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張曉華:字,水源

1971年生於遼寧省大連市

1995年畢業於大連大學美術學院

2013年至2014年進修於中國人民大學唐秀玲重彩研修班

2015年至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唐秀玲重彩高研班助理導師

2017年進修於首都師範大學吉瑞森花鳥班

2018年進修首都師範大學藝術研究中心熊曉東大寫意花鳥班

2019年紫苑書院張立辰大寫意花鳥高級研修班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

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

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作品多次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美術作品大展中獲重要獎項,並且深受國內國際藏家們的喜愛與收藏。

藝術經歷:

2006年第五屆中國電視藝術新星大賽“十佳”

2009年全國第十一屆美術作品展覽遼寧展區“優秀獎”

2011年《征途》第十二屆大連藝術博覽會“金獎”

作品:《南風如夢》入選2014年第三屆造型藝術新人作品展 (入會資格)

作品:《雲起蘆蕩》入選“吉樣草原 丹青鹿城”2014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靜水流年》入選2014年“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光明禮讚》入選2014年“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雲自無心水自閒》入選2014年“中國陶都陶醉中國”吳冠中藝術館第二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新閱會》2015年“泰山之尊”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優秀獎”

作品:《天涼好個秋》入選2015年“泰山之尊”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作品:《新閱會》紀念揚州2500週年城慶丹青揚州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作品:《新閱會》入選2015年“悲鴻精神”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大漠魂》2015年“美麗新絲路翰墨定西行”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優秀獎”

作品:《新閱會之二》入選2015年“美麗新絲路翰墨定西行”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作品:《沃土祥雲》第二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作品:《天邊那片雲霞》入選第二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

作品:《新閱會》入選2015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吉樣》入選2015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1《本命年》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2《鼠你健康》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

——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文 /泊月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工筆畫家張曉華,1971年生於遼寧大連,1995年畢業於大連大學美術學院。2013年進中國人民大學唐秀玲重彩研修班學習,現為國家畫院唐秀玲重彩工作室助理導師。非常值得關注的是,張曉華在2014-2015兩年時間裡,有《南風如夢》《雲起蘆蕩》《靜水流年》《光明禮讚》《雲自無心水自閒》《天涼好個秋》《大漠魂》《天邊那片雲霞》《沃土祥雲》《新閱會》《吉祥》等諸多作品頻頻亮相全國性大展,有9幅入選,有6幅獲獎。張曉華在全國性大展上的精彩展示體現出紮實的基本功,厚實的涉獵面,驚人的創作力,既見傳統功夫,又顯時代風貌,非常難得。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3《鼠你有福》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4《鼠年無敵》

讀張曉華“學畫心得”,賞張曉華創作成果,讓我猛然想到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中的一句話:圖畫者,必“得自天機,出於靈府”,“發之於情思,契之於綃楮。”普通畫工是不可能有此等認知和修為的。我認為張曉華是一位極富藝術理性和靈性的畫家。在中國文化的範疇內,理性和靈性是藝術創作中一種特殊情感的自然流露,是畫家文化、觀念、秉性、修為的完整體現,這些都可以從她的“學畫心得”中得到鮮明印證:溫故知新,老師的上課筆記我會經常翻看;學習借鑑全國大展中出現的優秀作品,從表現手法、構圖特點、色調題材等方面歸納提煉,為己所用;綜合所學知識,精心立意構圖,且反覆推敲,直到滿意為止。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5《平安鼠》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6《步步登高》

“得自天機,出於靈府”。張曉華的“敦煌情結”,是觀察並研究其藝術境界大幅躍升的一個重要窗口。張曉華坦言第一次去敦煌,第一次接觸礦物顏料,感覺很新鮮,很著迷,通過老師的講解,更深層瞭解了莫高窟壁畫,極大地洞開了自己的藝術視野。第二年乘興再去莫高窟作深入探討,收穫了三幅作品,其創作靈感就是從那裡來的。其中有兩幅畫獲得全國優秀獎。魏晉南北朝時期,敦煌地處偏僻,沒有受到中原戰亂的衝擊,政治相對清明,成為許多中原民眾的移居地,敦煌民眾包括掌握政權的世家大族很快接受了佛教思想,篤信佛教,開窟造像風行。據敦煌石刻和藏經洞遺書記載,敦煌石窟的開鑿始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延續修鑿千餘年。現今,敦煌石窟被譽為“東方盧浮宮”,並衍生出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宗教的傳播,留下來的是文化和藝術的永恆。外來卻紮根於中國文化的佛學,深深影響著中國文化和藝術的發展。面對博大精深的藝術寶庫,張曉華顯然是一位十分虔誠的吸收者、受益者。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7《抬頭見喜》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8《幸福鼠》

“發之於情思,契之於綃楮。”我欽佩張曉華對藝術抱有一顆痴迷之心。張自言:“我兒時就對畫畫著迷。父親是老師,家裡藏書很多。一見到書上的插圖就不放過,拿來對臨,還真有模有樣。記得我5歲那年,數數還不太熟練,畫個在水上放鴨子的小朋友,居然畫了六個手指頭。”張曉華的藝術痴情和初心一直保持到如今,保持到人上中年,最刻苦的時日每天都要畫上十三四個小時。一位藝術家說過這樣一句話:“藝術世界交易的是人心。”一位出色的畫家,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之於我們的世界一樣,也有三種必備的元素,即穿透力的眼、表現力的筆和包容力的心。學畫有兩個十分重要的因素:一是痴情,二是激情—痴情地學習技巧,激情地表現藝術。中國傳統的審美是內斂的,往往文質相諧,情理並重,形式與內容、思想與技法是一致的,作品中深藏的甘苦並不為局外人知。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9《連升圖》

清新自然,大美為真,是我對張曉華工筆畫作品的認知和評價。特別是張曉華那些少女題材的作品,清新優雅的少女形象和滄桑幽遠的敦煌壁畫有機融合,似乎有一種精神的力量穿越千年時空,給人們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感召之外,就是她那筆墨、線條和色彩的美感。中國畫重筆墨,眾所周知。但如果把筆墨僅僅當作是一種工具、一種技巧,那誠然沒有理解它在中國畫中所充當的角色。本質上說,筆墨是一種文化符號,它象徵、暗示、輻射了中國文化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價值。人物畫的審美品格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線條”透發出來的。換言之,我們從“線條”中可以窺見到中國繪畫的高妙境界。正如宗白華所說,“中國畫注重線條”,“中國的筆有極大的表現力,因此筆墨二字,不但代表繪畫和書法的工具,而且代表了一種藝術境界。”線條不僅是人物造型的基本“語言”單位,而且它還在人物“傳神”上起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在工筆畫中,線是骨、墨是肉、色是衣。筆墨見形質,色彩見精神。設色貴在發於心靈,色由氣發,彩由心生,隨心賦彩即隨性、隨意、隨心、隨情,隨心賦彩是追 求心性的表現和大道的契合。只有“色不礙墨,墨不礙色”,神與物遊,方能寫出胸中逸氣,妙極出神。

發之於情思 契之於綃楮——張曉華工筆畫賞析


10《登高望遠》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