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中央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陳國猛:推動案件審理工作走進新時代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黨的紀律檢查機關恢復重建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紀檢監察工作,責任重大,意義深遠。

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面從嚴治黨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為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指明瞭方向。各級紀委作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必須忠誠履職、勇於擔當,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本版自即日起開設“落實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筆談”專欄,約請各省區市紀委書記、中央紀委各室主任等介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部署,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理念思路舉措,以資交流借鑑。

中央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陳國猛:推動案件審理工作走進新時代

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一次重要會議。紀檢監察案件審理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全會部署,以堅如磐石的決心、旗幟鮮明的立場、一刻不停歇的步伐,把黨中央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到工作中,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提前謀劃,精心準備,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戰略部署

全面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部署的重要任務,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完善黨和國家自我監督的重大戰略舉措。案件審理工作作為這項改革的重要環節,要從四個方面落實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做到“四個堅持”。一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根本目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切實把黨中央對改革的部署和要求貫徹到案件審理工作實踐中。堅持從政治和大局的高度出發,提前謀劃、積極探索,明確案件審理工作轉型的目標和任務,把各項準備工作和基礎工作做在前頭、做細做實,確保審理工作有序銜接,順暢開展。二是堅持問題導向。要立足審理職責,突出問題導向,採取專題調研、課題研究、開門研討等多項措施,加強對改革試點涉及執紀審理相關問題的研究,找準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監察體制改革後,要通過案件審核處理進一步找到薄弱環節和工作短板,及時找差距、補短板、固底板。要把建章立制貫穿改革全過程,認真研究提出可操作性強的工作建議和制度措施,以多種方式加強對下業務指導,傳導改革新要求和新理念。三是堅持紀法貫通。積極推動紀檢監察內部實現紀法貫通,研究思考紀檢監察機關內部工作流程再造問題,抓緊對國家監察委員會成立後自辦案件的審理流程及文書等問題提出意見辦法,對政務處分依據、權限、程序等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推動執紀審查與依法調查有序對接、相互貫通。四是堅持法法銜接。充分發揮案件審理室在實現法法銜接方面的職責作用,對接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體制改革方向,嚴格按照刑事審判的證據標準審核處理案件,確保案件經得起公訴機關和審判機關的審查。抓緊研究對違紀問題和涉嫌犯罪問題的證據標準把握問題,編寫證據收集標準問答手冊,供審查調查部門參考。加強與司法機關的協作配合,圍繞留置措施與刑事強制措施的轉換、案件移送審查起訴的程序、退回補充調查等問題開展探索實踐,推動形成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相互銜接、監察程序與司法程序有序對接的工作機制。

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構建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鐵案工程

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案件審理是一項嚴肅的政治工作,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增強“四個自信”,把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工作中,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增強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鑑別力,把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問題的審核處理放在首要位置。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首先要看被審查黨員領導幹部的“四個意識”強不強,在政治和大局上是不是向核心看齊,是不是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對“七個有之”問題要保持高度警覺,重點審核處理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互交織形成利益集團、山頭主義和宗派主義作祟大搞非組織活動的腐敗案件,堅決清除對黨不忠誠不老實、陽奉陰違的兩面人、兩面派,消弭黨和國家政治隱患。要以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尺子,嚴格審核處理政治上離心離德、思想上蛻化變質、組織上拉幫結派、行動上陽奉陰違的問題,堅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要聚焦政治立場、政治原則、政治擔當和政治紀律,深挖違紀問題的政治成因和政治影響,推動黨內政治生態的根本好轉。

要服務大局抓重點。要將具體個案的審理放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局中把握,落實二次全會精神,對重點領域和重點對象違紀問題予以高度關注、深入研究和準確認定。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這個關鍵,聚焦“四風”問題新表現新動向,重點審理涉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嚴重的問題,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堅決減存量、重點遏增量,聚焦不收斂、不收手,問題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持續釋放越往後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關注選人用人、審批監管、資源開發、金融信貸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持受賄行賄一起審核、一起處理,增強震懾遏制作用。重點審理涉及扶貧領域和掃黑除惡領域的違紀問題,懲治人民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堅決查處涉黑“保護傘”。

要懲前毖後明政策。要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把握案件本質和特點,充分體現黨的政策和策略。在精準有效運用和分類處置等方面加強對“四種形態”的分析研究,深入探索總結“四種形態”的適用條件與程序,特別是對適用第三種形態處理的黨員幹部進行重大職務調整的工作進行規範,提高運用“四種形態”的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實現懲治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目的。充分發揮審理部門在案件審查處理中的統籌、平衡作用,與審查調查部門加強協作配合,提高精準把握執紀標準和運用政策能力。利用好案件審理工作成果,充分發揮反面典型警示作用,深挖違紀原因,發現共性問題,強化治本功能,研究提出改進完善制度機制的建議,把制度的籬笆扎得更緊。

要嚴格把關重質量。要認真履行審核把關和監督制約職責,對案件事實證據、定性處理、程序手續、涉案款物等進行全面審核,嚴格依紀依規提出意見,切實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程序合規”,為中央紀委常委會會議審議案件當好參謀助手,確保案件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健全案件審理工作責任制,細化審理組人員分工、責任和工作流程,強化承辦人對案件審理質量負責制度。堅持時間服從質量的要求,在違紀案件數量大幅增加、審查節奏明顯加快的情況下,對案件質量的要求決不能有任何放鬆,要留足必要的審理時間,實事求是、慎之又慎地審理好每一起案件,確保案件質量。

抓住轉隸契機,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審理鐵軍

做好審理工作,離不開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審理隊伍。要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做到理論學習制度化、政治生活嚴肅化、支部建設規範化、交流互動機制化、談心談話經常化,切實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堅持正面引導與警示教育相結合,在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中錘鍊幹部的黨性心性,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進行談話提醒,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層層夯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堅持“嚴字當頭、廉字斷後、愛在其中”,在審理工作實踐中歷練、培養幹部,為幹部的成長、發展提供平臺和途徑。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過程中,中央紀委案件審理室增設2個處,增加16個編制,人員力量得以大大增強。要及時深入瞭解新同志的思想狀況和實際困難,全力幫助轉隸同志儘快度過過渡期,鼓勵原有同志和轉隸同志多交流溝通,促使彼此儘快熟悉、加深瞭解。要通過具體工作實現思想、理念、方法、作風上的深度融合,發揮新老紀檢監察干部各自特點和優勢,做到短長相濟、有無相通、共同提高,達到“1+1>2”的效果,努力實現全體同志的合編、合心、合力。要在融合中深化發展,注重培育和傳承政治自覺、信念至上、嚴實深細、遵規守紀、攻堅克難、團結合作的審理文化,鑄就一支擁有鐵的理想信念、鐵的組織紀律、鐵的工作作風的審理隊伍。(中央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 陳國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