書法!他們的原因可能有:歐體是唐朝楷書四大家之一……唐代是楷書最高峰!一個思維稍微有點進步的人就會縱向、橫向多維度地去看待歷史!一,整個書法史上,歐確是四大家之一,唐楷確實是高峰。那是因為,他們第一批把楷書法度化推到極致……他們有創始之功……二,作為當今的書法家,你把楷書法度寫得比他們更好,你也沒有創始之功,你只是一個書匠,一個法度、技術的傳承者……事實上,一箇中小學生,學習五年以上,也會得到這些法度、技術,你能說這小學生有創始之功……天哲以為,書法走到今天,筆法、字法上古人已經玩到頂峰,我們去傳承即可(從這個立場而言,我們也是學習其中的高手,比如筆法,儲就比歐高)!章法、墨法上卻留給我們創造的空間,我們當深入……天哲以為,好的書法家與書法理論家,當與書法相濡以沫的同時,還得有清醒地認知!



陳天哲


關於這個話題,我來說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首先我不是一個醜書的倡導者。我只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

第一醜書的產生根源問題


有人說,書法發展到今天,已經失去了書寫、交流的意義,僅剩下藝術的價值了,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不可否認,古代書法是實用的,現在書法是欣賞的。因此,部分人認為書法就應該從實用書法向藝術書法轉變。從道理上沒有錯,甚至更有些前衛。如果把醜書作為對藝術的一種嘗試和探索,我們無可厚非。因為藝術都是在傳承和創新中發展的。世界著名畫家畢加索和凡高。當初他們的畫作並不被人接受。甚至給人的感覺奇醜無比。




但並沒有影響他們成為現代藝術的創始人。就拿畢加索來說,他設計的海軍服橫條花紋

和平鴿的形象創造


、以及前衛的現在建築的設計等一直深深地的影響著世界。影響著整個世界藝術發展史。如果沒有當時他們神經質一樣的怪異創作,也不會有現在這些奇思妙想的藝術出現。

現實中,往往不被我們看好的東西,卻恰恰在西方有很大的發展土壤。作為發展了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一一書法,需要改革嗎?至今沒有人給出答案。因此,部分受西方開放思想影響的人嘗試改革中國書法,從這一點來講,我們還不能輕易下結論,但創新精神值得提倡。

第二藝術到底為誰服務的問題。

藝術來源於勞動人民的智慧創造,同時它給人們回報了審美的愉悅。但有一點是我們擔心的,藝術一旦脫離了群眾,路是否會越走越窄,成了部分收藏愛好者或者藝術家的手中“把玩”品?


我認為藝術不管怎麼發展和變化,不能脫離群眾。就像東北二人轉,雖然不少人喜歡,但難登央視春晚大雅之堂,他畢竟是小眾化的,但我們不能否定他的藝術存在。

第三關於醜書為什麼能成為全國大展的主角問題

個人認為有兩個可能。第一是主持全國書法方向的領導們也許是出於對藝術的探索需要,也許是為了百花齊放。也許真的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把書法拖入的一種悲哀、腐敗的泥灘。但不管是什麼原因,書法的發展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是該引起人們深深思索的時候了。

將來是個未知數

醜書也許會自生自滅,但也許會開創一代新的書風,永載史冊。只這隻能留給歷史去檢驗吧!


大山校長


麓風軒認為:當今書壇“醜書”成風,不好好寫字的都是一些所謂的“書法家”,一種是想標新立異,一種是想快速成名,把書壇當作名利場、汙水池,最終的結果都是欺騙自己和外行。


1、有一些沒有名氣或有名氣不大的人,憑真本事估計難以立足,於是挖空心思,大搞標新立異,怎麼奇怪怎麼搞,把寫字當畫字,寫醜書、寫吼書,寫亂書,寫人體書法,玩行為藝術,最惡俗的還有“性書”!何為“性書”?讀者朋友們可以自行搜索!

2、書法本是修身養性之道,沒有幾十年功力談何書法?不過有一些初學書法的愛好者,頭腦靈活、善於鑽營,毛筆還沒拿穩,就想投機取巧,快速成名,怎麼辦?只有譁眾取寵、博人眼球,拿無聊當有趣,拿書法當雜技!


凡此種種,在明眼人眼裡是沒有市場,最終欺騙的只能是自己和外行!

各位網友大神覺得呢?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關於醜書的爭論哪,實在是太多了,太久了。自流行書風展以來,好多人就把流行書風展上的書法叫醜書。後來流行書風的發起人或提倡者沈鵬、王鏞、沃興華、石開等人的作品在網上被罵為醜書代表作品。時隔多年,現在以醜書為題的討論仍然異常激烈,雙方多各持己見,死磕不讓,可以說是蔚為壯觀。


我在頭條上把關於醜書的回答分析了一下,發現,凡認為醜書有藝術價值並不是真醜的人,一般是圈內人士,所寫的回答有理有據,比較客觀比較平和。相反認為他們的字是真醜而毫無價值,是把中國書法引向了歧途邪路的人 ,大多是圈外人士 ,所作回答的言論也多缺乏條理,甚至有的以謾罵人身攻擊為能事,顯出了較低的文化素質和審美水平。

漢字書寫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古人生活交流中處處用毛筆,已經兩千多年的歷史,到上世紀初人們才開始用鋼筆,發展到現在用電腦用手機,這個變化實在是太大,我們現在生活交流當中已經沒有人再不用毛筆了。從用毛筆的懸肘懸腕,到用鋼筆的三個指頭,再到現在寫字只用一個指頭甚至用指尖。寫字和書法已經不同了,一個作為工具,走向了不斷的簡化之路,相反作為藝術的書法確必須使用毛筆,走向越來越複雜之路。作為工具的寫字同作為藝術的書法,兩者之間拉開了越來越大的距離。



