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近年来,各地书坛兴起的“丑书风”频频引发争论,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当代尚书院




这些年,书法界刮起的“丑书风”,毫不疑问,这是一种病态的、对书法和文化传统不负责任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这些“丑书”书法家心理变态和阴暗的体现。

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无论历史和时代怎么变化,但对漂亮的、好看的,看起来赏心悦目的事物,都心存好感和敬畏之情,欣赏这些东西,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轻松之感,那是一种非常美好的精神享受。

历史上那些留名的书法家之所以能被人一直惦记,是因为他们发展和开掘了书法的审美空间,写出了让人怦然心动的书法作品,观者看了,能引发丰富联想,加深了对美的感受和认识。



比如,王羲之的书法,用笔洒脱率性,书风柔媚秀丽,典雅润泽,像一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颜真卿用笔厚实沉稳,书风雄强刚劲,敦厚大气,给人感觉是一位正人君子。黄庭坚用笔张扬放达,书风奔放激荡,犹如铁骨铮铮的大侠。

这些留名的书法大师,都诠释了中华民族经过历史沉淀的、不断完善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可以说,具有永恒性和神圣性。

而现在的“丑书”书法家,一来对传统的历炼不够,二来感觉在传统上无法超越前辈,同时又想出名,甚至传世,就依靠颠覆传统来成就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制造出了大量看着怪异、丑陋、粗野、狂躁的书法。

当代书坛,以二王,王镛、王冬龄,曾翔,程疯子等人为代表。

他们的书法既看不出传统审美味道,如雄壮、秀丽、朴拙、空灵等,又看不出用笔的骨法,书法线条柔弱,一副病态,完全是个人随心所欲地挥毫,我觉得,他们写过之后,自己也不一定能认出写的是什么。让欣赏者看,就更难了。



这样的书法,首先脱离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认识,失去了群众接受基础,怎么能说是美的呢?

历史上,王羲之的书法男女老幼都喜欢,王羲之留名了,齐白石的画普通老百姓也喜欢,也传世了。

丑书书法家脱离群众,太自恋和自以为是,注定是书法长河中的惊鸿一瞥,经不起历史考验。

但这些丑书家,对大众书法审美趣味的影响是致命的,大众只有多熟悉传统,多提升个人艺术鉴赏力,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对丑书嗤之以鼻。


鸿鹄迎罡


问题:书坛兴起丑书风,对这种怪状你怎么看?

其实对于这种作品我一般都不看,哈哈,看多了伤眼睛了啊,看多了你不自觉的也就学会了,也会受它的影响,自己也会越写越丑。

平时没事就多看看古代优秀的字帖,洗洗眼。给大家介绍了秘方,看到一幅丑书,赶紧找幅古代字帖看看,洗洗眼啊。

1、关于什么是丑书

什么是丑书,大部分人都知道,就是不敢说,就是一眼看上去丑呗。没有一定的标准,就是凭自己的感觉,古代书论也没有“丑书”这一概念。

2、关于,看着丑,就是丑书吗?

但是,你觉得丑的,未必是丑书,有可能只是不懂,这一点还是要承认的。

有很多人不懂,甚至把王羲之、王铎、颜真卿、米芾、黄庭坚、苏东坡等中国书法史上最一流的书法家归为丑书。



3、丑书真的有那么火爆吗?

其实写丑书的只是一小撮人,他们不临帖,搞行为艺术,无非是为了哗众取宠,对书坛没啥影响,也兴不起什么大浪。

你觉得呢?


不二斋


我的回答可能会引来无数责骂,但是我不会介意!

一,我认为没有丑书这一说法,只有审美能力与水平这一说法!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华思想史,不是每个人都有卓越的欣赏能力的!一般的教课书只为人们介绍了书法史上便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书法家,包括审美能力!而真正每一段历史时期的书法家与书法作品是丰富异常的!天哲以为,对于整个书法史没有学习了解到一定程度的人,谈书法欣赏本身就容易坐井观天!

二,书法的伟大之处有一点,就是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书法的载体是汉字,大凡见过汉字、写过汉字的人都容易亲近书法,易于认为书法就是写字!其实书法在发展中早就脱离了实用的成分!即便这位书法家留传下来的作品本身是实用的,但也因为其高艺术性而留传下来的!一般爱好者易于忽略后者!天哲以为,不能把书法的各种艺术元素与思想元素深入了的欣赏者,往往先天为主地带入美术印刷体的审美标准去欣赏书法,这对书法是一种悲哀……

三,思维方式的落后……这个说法有些严重,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举例,这个人喜欢欧体,他就容易把不符合欧体的书法全部否定。比如二田,他们认为中书协的大多数人都不如他们懂书法!他们的原因可能有:欧体是唐朝楷书四大家之一……唐代是楷书最高峰!一个思维稍微有点进步的人就会纵向、横向多维度地去看待历史!一,整个书法史上,欧确是四大家之一,唐楷确实是高峰。那是因为,他们第一批把楷书法度化推到极致……他们有创始之功……二,作为当今的书法家,你把楷书法度写得比他们更好,你也没有创始之功,你只是一个书匠,一个法度、技术的传承者……事实上,一个中小学生,学习五年以上,也会得到这些法度、技术,你能说这小学生有创始之功……天哲以为,书法走到今天,笔法、字法上古人已经玩到顶峰,我们去传承即可(从这个立场而言,我们也是学习其中的高手,比如笔法,储就比欧高)!章法、墨法上却留给我们创造的空间,我们当深入……天哲以为,好的书法家与书法理论家,当与书法相濡以沫的同时,还得有清醒地认知!



