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孔子周遊經歷:行萬裡路勝讀萬捲書,此舉秒殺“寒門再難出貴子”

今天我們常說“寒門再難出貴子”,與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寶寶們相比,老百姓的子女在教育環境、社會資源等方面遠不及富貴之家。

在古代,有種說法和今天“寒門再難出貴子”很相像,這句話是“士之子恆為士”,然而這句話因孔子而改變。

孔子周遊經歷:行萬裡路勝讀萬捲書,此舉秒殺“寒門再難出貴子”

孔子的祖先本為宋人,因宋國內亂,遷至魯國。也許是家境貧寒,也許是父母早亡,也許是謀求生存,也許是本性使然,他從小就好學不倦。

他三十歲時已精通六藝,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這些都是春秋末期貴族的必修課,孔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魯國最有名的學者,門下三千弟子也許對他來說只能算是最低要求。但孔子對於弟子眾多這個名號卻毫不在意,因為他有更為遠大的目標。

孔子周遊經歷:行萬裡路勝讀萬捲書,此舉秒殺“寒門再難出貴子”

孔子給後世最大的貢獻在於讓平民接受教育。在孔子以前,學六藝的只能是貴族,換句話說,貴族在孔子之前的時代學術壟斷,平民百姓並不能接受到完善和系統的教育,只能學習一點諸如打掃衛生,尊老愛幼之類的日常禮儀。

但孔子能夠打破社會教育壁壘的束縛,敢於去開創了民間自由講學的先河,他不分高低貴賤因材施教,消彌貴族和平民之間的教育鴻溝,為黎民百姓有可能成為王侯將相邁出了關鍵一步。

孔子周遊經歷:行萬裡路勝讀萬捲書,此舉秒殺“寒門再難出貴子”

而這些舉措源於孔子的遊歷,他被迫出走遊歷各國只是不得志,希望找到能夠實現自己理想和抱負的機會。在十多年遊歷過衛,宋,陳,楚,曹,宋諸國之後,回到魯國的他也已是古稀之齡,此後五年,直至自己死亡的那一刻,每日修刪《詩》《書》,制定《禮》《樂》,撰寫《春秋》,筆耕不輟。

遊歷對於他意義之重大,在於思想上的頓悟和解放,在教育界掀起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源於平民的他對於中華文化傳承的貢獻,博大而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