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10到20米的水深的水庫,該怎樣找鰱鱅魚層?

手機用戶62269843517


10到20米水深的水庫是非常適合釣鰱鱅魚,但鰱鱅魚並不會因為水深,而改變覓食深度。鰱鱅魚一般覓食範圍在水下1到2米,喜歡吃水面浮游生物,水庫垂釣時,經常會看到有大魚跳水,大多數為鰱鱅魚在捕食水面的浮游生物。

到了盛夏季節,是垂釣鰱鱅魚的好時候,水庫釣鰱鱅魚,分為兩種釣法:

1、海杆釣浮:利用大浮球的浮力,將餌料籠定位在水深1.5米左右,餌料可以採用蓮蓉加鰱鱅魚喜歡吃的酸臭餌,注意一定要霧化特別好,這樣會吸引成群的鰱鱅魚前來吸食餌料,魚獲效果非常好;

2、手竿釣浮:一般水庫浮釣鰱鱅魚,採用5.4米魚竿,餌料中需要加麵粉,形成白色的霧化區域,刷竿打頻率;

無論是海杆,還是手竿釣鰱鱅魚,都要注意餌料的狀態,鰱鱅魚是採取“喝吸”的方式,濾食水中浮游生物,越霧化好的餌料,對鰱鱅魚越有吸引力!





愛釣魚網


10到20米的水深的水庫,該怎樣找鰱鱅魚層?

鰱鱅在不同的溫度和不同水深的環境會在不同的水層覓食,所以垂釣鰱鱅時候找到鰱鱅在那個水層直接關係的我們的漁獲。

10到20米的水庫個人經驗從2米左右開始逐層搜索鰱鱅所在魚層,首先先要誘魚,等鰱鱅進窩以後我們才能根據情況判斷是往上還是往下去搜尋,像現在天氣夏天,鰱鱅進窩還是很好判斷的,一般抽幾桿水庫裡的白條就會來報道了,等到鰱鱅進窩後,這些小魚也就不鬧了,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根據浮漂信號來判斷是上還是下了。

鰱鱅進窩後,浮漂有信號,黑漂打不中魚,或者偶爾掛到魚,就說明鰱鱅的水層在我們垂釣深度以上了,在窩子裡遊動蹭線造成浮漂有信號,但是卻釣不到,可以每次浮漂下調個幾十公分,減少垂釣深度,直至找到魚層,每次下調長度越短自然越精細,找的也越準。

如果判斷鰱鱅進窩了,但是卻沒有口則說明鰱鱅所在魚層在我們所釣水深一下,這時候就要上推浮漂去找魚層了,跟向上找時一樣,調整越小越精細,越準。

個人見解希望對釣友有所幫助,祝釣友大鰱大鱅,爆盆爆護~哈哈哈


漁樂氵壽


大家好,我是大別山小農人,專注釣魚領域的創作者,感興趣的釣友們可以關注一下。

一,鰱鱅的習性。

如題10~20米的水深怎麼釣鰱鱅,釣之前,我們得了解一下鰱鱅的生活習性,鰱鱅屬於四大家魚之列,是濾食性魚類,主要靠過濾水體,吸食水中的蜉蝣生物,藻類植物等來生長的。鰱鱅對水溫比較敏感,水的溫度越高它的活性越高,所以我們釣鰱鱅的時候一般選擇最熱的夏季和中午做釣。正因為它對溫度的依賴,所以鰱鱅的生活水層比較難把握,這也是釣鰱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找到魚層才能因地施釣。

二,魚層的尋找。

不知道題主是用什麼工具垂釣鰱鱅。如果在水庫用水怪加籠子的方式垂釣的話,就比較簡單了,多打幾根海杆,從第一跟海杆釣離水面五十公分開始,按十公分的距離遞增,看哪根海杆中魚,再看所釣的水層是多少米,之後其他的海杆就可以釣那個水層了,不過魚層總在變化的,如果發現沒口了,應當及時調整水層。在水庫做釣水面太大,可以將多個水怪籠子打在一處,不要太分散,這樣誘魚效率高一點。如果用手杆釣的話,10米20米比較難,因為手杆釣鰱鱅注重拋投頻率,也要慢慢尋找魚層,會比較累。

三,誘魚的關鍵。

鰱鱅靠過濾水體來生長,所以對清淡無味的水體不感興趣,因此要注重餌料的霧化效果和味型。可以在餌料中加入白粉,這樣霧化會非常明顯,鰱鱅對酸臭氣息敏感,加入酸臭味的物質也是非常有必要。比如加入醋酸,加入臭雞蛋,臭豆腐等,對特定區域的魚還是比較不錯的。也可以自己製作鰱鱅餌料,豆腐渣就是比較不錯的選擇,物美價廉,效果還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喜歡的釣友可以關注一下,專注釣魚領域創作者。





大別山小農人


大家好,我是明哥釣魚,很高興能和大家分享釣魚知識

首先我們來看下釣鰱鱅常見的一些問題

鰱鱅分為白鰱和花鰱,兩種魚生活習性基本一致,白鰱喜香甜,花鰱酸臭,花鰱較白鰱水層較深一點!大部分時間都在中上層水域遊動覓食,鰱鱅喜結伴出行,只要有魚進窩了,基本都是整群的!