陈天哲


关于这个话题,我来说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首先我不是一个丑书的倡导者。我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第一丑书的产生根源问题


有人说,书法发展到今天,已经失去了书写、交流的意义,仅剩下艺术的价值了,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不可否认,古代书法是实用的,现在书法是欣赏的。因此,部分人认为书法就应该从实用书法向艺术书法转变。从道理上没有错,甚至更有些前卫。如果把丑书作为对艺术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我们无可厚非。因为艺术都是在传承和创新中发展的。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和凡高。当初他们的画作并不被人接受。甚至给人的感觉奇丑无比。




但并没有影响他们成为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就拿毕加索来说,他设计的海军服横条花纹

和平鸽的形象创造


、以及前卫的现在建筑的设计等一直深深地的影响着世界。影响着整个世界艺术发展史。如果没有当时他们神经质一样的怪异创作,也不会有现在这些奇思妙想的艺术出现。

现实中,往往不被我们看好的东西,却恰恰在西方有很大的发展土壤。作为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一书法,需要改革吗?至今没有人给出答案。因此,部分受西方开放思想影响的人尝试改革中国书法,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还不能轻易下结论,但创新精神值得提倡。

第二艺术到底为谁服务的问题。

艺术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同时它给人们回报了审美的愉悦。但有一点是我们担心的,艺术一旦脱离了群众,路是否会越走越窄,成了部分收藏爱好者或者艺术家的手中“把玩”品?


我认为艺术不管怎么发展和变化,不能脱离群众。就像东北二人转,虽然不少人喜欢,但难登央视春晚大雅之堂,他毕竟是小众化的,但我们不能否定他的艺术存在。

第三关于丑书为什么能成为全国大展的主角问题

个人认为有两个可能。第一是主持全国书法方向的领导们也许是出于对艺术的探索需要,也许是为了百花齐放。也许真的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把书法拖入的一种悲哀、腐败的泥滩。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书法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是该引起人们深深思索的时候了。

将来是个未知数

丑书也许会自生自灭,但也许会开创一代新的书风,永载史册。只这只能留给历史去检验吧!


大山校长


麓风轩认为:当今书坛“丑书”成风,不好好写字的都是一些所谓的“书法家”,一种是想标新立异,一种是想快速成名,把书坛当作名利场、污水池,最终的结果都是欺骗自己和外行。


1、有一些没有名气或有名气不大的人,凭真本事估计难以立足,于是挖空心思,大搞标新立异,怎么奇怪怎么搞,把写字当画字,写丑书、写吼书,写乱书,写人体书法,玩行为艺术,最恶俗的还有“性书”!何为“性书”?读者朋友们可以自行搜索!

2、书法本是修身养性之道,没有几十年功力谈何书法?不过有一些初学书法的爱好者,头脑灵活、善于钻营,毛笔还没拿稳,就想投机取巧,快速成名,怎么办?只有哗众取宠、博人眼球,拿无聊当有趣,拿书法当杂技!


凡此种种,在明眼人眼里是没有市场,最终欺骗的只能是自己和外行!

各位网友大神觉得呢?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关于丑书的争论哪,实在是太多了,太久了。自流行书风展以来,好多人就把流行书风展上的书法叫丑书。后来流行书风的发起人或提倡者沈鹏、王镛、沃兴华、石开等人的作品在网上被骂为丑书代表作品。时隔多年,现在以丑书为题的讨论仍然异常激烈,双方多各持己见,死磕不让,可以说是蔚为壮观。


我在头条上把关于丑书的回答分析了一下,发现,凡认为丑书有艺术价值并不是真丑的人,一般是圈内人士,所写的回答有理有据,比较客观比较平和。相反认为他们的字是真丑而毫无价值,是把中国书法引向了歧途邪路的人 ,大多是圈外人士 ,所作回答的言论也多缺乏条理,甚至有的以谩骂人身攻击为能事,显出了较低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汉字书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人生活交流中处处用毛笔,已经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上世纪初人们才开始用钢笔,发展到现在用电脑用手机,这个变化实在是太大,我们现在生活交流当中已经没有人再不用毛笔了。从用毛笔的悬肘悬腕,到用钢笔的三个指头,再到现在写字只用一个指头甚至用指尖。写字和书法已经不同了,一个作为工具,走向了不断的简化之路,相反作为艺术的书法确必须使用毛笔,走向越来越复杂之路。作为工具的写字同作为艺术的书法,两者之间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