書法藝術發展到現在,實質上已經脫離大眾實用工具性質,變成了與寫字完全不同的純藝術行為。而藝術最本質的就是要與眾不同,要創新要變化。所謂的醜書,我認為正是書法家藝術探索不斷創新的結果。這種探索和創新,也許還不成熟,也許並不能最終成為發展的主流,甚至得不到歷史的認可,但我們也應該肯定他們的探索創新精神,而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看不懂就判定他們的書法作品是垃圾,是瞎寫,甚至是鬼劃符,而冠以醜書之名。


高培書畫琴


看到題主這個問題,我特意去找了幾幅醜書來欣賞。

正所謂沒有最醜只有更醜,下面這一幅更是醜出天際而不自知了。

看完這些醜書,我心裡是開心的,興奮的,為什麼呢?因為我紅的時候到了!!

我讀書時懶不愛寫字,所以到現在我的字用我父親的話來講,是東倒西歪不堪入目的。

一般情況下,我從不在別人面前寫字,害怕別人看穿我沒文化的底子。

我也特別羨慕那些字寫得特別好的人。

但如今輪到他們羨慕我了。像上面那樣的醜書我隨手一揮就成。不知中國書法協會能不能給我安排個職位呢?

好了,說完了自己的小激動,我們說點正經的。

首先我覺得需要弄清一個問題,什麼是書法,它的內涵是什麼?曾有人對顏真卿《祭侄文稿》點評:“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瀉千里,常常寫至枯筆,更顯得蒼勁流暢,其英風烈氣,不僅見於筆端,悲憤激昂的心情流露於字裡行間。”這說明什麼呢?好的書法不但讓人感受到美,還能表達情感,書法形式是內在感情的物化。

那照這麼說,醜書體現了怎樣的內在情感呢?有人說醜書是一種創新,是新感情、新形式。那從上面醜書來看,真沒看出有什麼積極向上的情感,反而讓人看著難受,彆扭,有點半身不遂的感覺。這樣的新形式又有何意義。

但為什麼醜書能大行其道呢?據有關資料顯示,在許多書畫展中,書法展示中竟然有超過70%的是醜書。這是為什麼呢?

我個人覺得之所以醜書能大行其道,成為熱門,最重要的一點是,故弄玄虛譁眾取寵有關。記得有一家培訓班對外號稱,一小時可以學會書法,想走捷徑的我跑去了解了一下。得,我無師自通,原來是學醜書的。

這就跟眼下流行的尬舞一樣,我跳不好傳統意義上的舞蹈,我就胡編一套出來,你看著讓人難受,但偏偏跳的人樂在其中一樣。

最後我想說的是,別借藝術之名,大行醜陋之風,這是長久不了的。


悅讀會


不是近年,已經十多年了。

有的是真醜,功夫不夠,濫竽充數,不多說了。

更多的是,有人看不得書法探索,覺得自己那種對經典亦步亦趨的,才是正宗。

當年,有人批評朦朧詩,後來證明,他們錯了。

有一種流行書風,也有人稱之為醜書的。

很有意思,這有點像現代藝術,一開始很不被人理解。

就像現代舞,搖滾樂,文學中的現代派,乃至後現代派。

流行書風突破對傳統的簡單與跟隨,大膽創新,頂著壓力,多方開拓,終於形成一種風格,並贏得聲譽。

流行書風在傳統書法的基礎上,在筆法、墨法上和書法理念上,都對一些陌生領域進行涉獵與探索,不斷試錯,不斷總結,不斷調整。

流行書風是對傳統書法在另一種意義上的深度對接,是對書法經典的現代演繹,是對書法藝術的邊界創新。

值得理解。足以欣賞。需要共鳴。應該認可。甚至提倡。

它給書法藝術提供了另一條道路的可能性,說不定是一條藝術的康莊大道。

書法藝術有可能藉此獲得某種程度上的新生和快速發展。


手機攝影藝術








沈大哥


而今,好多的傳統文化都被顛覆了,這是不正常的一種現象。就拿旗袍來說吧,那麼美的設計,折射出中國人的智慧,特適合中國女人穿,穿在身上凹凸有致,把東方女性的身材曲線美刻化的淋漓盡致,而且端莊大方,氣質高雅,看上去特有女人味。可是在我的印象當中現在除了金星好像看不到別的女人在穿了。現在各電視臺的選秀節目也是如此,根本不走尋常路,為了收視率絞盡腦汁花樣百出,洋相百出,越是裝痴賣傻的、瘋瘋癲癲的、胡言亂語的、又蹦又跳的、衣冠不整的、奇醜無比的、土掉渣兒的、滿口方言的越容易出名,有的本來說得一口標準普通話,登上參賽舞臺也不說了;有的本來長相還可以,故意把自己整成醜八怪;有的本來挺聰明的,故意把自己整成腦殘相,登上舞臺一臉懵逼……反正怎麼說呢,越是歪瓜劣棗的越容易出名。好像與社會風氣大環境有關吧,當人的三觀脫離正軌的時候,一切都顯得不正常了,有點拿著垃圾當精華的意思。不僅是醜書風,名人書法現在也很盛行,所謂的名人書法,不是誰寫的越好誰的字越值錢,而是誰的名氣越大字越值錢,屬於因名而字,而不是因字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