在10-20米水深的區域在找魚層的時候,首先我們要考慮幾個問題,雖然鰱鱅會到處遊動,但一個合適的釣位能幫你獲取更多的魚獲,確定好釣位後我們可以開始做窩,窩料的話推薦大家使用豆腐渣,這個在製作豆腐的地方就能買到,價格很便宜。有條件的話可以用塑料袋裝好繫緊,扔在太陽底下發酵一兩天效果會更好!

窩子打下去之後(注意是否走水)可以用鰱鱅餌料進行垂釣。餌料狀態保持10-20秒能霧化完,可以從1.5米的位置開始找魚層,沒口的話以加深30公分左右繼續搜索。最多可以搜索到5米左右,如果還沒口,繼續從開始的深度反覆搜索,鰱魚進窩後,水面會有小魚逃竄,也會有魚星。

等浮漂有動作後,我們就要把餌料進行打粘點,增加下付鉤性,這樣中魚的幾率會大一些,魚鉤的話主要看目標魚,一般4-10斤左右的,可以選擇8-10號伊勢尼,子線用80cm對摺雙鉤,鉤距6-10cm都行,上鉤上餌,下鉤留空(鰱鱅是吸食餌料的霧化,會將下鉤一同吸入嘴裡)

常見的有口打不到魚,可能是魚在我們的下方仰著頭吸食,可以將浮漂向上推15-20公分左右,直到釣到正口。

浮漂左右說明我們釣深了,魚在我們上方遊動蹭線了,這時需要把浮漂向下推,減少垂釣的深度,包括換餌起杆時老是掛到魚,也是說明魚在魚鉤的上方,也是要下推浮漂減少垂釣的深度,直到有口後,能釣正口就差不多了!

更多的技巧可以關注下我們哦,後期我們會更新釣魚方面超級實用的,漁具評測,釣技分享,釣魚直播等!

感謝大家的閱讀,祝大家魚獲多多,大鯽大鯉!



筏釣明哥


鰱魚和鱅魚都屬於四大家魚,也是釣友們常釣的魚類之一。下面就和各位釣友簡單聊一聊常見的一些水庫中找到鰱鱅水層和控住魚層不亂的技巧,供釣友們參考。


一、如何判斷魚層發生變化:

1、截口。如果釣餌還沒到達指定水層,就出現截口。這時魚層可能發生變化,魚兒上浮。

2、漂相。如果發現浮漂下沉前躺在水面上的時間延長,或者是浮漂下沉的速度減慢,肯能是魚兒已經上浮。


二、變化水層的原因:

1、魚類習性:每種魚類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都有自己的生活水層。例如鰱鱅喜歡在水域中上層活動,鯽魚、鯉魚喜歡在水的底層活動。小魚喜歡在水的中上層活動,大魚喜歡在水的底層活動。

2、用餌原因:餌料的狀態也可以改變魚類泳層。如果餌料的霧化太好,餌料比重輕,在水的上層就會霧化,那麼就會將魚兒吸引的上層。

3、天氣原因。比如氣溫升高,水面的溫度會快速上升,魚兒感到不舒服就會下潛到深水處。或者氣溫高氣壓低,魚兒在水裡感到缺氧,就紛紛上浮,把嘴露出水面呼吸。

三、如何找魚層:

釣友們可以保持底釣釣組不變,然後一點一點減少浮漂的吃鉛量,每次浮漂下拉7、8釐米就可以,知道出現“頓口”就可以了

四、如何控制魚層:

1、可以控制餌料狀態。想把魚兒控制在上層,就把餌料開的鬆散一些,使餌料在上層霧化。想把魚兒控制在底層,就把餌料開的粘一些,使餌料落入水底後開始霧化。

2、還可以使用大點的浮漂,增加浮漂的吃鉛量,讓餌料快速到底。


會釣魚的大魚


水庫釣鰱鱅怎麼找魚層

要想在自然水域中釣到鰱鱅,首先要對鰱鱅的生活習性有個比較清楚的瞭解。這裡就給釣友們介紹一點關於野生鰱鱅的生活習性。鰱鱅生活的水層也比較的廣泛,在上、中、下水層中都可以發現鰱鱅活動。通常情況下,決定鰱鱅活動在哪個水層有三個影響因素:一是水中的含氧量。鰱鱅體型大不耐低氧,需要大量的氧氣,所以在低氣壓的天氣,鰱鱅就會浮到含氧量更高的上層水域甚至水面活動;二是浮游生物的數量。鰱鱅總會游到浮游生物最多的水層覓食;三是水溫。鰱鱅是溫水性魚類,喜熱怕冷,所以總是活動在水溫較高的水層中,17°到35°是鰱鱅進食的最佳溫度。