书法艺术发展到现在,实质上已经脱离大众实用工具性质,变成了与写字完全不同的纯艺术行为。而艺术最本质的就是要与众不同,要创新要变化。所谓的丑书,我认为正是书法家艺术探索不断创新的结果。这种探索和创新,也许还不成熟,也许并不能最终成为发展的主流,甚至得不到历史的认可,但我们也应该肯定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而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看不懂就判定他们的书法作品是垃圾,是瞎写,甚至是鬼划符,而冠以丑书之名。


高培书画琴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我特意去找了几幅丑书来欣赏。

正所谓没有最丑只有更丑,下面这一幅更是丑出天际而不自知了。

看完这些丑书,我心里是开心的,兴奋的,为什么呢?因为我红的时候到了!!

我读书时懒不爱写字,所以到现在我的字用我父亲的话来讲,是东倒西歪不堪入目的。

一般情况下,我从不在别人面前写字,害怕别人看穿我没文化的底子。

我也特别羡慕那些字写得特别好的人。

但如今轮到他们羡慕我了。像上面那样的丑书我随手一挥就成。不知中国书法协会能不能给我安排个职位呢?

好了,说完了自己的小激动,我们说点正经的。

首先我觉得需要弄清一个问题,什么是书法,它的内涵是什么?曾有人对颜真卿《祭侄文稿》点评:“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不仅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说明什么呢?好的书法不但让人感受到美,还能表达情感,书法形式是内在感情的物化。

那照这么说,丑书体现了怎样的内在情感呢?有人说丑书是一种创新,是新感情、新形式。那从上面丑书来看,真没看出有什么积极向上的情感,反而让人看着难受,别扭,有点半身不遂的感觉。这样的新形式又有何意义。

但为什么丑书能大行其道呢?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许多书画展中,书法展示中竟然有超过70%的是丑书。这是为什么呢?

我个人觉得之所以丑书能大行其道,成为热门,最重要的一点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有关。记得有一家培训班对外号称,一小时可以学会书法,想走捷径的我跑去了解了一下。得,我无师自通,原来是学丑书的。

这就跟眼下流行的尬舞一样,我跳不好传统意义上的舞蹈,我就胡编一套出来,你看着让人难受,但偏偏跳的人乐在其中一样。

最后我想说的是,别借艺术之名,大行丑陋之风,这是长久不了的。


悦读会


不是近年,已经十多年了。

有的是真丑,功夫不够,滥竽充数,不多说了。

更多的是,有人看不得书法探索,觉得自己那种对经典亦步亦趋的,才是正宗。

当年,有人批评朦胧诗,后来证明,他们错了。

有一种流行书风,也有人称之为丑书的。

很有意思,这有点像现代艺术,一开始很不被人理解。

就像现代舞,摇滚乐,文学中的现代派,乃至后现代派。

流行书风突破对传统的简单与跟随,大胆创新,顶着压力,多方开拓,终于形成一种风格,并赢得声誉。

流行书风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在笔法、墨法上和书法理念上,都对一些陌生领域进行涉猎与探索,不断试错,不断总结,不断调整。

流行书风是对传统书法在另一种意义上的深度对接,是对书法经典的现代演绎,是对书法艺术的边界创新。

值得理解。足以欣赏。需要共鸣。应该认可。甚至提倡。

它给书法艺术提供了另一条道路的可能性,说不定是一条艺术的康庄大道。

书法艺术有可能藉此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新生和快速发展。


手机摄影艺术








沈大哥


而今,好多的传统文化都被颠覆了,这是不正常的一种现象。就拿旗袍来说吧,那么美的设计,折射出中国人的智慧,特适合中国女人穿,穿在身上凹凸有致,把东方女性的身材曲线美刻化的淋漓尽致,而且端庄大方,气质高雅,看上去特有女人味。可是在我的印象当中现在除了金星好像看不到别的女人在穿了。现在各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是如此,根本不走寻常路,为了收视率绞尽脑汁花样百出,洋相百出,越是装痴卖傻的、疯疯癫癫的、胡言乱语的、又蹦又跳的、衣冠不整的、奇丑无比的、土掉渣儿的、满口方言的越容易出名,有的本来说得一口标准普通话,登上参赛舞台也不说了;有的本来长相还可以,故意把自己整成丑八怪;有的本来挺聪明的,故意把自己整成脑残相,登上舞台一脸懵逼……反正怎么说呢,越是歪瓜劣枣的越容易出名。好像与社会风气大环境有关吧,当人的三观脱离正轨的时候,一切都显得不正常了,有点拿着垃圾当精华的意思。不仅是丑书风,名人书法现在也很盛行,所谓的名人书法,不是谁写的越好谁的字越值钱,而是谁的名气越大字越值钱,属于因名而字,而不是因字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