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什麼都等得,生孩子等不得!產科男神李家福談非常時期孕產婦五條必知


什麼都等得,生孩子等不得!產科男神李家福談非常時期孕產婦五條必知

李家福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主任、主任醫師,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紀錄片《生門》主人公。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29日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醫院各科室集中火力支援發熱門診。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昨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獲悉,產科普通門診已停診一週,預計2月3日恢復。在此期間,孕媽媽只能掛產科急診,每天接診10—20人次,約為平時的1/10。疫情爆發後,科室共接診發熱孕產婦7名,其中3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另外4人正在採樣送檢。

擔心就診時交叉感染,擔心封城後出行不便,孕產婦群體的恐慌情緒甚於常人。針對孕媽媽們普遍關注的五個問題,中南醫院產科男神李家福接受長江日報-長江網專訪,集中進行了解答。

1.

記者:綜合醫院接收了大量發熱病人,孕媽媽去做產檢、生產是否安全?

李家福:潛伏期不發病但是會傳染,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一個突出特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處的環境就像一個大熔爐,無從識別哪個是病人哪個是攜帶者,因此沒有絕對安全的環境,任何地方都可能藏有病毒。孕產婦有就診的實際需求,不可矯枉過正。

考慮到特殊時期頻繁出入醫院確實存在一定風險,孕媽媽可根據自身情況,適當減少檢查頻率。醫院無法避免感染因素,但發熱病人集中在發熱門診,普通病區相對來說比較安全。我們產科住院部有兩個樓層,目前11樓專門用於收治發熱的孕產婦,16樓專門用於收治普通孕產婦,實施分樓層管理,以最大程度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2.

記者:什麼情況下必須要去醫院,“非做不可”的產檢項目有哪些?

李家福:很多家庭都自備了體溫計、血壓計、血糖儀,如果孕媽媽自測體溫正常,血壓血糖正常,胎動和平常相比沒有異樣,可適當減少就診頻率。如果孕媽媽患有高血壓、高血糖、心臟病等,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一般建議孕媽媽,孕28周內一個月來一次;孕28—36周,每兩週來一次;孕36周後,每週來一次。整個孕期必須要做的產檢項目有三個,即12—13周的NT檢查;18—24周的大排畸;16—18周的唐氏綜合症篩查。

3.

記者:不得不去醫院的情況下,孕婦需要採取什麼樣的防護措施?

李家福:關鍵就是戴口罩,勤洗手。進入醫院範圍最好戴N95口罩,考慮到市面上很難買到,使用普通一次性外科口罩也可以,使用2—4個小時就要及時更換。

4.

記者: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孕媽媽,是否能產下健康寶寶?患病媽媽能否母乳餵養?

李家福:孕媽媽和寶寶之間有一道胎盤屏障,就像“護盾”一樣保護著寶寶。不同病毒有著不同特性,有的病毒類型可以突破這道屏障,母嬰傳播的概率就高,比如乙肝;有的病毒類型難以突破這道屏障,母嬰傳播的概率就低,比如甲肝和戊肝。

大家都喜歡用當前的疫情和“非典”做比較,根據“非典”的經驗,SARS病毒不容易突破胎盤屏障,這也就是為什麼“非典”時期極少有新生兒感染的報道。當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因為研究樣本太少,目前循證醫學證據還不充分,但就僅有的少量樣本來看,母嬰傳播的風險並不高,孕媽媽無需過度擔心。

在中南醫院,患病媽媽誕下的寶寶,足月前在新生兒科觀察,足月後由家長抱回家。需要注意的是,患病媽媽在病情痊癒、解除隔離之前,不宜母乳餵養或和孩子近距離接觸。

5.

記者:孕媽媽如何提高自身抵抗力?

李家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沒有特效藥,我們會不會感染,感染後能不能扛過去,最終拼的是抵抗力。如何提高我們的抵抗力呢?其實孕媽媽和普通市民一樣,要吃好喝好身心愉悅。中醫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說明了身心調節對健康的影響。孕媽媽一定要放鬆心情,避免焦慮。在飲食層面,注意適量、均衡、多樣化,和普通人並無二致。

(記者武葉 通訊員高翔 李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