手竿釣鰱鱅:5.4米以上都可以,只要你體力好8.1米都行(個人建議6.3米)。我們一般都是兩個人做一個窩,從三米開始一個人往深裡釣,一個人往淺裡釣。每次調整十公分至找到魚層。

海竿釣鰱鱅,基本都是浮釣,作釣水深,建議在該區域水深的1/3或者2/3左右。但不管多深,一般控制在離水面1-2.5米的水深。每個漂之間間隔5米左右為宜,不要太散開,否則不聚窩。也不要太集中,容易纏線


釣魚人老孫


先介紹一下鰱鱅,分為鰱魚和鱅魚,對應白鰱魚和花鰱魚,兩個的口味有些許差異,白鰱魚喜歡酸甜,花鰱魚喜歡酸臭,到共同點都是靠吸食霧化的餌料,並且都多結伴覓食,生活在水的中上層。介紹完鰱鱅的習性,接下來介紹怎麼釣。



釣法

鰱鱅的釣法很簡單,直接使用霧化好的餌料從上而下的搜索它們的水層,一般從水深1.5米開始,天熱繼續上調深度,可以從1米的深度開始搜索魚層。頻率保持一分鐘兩杆,抽大約二十到三十杆就差不多會有他們的信號一般會伴隨大片的魚星出現,看到這個就表明它們來了。此時就等他們上鉤,一般會出現這個情況,就是黑漂有頓口不中魚,這樣一般都是鰱鱅的水層在魚鉤的上方蹭線導致的,只需要調整浮漂的位置,上抬餌料的水層,每次以30釐米為宜,直到黑漂頓口中魚為止。



餌料推薦

因為鰱鱅的吃食習慣偏向酸、臭、甜、香,我推薦自己常用的兩款餌料搭配方式。

酸臭型 玉米麵,使用溫水和麵,向蒸饅頭一樣,活好面放在蒸鍋裡蒸到7-8成熟,切記不可過生也不可過熟,因為生和熟都會導致它沒法霧化,正好後放通風處涼透了,買一瓶臭豆腐,一瓶陳醋,按照開餌手法進行開餌,水比保持在1:0.7,既可以保證霧化,也可以保證餌料的粘合度,在水下不至於被水流衝散。開好餌料後用密封袋封存,自然發酵2-3天后即可使用,充滿了天然的酵香、醜、酸等特點,更重要的是經過天然發酵,在水下的餌料味型穿透時間更長。

草莓酸型 大家可以去超市購買草莓味優酸乳,這種飲料很便宜,一塊多一包。買個四袋就夠使用一次的了,餌料還是用蒸過的玉米麵,用草莓味優酸乳開餌,此款餌料是極速款,開制好,太陽下暴曬一會即可使用。

魚鉤線組

建議大家使用長的臺釣竿或者海杆,臺釣竿一般6.3為宜,海杆3米的為宜。

臺釣的子線有區別於正常子線的鉤距,鉤距建議為25釐米以上,子線2號以上,因為釣它都是在水層上方,稍不注意就容易拔河切線。

海桿直接使用海怪就可以。




垂釣大咖


釣鰱鱅深淺都能釣,但釣浮一定比釣底來得快,鰱鱅屬於中上層魚,基本都在中上層活動,具體釣的水層要根據你自己在釣的過程中不斷的變化,一層一層的找,水的能見度越高那就要釣深一點。一般釣鰱鱅不論手竿還是海竿可以從2米左右開始釣,如果看得到魚在水面上,40-50公分也能釣。晚上做釣釣淺一點釣1米內,因為天黑了覺得安全了魚就會往上起,還有餌料霧化可以把魚誘上來。



蜀山釣客


找鰱鱅魚層要看天氣,氣溫高從上往下找,氣溫低從下往上找,從上水面50公起往下找,從下水深的三分之一處往上找,感覺漂動不上魚是釣的過深,感覺有魚漂不動則是釣的過淺,直到確定魚層,固定浮漂,然後就是連桿狂拉了,這種魚傻,在你找魚層時就形成了窩,誘進窩的魚趕都趕不走,如能控制好餌量能把誘來的魚群釣完!


一抹祥雲


海杆從3米左右往下,手杆根據杆長找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